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国家"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重大决策,进一步明确了今后50年内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战略目标、任务和措施.据此,"十五"期间,陕西产业结构的调整,应当以工业化为长远目标,重点应用高新技术改造、改组、提升、发展传统产业,同时提高高新技术产业的比重;以信息化为关键,带动、引导、统率产业升级和结构优化;以产品创新为核心实现产业升级;以模仿创新为途径实现产品创新;以人为本,把不断解决人才的数量和质量问题作为永恒的主题.  相似文献   

2.
铺好快车道 信息化带动工业化难题破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加速推进信息化,积极利用信息技术,大力改造传统产业,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是我国“十五”规划所提出的实现我国经济结构调整的核心,也是新世纪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跨越式发展的一个极为重要的战略方针。 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是结合中国国情的振兴经济、搭载世界潮流性的新经济的一条快车道。尽管路径清晰,前景看好,但对于行进过程中的诸多迫切问题,绝不能掉以轻心。  相似文献   

3.
张震宇 《民主》2004,(11):8-9
温家宝总理在今年全国人代会上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加快中西部地区发展。这为实现中西部崛起提供了新的机遇和动力。要实现中西部崛起,必须加快工业化、城镇化的进程,推进农业现代化。而“三化”的核心是工业化,加快工业化就必须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必须大力发展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产业,走出一条具有中西部特色的工业化道路。信息化是中西部崛起的必然选择,信息产业在实现  相似文献   

4.
信息产业和国民经济信息化建设是近一两年来人们广泛谈论的话题。本文试图从发展信息产业和推进国民经济信息化相互关系的角度,论述深圳市在大规模开展社会经济信息化建设的同时,必须大力发展信息产业。一、信息产业的基本含义和国民经济信息化的主要内容信息产业在发达国家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发展中国家也有不同程度的发展。深圳特区建设十五年来,信息产业从无到有,从少到多,已在国民经济中占有一定的比重,信息产业产值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在3O%左右。但提起信息产业,人们往往只想到计算机与通讯设备的制造业,这是对信息产…  相似文献   

5.
在推进工业化进程中,必须看到我国地域辽阔、经济发展不平衡、人口众多、劳动力资源丰富这一现状,注重发挥我国的比较优势,走符合我国特点的新型工业化道路。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必须坚持不懈地推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优先发展信息产业,积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坚持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大力振兴装备制造业;加快发展服务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进行梯度开发,推动产业转移,形成能够充分发挥比较优势的工业布局,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6.
据信息产业部部长吴基传透露,“十五”期间,信息产业将继续以 3倍于 GDP的增长速度( 20~ 24%)发展; 2005年市场规模比 2000年翻一番;产业增加值占 GDP比重提高到 5%左右;固定电话网和移动电话网规模容量居世界第一,技术层次和服务水平进一步提高;电子信息设备制造业经济规模居世界前列;国家信息化重大工程所需硬件、软件系统基本要实现国内配套。信息产业应成为带动经济增长结构升级的支柱产业、增强综合国力的战略性产业。 对这个目标,参与草拟信息产业“十五”计划的乌家培认为是留有余地的。乌家培说,“七五”、“八…  相似文献   

7.
新型工业化是西部地区经济跨越式发展的必经之路.西部地区传统农业和工业所占比重较大,产业结构不合理,必须在新型工业化进程中通过产业融合实现工业现代化和对传统产业结构的升级改造.  相似文献   

8.
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这是中国共产党人洞察世界经济技术发展趋势,审视我国工业化现状而得出的最新结论,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重要手段.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指导思想是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其基本任务是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形成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基础产业和制造业为支撑、服务业全面发展的产业格局.它的最大特点在于,以科技为本,强调科学技术在工业化过程中的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9.
一、信息化是现代化的重要推进器1 信息技术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日增。根据西蒙·库兹涅茨的研究 ,在人均国民生产总值 30 0~10 0 0美元的时期 ,加工制造业内部结构转换加快 ,当上升到人均国民生产总值 10 0 0美元以上的时期 ,服务业比重迅速增大。反过来 ,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在很大程度上又取决于产业结构的高级化。在工业化完成之后 ,信息产业将是影响经济增长的主要变量。传统产业受到市场容量和科技进步的制约 ,经济增长必须由高于平均增长率的新兴产业来支持 ,通过结构性转换来实现技术创新和产品创新。产业结构转换节奏越快 ,经济增长越…  相似文献   

10.
陈智伦 《民主》2004,(7):8-10
一、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要高度重视信息产业中共十六大报告指出:信息化是我国加快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选择。报告要求国家要优先发展信息产业,在经济和社会领域广泛应用信息技术,要完善知识产权法律保护制度,不断加强对信息产业知识产权的法律保  相似文献   

