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我国证券市场违法犯罪打击与防控模式的形成有其特定的历史背景,该模式已不能适应新形势下防范和打击证券违法犯罪工作的需要.为此,探索构建我国证券市场违法犯罪打防一体化制度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我国的证券市场由于本身机制的缺陷和监管缺位致使违法犯罪行为不断发生,公安机关要提升打击证券犯罪的力度,必须设立证券犯罪专门侦查机构,提高证券犯罪侦查的效率,从而维护证券市场稳健快速的发展壮大。  相似文献   

3.
中国证券市场经历了多次巨幅波动,证监部门及公安机关为打击证券违法犯罪付出了巨大的努力,但社会公众对于证券执法的效能与效果仍存在各种质疑。要从证券犯罪形势分析入手,对证券犯罪刑事打击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评析,寻找制约因素,探析提升打击证券市场中各类违法犯罪行为效能与效果的路径与措施。  相似文献   

4.
证券欺诈罪初探张汉良,周作斌1993年经国务院批准,国务院证券委员会发布了《禁止证券欺诈行为暂行办法》(以下简称《暂行办法》)。这一法规,对加强证券市场的法制管理,打击违法犯罪行为,促进我国证券市场的完善和成熟,无疑发挥着积极的作用。《暂行办法》对于...  相似文献   

5.
内幕交易罪是证券市场违法犯罪行为中具有较大隐蔽性的一类犯罪,打击难度较大。作为一种法定犯罪,对其犯罪主体、犯罪的主观方面以及犯罪客体和犯罪的客观方面进行认定,应当结合《证券法》等法律法规的规定予以正确把握,从而有效打击此类犯罪。  相似文献   

6.
我国证券市场恢复和重建10多年来,规模和交易手段都有了很大的发展,为经济体制改革和经济建设的腾飞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但是,由于证券市场仍处于试验阶段,法律制度不健全、调控管理不完善,证券发行、交易过程中的违法犯罪行为日益突出,对证券市场的稳定和繁荣构成了严重威胁,影响了股份制改革的顺利进行。 一、证券市场违法犯罪的主要形式  相似文献   

7.
改革开放后,我国形成了三种基本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模式:一是改革转型初期的以公安机关为主体的以打击违法犯罪为主的“打击模式”;二是城市国际化进程中形成的以社会管理为主体,重在和谐社会建设的“管理模式”;三是在信息网络技术发展中形成的以网络为主导的“虚拟模式”.三种模式遵循了我国确立综合治理初期综合化、法制化、专业化的基本理念,随着社会转型而逐步创新发展,积极服务于我国经济社会建设.  相似文献   

8.
劳动教养制度为我国的社会稳定、人民安居乐业、打击违法犯罪作出了突出贡献,特别是在打击黑恶势力、毒品犯罪、邪教组织和黄赌毒违法犯罪方面,发挥了其他措施都不可代替的重要作用。因此,认真研究劳动教养工作的现状,探讨劳动教养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寻找解决的有效措施和正确途径,对于进一步加强我国的法制建设和完善法律体系,强化人权保障,更好地打击各种违法犯罪活动,维护社会治安稳定,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我国公安机关经过长期的探索和研究,提出了维护社会稳定和社会治安根本好转的有效途径或根本保证便是“打、防、控”三位一体。即打击惩治违法犯罪活动是手段;预防违法犯罪活动是主要措施;控制违法犯罪活动必须建立建全有效机制。实践证明,整治违法犯罪,只有将打击、防范、控制三者有机结合,使之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才能真正实现社会治安的长期稳定和根本好转。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证券市场由于缺乏一部综合性法规,运作不规范、违法犯罪现象比较严重。证券法的颁布实施,对规范证券市场的运作行为,有效预防和从严惩处违法犯罪,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商业贿赂犯罪侵犯了公平竞争的商品经济秩序,对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危害十分严重,科学认定商业贿赂犯罪具有非常现实的意义。《联合国反腐败公约》为世界范围内的反腐败提供了基本的科学理念和策略及基本的法律指南和行动准则。我国刑法关于商业贿赂犯犯罪的规定存在与《联合国反腐败公约》不相一致的问题,以《联合国反腐败公约》为借鉴,将"贿赂"范围扩大到非财产性利益,增设"外国公职人员或者国际公共组织官员受贿罪、对外国外国公职人员或者国际公共组织官员行贿罪",废除商业贿赂犯罪死刑的规定等是我国刑法应予完善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2.
对刑法中"包庇"的整体性研究,包括三方面的内容:"包庇"的主体、"包庇"的对象和"包庇"的行为。"包庇"的主体,从解释论的角度看,只有在特定情况下才可以包括被包庇者本人,从立法论的角度看,应当包括"单位"。"包庇"的对象,各个犯罪的要求有所不同,既可能是一般意义上"犯罪的人",也可能是特定的违法犯罪分子。"包庇"的行为,在具体罪名中的表现形式存在差异,但都是以作为的方式帮助违法犯罪人逃避刑事处罚,既不同于"纵容",也有别于"知情不报"。  相似文献   

