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编者的话     
《求实》1981,(Z1)
为了配合县以上领导干部、从事经济工作的干部和宣传理论工作干部学习马克思关于再生产理论,我们编写了这本辅导材料。这本材料就中央书记处研究室编的《学习马克思关于再生产的理论》中有关《资本论》第二卷节录部分,按照章节顺序作了比较通俗的解释,供学习时参考。  相似文献   

2.
石建水 《求实》2016,(1):21-27
《资本论》根源并从属于以《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德意志意识形态》《哲学的贫困》和《共产党宣言》等文献群为代表的唯物史观建构的早期理论历程。《资本论》是唯物史观在资本主义经济社会形态研究中的应用,通过这一具体应用,不但丰富和发展了唯物史观的理论体系,而且强有力地验证了唯物史观的科学性质,因而,《资本论》也是唯物史观建构历程的重要理论环节。在此意义上,《资本论》就是一部浓缩版的唯物史观,因而不存在所谓早期马克思与成熟马克思的断裂、作为经济学家的马克思与作为哲学家的马克思的断裂。  相似文献   

3.
生活和风格     
马克思的一生是艰苦奋斗的一生,这是大家都知道的。不过过去我曾经想,他能够读那么多书,写出像《资本论》那样不朽的巨著和其他许多许多书,大概总还有一个比较便利的写作环境吧。最近,读了《马克思恩格斯通信集》,和梅林著的《马克思传》、拉法格、李卜克内西等同志回忆马克思的文章,才知道事实并不是这样。《马克思传》里说,马克思“在开始社会活  相似文献   

4.
《资本论》对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指导意义陈乃圣,陈明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强调,必须在经济增长方式上实现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学习马克思的伟大巨著《资本论》,对于深刻理解这个具有全局意义的根本性转变,很有意义。一、集约型是理想的经济增长方式《资本论》在论述...  相似文献   

5.
唯物史观理论基础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冯景源 《新视野》2002,3(6):64-65
在马克思一生的理论研究中,的确有一个研究重点转移的问题。在他的晚年,他中断了《资本论》的写作,在身体多病的情况下,却孜孜不倦地研究历史,写下了两大本历史学笔记,一本是《人类学笔记》,一本是《历史学笔记》。这种情况引起了中外学者的格外关注。在西方,20世纪70年代出现了马克思晚年热。他们通过否定《资本论》,割断马克思早期、中期和晚期的思想联系,孤立地研究和夸大《人类学笔记》中“人类学”的内容,认为马克思晚年是向人道主义的“复归”。这样就根本否定了第一个伟大发现的科学意义。我国理论界在研究马克思晚年学术…  相似文献   

6.
杨焕章 《新视野》2006,38(6):4-7
黑格尔的《逻辑学》是一部优秀的哲学著作,书中对于辩证法、认识论和辩证逻辑都有杰出的论述,马克思对其进行了批判改造,并把它应用于对资本主义的研究,写出了《资本论》这部伟大的著作,给我们遗留下“《资本论》的逻辑”。我们应当认真研究并充分利用这种逻辑来解决当前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资本论》的基本方法——唯物辩证法及其应用《资本论》的基本方法是什么?马克思在给恩格斯的一封信中曾明确指出:《资本论》是他“把辩证法应用于政治经济学的第一次尝试”。(《马克思恩格斯<资本论>书信集》第239页)《资本论》的方法不仅是辩证的,而且是唯物的。马克思指出:“我的辩证法,从根本上来说,不仅和黑格尔的辩证方法不同,而且和它截然相反。……观念的东西不外是  相似文献   

8.
马克思关于"价值转型"的逻辑起点,并不是始于《资本论》第三卷,而是始于第一卷。这个问题之所以有必要澄清,就在于学界通常认为,马克思的"价值转型"是在《资本论》第三卷才开始的。在《资本论》第三卷中,虽然马克思专门讨论了市场价值向生产价格的变化,但这并不意味着马克思的"价值转型"始于《资本论》第三卷。问题的要害在于,市场价值并非价值转型的逻辑起点,劳动才是价值转型的逻辑起点。在《资本论》第一卷中,随着价值形式、资本、剩余价值等范畴的出现和演化,马克思为我们揭示了价值转型的发生过程;在《资本论》第二卷中,从资本循环与周转到社会总资本的再生产,马克思为我们揭示了价值转型的深化过程;在《资本论》第三卷中,随着市场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以及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马克思为我们揭示了价值转型的定型过程。基于这样的逻辑线索,本文批判性地讨论了斯蒂德曼、鲍特基维茨等人在这个问题上对马克思的误读。  相似文献   

9.
“三大手稿”与“四部手稿”的划分之争,实质上体现了这样一个问题,即《资本论》第一卷出版之后,马克思所写作的其他经济学手稿应当如何定位?事实上,1867-1882年经济学手稿与传统意义上的“三大手稿”一样,是马克思为《资本论》所写作的准备著作,为《资本论》后续卷本的写作打下了基础;同时,它又体现了马克思对已出版的《资本论》第一卷及之前手稿的反思,因而具有双重性质.因此,1867-1882年手稿作为“第四手稿”,与“1857-1861年手稿”、“1861-1863年手稿”、“1863-1867年手稿”共同构成《资本论》的“四部手稿”.  相似文献   

10.
关于社会主义按劳分配的科学构想,是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在批判地继承空想社会主义者关于消费品分配的思想的基础上创立的。马克思关于按劳分配的思想,首见于他在1867年出版的《资本论》第一卷中。在这之前,马克思还没有把共产主义社会划分为两个阶段的思想,因而也不可能提出与两个不同阶段相适应的不同的分配原则。在马克思和恩格斯合写的《德意志意识形态》一书  相似文献   

