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江西以烈士命名的地方公略县:在江西省。为纪念黄公略烈士,1931年11月,中共苏区江西省委根据全苏一大决定,以江西省吉安县东固镇为中心设立公略县。11月27日县苏维埃政府在吉水水南松山尊德堂召开成立大会。1932年3月,中共苏区江西省委根据苏区中央局指示,在中共公略县委的基础上,成立中共公略  相似文献   

2.
中央苏区强盛时期曾管辖过30多个县。先后以烈士名字命名了9个县,在闽西有彭湃县、代英县、兆征县、明光县;在赣南有博生县、公略县、太雷县、杨殷县,登贤县。公略县:1931年10月,为纪念参加领导平江起义,先后任红六军、红三军军长黄公略而命名。公略县位于江西吉安、吉水两县之间,县址设在吉水县的水南,辖陂头、富  相似文献   

3.
土地革命时期的1931年11月,在今江西省吉水县水南、青原区东固一带,有一个以红军将领名字命名的县——公略县。这位红军将领就是有"飞将军"之称的黄公略。  相似文献   

4.
喻剑庚 《党史文苑》2007,3(11):47-48
土地革命时期的1931年11月,在今江西省吉水县水南、青原区东固一带,有一个以红军将领名字命名的县——公略县。这位红军将领就是有“飞将军”之称的黄公略。  相似文献   

5.
1931年11月,李富春到达中央苏区,不久被苏区中央局任命为苏区江西省委书记,直至1934年10月,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离开江西。在这近三年的时间里,李富春为苏区江西省呕心沥血,带领全省干部群众开展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工作,开创了苏区江西省工作的新局面,做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6.
洪坤元烈士,江西省弋阳县漆工镇洪家村人。一九二五年参加革命,一九二六年底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江西义兴源乡农民革命团团长、区、县苏维埃主席、中共弋阳区委书记、县委书记、信江工农民主政府主席团成员、中共铅山县委书记、闽北拥苏反帝  相似文献   

7.
王树人 《世纪桥》2010,(18):46-49
毛泽东在《论联合政府》中曾说:“成千成万的先烈,为着人民的利益,在我们的前头英勇地牺牲了,让我们高举起他们的旗帜,踏着他们的血迹前进吧!”为了纪念先烈,激励人们前仆后继,龙江大地有一些地方以烈士名字命名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8.
正在红都瑞金叶坪革命旧址群内,有一座炮弹型建筑屹立在宽阔的红军广场上,这就是举世闻名的红军烈士纪念塔。它是中国共产党在局部执政条件下,以国家名义建造的第一座烈士纪念建筑,其落成之日距今正好80年。中央政府决定建塔,苏区军民群起响应1931年11月,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在瑞金宣告成立。为了这一天的到来,有成千上  相似文献   

9.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共苏区中央局、中共中央及其领导的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中央军委、中革军委,曾在苏区军民中广泛深入地开展对红军烈士的褒扬与纪念活动,产生了良好作用及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0.
《湘潮》2010,(11):48-48
本刊讯9月15日至17日,由江西省委党史研究室、湖南省委党史研究室、湖北省委党史研究室联合主办,九江市史志办、中共修水县委、修水县人民政府承办的首届“湘鄂赣苏区论坛--湘鄂赣苏区的形成与发展”成功举行。  相似文献   

11.
兴国县是全国闻名的将军县、红军县、烈士县和苏区模范县.在县城建设中,兴国县以规划为先导,立足优势,突出特色,按照弘扬先进文化的要求,用美学规律塑造县城,并强化措施落实,使县城建设充分继承了传统文化,体现了自然特色和现代文明,形成了鲜明的风格,实现了地方特色和城市美的相互辉映.……  相似文献   

12.
烈士寻踪     
△中共贵州省习水县委党史办来函查禹顺标烈士籍贯。禹顺标烈士,男,二十三岁、福建省××县三区三洲乡人,任红军三或五军团×师×团二营一连三排排长,一九三五年元月二十九日(即“一渡赤水”这一天)参加土城青木工坡战斗,负重伤牺牲。  相似文献   

