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会计工作是财政工作的基础环节 ,会计信息是各级政府调控宏观经济、制定发展战略的重要决策依据之一。1 998年以来 ,我市以强化会计管理 ,提高行政管理水平为重点 ,在全市范围内推行了会计委派制度 ,强化了财政管理 ,收到了明显效果。一、推行会计委派制的总体框架我市会计委派制度的总体框架可概括为“四个层次、五种形式”。即 :村、乡镇、县区、市四个层次 ,“村(企 )账乡监”、“零户统管”、“集中委派”或“国库直接支付制度”、“分户委派”或“专项委派”、“财务总监制”等五种会计委派形式。“村 (企 )账乡监”,就是行政村、乡镇…  相似文献   

2.
自1999年9月以来,湖北省宜城市各乡镇民政财务实行了“零户统管”,即在保持会计主体、资金使用权和财务自主权不变的前提下,注销民政办帐户,取消会计人员,由乡镇财政所代理记帐和进行会计核算。具体做法: 一、对民政办实行“零”帐户管理。取消各民政办在金融机构开设的所有帐户(包括支票、存折户、定期存单户),原有的存款余额一次性划到财政专户上。 二、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各民政办取得的各项资金收入,包括预算外收入(含单位创收)、罚没收入、上级主管部门补助收入、各类专项资金以及凭借职能取得的保证金、押金、代收…  相似文献   

3.
一、“机关联系村”的概念及任务“机关联系村”是指县直行政、事业单位包村做农村工作,与村联合办经济实体的一种城乡结合的、溶机构改革、人事制度改革、财政改革、农业开发于一体的工作形式。它规定县直副科局级以上单位各联系一个行政  相似文献   

4.
郑豫蒙 《前沿》2004,(12):83-85
建国以来 ,我国的会计体系一直划分为两大类 ,一是企业会计体系 ,一是预算会计体系。预算会计体系中包括财政总预算会计和行政事业单位预算会计两个分支。这次预算会计改革 ,把事业单位会计同行政单位会计区分开来 ,建立了单独的《事业单位会计准则》、《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和事业单位分行业的会计制度 ,这是预算会计法规建设上的一个突破。但是 ,在此情况下 ,有些同志就产生了事业单位是否还属于预算会计范畴的疑问 ,有的同志还认为事业单位会计法规制度的管理可以纳入企业会计法规制度的管理体系。事业单位会计的地位问题 ,关系到事业单位…  相似文献   

5.
日前,阳信县4个乡镇的人大主席被交流到县直部门担任重要职务。在不到两年的时间里,阳信县9个乡镇的人大主席均被提拔重用或交流到县直部门任职。如今,乡镇人大已不再是“终点站”,而成为干部培养选拔的“前沿阵地”。这是该县高度重视人大工作、多举措激发人大活力的结果。  相似文献   

6.
赵志诚 《政策》2005,(11):22-22
近年来,京山县在积极推进乡镇综合配套改革过程中,按照“政府招标出资、公开竞选主体、农户签单认可、县镇共同负担”的思路,从项目设置、经费预算、服务运作及管理等方面着手,将乡镇事业单位(财政所和县直延伸派驻单位除外)全部改制转企,打破“七站八所”旧格局,创新农村公益事业服务体制。  相似文献   

7.
最近和一个乡镇镇长聊起换届,他向我透露了其中的许多“秘密”。“秘密”之一,减下去的副书记都当了副局长。换届以前,一个乡3到4名副书记,这次要求一正两副。于是,县委就在换届之前,把多余的副书记全部安排到县直各局任副局长。比如有一个22人的局,现在已经有了6名副局长。县里最多的一个局,现有9名副局长。为什么会这样安排呢?因为上边虽然要求乡镇必须“一正两副”,但对县直部门设多少局长并没有刚性要求,更没有人核对和检查。  相似文献   

8.
省监察厅、财政厅、人民银行郑州中心支行、审计厅《关于清理整顿行政事业单位银行帐户的实施意见》已经省人民政府同意 ,现转发给你们 ,请认真遵照执行。严格控制并规范行政事业单位的银行帐户 ,是加强预算管理、推进国库管理制度改革的基础性工作 ,也是强化资金监督、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的重要措施。各地、各部门要进一步提高认识 ,加强领导 ,按照统一部署和要求 ,切实把这项工作搞好。各有关部门要明确责任 ,加强督促检查 ,确保这项工作顺利进行并取得实效。关于清理整顿行政事业单位银行账户的实施意见  严格控制并规范行政事业单…  相似文献   

9.
随着我国政府预算管理体制的改革及政府职能的转变,现行预算会计存在的问题日渐显露。首先,财政总预算会计、行政单位会计和事业单位会计的划分不利于财政资金的统一管理;其次,预算会计内容不能全面、完整地反映我国政府所承担的广泛的受托责任及其履行情况;再次,预算会计与报告模式忽视了“预算限定”这个层面的会计主体,不能全面完整地反映一级政府的全部经济信息。因此,必须改革现行预算会计制度。  相似文献   

10.
1999年4月,湖北省纪委、省监察厅把宜城市作为实施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工程试点市。所谓源头治理,就是从“管钱”(管好钱财)“制权”(制约权力)入手,预防和治理腐败。结合宜城实际,我们把会计委派、收支两条线管理、零户统管、村帐站审、政府采购和规范有形建筑市场等六项工作  相似文献   

