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以《禁毒法》颁布为契机,探索能够最大限度帮助吸毒者戒除毒瘾、重归社会的戒毒康复模式,从根本上保障吸戒人员的利益。1.确立吸毒行为非犯罪化处置原则;2.确立“以戒为本、重治慎罚”的戒毒理念。  相似文献   

2.
针对新入所强戒人员普遍存在的心理自卑、适应不良、戒毒动机不强等特点,我们对其开展了"阳光自我"团体心理辅导。本辅导以"阳光自我"为主题,运用丰富多样的团体活动,调动强戒人员的积极性,引导强戒人员进行自我探索,纠正自我认识偏差,提升戒毒动机与自信心。  相似文献   

3.
社区戒毒(康复)是《禁毒法》以人为本立法理念的重要体现,改革和完善了中国的戒毒工作体系,是戒毒观念的重大转变。本文希望通过介绍与中国社区戒毒(康复)相似的外国社区毒品戒治模式和医疗体系毒品戒治模式,并与国内社区戒毒(康复)开展情况进行比较,祈望为国内的社区戒毒工作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4.
《中华人民共和国禁毒法》实旌后,面对强制隔离戒毒场所收戒人员的不断增多,使管理工作面临着新的挑战。通过对山西省强制戒毒场所收戒情况的分析研究,以对收戒人员中的艾滋病感染者和病人进行科学规范的管理提出分析建义。  相似文献   

5.
曲靖市自2020年4月被中央政法委确定为全国第一期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创建城市以来,为适应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对司法行政戒毒工作提出的新要求,巩固强制隔离戒毒实际效果,健全戒毒治理体系。曲靖市强制隔离戒毒所持续坚持规范管理、科学戒治、延伸帮扶等举措,在助力社区康复人员操守保持,提升强制隔离戒毒效果,拓展场所戒治成效等方面的效能不断凸显。但在探索实践“一体两翼”戒毒社会化工作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市域毒品问题治理能力有待提升。  相似文献   

6.
毒品戒治工作是全球性难题。戒毒工作实践证明,加强戒治文化建设,充分发挥文化对戒毒者行为的引导作用,有利于预防吸毒,提高戒毒工作成效。因此,着力发展戒治文化,依靠文化的力量来断绝吸毒者"心瘾",把他们从落后文化的受害者变成先进文化的参与者,彻底戒绝毒瘾,成为当前我国毒品戒治工作的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7.
当前我国面临的禁毒斗争形势依然十分严峻,一个庞大的吸毒群体给禁吸强戒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也成为禁吸强戒工作的紧迫任务。但在我国强制戒毒工作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如《强制戒毒办法》中的某些缺陷,戒毒所警力配备、经费、戒毒科研等问题。解决好这些问题,是禁吸戒毒工作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8.
为鼓励自愿戒毒,我国大力兴建公共戒毒医疗机构,并对戒毒者提供免费治疗药物(美沙酮),但有部分犯罪分子却利用该免费政策,将美沙酮通过隐蔽方式秘密带出予以贩卖,“以戒养贩”谋取暴利,亟待引起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9.
强制隔离戒毒人员主动供述未被掌握的罪行,被判处轻刑后不再执行强制隔离戒毒的现象,在司法实践中较为常见。个别吸毒人员自以为是自首轻罪,不惜编造假案,试图将法律玩弄于股掌之中。实践中机械的强制戒毒期限、繁重的公安考核任务、不畅的司法行政衔接,直接导致吸毒人员以自首轻罪的方式规避强制戒毒。文章从加强对自首的动机、内容、旁证等多方筛查入手,重塑吸毒人员固定在戒毒所参加刑事诉讼的制度设计,以建立强制隔离戒毒检察监督为方向,做到确有犯罪的罚当其罪、需要强戒的科学戒毒。  相似文献   

10.
根据统一模式工作的内在要求,在职培训应不断促进队伍专业化、规范化,提升科学精准戒治水平,以帮助戒毒人员戒除毒瘾。通过对福建省520名司法行政戒毒民警的在职培训需求开展问卷调查并进行分析,探索统一模式下提升在职培训质量的对策。  相似文献   

11.
强制隔离戒毒是我国戒毒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鲜明的中国元素和时代特色。强制隔离戒毒具有目的价值与工具价值,在保障戒毒人员合法权益、戒治挽救吸毒人员、打击毒品犯罪活动、维护社会秩序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现行强制隔离戒毒管理体制符合我国国情。强制隔离戒毒应坚持以人为本、科学戒毒、综合矫治、关怀救助的原则。应大力推进教育康复社会化,鼓励支持民间社会力量、公益慈善组织参与戒毒工作。  相似文献   

