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治水如治国     
韩磊 《新湘评论》2010,(2):34-36
中国历来视治水为大事,有“治水如治国”之说。上世纪50年代,毛主席、周总理都非常关心洪水的问题。毛泽东当年的题词“一定要把淮河修好”、“要把黄河的事情办好”等,反映了这一史实。  相似文献   

2.
治国理政     
陈克鑫 《湘潮》2010,(1):46-47
<正>毛泽东怎样听汇报。曾任石化部部长康世恩回忆说,1956年2月26日,他到中南海勤政殿向毛泽东汇报,在座的还有周恩来等领导同志。"我照着提纲念  相似文献   

3.
毛泽东、邓小平治国方略比较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毛泽东和邓小平是在不同的历史阶段治理国家的主要代表。他们的治国方略既有相同的地方,又有不同之处。邓小平继承并发展了毛泽东正确的方面,又有新的创造,并总结了毛泽东的教训,避免了毛泽东晚年的错误。  相似文献   

4.
治国理政     
陈克鑫辑 《湘潮》2011,(7):46-47
白宫频现“毛主席语录”。2009年1月20日奥巴马的就职典礼结束后,美国国务院国际信息局的官方中文译文最后部分写道:“……让我们再一次迎着寒风中流击水,不论什么风暴来袭,必将坚不可摧。”奥巴马的对手麦凯恩2008年7月在回答有关能源问题时说:“我认为要解决这个问题,应该允许千花齐放。”  相似文献   

5.
治国理政     
《湘潮》2012,(7):53-54
《毛泽东评点二十四史》的启示:1、重视历史上治国安邦的政治谋略。毛泽东评价姚崇向唐玄宗提出的十条要求是“古今少见”的“简单明了的十条政治纲领”。2、评价历史上政治人物的得失成败。他明确指出:“项王非政治家。汉王则为一位高明的政治家。”3、关注古人的工作方法和工作作风。毛泽东读《南史·韦睿传》批语甚多,称赞韦睿巡行战地是“躬自调查研究”,又说他指挥作战“将在前线”,郑重地写下这样的评语:“我党干部应学韦睿作风。”  相似文献   

6.
邓在军 《学习导报》2014,(17):23-23
上世纪50年代,郑州铁路大桥被黄河洪水冲垮,由于当时技术条件的限制,不得不组织上万人力用纤绳把桥墩拉正。就在拉纤的当天,周总理来到现场,他脱下外衣便加入了纤夫的行列。人们激动地高呼:总理,不能这样,不能啊!总理却说:这里没有总理,只有纤夫!  相似文献   

7.
会议须精简     
会多、话长之风,是形式主义在作怪,是作风不实的具体体现。其实,早在延安整风时期,毛泽东同志就曾批评过党内存在的这种现象,“会是常常从早上开到晚上,没有话讲的人也要讲一顿,不讲好像对人不起”。该开的会要开,贵在简;该讲的话要讲,贵在精。开短会、讲短话目的是少说多做,省出时间来多抓落实、多办实事。毛主席不开长会,文章短而精,讲话也很精练,也影响了一个时代。上世纪50年代,主席去天津给干部做报告,天津市委书记解学恭主持,  相似文献   

8.
陈鲁民 《学习导报》2012,(22):30-30
前些时,我去湖南韶山旅游,听毛泽东同志纪念馆的讲解员讲了这样一件事。1950年代初,毛泽东故居前挂的牌匾写着"中国人民的伟大领袖毛主席的家"。毛泽东知道后,连声说:不妥,不妥!"伟大"两个字不是封的,我不敢当,哪里会一写伟大就伟大呢?我建议换一块门匾。毛泽东的意见带回去后,湘潭县委经过几次讨论,上报湖南省委批准,1955年3月,原有门匾被换下,挂上了"毛泽东同志故居"门匾。  相似文献   

9.
秦川牛 《共产党人》2009,(13):47-48
20世纪30年代至50年代,毛泽东先后亲自批准处死的"贪官"有7名。这些"贪官"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为党、为人民曾做出过突出的贡献,是革命的功臣,他们分别是谢步升、左祥云、唐达仁、黄克功、肖玉壁、刘青山、张子善。  相似文献   

