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文摘     
1964年,群众出版社出版了《我的前半生》,该书由曾为中国末代皇帝的溥仪先生提供素材并最后审改,群众出版社编辑李文达执笔,按二人共同拟订的提纲,历时4年才创作完成。当时,考虑到政治因素,经上级批准并征得李文达的同意,该书出版时署名为“溥仪”。20多年后,溥仪的遗孀李淑贤以溥仪继承人的身份主张只有溥仪对该书享有版权,并要求依法继承该书版权中的财产权;而执笔人李文达要求确认其合作作者的身份,并依法享有版权。该案的焦点在于:《我的前半生》是不是合作作品。  相似文献   

2.
您读过溥仪先生写的自传《我的前半生》吗?您想知道成为普通公民后的末代皇帝是怎样生活、学习、工作的吗?这里我们向您推荐一部新书《溥仪的后半生》。该书根据溥仪先生的夫人李淑贤提供的资料,由王庆祥同志编著、天津人民出版社出版。它系统地记述了溥仪从特赦返京到逝世为止的后半生的方方面面的风雨世事。周恩来生前曾经说过,“满洲国的皇帝  相似文献   

3.
<正>讲述者:贾英华,晚清研究学者,著有《末代皇帝的后半生》。一哭说起溥仪的哭,里面有很多故事。贾英华说,就在慈禧召溥仪进宫,所有人因溥仪的哭闹着急时,乳母王焦氏出现了。她瞧溥仪哭得可怜,就把他抱进怀里,溥仪很快安静了下来。从此,溥仪再也离不开王焦氏了。对于这个乳母,溥仪感情至深,他在《我的前半生》中曾这样记  相似文献   

4.
引言在一九六四年一月号的《中国建设》英文版上,曾刊登过一篇轰动一时的文章——爱新觉罗·溥仪撰写的《从皇帝到公民》。同年,他所写的《我的前半生》一书出版,并立即被译成英、日、印度尼西亚等多种文字,在国外出版发行,港澳报刊也兢相连载,在读者中产生了很大的影响。稍早一些时侯,一九六一年,日本朋友曾来北京摄制了纪录溥仪后期生活的影片《皇帝与庶人》;德意志民主共和国的电影工作者,也曾为这位「末代皇帝」拍摄过纪录片。一九六三年至一九六五年底,中国新闻社拍摄了大型彩色纪录片《中国末代皇帝——溥仪》。这些影片都曾在国外放映,受到欢迎。  相似文献   

5.
父亲去世前,在遗嘱里把财产分割得很公平:房子和房子内的一切给我,因为己离婚的我没有房子,带着孩子不方便;和房子等价的存款留给妹妹。  相似文献   

6.
《民主与法制》2007,(3S):66-66
我朋友程某有一份《接受遗赠公证书》,遗产是其妹妹遗赠的。公证三年后,程某的妹妹因病去世。此时其妹妹的儿子要求法定继承,向公证处申请撤销程某的《接受遗赠公证书》,公证处在接受申请后,以证据“不充分”为由撤销了公证书,公证处的撤销法律依据是《公证暂行条例》第26条。  相似文献   

7.
各处室、分局,局信息服务中心:为加强城市规划管理工作,根据《重庆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第十七条的规定,我局制定了《建设项目配建停车位规划管理暂行规定》,并经市政府法制办登记(渝规审发[2006]第16号),现印发给你们,从2006年4月1日起执行。在2006年3月31日(含)前,已核发《重庆市规划局建设工程选址意见书》(以下简称《选址意见书》)或《重庆市建设用地规划公告函》(以下简称《公告函》)的建设工程,按《选址意见书》或《公告函》确定的或原规定的停车位配建指标配置停车位;未核发《选址意见书》或《公告函》,以及申请变更《选址意见书》或《公告函》内容应重新核发《选址意见书》或《公告函》的建设工程,执行本规定。特此通知二○○六年三月三十日  相似文献   

8.
傅跃建著,群众出版社2009年1月版高铭暄教授在为该书撰写的《序》中写道:"《谁隐藏在故事背后》力图以通俗的语言阐述法律的精义,凝结着作者对中国法治建设的历史性思考,而且,作者用文学化的语言酣畅淋漓地将这些思  相似文献   

9.
难忘岁月     
1983年我从群众出版社调到《人民公安》编辑部,一干就是12年,直到1995年我调到公安部办公厅信访办。其实我调信访办也与《人民公安》有关,因为若不是当记者有机会采访信访办,就不知道公安部还有这么一个地方能够让我当一把实实在在参战的警察,而非仅仅是一个“文官”。12年,整整一轮,有好几件事一直印在我的脑海里。出山第一仗我在《人民公安》发表的第一篇稿件,是写一个冒充高干子弟诈骗的案件,标题叫《新拉郎配》;采访的第一位民警叫贾春雨,是北京市公安局西城分局展览路派出所民警。准确地说,写作案件时,我还不是《人民公安》的编辑,而是供职于群众出版社的文艺编辑室,该室与《人民公安》编辑部同属该社的两个处级单位。那个诈骗案的素材是当时任群众出版社副总编的李文达  相似文献   

10.
正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7年第55号为贯彻落实《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进一步深化税务系统"放管服"改革优化税收环境的若干意见》(税总发[2017]101号)的精神,国家税务总局制定了《货物运输业小规模纳税人申请代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管理办法》,现予以发布。特此公告。2017年12月29日货物运输业小规模纳税人申请代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管理办法  相似文献   

