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53 毫秒
1.
《广东民政》2011,(3):20-20
近几年,惠东县不断改善农村五保对象的生活,加快农村敬老院建设步伐,奴隶提高农村五保对象集中供养率,五保供养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目前,惠东县五保供养人数为2859人,五保供养金每人每月362元,达到了省政府《五保供养条例》要求的五保供养标准。领导高度重视,把五保供养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山东省东营市各级党委、政府着眼于构建和谐社会这一总体目标,始终把农村五保供养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加大资金投入,强化各项措施,积极探索创新,取得了显著成效。截止目前,全市共有农村五保对象3387人,集中供养率达到97%。  相似文献   

3.
数字     
《时事资料手册》2010,(5):117-117,119,121,123
达554万人 新华社7月21日报道,截至2010年5月,全国农村五保供养对象总人数达554万人,共有敬老院等农村五保供养服务机构3.1万所,为172.6万名五保对象提供集中供养服务。  相似文献   

4.
《中国民政》2010,(1):63-63
★云南省大姚县从落实政策、加大投入、创新模式、规范管理等方面入手.着力提高五保对象供养水平.全县14所敬老院全部实现规范化管理。2009年集中供养五保对象300多人,集中供养率达18.6%.实现了每年翻一番的目标。  相似文献   

5.
枣庄市目前共有乡镇敬老院56处,农村五保供养对象18555人,其中集中供养13129人,分散供养5426人,集中供养率为71%.  相似文献   

6.
五保对象是农村最困难的群体之一。 为了从根本上解决“五保”对象供养问题, 2003年初开始,在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 下,全省实施以乡镇福利院集中供养为主 体、以村办院和民办院供养为补充的“福 星工程”。经过近三年的努力,全省改、扩、 新建农村福利院1867所,使农村福利院 总数达到2436所,集中供养“五保”人 数由2002年底的4.3万人增加到近16万 人,集中供养率达76%,基本实现“五保”  相似文献   

7.
茂名市地处粤西,现辖茂南区、茂港区和电白县,并代管高州市、化州市、信宜市,总人口720万。其中,农村人口500万,在册农村五保对象38774人(其中集中供养2731人,分散供养36043人),集中供养率7%。农村五保供养工作在农村社会发展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通过专题调研,  相似文献   

8.
《广东民政》2011,(6):35-35,14
我县现共有敬老院9所,五保供养对象519名,其中,集中供养197人,近年来,我县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大力加强敬老院建设,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其中,县民政局主要做好了如下工作:  相似文献   

9.
张霞 《中国民政》2009,(12):57-57
江西省兴国县民政局认真落实《农村五保供养条例》.提高五保对象生活标准。一是提高五保对象的供养标准。从2009年起全县农村五保集中供养提高到每人每年1860元,分散供养提高到每人每年1260元,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山东省淄博市把农村五保供养工作作为“建设殷实小康、构建和谐淄博”的一项重要内容,切实摆到各级党委、政府的重要议程日程,通过不断规范设施建设、资金保障和管理服务,全市农村五保对象的生活质量和服务保障水平一年一个台阶。目前,全市共有乡镇敬老院92处,农村五保供养对象6274人,集中供养率达80%以上。  相似文献   

11.
当前,安徽省正在进行科学发展观大讨论,省委省政府把“农村五保供养服务机构(以下简称“敬老院”)建设纳入28项民生工程,这为安徽45万多五保对象带来了福音。如何抓住这一千载难逢的良机,六安市结合具体情况,联系民政工作实际,努力探讨敬老院建设的新机制,50多年,敬老院建设走过风风雨雨,是什么因素困扰敬老院的发展?是什么原因使五保对象集中供养率难以明显上升?2003年以来,尽管六安市加大对敬老院建设的投入,并结合民政部“星光计划”、“霞光计划”和各级福彩公益金的补助,才勉强使集中供养率下降趋势得以控制。但到2008年底,六安市现有乡镇敬老院156所,集中供养5571人,集中供养率仅占五保对象8.34%。这些问题引人深思。  相似文献   

12.
内蒙古赤峰市在五保户供养工作中.采取“分散供养提高标准.集中供养整合资源”的办法,不断加大城乡五保供养工作力度.既满足了部分五保对象不愿离开故土的愿望.又实现了让一些五保对象到敬老院集中供养的目标,使全市18620名城乡五保户生活无忧。  相似文献   