13.
网络"挂马"行为充分利用了互联网的高效便捷的特性,进而提高了利用木马进行网络犯罪的运作效率。这种"愿者上钩"的犯罪手段日趋成为威胁整个互联网"网络公共安全"的重要因素,这种威胁主要体现在可能带来严重后续犯罪的危险性上。其本质上可以称之为一种"网络危险行为"。而在如此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的行为面前,我国刑事立法的打击力度尚需加强。因此,将网络"挂马"这一单一行为入罪无疑具有必要性,另外,基于我国目前互联网发展的现状,这种入罪的措施也具有相当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4.
近五年来广东冰毒等新型精神类毒品犯罪发生了新变化,如何解释这一阶段性变化,合理预测广东此类犯罪的发展趋势,进而提出相关对策,其理论与实践意义颇大。借助犯罪场与市场犯罪的理论框架,解读广东经验,无疑会加深我国与此类犯罪作斗争的长期性认识。  相似文献   

15.
深入推进“三基”工程建设,大力加强以人口管理为主的各项基础工作,切实解决好人口管理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对保护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及时发现、预防、控制和打击违法犯罪活动,维护社会治安秩序,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新型毒品“K“粉的蔓延原因及遏制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型毒品“K”粉的发展蔓延不仅摧残了吸食者的身心健康,同时引发了严重的社会问题,破坏了社会稳定,遏制新型毒品的蔓延刻不容缓。当前,吸食“K”粉案件不断蔓延有主观因素,也有客观因素。其特点是以群体吸食为主、低龄化趋势明显、无正当职业居多、隐蔽性强和“K”粉来源地较复杂等。遏制“K”粉蔓延必须完善禁毒工作的法律法规,为打击吸贩新型毒品违法犯罪活动提供法律保障; 在堵源截流、坚决铲除娱乐场所毒品违法犯罪活动的同时,加强禁毒宣传力度和禁毒队伍建设。  相似文献   

17.
最高检作出的关于职务犯罪审查逮捕决定权"上提一级"的规定,此项改革有进步之处也有可能出现的问题。从长远来看,逮捕权应当进行司法化改革,应当由中立的法院来进行裁决,才能保障公正。就我国目前的司法现状来看,可以采取"三步走"的改革方针。  相似文献   

18.
《反分裂国家法》施行后,两岸刑事司法协助活动在双方的竭诚努力下,将会蓬勃开展。为促进两岸共同的和平稳定,应当进一步廓清区际刑事司法协助的基础性问题、内容范围及实现途径。在完善内地中央刑事诉讼法的基础上,积极促进双边协议签订,将是一种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9.
我国当前正处于从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的关键时期,在体制转轨过程中,国内金融市场一度出现了混乱和无序,金融违法、违规现象频发,金融诈骗罪突出,严重扰乱了我国的金融秩序,阻碍了国民经济的正常发展。因此,必须重视金融诈骗罪的预防,即:宏观预防与对策;微观预防与对策;特殊预防与对策。  相似文献   

20.
多年来,云南省打击"金三角"地区毒品走私,遏制毒源的基本经验主要有四个方面:一是以根除毒源为战略突破口,遏制"金三角"毒品生产,整体推进禁毒人民战争;二是以堵源截流为重点,遏制"金三角"毒品渗透,重点推进禁毒人民战争;三是以禁吸戒毒为着力点,遏制"金三角"毒品消费市场,全力推进禁毒人民战争;四是以预防教育为本,遏制"金三角"毒品的危害,全面推进禁毒人民战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