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构建环境行政公益诉讼激约机制对于解决环境污染和破坏问题,加强环境立法意义深远.借鉴美国、日本环境行政公益诉讼激约机制经验,我国的环境行政公益诉讼激约机制应在突破当事人适格理论基础上扩大原告范围,赋予我国公民和环保团体原告资格;完善举证责任倒置制度;在诉讼费用分担上做有利于原告的规定:对原告实施奖励制度.同时,设立对原告的保护制度和环境行政先置程序等约束机制等.  相似文献   

2.
环境公益诉讼制度应当具有预防生态损害的功能,但从已结案的环境公益诉讼案件来看,我国目前的环境公益诉讼司法实践具有明显的事后救济特征。现行环境公益诉讼制度以侵权法为基础,过于强调损害结果、不够重视源头预防且欠缺民事请求权基础,因而难以有效预防生态损害。为构建预防性环境公益诉讼制度,应当借鉴美国经验,明确其执法诉讼属性,允许原告对企业和行政机关的环境违法行为提起诉讼,而不必证明损害的存在。据此原则,需要对预防性环境公益诉讼的被告选择、适用范围和责任承担方式等方面进行不同于侵权诉讼的设计安排。  相似文献   

3.
喻怀峰 《理论导刊》2016,(8):112-116
工业现代化带来了一系列严重的环境问题。2012年民事诉讼法增设环境公益诉讼制度具有重要意义。然而,环境现状的持续恶化、环境诉讼案件的连续走低,表明司法规制总体上是失败的。"治者之法"的制度设计往往是"忽视利用者立场的理论独角戏",政府对企业的偏好极易导致其不能有效治理环境污染,司法面对强势群体表现出的软弱性也引起了公众不满。环境公益诉讼需要体现"平等的主体行动自由",社会公众需要"更好地生存",因此,将公共领域引入环境公益诉讼制度建设,具有现实必要性。  相似文献   

4.
工业现代化带来了一系列严重的环境问题。2012年民事诉讼法增设环境公益诉讼制度具有重要意义。然而,环境现状的持续恶化、环境诉讼案件的连续走低,表明司法规制总体上是失败的。"治者之法"的制度设计往往是"忽视利用者立场的理论独角戏",政府对企业的偏好极易导致其不能有效治理环境污染,司法面对强势群体表现出的软弱性也引起了公众不满。环境公益诉讼需要体现"平等的主体行动自由",社会公众需要"更好地生存",因此,将公共领域引入环境公益诉讼制度建设,具有现实必要性。  相似文献   

5.
吴瀚  岳书光 《学理论》2023,(6):57-61
当前我国环境行政公益诉讼采取一元起诉主体模式,检察机关作为公益诉讼起诉人,是提起环境行政公益诉讼的唯一适格原告。在此模式下,检察机关兼具双重身份,诉讼过程出现司法地方化、案件收集渠道过窄、诉前建议缺乏刚性等问题,制约我国公益诉讼制度的长效运行。鉴于此,有必要考虑将社团组织纳入环境行政公益诉讼原告范围,发挥特有优势,以弥补检察机关作为唯一起诉主体的不足。更好地践行两山理论,维护公共环境利益,规范公权力行使。  相似文献   

6.
公共利益的司法维护机制是公共利益维护机制的重要一环,公益诉讼制度是公共利益司法维护机制的具体体现。目前,学者们对相关问题有不少的看法和争议。厘清对公益诉讼的界定、公益诉讼的司法审判模式、公益诉讼的原告资格、公共利益的界定与公益诉讼的受案范围、公益诉讼费用的承担与诉权滥用、公益诉讼证明责任的分配等问题的认识,有助于完善我国公共利益的司法维护机制。  相似文献   

7.
环境公益诉讼制度是构建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用制度保护生态环境、建设生态文明已成为环境法学界、实务界的共识。本文从我国目前严峻的生态环境形势切入,界定环境公益诉讼在生态环境司法保护中的地位,分析了环境公益诉讼的进展和存在的主要障碍,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健全完善我国环境公益诉讼制度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随着社会的发展,劳动权利保障被视为民主、法治不断得以完善和发展的标志之一.工会参与劳动公益诉讼有利于扩大司法功能、节约司法资源、强化企业社会责任和实现劳资利益均衡.当前我国工会面临职能错位、组织异化、责任虚化等外部环境制约和劳动公益诉讼配套程序缺位的现状,工会参与劳动公益诉讼困境凸现.为保障工会有效参与劳动公益诉讼以实现维权职能,应强化外部体制保障,实现工会职能转变和组织结构转化,落实集体协商制度;应完善诉讼程序保障制度,明确界定劳动公益诉讼的受案范围,实行举证责任倒置,建立公益诉讼激励机制和废除劳动争议纠纷解决的仲裁前置程序等.  相似文献   

9.
西方国家环境群体诉讼之考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现代社会环境问题日益突出的情况下,为适应保护环境公益的迫切需要,西方主要国家普遍重视群体诉讼在环境保护领域的推广与运用,日益放宽对处于同一利益立场的公民和代表某一范围或阶层社会利益的团体提起环境公益诉讼的资格限制。美国的集团诉讼,德、法等国的团体诉讼,以及日本的制度,是比较成熟和典型的做法。本拟通过对这些国家相关理论和实践进行考察,为我国在这方面的制度建设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0.
世界许多国家建立了行政公益诉讼制度,原告资格范围越来越呈扩大趋势,我国现行行政诉讼法将原告资格限定为须与具体行政行为有法律上的利害关系者,然而,当行政机关违法侵犯社会公共利益时,普通公民能否通过司法手段监督行政行为,维护社会公益呢?本文探讨了我国建立行政公益诉讼的紧迫性及可行性,并对如何构建该制度作了粗略的设想。  相似文献   