11.
《就业与保障》2007,(11):38-38
我是一个个体木工厂的工人.2007年3月在用电锯锯木头时,不慎被锯去了两个指头,2007年5月厂子被老板申请注销。注销前,厂子没有为我进行工伤认定,现厂子注销了,我还可否申请工伤认定,追要工伤待遇吗?  相似文献   

12.
苏州大学法学院的李晓明教授是一个非常勤奋的学者,近几年来笔耕不辍,常有论著出版、论文发表,研究领域涉及犯罪学、刑法学。最近又见独著的《经济刑法学》一书被群众出版社出版,我马上拜读,真是佩服李晓明教授的刻苦精神和理论功底。《经济刑法学》一书有许多独到的观点和真知灼见令我耳目一新。这本书是不可多得的经济刑法学方面的学术专著。一、体系完整,内容丰富。该书共分三编,二十章,从宏观到微观上都建立起了自己的理论体系。让读者一读就有经济刑法学是无可争辩的一门独立学科的基本认识。从宏观上作者三分之一的篇幅论述了…  相似文献   

13.
由深圳市人民警察学校孙志能校长主编,群众出版社出版的《公安机关科级干部岗位培训实用教材》,是为了更好地适应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治安形势发展的需要,全面提高公安机关基层领导综合素质而编写的一部综合性教材,公安部人事训练局程智勇副局长为该书撰写了序言。开卷细览,该书具有以下几方面突出特点: 一是针对性。一般来说,各类教材都有其特定的读者对象。在世纪之交,公安机关要出色地完成党和人民赋予的神圣职责,担负起维护国家政治安定和社会稳定的重任,必须建立起一支忠诚可靠、纪律严明、作风过硬、秉公…  相似文献   

14.
编辑同志:我是一位右手截肢的残疾人。我的外祖父母是定居在外国的华侨。由于我父母都已去世,国内就我一人,故他们很关心我,希望我将来能够继承他们的财产,或者去国外定居。我现在不知道国家法律对于这方面是怎样规定的,请给予答复。广东杨杰杨杰同志:你外祖父母在国外定居,依我国法律规定,你属于侨眷。作为侨眷,你的合法权益在我国《归侨侨眷权益保护法》中有明确规定:国家保护归侨侨眷的侨汇收入。归侨侨眷有权处分其在境外的财产;与境外亲友的往来和通讯受法律保护。归侨、侨眷申请出境,  相似文献   

15.
新书介绍     
编辑同志:我是一名基层民警,地处山区,工作多年,业务难以提高,执法实践中遇到一些难题也难以解答,我们很想购买一些适合我们执法需要的书籍,您们能否刊登一些这方面的信息,为我们提供些方便。谢谢!宁夏王储王储同志:来信收到,我们了解到近期群众出版社出版了一本《公安执法办案实用指南》,这本书的作者之一李娜曾是某公安局法制科的负责人,积累了15年的实践工作经验,内容深入浅出。涉及到派出所、刑侦、审讯、法制、看守、监管、治安、内保、巡察、缉毒等办案部门。该书对执法中常遇到的重点、难点问题,根据有关法律规范进…  相似文献   

16.
法律信箱     
离婚时能要求对方补偿吗编辑同志:我1999年同现在的丈夫结婚,由于我们都是再婚,所以我们婚前约定婚后财产收入归各自所有。婚后,他一直在外地经商,据说收入还不错。多年来,我在家一直尽心照顾有病的公婆,并以写作取得微薄收入。现在他让我搬出去,并要和我离婚。可是我没有地方可去,我父母去世已经多年了,而且这几年我的收入也不是很多。请问,我能要求法院分割他的财产吗?王春华王春华读者: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第四十七条规定:妇女对依照法律规定的夫妻共同财产享有与其配偶平等的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  相似文献   

17.
通过比较分析鲁迅的《伤逝》和香港女作家亦舒的《我的前半生》,阐述了子君和涓生的悲剧仍在不断重演,探索《伤逝》中对婚姻问题的隐含思考,重申经济和精神的独立对婚姻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8.
《民主与法制》2010,(13):56-56
据《北京晚报》报道,日前,多位著名专家学者汇聚北京西城法院,就“张艺谋的影片《千里走单骑》被起诉指责张冠李戴,将邀请表演的‘安顺地戏’传统剧目中的《战潼关》和《千里走单骑》剪辑到影片中  相似文献   

19.
韩兢 《现代领导》2009,(6):37-37
(一) 2008年1月,拙作《隐形将军》展现了先严韩练成将军“高谋一着潜渊府.澹泊半生掩吴钩”的传奇一生,也记叙了我历经20多年的遥遥心路。  相似文献   

20.
目前,33号院东路花园——也即陈宝琛生前吟诗、身后停灵处,包括原有保存完好的后门均已被拆除,大门门牌已丢失,屋顶被捅漏,东路南侧院落完全消失,彩绘游廊仅剩半壁,在风雨中飘摇。陈宝琛(1848-1935)字伯潜,号庵、陶庵,汉族,福建闽县(今福州市)螺洲人。溥仪在《我的前半生》中曾有这样的记载:"陈在福建有才子之名,他是同治朝的进士,二十岁点翰林,入阁后以敢于上谏太后出名,与张之洞等有清流党之称。他后来不像张之洞那样会随风转舵,光绪十七年被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