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丁金栋 《党史纵横》2008,(11):47-47
半个多世纪前,著名“战士作家”高玉宝创作的自传体长篇小说《高玉宝》出版发行后,在我国家喻户晓、妇孺皆知,教育了一代又一代人。其中《半夜鸡叫》、《我要读书》等章节还编入了中小学课本并拍成了电影。然而,高玉宝“战士作家”的来历却鲜为人知。一次,高玉宝与笔者闲聊时,讲述了他的“战士作家”来历。  相似文献   

2.
从一个“文盲战士”成为共产党员,又经过革命军队大熔炉的锤炼。最终成为享誉全国的“战士作家”,他就是自传体长篇小说《高玉宝》的作者高玉宝。  相似文献   

3.
著名“战士作家”高玉宝创作的长篇自传体小说《高玉宝》于1955年出版发行后,国内一些出版社多次再版,仅汉文版就累计印刷发行500多万册,创下了我国文学作品发行量之最。其中《半夜鸡叫》、《我要读书》等章节编人中小学课本,教育了几代人。然而,当年高玉宝创作小说《高玉宝》的故事却鲜为人知。不久前,老作家高玉宝接受笔者采访时,讲述了其中的许多轶闻趣事。  相似文献   

4.
正1927年4月6日,高玉宝出生于辽宁省瓦房店孙家屯村一个贫苦农民家庭里。他小时候很想读书,但因家境贫困只上过一个月的学。1936年,高玉宝随父母逃难到了大连。为了生计,年仅9岁的他就进入日本人开办的玻璃制品厂当童工,后来,又相继到日本人开的耐火砖厂和电瓷  相似文献   

5.
丁金栋 《党史纵横》2009,(2):48-48,52
著名“战士作家”高玉宝创作的长篇自传体小说《高玉宝》于1955年出版发行后,国内一些出版社多次再版,仅中文版累计印刷发行S00多万册,创下了我国文学作品发行量之最、其中,小说中的《半夜鸡叫》、《我要读书》等章节还被编入中小学课本,教育了几代人。然而,当年高玉宝创作该部小说的故事却鲜为人知。不久前,高老在接受笔者采访时,讲述了许多这方面的逸间趣事。  相似文献   

6.
刘付春 《党史文苑》2005,(10):19-22
提起<半夜鸡叫>及其作者高玉宝,相信读者一定不会陌生.1949年至1951年,文盲战士高玉宝边打仗边"画"书,一不留神创造了中国文学史上一个先例--书名、主人公、作者三者同名.他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创作的长篇自传体小说<高玉宝>,国内有7种少数民族文字版本,国外有近20种文字版本.仅汉文版一种累计印数就多达450余万册.在我国出版史上,除了领袖"选集"与"字典",几乎没有哪本小说拥有如此高额印数.<高玉宝>一书手稿,后来被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博物馆收藏.  相似文献   

7.
全军优秀共产党员、著名战士作家高玉宝,在党的关怀、培养下,从一个旧中国的小童工、文盲战士,成长为一名著述颇丰的革命作家。在中国共产党走过81年辉煌历程和即将迎来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75周年之际,他怀着对党深深的感激之情,回忆了自己1948年入党时不会写字,以画代文写出“我从心眼里要入党”8个字的入党申请书的往事。高玉宝的童年和少年,是在日本侵略者统治的大连度过的。在他8岁时,上了不到一个月的学,就被顶债去给地主放猪。9岁在大连给日本侵略者当童工。15岁那年,他又替久病的父亲到大连复县华铜矿当劳工,…  相似文献   

8.
全军优秀共产党员、著名战士作家高玉宝,在党的关怀、培养下,从一个旧中国的小童工、文盲战士,成长为一名著述颇丰的革命作家。在中国共产党走过81年辉煌历程和即将迎来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75周年之际,他怀着对党深深的感激之情,忆起自己1948年入党时不会写申请书,以画代替文字写出了8个字的《入党申请书》:“我从心眼里要入党。”高玉宝的童年和少年,是在日本侵略者统治的大连度过的。在他8岁时,上了不到一个月的学,就被顶债去给地主放猪,9岁在大连给日本侵略者当童工。15岁那年,他又替久病的父亲到大连复县华铜矿…  相似文献   

9.
1994年3月,作者在辽宁大厦解放军代表团615号房间,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采访了辽宁省人大代表高玉宝。他1.69米的个头,黑黝黝的面庞,一双眼睛炯炯有神,穿着一身合体的军装,给人留下一个老战士神采奕奕的印象。 高玉宝藉贯在辽宁复县,解放战争期间参加过辽沈战役、塔山阻击战、广东剿匪,立过六次大功、两次小功。50年代初,《高玉宝》问世后,《半夜鸡叫》激起了人们对旧社会的愤恨,《我要读书》感染了一代又一代孩子奋发向上。1988年他离休后,除了用业余时间完成了《高玉宝》续集(上、下册)外,还着手《我是一个兵》的创作与修改。  相似文献   

10.
提起《半夜鸡叫》及其作者高玉宝,相信读者一定不会陌生。1949年至1951年,文盲战士高玉宝边打仗边“画”书,一不留神创造了中国文学史上一个先例——书名、主人公、作者三者同名。他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创作的长篇自传体小说《高玉宝》,国内有7种少数民族文字版本,国外有近20种文字版本。仅汉文版一种累计印数就多达450余万册。在我国出版史上,除了领袖“选集”与“字典”,几乎没有哪本小说拥有如此高额印数。《高玉宝》一书手稿,后来被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博物馆收藏。《半夜鸡叫》、《我要读书》多年来一直被选入我国中小学课本,并被拍成木偶…  相似文献   