11.
张思伟  毕敏敏 《学理论》2010,(18):157-158
环境公益诉讼是解决环境纠纷、保护环境的重要手段,但我国环境公益诉讼制度的建立还面临着不少障碍。我国检察机关的性质、职责及其代表公众提起诉讼的优势,决定它应当在环境公益诉讼中发挥重要作用。检察机关提起环境公益诉讼已具有理论的依据和法律实践的支持,但还需解决其提起环境公益诉讼的法律地位、起诉范围和诉讼权利等问题。  相似文献   

12.
关于检察机关参与环境公益诉讼问题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梅凤 《理论导刊》2012,(5):96-97,100
环境公益纠纷近几年不断发生,如何通过公力救济方式来解决环境纠纷是不容忽视的问题。环境公益诉讼的出现对检察院传统的司法监督职能提出了新的挑战,我国应尽快修改和完善相关实体法以及相关程序法,构建环境公益诉讼制度并对检察院的职能进行重新定位,以实现环境公益诉讼实践与立法的协调和统一,加速环境公益诉讼的法制化进程。  相似文献   

13.
行政公益诉讼制度作为预防和矫正行政权侵犯社会公共利益的有效司法途径,已经被许多西方国家确立和采用,但我国在这方面却至今没有明确的法律规定,借鉴他国立法经验,尽快构建我国的行政公益诉讼制度,已成为我国法学理论界和司法实务界共同的任务。  相似文献   

14.
我国现行诉讼制度中并未规定环境民事公益诉讼制度.我国目前涉及环境问题的诉讼.据笔者查阅相关资料,大致呈现这种态势,印国家机关为保护公共环境利益以原告身份提起的环境民事公益诉讼多为胜诉,其他主体如社会组织或公民个人为保护公共环境利益以原告身份提起的环境民事公益诉讼,多以原告与本案没有直接利害关系、不属于人民法院管辖范围或法律没有明确规定等理由不予受理或驳回起诉.试从民事诉讼法的视角,提出有关我国环境民事公益诉讼制度的完善思路.  相似文献   

15.
施卉 《学理论》2012,(8):97-98
民事诉讼法修正草案将公益诉讼提上了议程,这说明我国在公益诉讼制度上已经走出了第一步,对比其他国家尤其是西方国家,我国的公益诉讼制度的立法不够完善,因此亟需改进,要在我国建立公益诉讼制度,需要解决许多问题,其中,如何确立公益诉讼起诉主体的范围是最为重要的问题,它对确立公益诉讼制度的其他内容具有决定性影响。我们可以借鉴美国与德国的相关规定,将检察机关、行政机关、公益性团体、行业协会和其他社会组织、公民个人确立为公益诉讼的起诉主体。  相似文献   

16.
公益诉讼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我国司法实践中 ,越来越多的公益诉讼涌现出来 ,但是不能得到相应的法律救济 ,因此应当借鉴外国的立法经验 ,建立我国的公益诉讼制度 ,才能维护公共利益 ,迎接WTO的挑战  相似文献   

17.
自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探索建立检察机关提起公益诉讼制度以来,我国民事诉讼法、行政诉讼法等多部法律法规和规范性文件相继出台,检察公益诉讼制度迅速建立,并在维护公共利益、监督法律实施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党的二十大报告作出“完善公益诉讼制度”的重大部署,这要求我们总结检察公益诉讼实践经验,加快推进专门立法。当前,检察公益诉讼专门立法具有充分的理论准备和制度基础,制定一部具有中国特色、满足时代需求、符合人民意志的检察公益诉讼法的各项条件已经比较成熟。具体来说,制定检察公益诉讼法要明确检察公益诉讼的性质与检察机关的定位、妥善界定检察公益诉讼的受案范围、系统构建检察公益诉讼的提起程序、丰富检察公益诉讼的调查手段、重点规范公益损害赔偿金的管理使用等。作为专门立法,检察公益诉讼法对在法治轨道上维护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张茜 《学理论》2023,(4):55-59
保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是我国司法工作的重点。未成年人检察公益诉讼是近年来检察工作的新领域,也是检察机关保护未成年人权益的重要司法手段。未成年人检察公益诉讼在我国起步较晚,实践中仍存在一定的问题,制度上有待完善。有必要加强对未成年人检察公益诉讼的研究,厘定受案范围,完善相关程序,进一步加强检察机关对未成年人各项权益的全面保护。  相似文献   

19.
潘军臣 《学理论》2012,(26):57-58
我国自20世纪70年代末至今,经济飞跃发展,同时也面临极其严峻的海洋环境保护问题。从法律之维度,提出防止石油泄漏的相应建议:一是环境安全信息公开、明确保障公民环境权;二是建立完善环境安全方面的公益诉讼制度;三是完善海洋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四是赋予检察院对环境公益诉讼的公诉权;五是扩大污染检验主体范围。  相似文献   

20.
李倩 《学理论》2015,(7):159-160
2012年《民事诉讼法》的修订,增加了我国的环境公益诉讼的相关规定,推进了我国环境公益诉讼制度的进步。环境公益诉讼具体的制度构建和构想问题已有很多文章论及,本文仅简单介绍环境公益诉讼的起源、基本概念,并对现行相关法律规定进行讨论,提出现行环境公益诉讼制度存在的问题及相应的完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