11.
中国基层治理中的委托代理关系存在历史特殊性、情境复杂性和经验多元性,其历史演变逻辑表现为晚清民国时期的“第三领域”、集权简约治理与内生经纪型的治理逻辑,集体化时期的全能主义政治、总体性支配与“社会中的国家”的治理逻辑以及改革开放以来政府主导下的多元治理、党建引领与耦合互动的治理逻辑。在委托代理关系中,存在行政吸纳—依附式委托代理关系、项目—嵌入式委托代理关系、多层级—多重委托代理关系以及多层次—情境嵌入性委托代理关系四种理想类型,中国基层社会治理中的委托代理行为存在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困境。  相似文献   

12.
笔者最近就市人大常委会即将审议财政基金管理问题深入到市辖五乡三镇进行专题调研。在调查过程中,偶然发现我市五乡三镇自2000年实行乡级财政零户统管后,党委和政府“一把手“在执行乡级财政预算过程中,绕开乡镇人大主席团日常监督而产生随意性过大的现象和问题。造成人大通过的预算项目难予落实,预算盘子难予平衡,出现朝思暮财,寅吃卯粮局面,这一现象和问题,一切被乡级财政零户统管政策的笼子所掩盖。笔者认为造成这一现象和问题的根源还  相似文献   

13.
湘阴县从 2000年 3月份开始在教育系统全面实施以精减教育行政机构、精减行政管理人员、校长负责制、教师聘任制、绩酬挂钩工资制 (简称“两减”、“三制” )为主要内容的教育人事制度改革,给平静的教育系统引来了汩汩清泉,极大地激发了干部教师教书育人的积极性,增强了教育发展的活力。 “三多一少”成为困扰教育发展的顽症   改革前,湘阴县教育系统在人员结构和分布上出现了“三多一少”的局面,即行管干部多、城关和城郊地区教师多、病休的教师多、边远乡镇教师少。县教育局下设 8个区教育工作站、 34个乡镇教育办,乡镇级教育行政…  相似文献   

14.
搞好乡镇机关机构改革,向冗员开刀,已形成全社会千呼万唤的气候。但这一刀什么时候开,怎么开法学问颇大。辽宁省葫芦岛市连山区在97年7月和98年8月两次对19个乡镇行政和事业单位进行精简人员的“大手术”,精简率均达40%以上,是两次成功的没有阵痛的“手术”。第一次减人:诊脉下药对症开刀97年3月,连山区新一任区委领导班子组建了,上任刚刚一个月的区委书记周连科就提出从精简乡镇冗员入手,减轻农民负担,提高工作效率,促进经济建设。区委、区政府部署组织、人事部门对全区19个乡镇现有人员编制情况悄悄地进行了调…  相似文献   

15.
为进一步优化政务环境、经济环境,宾阳县狠抓机关效能建设工作,把16个乡镇、县直19个执法部门列为重点开展单位,以“整治投资软环境”百日行动为契机,深入开展以提高行政效能为目的的机关效能建设工作。  相似文献   

16.
李鹏 《浙江人事》2007,(12):32-32
今年以来,武义县全面推开了农村综合改革和乡镇机构改革。目前,全县18个乡镇(街道)均已完成机构改革和“三定”任务。这次改革,除明确乡镇职能、理顺县乡关系、规范内设机构设置、整合乡镇事业单位、精简党政领导职数等改革内容外,还呈现了三个趋向。  相似文献   

17.
颜剑 《小康》2005,(9):24-26
2005年4月11日,有着20多年工龄的王利田遭受了人生路上一次致命的打击。有着“全国农牧渔业丰收奖二等奖”、“铁岭市政府科学技术进步奖”两张获奖证书并被许多人羡慕的他,这一天突然丢掉了饭碗。原来,王利田所在的昌图县双庙子镇进行了乡镇事业单位机构改革,本以为怎么也不会轮到下岗的他,竟然下岗了!王利田并不是昌图县这次改革中产生巨大失落感的唯一一人。在这次改革中,全县有140多个农业科技人员被分流下岗。他们都曾是乡镇涉农事业单位统招统分的大中专毕业生,并已工作多年。改革前,该县分布在各乡镇涉农事业单位的统招统分的大中专…  相似文献   

18.
宋斌  代群 《半月谈》2004,(24):44-46
安徽省合肥市历时两年多.在全国率先对全市107个乡镇财务进行了彻底普查清理。由于采取了特殊手段,乡镇多年隐藏的“财务黑洞”得以充分暴露:白条子泛滥成灾、“小金库”比比皆是、“土票据”五花八门、工程造价虚高、千部长期拖欠公款、1000多人有违纪违规款.  相似文献   

19.
笔者运用“委托—代理”理论分析国有商业银行中的“委托—代理”行为,提出现行的国有商行产权制度下,“委托—代理”链条上出现的问题会导致国有资产严重流失。因此,对产权改革中的委托代理关系的治理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20.
一、代理理论概述1.代理关系的代理效果:分工效果和规模效果委托代理关系是社会分工与合作深化的结果。委托代理关系是以追求“分工效果”和“规模效果”为目的的。分工效果是指持有不同条件秉赋(技能和偏好等)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经济主体通过分工与合作而各自获得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