11.
明红 《党史博采》2003,(9):30-32
提起《半夜鸡叫》及其作者高玉宝,相信读者一定不会陌生。1949年-1951年,文盲战士高玉宝边打仗边“画”书,创造了中国文学史上一个先例——书名、主人公、作者三者同名。他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创作的长篇自传体小说《高玉宝》,国内有7种少数民族文字版本,国外有近20种文字出版。仅汉文版一种累计印数就多达450余万册。在我国出版史上,除了领袖“选集”与“字典”,几乎没有哪本小说拥有如此高额印数。  相似文献   

12.
明红 《党史纵览》2003,(8):28-33
提起<半夜鸡叫>及其作者高玉宝,相信读者一定不会陌生.1949年至1951年,文盲战士高玉宝边打仗边"画"书,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创作出了书名、主人公、作者同名的长篇自传体小说<高玉宝>.  相似文献   

13.
我们是中国人民银行江西省婺源县支行的职工。从孩提时就读过《半夜鸡叫》、《我要读书》的课文,还看过连环画,宣传戏,自然对高玉宝这个名字印象很深。而高玉宝的“入党申请书”却是第一次看到,它印在高玉宝名片的背面,当时,我们一下子被吸引住了,震撼住了。在那战火纷飞的年代能交出如此情真意切的“入党申请书”,充分表达了一个革命战士对党的忠诚和要求入党的政治热情,实在感人肺腑。细赏这份“入党申请书”,其中要数“党”字用钟来表示最让人回味无穷。这使我们情不自禁地想起电影《地道战》中的一个镜头:夜间,鬼子包围了村…  相似文献   

14.
著名“战士作家”高玉宝创作的长篇自传体小说《高玉宝》于1955年出版发行后,国内一些出版社多次再版,仅汉文版就累计印刷发行500多万册,创下了我国文学作品发行量之最。  相似文献   

15.
提起《高玉宝》及其作者高玉宝,相信读者一定不会陌生。半个多世纪前,文盲战士高玉宝边打仗边“画”书,一不留神创造了中国文学史上一个先例——书名、主人公、作者三者同名,作品一经推出,立即轰动一时,并先出版有7种少数民族文字版本和近20种外文版本,其中仅汉文版累计印数就达450余万册!书中的《半夜鸡叫》、《我要读书》等章节多年来一直被选入中小学课本,并被拍成木偶电影和课本剧,1995年又被选入《共和国文学作品经典丛书》。尽管世事变迁,但谁又能否认得了高玉宝的作品给几代人烙下的深深印记?  相似文献   

16.
明红 《党史文汇》2005,(2):45-49
提起<半夜鸡叫>及其作者高玉宝,相信读者一定不会陌生. 1949年至 1951年,文盲战士高玉宝边打仗边"画"书,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创作出了长篇自传体小说<高玉宝>.国内有 7种少数民族文字版本,国外有近 20种文字版本.仅汉文版累计印数就多达 450余万册.在我国出版史上,几乎没有哪本小说拥有如此高的印数.  相似文献   

17.
用各种图画代表字, “画”出一份入党申请书 1927年4月6日,高玉宝生于辽宁大连瓦房店孙家屯一个贫苦农家。8岁时,他上了不到一个月的学就被顶债给地主周扒皮当长工。9岁时,小玉宝随父母逃难到大连当童工,他每天都出去捡垃圾、讨饭,偶尔捡到几块西瓜皮,他都舍不得一个人吃,总是带回家洗洗和爸爸妈妈一起吃。 小玉宝最崇拜岳飞、武松、呼延庆等人物,还非常崇拜孙悟空的本领,并立志要像岳飞那样忠心报国,像武松、孙悟空那样为民除害。  相似文献   

18.
高玉宝同志祖籍山东黄县,1927年4月6日出生在辽宁省瓦房店市孙家屯一个贫困家庭。他9岁当童工、15岁做劳工。1947年11月19日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1948年6月8日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战士、通信员、文艺干事、师职创作员、第二届团中央委员、中德友好协会理事、辽宁省民间文学协会理事、沈阳军区创作室名誉主任。当选辽宁省第八届、第九届人大代表。1988年在师职创作员岗位上离休。  相似文献   

19.
光阴似箭,转眼间从1949年我开始动笔写自传体长篇小说《高玉宝》到今天已经44年了,44年来我从一名文盲战士成长为作家,走过了一段艰辛的路。 我要读书 读书,确是我心底的希望,可是童年的我由于家境贫穷上不起学。为了读书,我不知流过多少泪,也不知背着父母,挎着拾草的破筐,站在  相似文献   

20.
正我是中国核试验基地的一名专业技术少将,2005年退休后还一直做着科研工作,兼任清华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做科研工作40多年,国家给我的荣誉很多,但最令我难忘的,还是1994年作为英模代表参加国庆观礼。当时,我们研究所在新疆罗布泊做科研项目。9月中旬,我接到到北京参加国庆观礼的通知。9月25日,我乘飞机抵达北京。国防科工委组织部的同志安排我住在总政治部西直门招待所,邻近房间住的是老作家高玉宝、电影导演谢铁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