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一、刑罚的一般预防对象刑罚以犯罪人以外的一般人作为一般预防的对象。刑罚的一般预防功能体现为刑罚对一般人的影响。一般人具有不同的特点,刑罚对他们的影响因而有着不同的表现形式。研究刑罚的一般预防功能,必须以分析一般预防对象的特点为起点。作为刑罚一般预防首要的对象是潜在犯罪人,即虽未犯罪但具有犯罪的现实可能性的人。具体包括知法欲犯者与不知法而可能犯者两部分社会成员。知法欲犯者,即通常  相似文献   

2.
论量刑的一般原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量刑是人民法院刑事审判工作的重要一环,是运用刑罚武器同犯罪作斗争的一种具体审判活动。它对于实现刑法打击敌人、惩罚犯罪、保护人民、保卫四化建设的任务,对于达到刑罚一般预防和特殊预  相似文献   

3.
缓刑制度是我国刑罚中的一项重要制度。长期以来同犯罪分子斗争的实践证明,适用缓刑是处理某些较轻的罪犯的一种很好的手段。按照我国刑罚的目的和惩办与宽大相结合的政策,除了必须把罪行严重的犯罪分子监管起来进行劳动改造以外,根据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的犯罪情节和悔罪表现,认为适用缓刑确实不致再危害社会的,可以宣告缓刑,使犯罪分子在保持原判刑罚效力的影响下,从努动和工作中得到教育改造,逐步克服恶习,成为有益于社会的新人。这样既有利于改造犯罪分子,同时也有利于社会安定。  相似文献   

4.
黑社会组织犯罪是集团犯罪的最高组织形式之一,因为从本质上讲犯罪是孤立的个人反对统治关系的斗争(马克思语)。黑社会组织犯罪是社会和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必然出现的社会现象之一,因为犯罪的根源在社会,犯罪是社会生态体系中必然存在的一个系统。在治理犯罪的系统中,刑罚只起到一部分而且是较小部分的作用,根据“刑罚崩溃”理论,刑罚不能随着犯罪的增长而增长,刑罚发展的趋势是打击面趋宽,打击度趋轻。在犯罪的预防和打击中,犯罪预防  相似文献   

5.
运用法律手段尤其是运用刑罚手段预防与控制犯罪是人类社会最早采用并迄今仍然依赖的一种防治犯罪的措施与方法,但人们对其作用原理与工作机制尤其是效益评估及其效能原则等,还研究得十分不够,尽管贝卡利亚所创立的刑事古典学派对此已有所揭示,但是已远远不能适应现实防治犯罪工作的需要。本文拟从新的角度,全面地论述刑罚预防的概念、特点、地位、功能、效益及其效能原则。  相似文献   

6.
犯罪是刑事责任和刑罚的前提 ,刑罚是行为人实施犯罪行为而承担刑事责任的必然法律结果 ,犯罪、刑罚、刑事责任构成刑法的三要素 ,也是刑法学研究的重点。目前 ,刑法学界对犯罪理论的研究颇多 ,而且趋于成熟 ,但疏于对刑罚这一刑法学之重要篇章的研究。实际上 ,刑罚在刑法学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刑罚对犯罪分子的惩罚改造作用 ,对社会不稳定分子的威慑、警戒作用 ,对广大人民群众的引导、教育和规范作用 ,以及鼓励人民同违法犯罪分子作斗争的作用 ,是完成刑法一般预防和特殊预防任务的依据和基础。由青岛海洋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刑罚论》 ,…  相似文献   

7.
朱立恒 《时代法学》2012,10(4):69-73
从古代社会到启蒙思想运动,再到古典犯罪学派、实证犯罪学派、犯罪社会学,人类社会关于刑罚目的与功能的刑罚观已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然而,长期以来,我们对刑罚的认识却存在不小的偏差,往往将刑罚作为专政的一种工具,将刑罚视为政治问题,过于强调通过刑罚手段来严厉打击“敌人”或者严重犯罪分子,而不是将刑罚视为一种科学。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提出,是我国在对传统刑罚观进行反思的基础上,认肯现代刑罚观的必然结果。  相似文献   

