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举世瞩目的“武汉·中国光谷”已在东湖开发区拉开了大建设的帷幕,发展速度迅猛,态势良好。关山村位于“武汉·中国光谷”的中心腹地,在今后5到10年,随着全村土地全部或大部分被征用,关山村将成为都市中的村庄。“武汉·中国光谷”的建成,使关山村面临着空前的发展机遇。今后关山村的各项工作,特别是经济工作及企、事业单位的发展,都要主动、自觉、高标准地纳入“武汉·中国光谷”建设之中,努力为“武汉·中国光谷”建设出好力,服好务。 根据“武汉·中国光谷”建设发展的形势,关山村经济工作的总体思  相似文献   

2.
在江城武汉美丽的东湖之滨,有一方热土冠以一个响亮的名字、寄托着一代人远大的理想,那就是——“武汉·中国光谷”。2000年5月8日,时任湖北省委书记的贾志杰在这里点击开通了“武汉·中国光谷”网站,正式揭开了“武汉·中国光谷”建设的序幕。一年后的同一天——2001年5月8日,湖北省委副书记、武汉市委书记罗清泉又在这里点击鼠标,开启了“武汉·中国光谷”网上招商会。短短的一年时间,这里发生了令人咋舌的变化,其间演绎了多少令人难忘的故事……  相似文献   

3.
武汉“光谷”建设最缺乏的要素是企业家和技术创新机制,这一方面要靠开放引进来弥补,另一方面更要靠建立经营管理者和技术专家持股制去激励。要建设好“光谷”,必须解决目前尚存在的政企不分、学企不分、条块分割等问题。“光谷”建设必须坚持开放引进和自主创新相结合,通过开放引进和消化吸收促进自主创新。要实现“光谷”的加速发展和规模扩张,必须以效益为中心,以需求为导向,以开拓市场为手段。  相似文献   

4.
武汉“光谷”建设最缺乏的要素是企业家和技术创新机制,这一方面要靠开放引进来弥补,另一方面更要靠建立经营管理者和技术专家持股制去激励。要建设好“光谷”,必须解决目前尚存在的政企不分、学企人分、条块分割等问题。“光谷”建设必须坚持开放引进和自主创新相结合,通过开放引进和消化吸收促进自主创新。要实现“光谷”的加速发展和规模扩张,必须以效益为中心,以需求为导向,以开拓市场为手段。  相似文献   

5.
武汉“光谷”建设的几个基本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武汉“光谷”建设最缺乏的要素是企业家和技术创新机制,这一方面要靠开放引进来弥补,另一方面更要靠建立经营管理者和技术专家持股制去激励。要建设好“光谷”,必须解决目前尚存在的政企不分、学企不分、条块分割等问题。“光谷”建设必须坚持开放引进和自主创新相结合,通过开放引进和消化吸收促进自主创新。要实现“光谷”的加速发展和规模扩张,必须以效益为 中心,以需求为导向,以开拓市场为手段  相似文献   

6.
从硅谷到光谷之路——兼论高科技园区的建设与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世纪是微电子时代,创造了硅谷奇迹;专家预言, 21世纪将是光电子时代,光谷将续领风骚。从近几年对国际光电子领域的跟踪研究来看,光电子技术是我国同国际先进水平差距最小的领域之一。今年 5月 8日,武汉地区的 26位院士、专家联合向国家提出建议,在武汉建设“中国光谷”。与此同时,广州、上海、西安、长春等地也纷纷提出了建设光谷的宏伟目标。不可否认,武汉建设光谷具有巨大的优势,然而技术上的优势并不意味着产业上的优势,只有在总结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将开放引进和自主创新相结合,才能发挥优势,取得成功。本文拟对高科技园…  相似文献   

7.
4月4日,湖北省和武汉市最大的高科技产业项目——富士康(武汉)科技工业园在武汉·中国光谷奠基,省委书记俞正声宣布工程开工。  相似文献   

8.
在7月26日召开的中共武汉市委十届六次全会上,中共湖北省委副书记、武汉市委书记陈训秋强调指出:要“突出发展现代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把发展光电子信息产业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坚定不移地建设‘武汉·中国光谷’”。翌日,陈训秋考察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进一步强调,要着力延伸产业链,精心培育市场主体,壮大企业群,全力做强大学科技园区。这是对“光谷”的最大的支持与鼓舞,也是一种深深的期望与激励。今年,是“武汉·中国光谷”冠名3周年。回首3年,可以说这是武汉高新技术产业大整合、大集聚的3年,也是蓄积能量、孕育大发展的3年。  相似文献   

9.
区域创新网络:建设“武汉光谷”的战略导向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继微电子之后,光电子又一次掀起全球性的科技革命,建设“武汉光谷”,提高区域创新和竞争能力紧迫而重要。方兴未艾的区域创新网络理论为我们建设光谷提供了战略性导向。“武汉光谷”应当及早顺应分工、协作和网络化的经济趋势,通过积极构建区域创新网络来走自己的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0.
国内新闻     
武汉微创光电技术有限公司推出图像监控传输设备 武汉微创光电技术有限公司是“武汉·中国光谷”专业从事视音频/数据通信系统研发、生产和销售的高科技企业。它以视频传输技术为核心,致力于向市场提供支持各种传输媒介和适合不同网络的宽带业务综合解决方案,获得业界普遍认可。 公司近日推出可靠实用的“双绞线传输设备”,双绞线传输设备适用于短距离视频监控,可在一根五类缆上灵活实现1-4路视频或音频信号的高质  相似文献   