13.
潘心源,湖南省浏阳县人,中共早期党员,曾任中共浏阳县委书记、湖南省委委员等职.1929年冬至1930年上半年,他受中共中央的委派,化名彭清泉,以中央巡视员的身份从上海来到江西苏区,在赣西南、湘赣边等苏区和红五军、红六军中进行了为时数月的巡视工作.在此期间,他参与了该地区  相似文献   

14.
蔡威烈士,据说是福建宁德人,一九○六年出生,曾就读于上海大学,稍后又在上海亚美无线电学校进修,一九二八年入党。我军开始建立无线电通讯时,被调到上海党中央特科工作。一九三一年与宋侃夫等同志进入鄂豫皖苏区,筹建苏区第一个电台。一九三五年冬,在长征途中,被任命为红四方面军总指挥部第二局局长。一九三六年夏天,第二次过草地时,由于积劳成疾,病逝在甘肃南部岷县地区。宋侃夫同志在解放后,就一直寻找烈士后代,并且二十多年来一直挂在心上。这次趁来  相似文献   

15.
2008年11月9日,中国政治学会苏区精神研究专业委员会暨江西省苏区精神研究会(简称苏区精神研究会)在江西省赣州市成立.江西省委常委、宣传部长刘上洋在贺信中指出:"成立苏区精神研究会,研究和宣传苏区精神是我们宣传、理论战线的责任和荣光,也是现实发展的需要和期待."并且强调:"这是一个'红色学会'!作为社科类国家级学会落户江西,是我省目前唯一的一个.作为研究苏区历史与精神的社科研究学术团体,在全国是第一个."为此,我们专程采访了苏区精神研究会创始人之一、现兼任苏区精神研究会秘书长的杨木生研究员.  相似文献   

16.
王涛烈士先后担任过东江红军学校代理校长,中共湘南特委书记、陕北省委常委兼统战部长、湖南省委组织部长、中共南方工作委员会委员兼闽西特委书记等职。1941年,王涛烈士在闽西被国民党顽固派杀害。王涛烈士牺牲,是我们党的一大损失。有许多历史经验教训值得总结。本文仅对王涛烈士牺牲的时间及其他一些问题进行考证,以供参考。王涛烈士牺牲的时间,党史学界一般认为是1941年农历8月13日,即公历10月3日。当时担任中共闽西特委组织部长,王涛  相似文献   

17.
杨则仕烈士,学名杨又仕,字优如,历任早期的共青团建瓯小组组长、中共政和支部书记、建松政革命委员会主席、建松政苏雏埃付主席兼教育部长、建松政县委付书记兼组织部长等职,他为创建建(瓯)松(溪)政(和)苏区,英勇  相似文献   

18.
我军的军事院校多半是以地名命名的,但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曾经出现过以人名命名的军事院校,它们分别是中国工农红军郝西史大学、彭杨步兵学校和公略步兵学校。这三所院校是怎么来的呢? 1931年秋,我党在江西苏区创办了中央红军学校,这是我军最早的一所军事学校,它的主要任务是培养红军营团级以上干部。在这所学校建立后不久,随着土地革命战争形势的发展,工农红军队伍急剧扩大,军内急需一大批高、中级干部和专门人材,而这些军事干部和  相似文献   

19.
2002年11月,是山西籍中共早期革命家、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总务厅厅长赵宝成烈士诞辰100周年.在工作中接触到烈士的一些资料,看后心情久久不能平静,整理成文以为纪念.  相似文献   

20.
颜梅生 《新湘评论》2010,(16):50-52
1934年中央红军开始长征时,许多的女干部、女战士和家属都留在了苏区,她们中,有的为了一句承诺,守望终生;有的没来得及留下姓名便战死沙场;有的不幸被捕,在狱中忍受严刑拷打乃至牺牲……这里讲述的,正是来自全国著名烈士县、将军县、苏区模范县——江西省兴国县有关她们的故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