8.
<正> 一、市场经济与犯罪的关系犯罪是否是市场经济的产物?经济发展是否必然产生犯罪?犯罪是否同经济必然联系在一起?这些问题都是犯罪学理论研究必须回答的重要问题。在研究当前犯罪问题时,我们既不能回避,也不能盲目地不加分析地肯定或去否定这些问题。马克思主义犯罪学理论认为,犯罪是一种社会现象,也是一种个人行为,它的产生和发展有着自己的规律。犯罪既然是一种社会现象,就必然同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法律、  相似文献   

9.
刑罚目的应该是“一般预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肖洪 《现代法学》2007,29(3):169-175
刑罚的目的是刑法学界乃至社会学界永恒的话题,在刑法学界,对刑罚目的的认识有三种观点:报应论、一般预防论和特别预防论,但是,没有哪一个学说能够真正告诉我们刑罚的存在究竟意欲何为?刑法的目的等同于刑罚的目的,刑法的目的是保障包括犯罪人在内的全体公民的基本人权,要实现这一目的,必须要减少犯罪。通过对不同类型人的犯罪可能性进行分析可以发现,要实现最大化的减少犯罪,量刑的基准必须是以犯罪的成本大于收益且刚刚大于收益为足矣。因此,“一般预防论”应该是刑罚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刑事责任的定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化祥 《政法学刊》2005,22(3):59-61
我国刑法学界关于刑事责任定义上,基本上是比较的含混的观点,这此观点不能揭示刑事责任的本质特征,又不能解释刑事责任和犯罪与刑罚之间的密切关系。刑事责任是犯罪行为人用生命、肉体或人身自由等其他资格为消除犯罪恶害,恢复社会宁静,应付出代价的份额。犯罪是一种法定条件的满足,刑事责任是一种评价过程、裁量过程,直接决定了刑罚的种类和轻重。  相似文献   

11.
刑罚的轻重应与行为的社会危害性程度的大小相适应,重罪应该重判,轻罪应该轻判。但是,不能把犯罪与刑罚的对应关系绝对化。也就是说,除了行为的社会危害性状况外,行为人的人身危险性状况也应是我国对犯罪分子裁量刑罚的一个根据。  相似文献   

12.
刑罚无疑具有预防犯罪的价值,这种价值体现在犯罪人作案前对刑罚风险的主观估计,而犯罪人自身对刑罚认知上的偏差,会影响刑罚预防价值的发挥。传统上,青少年犯罪常被认为是一种“不计后果”的犯罪,其实犯罪青少年对刑罚风险的感知、判断并不弱于其他犯罪人,刑罚对青少年犯罪仍有重要的预防作用,只不过其作用的大小因犯罪青少年的年龄、性别、文化程度等有所差异。另外,一些相关因素,也造成了刑罚对部分犯罪青少年预防作用的“缺失”。  相似文献   

13.
亲情的真挚与宽容给人们带来幸福和欢乐。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变迁,复杂的社会关系也已经开始腐蚀亲情。有数据显示亲情犯罪比例在刑事犯罪重呈逐步上升趋势,甚至现在亲情犯罪已被列入刑事犯罪首位。亲情犯罪案件的被告人伤害的对象主要是家庭成员或恋人、情人这一特定人群。此外未成年人家庭犯罪率上升迅速。由于刑罚的严厉性,一旦被判刑罚,往往给未成年人带来永久伤害。如何有效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已经成为一个有价值的紧迫性问题。而目前我国关于亲情犯罪的刑罚和预防均存在价值偏颇,过于严厉的刑罚使得本身简单的问题变的复杂化,机械化。  相似文献   

