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婚姻家庭领域的权利义务包括人身和财产两方面,夫妻双方都享有各自的权利,同时也承担相应的义务以保证对方权利的实现。然而现实生活中婚内侵权现象从未淡出过婚姻家庭领域,婚内侵权现象越来越危害家庭伦理和社会秩序。夫妻侵权责任制度具有保护当事人合法权益和填补受害人合法权益遭受损害的救济功能。英美法系和大陆法系法律都对此有明确规定。借鉴域外国家的相关制度,分析建立夫妻侵权责任制度的理论依据,探讨我国夫妻侵权责任制度构建的根基,为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夫妻侵权责任制度服务。  相似文献   

2.
本文分析了我国事实婚姻大量存在的原因,指出事实婚姻存在原因的多样性和婚姻家庭发展的多元化,决定了对事实婚姻应区别对待,同时应增加对非婚同居男女的合法权益的法律保护,将结婚登记机关改为由户籍管理机关统一行使,设立证婚人制度,加大对婚姻登记中违法行为的法律制裁。  相似文献   

3.
1950年《婚姻法》废除包办、买卖、强迫婚姻以及童养媳、一夫多妻、男尊女卑、漠视子女利益的封建主义婚姻家庭制度,实行婚姻自由、一夫一妻、男女平等,保护妇女儿童合法权益。1980年修改后颁布的《婚姻法》,提倡晚婚晚育,优生优育,维护平等、和睦、文明的家庭关系,这次《婚姻法》的修改,在婚姻观念、分居时间、家庭暴力、无效婚姻、过错方赔偿、夫妻财产归属等方面,给予了新的界定。  相似文献   

4.
《民法典》在整个法律体系中具有重要的基础性作用,是我国社会主义国家法治建设水平的重要指标,在促进国家权力依法行使的同时,更进一步完善、确认和保障公民合法权益的实现.婚姻家庭编完成了从单行法回归民法典之路,成为民法典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系更加完整统一.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构建和谐家庭、创建和谐社会的基础.为进一步保障离婚自由、反对轻率离婚,登记离婚适用"冷静期"制度,婚姻退出机制更为完善;新增夫妻债务认定规则、日常家事代理权规则、家务劳动补偿规则等内容,顺应了时代变迁,促进家庭财产结构与时俱进.我国民法典婚姻家庭编,在立法上体现了维护婚姻家庭和谐的价值,婚姻家庭的和谐是社会和谐的前提条件,和谐社会亦是构建和谐家庭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5.
夫妻财产制是夫妻财产关系的一般法律表现形式 ,是婚姻家庭生活正常运转的物质保证 ,它关系到家庭生活的稳定及各家庭成员的合法权益。新《婚姻法》对夫妻财产制作了重要修正 ,增加了夫妻个人特有财产的内容 ,但其范围仍需扩大。新法中尚缺乏夫妻非常财产制内容及夫妻财产的具体管理原则。  相似文献   

6.
夫妻财产关系以身份为基础,具有一般民事主体之间财产关系不具有的特殊性,当前我国婚姻立法仍然以婚后所得共同制为我国的法定夫妻财产制,其符合我国国情及立法传统,深得民心。《解释(三)》第5条和第7条的规定过分彰显个人财产制,使婚姻家庭关系市场化,违背当前大众婚姻理念,违反了婚姻立法宗旨。本文对其规定分析弊端的同时,倡导婚后所得共同制为我国的夫妻财产主流,该制度无论过去、现在乃至将来都要被遵守,以期增强家庭的凝聚力,维护家庭稳定和社会和谐。  相似文献   

7.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我国婚姻家庭关系的变化,夫妻财产关系也出现了一些新情况、新问题,现行婚姻财产制度的缺陷也明显显现,及时完善极有必要。  相似文献   

8.
律师在婚姻纠纷案件中的代理是律师接受一方当事人的委托,依照法律的规定,从维护委托人合法权益出发,以委托人的名义参与诉讼的行为。此类案件往往涉及夫妻人身关系的解除、夫妻共同财产的分割、债务清偿以及子女抚养等问题,代理律师不但要熟知法律,而且也要有一定的论辩技巧。本文从代理要求、代理准备、不同类型婚姻纠纷诉讼代理中的代理要点等方面介绍了一些办案经验和论辩技巧。  相似文献   

9.
当前中国正在进行婚姻家庭法的修改 ,有必要研究和借鉴其他国家或地区婚姻家庭制度的一些有益经验。本文从协议离婚、诉讼离婚以及婚姻财产的分割等方面比较分析香港、澳门、台湾和大陆离婚制度的特点 ,并提出了完善我国离婚制度以及建立夫妻分别财产制的基本设想。  相似文献   