11.
4月4日,湖北省和武汉市最大的高科技产业项目——富士康(武汉)科技工业园在武汉·中国光谷奠基,省委书记俞正声宣布工程开工。  相似文献   

12.
“光谷”是武汉再造产业优势的世纪工程,也是武汉人抢抓机遇,蓄势待发,实现经济腾飞的“民心工程”。现在,“中国光谷”已落户武汉,武汉人乘上了进军光电子时代的首发列车,这是武汉人的光荣和骄傲。但是,谁都清楚,国内几大城  相似文献   

13.
“武汉·中国光谷”,一个响亮的品牌。然而,普通人只能从买礼物、摄影、看DVD光碟、美容休闲、打电话、开汽车……从日常生活与消费中,感知“光谷”的存在。  相似文献   

14.
《武汉·中国光谷创新系统研究》是本刊组织的关于武汉东湖高新技术开发区发展系列研究的第二篇。文章认为建设光谷虽然要招商引资借助外力,但更关键的是立足自身,构建能持续支撑光谷发展的内在创新体制。建设一个与地区发展要求相适应的体制性创新系统,才能为地区和产业发展创新提供坚实的基础。文章指出,武汉具有科教资源优势,创建光谷创新系统不仅有强烈的现实动因,而且有雄厚的历史积累。  相似文献   

15.
今年2月28日,国家科技部正式批准建立国家火炬计划武汉光电信息技术产业化基地;7月6日,国家计委正式批准在武汉建立国家光电子产业基地(武汉·中国光谷)。建设国家级的光电子产业基地,最根本的一点就是要大胆进行制度创新,突破制约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障碍,其中极为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要率先建立完善的区域性资本市场,为国家级基地的创新创业活动提供有效的支撑。 一、现行的资本市场体系结构和功能无法适应“基地”建设的需要 武汉国家光电子产业基地作为一个高新技术产业基地,与传统的产业基地有重要区别,其中主要的一个…  相似文献   

16.
《政策》2007,(5):F0003-F0003
烽火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由武汉邮电科学研究院于1999年改制成立的高新技术股份制企业,2001年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成功上市。其控股股东武汉邮电科学研究院是国务院国资委直属的国内光通信领域著名的大型国有科技型企业,是国内唯一完全覆盖光通信设备、光纤光缆、光器件三大技术领域的产品研究、开发和生产的企业,是“武汉·中国光谷”的龙头企业,属国家鼓励发展的高科技产业。  相似文献   

17.
《政策》2006,(8):15-16
2000年,湖北省及武汉市选择光电子信息产业作为发展高科技产业的突破口,作出了依托东湖新技术开发区建设国家光电子信息产业基地(武汉·中国光谷)的决策。2001年,国家正式批准武汉·中国光谷建设全面启动。5年来,武汉·中国光谷正在成为参与国际竞争的标志性品牌。到2005年,光纤光缆生产规模居全球第三位,国内市场占有率提高到50%,国际市场占有率达到12%,光传输设备国内市场占有率上升到10%;光电器件国内市场占有率提高到40%,国际市场占有率达6%;激光产品国内市场占有率达到50%左右,并进入国际市场。如今,武汉·中国光谷已成为国内最大的光通信技术研发基地、光电器件生产基地、光纤光缆生产基地、激光技术研发和产业化基地。  相似文献   

18.
随着中国加入#$%的日益临近和西部开放开发的不断深入,跨国公司进军我国西部地区的步伐明显加快,东部沿海地和西部地区相继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吸引跨国公司投资。因此,当前研究武汉·中国光谷如何吸引跨国公司显得尤为迫切和重要。《武汉·中国光谷吸引跨国公司投资的对策研究》一文在对跨国公司投资理论和武汉的客观条件深刻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创新招商引次方式”、“改善吸引跨国公司投资的软硬件环境”等六项主要对策。  相似文献   

19.
《长江论坛》2009,(6):F0003-F0003
改革开放以来,武汉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而光谷就是武汉发展的缩影。光谷从无到有,变化太大太多。如果说一滴水可以折射出太阳的光辉,那光谷就印证了武汉高新技术产业的成功与飞跃。  相似文献   

20.
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中国作为世界市场的一部分早已有了自己的整体区域经济发展战略,"中部崛起"作为其中重要一环,武汉地区经济发展显得尤为重要。而武汉地区相关区域产业实现集群式规模发展,是其经济发展的关键。光谷经济圈作为武汉地区现今最具活力和潜力的高科技产业集聚地,对其发展轨迹的研究,有助于武汉地区经济发展。特别是对于武汉成为国家创建"两型社会"试验区后,光谷内光电子产业及环保等相关高科技产业,必将成为推动其发展的重要支撑力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