14.
刑罚无疑具有预防犯罪的价值,这种价值体现在犯罪人作案前对刑罚风险的主观估计,而犯罪人自身对刑罚认知上的偏差,会影响刑罚预防价值的发挥.传统上,青少年犯罪常被认为是一种"不计后果"的犯罪,其实犯罪青少年对刑罚风险的感知、判断并不弱于其他犯罪人,刑罚对青少年犯罪仍有重要的预防作用,只不过其作用的大小因犯罪青少年的年龄、性别、文化程度等有所差异.另外,一些相关因素,也造成了刑罚对部分犯罪青少年预防作用的"缺失".  相似文献   

15.
刑罚,是按照刑法的规定对罪犯执行的一种强制手段。按照古典刑罚学者的观点,刑罚是一种政治的阻力,以恐吓的作用制止人们犯罪。刑罚的目的就是预防犯罪。心理学的研究表明:人的任何有意识的行为都受其动机的支配,而动机则受需要和社会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的制约。这种满足需要的动机如果不超越社会行为准则和道德  相似文献   

16.
刑罚存在论     
刑罚存在论陈兴良刑罚是对犯罪的社会反应。刑罚可以从存在论与价值论两个方面进行研究。刑罚价值论是以犯罪价值论为基础,考察刑罚的各种功能与目的,这是一种刑法学的研究。而刑罚存在论,是以犯罪存在论为前提,把刑罚作为一种社会控制现象加以研究,这是一种刑罚学的...  相似文献   

17.
郑小仿 《法制与社会》2011,(20):272-273
犯罪是一种社会现象,犯罪的根源在社会,任何社会都不会杜绝犯罪现象的发生,预防和控制犯罪是社会的共同责任。要想达到预防与控制犯罪的目的,仅仅立足于惩罚与打击,单靠制定科学的刑事法律规范来惩罚罪犯以发挥其一般和特殊预防功能是不够的。本文试图把意大利犯罪社会学派所侧重的刑罚个别预防之功利性价值作为思考的出发点,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在建设和谐社会过程中所应采取的一些预防和控制犯罪的途径及措施。  相似文献   

18.
第三章刑罚第一、二节刑罚的概念、目的、体系和种类学习本节内容,一方面要了解刑罚区别于其他强制措施的三个基本特征,“一般预防”与“特殊预防”的含义和辩证关系,明确刑罚属性与刑罚目的的联系和区别.另一方面,注意区分我国《刑法》规定的刑种和刑罚制度,了解我国主刑、附加刑的种类和适用特点.在我国,作为基本刑罚方法的主刑,它只能独立适用,不能附加适用,对于一种犯罪,只能判处一种主刑;而附加刑是补充主刑适用的刑罚方法,所以,既可以附加适用,也可以独立适用,对一种犯罪,可以同时判处几种附加刑. 第三、四、五、六节主刑这几节内容具体介绍五种主刑(管制、拘役、  相似文献   

19.
吴峻 《政治与法律》2004,(4):110-113
刑罚的目的主要是剥夺犯罪的能力,报复、预防犯罪以及改过自新;影响量刑的因素除了犯罪构成的因素以外,主要有量刑的目的、犯罪嫌疑人的认罪、其他影响刑罚作用的因素等.为达到刑罚的目的,必须对量刑机制进行改革,主要涉及五项原则,四项指导意见.  相似文献   

20.
论预防刑的裁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明楷 《现代法学》2015,(1):102-117
刑罚的正当化根据是报应的正当性与预防犯罪目的的合理性,基于报应所裁量的刑罚是责任刑,基于预防犯罪目的所裁量的刑罚是预防刑。裁量预防刑时应当重点追求特殊预防,不得使积极的一般预防优于特殊预防;裁量预防刑时难以追求积极的一般预防,不得追求消极的一般预防;但是,如果一般预防的必要性小则应当从宽处罚。由于预防刑的裁量是刑罚个别化的过程,所以,不能追求量刑平衡。在任何犯罪中,表明被告人再犯罪危险性小的情节都应当受到重视,对罪行严重的犯罪不适用或者严格适用酌定从宽情节的做法,违反刑罚目的。裁量预防刑时,对影响责任刑的情节与影响预防刑的情节,既不能进行综合判断,也不能使之相互抵消;既要考虑类型化的情节,也要考虑非类型化的情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