10.
离婚损害赔偿制度的确立是我国婚姻家庭法律制度的一大进步,对保护婚姻当事人的合法权益起到了重要作用,但由于婚姻法的相关规定比较原则,在立法、司法中仍然存在一些需要明辩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夫妻共同债务认定的司法乱象丛生,在于财产契约属性的民商事规则取代共同生活的婚姻纠纷考量规则的价值取向偏差,突破了合同相对性而过度保护债权,亟待以夫妻共同债务认定标准的中西法传统比较为镜鉴,正本溯源。夫妻共同债务中所借债务为了婚姻关系符合伦理和法理正当目的的属性不同,由此形成特色迥异的认定原则。我国同居共财的吸收原则,迥异于罗马法基于意识自治的分离原则,相互交汇于共同生活的统摄原则。吸收原则很难内生性进化发展,但有利于婚姻关系共同体的稳定,而分离原则易于矫枉过正,治理成本极大,却尊重个人独立。故惟有以致中和的夫妻债务认定理念来构建防范债权风险的制度,并落实在救济弱者的司法裁量中,方能解决夫妻共同债务认定标准的根源问题。  相似文献   

12.
宪法和婚姻法规定夫妻双方权利平等,意味着性权利平等,妻子享有性自由权。警从刑法典自身、立法解释、司法解释和我国法律体系的和谐来看,刑法236条没有排除妻子为强奸罪的犯罪对象。否认婚内有奸,不符合犯罪的认定标准、不符合立法的逻辑、不利于降低社会成本和代价、不利于保护少年的身心健康。“婚内有奸”并非是惩罚丈夫的工具,而是妻子合法权益的证明。  相似文献   

13.
权德舆在唐时不以诗名,但他的赠内诗在唐代同类题材的诗歌创作中却具有举足轻重的重要地位,不管是在数量、时间还是情感的诚挚及强烈程度上,都是空前绝后的.这些作品不仅反映了权德舆坦率真诚的爱情观,同时也可从中见出其妻崔氏是一位出身高贵、品德贤良、才貌兼备的女子,夫妻二人在性情上的同气相求、生活中的相濡以沫使他们始终维持着不离不弃、终老不渝的婚姻关系.  相似文献   

14.
生育权初探     
目前对生育权问题的争议很多,争议的核心问题是生育权的性质和主体范围。生育跟婚姻之间并不存在必然的联系,应当是人格权而不是身份权,是一种绝对权。生育权是公民的人格权的观点也得到国际法的支持。生育权的主体理应包括男性和女性,所有夫妇和个人,赋予男女双方都享有生育权合乎我国法律以及国际法的精神。但是生育权在行使过程中必须受到一系列的限制,包括生理因素、社会影响、男女生育权的冲突等。我国应当进一步完善生育权的立法,将生育权正式作为民事权利中人格权的一种规定于未来《民法典》之中。  相似文献   

15.
衡量一对夫妻婚姻稳固的法理标准主要基于两点 :一是夫妻感情需求和满足的相互一致性 ,一是夫妻之间权利义务的对等统一性。我国《婚姻法》把“感情确已破裂”作为诉讼离婚的唯一实质要件是不够的 ,还应当从婚姻法律关系的内容上考察夫妻权利义务的相互关系 ,从而认定婚姻关系是否确已破裂 ,这样才真正符合马克思关于离婚问题的本意。  相似文献   

16.
夫妻忠实义务是指配偶不为婚姻外之性交,负有性生活的排他专属义务。夫妻忠实义务值得大力提倡。法律规定夫妻忠实义务很有必要性且意义显著。当前我国关于夫妻互负忠实义务的立法还存有缺陷,应当加以完善。  相似文献   

17.
在妇女怀孕期间、分娩后一年内和中止妊娠后六个月内限制男方离婚诉权不利于对女方、男方、子女权益和社会整体利益的保护 ,也违背了婚姻法自身体系的一致性 ,其实施效果也极差。它是计划经济体制下漠视诉权、固守传统婚恋观念、厌讼观念的产物。婚姻法第 34条应废除。  相似文献   

18.
重新审视我国的事实婚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事实婚姻是指男女双方未办理结婚登记手续 ,以夫妻名义共同生活 ,群众也认为是夫妻的一种合法婚姻。《婚姻法》的根本目的在于保护当事人的权益。事实婚姻与登记婚姻都是当事人根据自己不同的要求作出的选择 ,在不违反公序良俗的前提下 ,法律应当尊重男女双方的意思自治 ,自由选择结婚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