12.
<正>"我宣誓:我是一名光荣的戒毒人民警察。我保证忠于中国共产党,忠于祖国,忠于人民,忠于法律……"整齐而嘹亮的声音回荡在省沙洋强戒所指挥中心报告大厅。2015年新年伊始,以党总支、党支部为单位,省沙洋强戒所民警面对警徽庄严地举起右拳,发出铿锵的誓言,郑重承诺将用实际行动履行好戒毒人民警察的神圣使命,为警徽增光添彩。拳头举起,责任落下。该所党委全面部署"严明纪律、严格履职"专项教育活动方案,所领导带领政工、纪检、管教部门负责人组成两个督察专  相似文献   

13.
所谓对吸毒人员收戒由“外循环”向“内循环”转变 ,就是由强制戒毒所将吸毒人员的收戒和劳动康复时间从 3至 6个月延长至 1年 ;扩大收戒吸毒人员的容量 ,一次性将本地吸毒人员全部收戒 ,做到社会面上无吸毒人员 ;实现把戒毒人员的生理脱瘾、心理矫正、劳动康复、自食其力作为禁吸禁毒工作这一系统工程的关键点来实施 ,以提高戒断巩固质量的新举措。  相似文献   

14.
<禁毒法>把社区戒毒和社区康复作为新的戒毒措施被确立.目前,社区戒毒和社区康复的实践活动在全国各地广泛开展.以上海为例,具体在组织实施架构、管理体系和评估标准等方面作出分析探讨,以期使戒毒康复工作系统功能最优化,巩同禁毒成果,促进吸毒人员的社会融入.  相似文献   

15.
司法行政戒毒场所由原劳教场所转型而来,延续原有工作理念和方式的情况不同程度地存在着。面对新形势,探讨如何提高教育戒治质量,对促进司法行政戒毒工作科学发展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6.
强制隔离戒毒是新时代司法行政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教育矫正是提高戒治效果、实现强制隔离戒毒目标的关键手段。戒毒人员的违法者、病人、受害者的多重特别身份以及强制隔离的特定环境决定了司法行政戒毒教育矫正工作的特殊性。戒毒民警应当彻底摈弃"劳教"思维及其残余的教育理念、内容与方法,遵循以人为本、因人施教、综合矫治、面向社会、科学创新的教育原则,改革教育理念、内容及方法,不断提高教育矫正工作质量,提升司法行政戒毒工作的科学化水平。  相似文献   

17.
对吸毒人员后续教育模式和生活方式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减少吸毒人员,巩固禁吸戒毒成果,是当前我们急需要探索的路子,而对那些戒毒人员复吸问题和后续生存教育问题又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新课题。经调查研究认为:降低复吸率,巩固戒毒成果需要营造一个“洁净”的社会环境,创造就业条件,组织培训劳动技能,使他们成为自食其力的劳动者,同时实行社区戒毒管理模式,加强公安机关维护社区的治安力量和加大对复吸者的惩处力度,从而改变目前“吸毒———强戒———复吸———劳教———再强戒”的恶性循环状态。  相似文献   

18.
音乐治疗是一种治疗毒品成瘾的新兴心理干预方式。从强戒所实际环境和戒毒人员的现状出发,分析戒毒人员常见身心问题,以及乐器学习作为一种再创造式音乐治疗的主要作用。乐器学习可以有效帮助戒毒人员改善呼吸功能,缓解疼痛感受,调节情绪状态,改善人际关系。  相似文献   

19.
基于生态系统理论和循证戒治的理念,综合运用问卷调查和个案访谈对强制隔离戒毒所内戒毒人员进行调查,发现性别、年龄、婚姻状态、初次吸毒年龄、毒品种类五个变量影响戒毒人员的药物渴求感。新异体验、压力感、抑郁情绪是影响药物渴求的主要风险性因子。对药物渴求度现状特点和影响因子的准确把控,有助于药物依赖者的戒断、康复,为分类矫治、制定个性化的矫治方案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证支持。  相似文献   

20.
云南省昆明市五华区大观街道办事处在社区戒毒中开拓创新,积极探索,积累了宝贵的经验,主要表现为:一是思想上有位子、组织上有班子、工作上有点子、经费上有保障是大观戒毒模式成功运作的前提基础;二是结合社区实际、探索禁毒宣传教育新模式;三是戒吸防艾社会效果明显;四是借鉴学习国内外经验;五是美沙酮维持治疗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