11.
信息博览     
《侨园》2003,(2)
我国信息产业跃入世界前列据报道,我国信息产业迎来发展最快、综合实力实现历史性跨越的新时期,通信网络规模和电子产品生产规模均跃入世界前列。以1998年信息产业部成立为标志,到2002年,我国信息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由1997年的2.3%提高到5.7%。5年中,电话用户总数跃居世界第一位,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  相似文献   

12.
杜平 《理论导刊》2003,(8):60-62
随着国家加快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中央已把完善西部基础设施建设,打通东西部的运输、通信通道列为重中之重,并加大投资力度。国家信息产业部提出在“十五”期间,信息产业的发展速度要3倍于国民经济的发展速度,2005年市场总规模要比2000年翻一番,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提高到5%左右,使信息产业成为带动经济增长、结构升级的支柱产业和增强综合国力的战略性产业。陕西信息产业经过改革开放20多年的发展,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与先进地区相比,仍有一定差距。在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中,陕西如何抓住机遇,迎接挑战,采取有效对策,大力发展信息产业…  相似文献   

13.
龚玉霞 《求知》2013,(10):55-57
党的十八大提出要“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推动服务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发展壮大”。生产性服务业作为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直接或间接为工业生产过程提供中间服务的服务性产业.是直接面向生产者的服务产业,是第二三产业加速融合的关键环节。当前,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不仅是落实科学发展观、转变发展理念、提高发展质量的客观要求,也是我国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重要推动力量。  相似文献   

14.
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是加快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必然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 ,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战略选择。信息化和工业化应该协调发展 ,但目前我国在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过程中存在着诸多问题。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要坚持“市场引导、统筹协调、前瞻求实、体制创新、实现跨越”的二十字方针 ;要加快农业现代化步伐 ,实现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的根本解决 ;要利用信息技术发展教育 ,努力培育全民学习的社会氛围 ;要发展电子政务、电子商务 ,形成信息时代经济发展和公共管理的新环境  相似文献   

15.
新世纪是一个由新兴产业构成的时代,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信息化成为时代的主流。知识产业、信息产业、现代服务产业相继得到大的发展,其实质也与传统产业有了很大差异。新形势下,中国产业发展机遇与挑战并存,政府应如何把握住第三产业发展的机会?首先,从观念上要纠正对服务行业的忽视与歧视;其次,尽快完善服务业发展市场,改革垄断行业;再次,要为服务业发展提供充足的人力资源。  相似文献   

16.
新型工业化进程中推进城乡二元工业化协调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我国严重的“二元经济结构”和“双重演进”的制度变迁特征,形成了农村工业化和城市工业化同时并存的城乡二元工业化格局。这种二元工业化格局的特征是:工业化空间分布的二元性、工业化实现路径的二元性、工业化资源配置手段的二元性、工业化产业层次的二元性,城乡二元工业化格局在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形成了对经济发展的延迟效应。在新型工业化的实现过程中,即要实现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又要推进城乡工业的协调发展,促进农村工业化的发展,加速完成经典工业化的任务。  相似文献   

17.
据测评,深圳的信息化综合指数位居全国前列,信息产业已经成为深圳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其集中表现为:信息高速宽带骨干网基本建成,信息高速公路初见雏形,政务信息化程度明显提高,公共事务信息化、企业信息化、社区信息化水平取得长足进步,信息服务业不断向纵深发展,软件和系统集成业呈现出蓬勃生机,信息化已经成为深圳市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及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加速器。  相似文献   

18.
西部地区以工业化带动城镇化,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发展,实现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和现代化的良性互动,这是关系进一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得以顺利实现的一个重要的战略性问题。特别是西部实施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发展战略直接关系到中国现代化建设的进程。目前,西部地区信息化建设存在许多问题。为了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应采取多种对策加快西部地区信息化建设,尽快缩小东西部数字差距。  相似文献   

19.
国家信息化测评中心,2002年3月19日公布的研究报告指出,近10年来,信息产业年均增长速度超过32%,高于同期全部工业年均增长速度近18个百分点,是40个工业行业中发展最快的。信息产业对国民经济的直接贡献率不断提高,间接贡献率逐步增长,已经成为中国工业第一支柱产业。 2001年,信息产业占全国工业的比重已上升到8%,信  相似文献   

20.
信息化正在席卷全球。从工业经济到信息经济,从工业社会到信息社会,在这个动态演进过程中,信息逐步上升成为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关键因素,它深刻地改变着人们的生产、学习和生活方式。一个国家的信息化程度,代表着其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也决定着这个国家在21世纪生存与发展的实力和地位。新的历史机遇,使我们可以把工业化与信息化结合起来,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发挥后发优势,实现生产力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