13.
<正>农村五保对象是农村留守人员中最弱势的群体,其实际生活水平低于低保对象,是农村中的最底层人群。为从供养源头上改善这一部分最弱势群体的生存状况,现结合阳曲县五保供养现状,就完善农村五保供养作一探讨。一、当前阳曲县农村五保对象的供养现状阳曲县共有五保对象1269人,其中分散供养142人,2013年供养标准为3115元/人;集中供养1127人,供养标准为6000元/人,集中供养率为88%。全县共新建、扩建、维修10所敬老院,敬老院总占地面积64.81亩,总建筑面积15603.99平方米。近年来,在敬老院建设管理中呈现六个亮点:一是抓队伍建设。四所大敬老院公开选拔退休同志担任院长,六所中小敬老院由民政助理员兼任院长,并聘用副院长。组织学习《五保供养办  相似文献   

14.
四川省宣汉县把五保供养工作纳入全县年度工作目标考核的重要内容,五保供养工作出现了可喜变化。一是按照国务院《五保供养工作条例》.认真核定五保对象,基本上实现了“应保尽保”;二是提高了五保供养标准,分散供养的五保对象每人每月不低干56元.集中供养的五保对象每人每月不低于120元:三是五保供养金由县财政转移支付,同时建立健全账务,实行专账、专户管理,有条件的地方五保供养金由银行直接发到五保对象手中,杜绝了克扣,挪用五保供养金的现象;四是建立定期检查和情况通报制度.督促五保供养政策的全面落实,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在做好五保分散供养工作的同时.县民政局提出用3—5年的时问,将全县52所旧型敬老院进行改造、扩建或新建14所“设施一流、管理一流,服务一流、业绩一流”的新型敬老院。  相似文献   

15.
李建豫 《中国民政》2008,(12):56-56
河南省南阳市辖13个县市区,236个乡镇(办),有农业人口910万,其中农村五保对象82760人,占农业人口的0.9%。2006年以来,南阳市从本地五保对象多、经济基础弱的实际出发,采用灵活多样的办法,扎实推进农村敬老院建设,连续三年把农村敬老院建设纳入市委、市政府向社会承诺的十大实事,共新建、改扩建乡村敬老院705所,全市农村五保对象集中供养率每年提高十个百分点,2008年达到40%,促进了农村五保供养水平的全面提高。  相似文献   

16.
《中国民政》2010,(2):63-63
陕西省白河县新建农村敬老院和五保安置点31处.集中供养五保老人1448人.集中供养率达62%。全县有31个单位与敬老院结对子.开展“一帮一、一带一”活动。临近春节,这些单位为敬老院老人送去粮油、棉衣、棉被等慰问品。  相似文献   

17.
湖北省现有农业人口4273万人,其中五保对象21.1万人。为了做好税费改革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时期的五保供养工作,2002年以来,湖北省各级民政部门抢抓机遇,全面实施以五保对象集中供养为主的“福星工程”。截止2003年11月底,全省完成“福星工程”项目739个,集中供养人数由年初的4.4万人增加到9.3万人,集中供养率达到44.3%,比年初增加了23个百分点。一位五保老人高兴地说:“现在我们住的是干部房,睡的是席梦思床,吃的是国家粮,穿的是新衣裳,赶上了好时光,老来生活有福享,真是要感谢共产党。”  相似文献   

18.
郑忠强 《广东民政》2008,(12):24-25
茂名市地处粤西,总人口702万,现有五保供养对象43061户43829人。多年以来,五保对象人数多、五保供养经费需求量大、五保供养标准偏低、地方财政困难等问题一直困扰着我们。最近两年,我们坚持“以人为本,为民服务”的宗旨,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加强领导为重点,突破筹集资金的难点,采取一系列措施,逐步提高了五保供养标准,  相似文献   

19.
安徽省庐江县投入2000多万元,用于农村敬老院建设.有2500名五保老人在敬老院集中供养,集中供养率达到25%以上。2008年.该县对因灾倒房的五保老人本着自愿和“钱随人走”的原则.建议五保老人在敬老院建房.集中供养。全县536户因灾倒房五保户有495户愿意在敬老院集中建房.仅这一项就争取敬老院建设资金500多万元。同时,该县每年都从福彩公益金中提取一定比例投入到镇级敬老院建设,目前已筹集福彩公益金600多万元。采取“以奖代补”的方法,  相似文献   

20.
植忠鹏 《广东民政》2009,(11):12-13
从上世纪50年代起,肇庆市各地相继兴办了敬老院,将部分五保对象集中供养,逐步形成了集中供养和分散供养相结合的五保供养模式。然而,时至今日,肇庆市一些农村敬老院的管理工作仍然处于比较落后的状态。如何促进农村敬老院的健康发展,已成为当前肇庆市农村五保供养工作面临的一个突出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