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推进 2 1世纪中国政治文明建设 ,应分别从政治制度文明建设、政治意识文明建设、政治行为文明建设三个方面来考虑方式方法和途径的选择 ,重点在扩大民主与实施法治。但它们又不是孤立的 ,而是相互促进地发挥作用 ,在政治制度文明所提供的约束保障机制和政治意识文明提供的指导激励机制这两个双重机制下最终实现政治行为文明。反过来 ,政治行为文明又促进政治制度文明与政治意识文明的发展 ,形成一种良性互动 ,进而促进 2 1世纪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在预期的理性轨道上不断向前迈进  相似文献   

2.
推进21世纪中国政治文明建设,应分别从政治制度文明建设、政治意识文明建设、政治行为文明建设三个方面来考虑方式方法和途径的选择,重点在扩大民主与实施法治.但它们又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促进地发挥作用,在政治制度文明所提供的约束保障机制和政治意识文明提供的指导激励机制这两个双重机制下最终实现政治行为文明.反过来,政治行为文明又促进政治制度文明与政治意识文明的发展,形成一种良性互动,进而促进21世纪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在预期的理性轨道上不断向前迈进.  相似文献   

3.
当前我国政治程序文明建设中既存在对政治程序文明的原则、价值理解不当的问题,也存在政治程序的实际运行不畅的问题。由此,当前我国政治程序文明建设的基本思路在于:对政治程序文明的价值作出全面理解并突出其独立价值;加强政治程序立法。  相似文献   

4.
论政治文明的内在灵魂   总被引:44,自引:0,他引:44  
政治文明是人类的政治创造 ,是由政治意识文明、政治制度文明和政治行为文明构成的有机整体。在政治文明的三维结构中 ,每一个部分都有体现其内在精神的可称之为灵魂的因素。具体而言 ,政治意识文明之魂是“有容” ,政治制度文明之魂是“有衡” ,政治行为文明之魂是“有序”。政治文明就是由这些因素凝结而成的人类社会政治生活的进步状态。  相似文献   

5.
社会资本是政治文明建设不可缺少的社会资源,对于政治意识文明、政治制度文明、政治行为文明的发展都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6.
政治起源于人们对文明的追求 ,政治是人类走向文明的重要标志。政治与文明相辅相成 ,相得益彰 ,共同推动人类的进步。政治文明是指人们有获取、运用、影响公共权力以分配利益的政治过程中的文明状态 ,是社会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和特征。加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公民政治参与的良性发展和执政文明建设是互相依存的关系。执政文明建设的立足点和归宿,理应建立在公民有序、有效、有利的政治参与基础上,这样的政治生态,恰恰是文明执政和政治现代化的根本性标尺。执政文明建设与我国公民政治参与的良性互动,应从意识建设、制度建设、行为实践等方面大力推进。  相似文献   

8.
梁启超对欧洲工业革命以来的科技文明以及相应的民主政治的进步性持肯定态度,但在一战以后他更多关注的是重新审视中国文明,并通过比较西方文明思考中国文明的出路。他将政治和文化作为文明发展的两个主要构成部分或方面,而政治和文化的互动关系或张力常态决定了文明发展的价值取向。这些看法表明,梁启超关于文明发展的思想已经超越了洋务运动以来各种“体、用”之分的价值取向,认为中国和西方都是世界的组成部分,其政治和文化可以在世界文明的意义上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9.
于光胜  石明霞 《工会论坛》2005,11(3):105-106
公民积极、有序的政治参与,对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具有重大的推动作用。政治参与的扩大,有助于实现党的执政文明、政府的管理文明和公民的参与文明。目前,我国公民政治参与的总体水平还比较低,政治参与很不平衡,这已成为我国政治文明建设的严重障碍。所以,加强和扩大公民的政治参与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10.
非政府组织的发展可以促进社会和谐,为政治文明建设提供稳定的社会环境;培育公民的民主意识,促进政治意识文明的建设;促进政府职能转变,加强社会监督,推动政治制度文明建设;扩大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促进政治行为文明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