11.
书讯     
正《马克思与《资本论》》,[英]大卫·哈维著,原作名:Marx,Capital and the Madness of Economic Reason中信出版集团2018-5出版。内容简介:马克思的《资本论》是近代世界最重要的著作,深刻改变了许多国家、政党和人民的命运,至今仍然有强烈的现实意义。在1867年至1883年间出版的三卷《资本论》包含了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特征  相似文献   

12.
理论界曾有一种观点,认为马克思在《资本论》中阐述的股份制,是资本主义条件下的股份制,马克思没有社会主义股份制企业的思想,我国要不要实行股份制,只能根据我国国情和生产力发展需要来探索和论证,不可能从《资本论》中“引经据典”。 然而,根据马克思主义的基本方法,认识问题和研究工作都不能从已有的原则出发,而必须从事实出发。马克思在《资本论》中的确没有提出社会主义股份制的思想,他甚至设想社会主义条件下没有商品、货币,《资本论》中也没有“商品经济”、“市场经济”的概念。但马克思主义理  相似文献   

13.
《资本论》的正义悖论问题是关涉当前马克思正义观探讨合法性的重大理论问题。《资本论》本身并不存在所谓的正义悖论,正义悖论问题的产生是由政治理性主义及其事实与价值二分的思维方式导致的,《资本论》正义悖论的实质阐释性悖论。超越《资本论》的阐释性悖论必须超越政治理性主义的二元化思维方式,还原《资本论》政治经济学批判的总体性辩证法这一方法论基础。马克思是在辩证法的总体性张力中完成对资本逻辑的科学揭示与价值批判,《资本论》的事实正义批判与价值正义批判内在一致。因此,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批判不仅创生了政治哲学的经验主义传统的当代形态,而且为建构当代正义观可能理论形态引入了新的"问题域"。  相似文献   

14.
《资本论》是一部对人类历史进程有着深刻影响的马克思主义百科全书。马克思几乎把毕生都贡献给了这部科学巨著的研究和写作。《资本论》发表已经130年,在传入中国的百年风云变化中,《资本论》始终放射着夺目的光辉。至目前,我国已先后出版《资本论》中文全译本十种版本。近年来,笔者致力于收集这些全译本,现据这些实物分别介绍如下:一、我国出版的《资本论》第一部中文全译本该书为浅灰色布面精装三卷本,书本规格150m m×220m m。封面经书脊至封底腰部横向有宽约30m m的套红色带,色带内横排书名《资本论》,色带之上横排“卡尔·马克斯著”…  相似文献   

15.
书讯     
<正>《马克思与《资本论》》,[英]大卫·哈维著,原作名:Marx,Capital and the Madness of Economic Reason中信出版集团2018-5出版。内容简介:马克思的《资本论》是近代世界最重要的著作,深刻改变了许多国家、政党和人民的命运,至今仍然有强烈的现实意义。在1867年至1883年间出版的三卷《资本论》包含了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特征  相似文献   

16.
马克思在他的重要著作《资本论》第二卷中,给我们留下了丰富的关于提高经济效益的思想。在纪念马克思逝世一百周年的时刻,结合我国的实际,学习和运用这些思想,必将对提高我国的经济效益产生巨大的作用。 (一) 马克思在一百多年前为揭露资本主义的剥削秘密和本质而写的《资本论》,对于我们今天提高社会主义的经济效益仍然具有积极的启导作用。这是因为马克思在研究资本主义这个人类历史上特有的社会经济形态时,不仅揭示了资本主义发生、发展和灭亡的特殊规律,而  相似文献   

17.
夕岩 《新湘评论》2020,(6):55-56
1904年春天,18岁的林伯渠告别家人和师友,与湖南数十名官费留日学生由长沙乘船出发,经武汉、上海,转乘海轮东渡日本。置身于碧波无际的大海之上,林伯渠无暇欣赏美丽的海景,手捧着一本《近世社会主义》,津津有味地阅读。该书由日本学者福井准造著,这本十几万字的书第一次比较系统详细地向中国读者介绍了马克思的生平及其学说,书的附录部分介绍的15篇重要参考书目中,还提到了《共产党宣言》《资本论》等经典著作。这本书使他第一次知道了世界上有个伟大人物叫马克思,是主张共产主义的。  相似文献   

18.
正早在19世纪中期,马克思、恩格斯就在《共产党宣言》《资本论》《巴枯宁〈国家制度和无政府状态〉一书摘要》《哥达纲领批判》等经典文献中,提出了他们对未来社会主义社会一些原则性设想,如生产资料全部由社会占有(公有);生产要素由社会中心统一调配(计划调节);消费品在共产主义低级阶段实行按劳分配,而进入共产主义高级阶段则实行按需分配。这几个方面彼此相互依存,是马克思、恩格斯为未来社会构建的基本制度框架体系。  相似文献   

19.
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之际,认真研读《资本论》中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很有现时代的巨大意义。《资本论》是马克思在不断地受到反动政治迫害、生活十分困苦的境况下,用心血铸成的毕生事业中最光辉的伟大成就,是马克思主义的百科全书。习近平同志曾指出,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本源和基础",并强调:"推动全党学习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和方法论。"  相似文献   

20.
全国党校系统《资本论》研究会第四届年会于1990年7月11日至19日在北京召开。年会以“《资本论》与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为主题,就《资本论》的现实意义,《资本论》与社会主义有计划商品经济,马克思再生产理论与我国经济持续、稳定,协调发展等问题展开了讨论。现将讨论中的主要观点综述如下。一、《资本论》在指导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的现实意义与会者一致认为,《资本论》在今天仍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根本原因在于她不是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