10.
倪洋军 《党课》2011,(20):68-69
毛泽东,一个与伟大永远连在一起的人,是他改变了中国的历史进程,成功地带领着中国共产党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他和他的战友是中国人民心中永远的丰碑,为我们后人留下了无数宝贵的思想和精神财富……  相似文献   

11.
长江三峡,曾使毛泽东梦绕魂牵。长江三峡工程,也曾让毛泽东倾注一腔心血。但在他的一生中,仅在20世纪50年代,到过一次长江三峡。虽只此一次,却留下了一行行闪光的足迹。  相似文献   

12.
20世纪50年代可以说是毛泽东一生对私人资本主义认识的一个缩影。"利用、限制";"利用、限制、改造";使"资本主义绝种";"可以消灭了资本主义,又搞资本主义"和破"资产阶级法权",把"资本主义残余都可以逐步搞掉",是毛泽东这一时期对私人资本主义认识的演变历程。毛泽东对私人资本主义认识的内在逻辑有三个动因。毛泽东20世纪50年代对私人资本主义认识的演变及其逻辑,对中国今天的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仍有不少启示。  相似文献   

13.
20世纪50年代,毛泽东对资本主义的认识可分为四个阶段,即“利用和限制”、“改造和消灭资本主义”、“消灭资本主义,又搞资本主义”和“使资本主义绝种”等四个阶段。产生这一变化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毛泽东对国内主要矛盾的判断失误,亦有国际因素的影响,还有对什么是社会主义的认识与生产力落后这一基本国情相矛盾的思想根源。理清这些问题,会为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14.
治国何患     
《天津支部生活》2014,(5):53-53
春秋时,齐景公问于晏子曰:“治国何患?”晏子对曰:“患夫社鼠。”公曰:“何谓也?”对曰:“夫社,束木而涂之,鼠因往托焉。熏之则恐烧其木,灌之则恐败其涂。此鼠所以不可得杀者,以社故也。夫国亦焉,人主左右是也。”  相似文献   

15.
梁漱溟 《廉政瞭望》2011,(16):59-59
就我所知,周总理最是一个好善服善之人,他是天生的第二把手。建国前后几十年间的中国,靠着他和毛主席两位配合得好而著成其功。(早在解放前,我先在重庆,后在南京参加两大党和谈时,曾亲见其天天夜深人静时,向延安通电话报告及请示。)  相似文献   

16.
孔子的治国思想是一个有着内在逻辑的体系,礼法并用、德治为本构成其主要特征,并形成了一整套治国方略。在孔子那里,治国的最高理想就是圣人的"太上"之治,即"以德教民,而以礼齐之"。法作为社会秩序的最后防线,是礼教等社会规范不能发挥作用情况下的最后治理手段。理解孔子的治国思想,我们需要注意德、礼、法都具有特定的内涵,它们与当时的分封制度紧密相连,都主张君臣民的界限不可逾越,而且包含着特定的习俗内容。  相似文献   

17.
陈克鑫 《湘潮》2013,(4):48-49
1956年,毛泽东在八届二中全会上针对有的同志羡慕“资本家吃饭5个菜”,“解放军吃饭是盐水加一点酸菜”的抱怨,幽默地说:“这个酸菜里面就出政治,就出模范。解放军得人心就是这个酸菜。”随后,他严肃地说:“我们要提倡艰苦奋斗,艰苦奋斗是我们的政治本色。”  相似文献   

18.
你有无决心搞一辈子自己民族的东西 张越男第~次和周总理见面,是上世纪50年代初。 那时张越男刚刚从朝鲜前线调到总政文工团,战争的硝烟在张越男身上还留着深深的印迹,黑红红的面庞,圆乎乎的头上扎两根小辫子,用同志们的话说,“土里土气的”,是个极普通的合唱队员。  相似文献   

19.
历史性情     
林彪在战争年代受过伤,50年代染上毒瘾,这在党内高层已成为公开的秘密。 毛泽东思忖再三,为了党的前途和事业,也为了林彪的健康,他必须力劝林彪戒毒。但怎么劝呢?  相似文献   

20.
河北省安平县南王庄村在上世纪50年代,村民王玉坤等三户农民坚持团结办社,依靠集体力量实现增产增收,曾被毛主席誉为“五亿农民的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