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毛泽东一生中用过很多秘书,其中最著名的当数胡乔木、陈伯达、田家英。我们从毛泽东和他的j位秘书的交往、言行和三位秘书的经历中,可以获得不少借鉴和启迪。毛泽东欣赏有思想、有学问的人毛泽东欣赏有思想、有学问的人毛泽东本人集思想家、政治家、军事家、书法家和诗人于一身,好学勤思,博古通今。作为他的秘书也必须是高水平的。毛泽东的几个主要秘书都是经他本人发现和挑选的。毛泽东认为:“有了学问,好比站在山上,可以看到很远很多的东西;没有学问,如在暗沟里走路,摸索不着,那会苦煞人。”因此,毛泽东选秘书一个重要标准须是“有学问”的。毛泽东习惯于以文识  相似文献   

2.
欣赏有思想、有学问的人 毛泽东本人集思想家、政治家、军事家、书法家和诗人于一身,好学勤思、博古通今.作为他的秘书也必须是高水平的,他的几个主要秘书都是经他本人发现和挑选的。  相似文献   

3.
欣赏有思想、有学问的人 毛泽东的几个主要秘书都是他本人发现和挑选的。毛泽东选秘书的一个重要标准是“有学问”。胡乔木被选用,起因于毛泽东看了胡乔木在《中国青年》杂志上发表的一篇纪念五四运动20周年的文章,发现“乔木是个人才”,所以点名要调胡乔木当秘书。胡乔木来到毛泽东身边后,在正确掌握毛泽东思想和起草中央文件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1971年夏,毛泽东南巡中在回答丁盛“胡乔木是什么样的人”时说道:“胡乔木曾为中央起草了许多重要文件。  相似文献   

4.
李钢 《传承》2009,(21):36-37
田家英曾是毛泽东的"五大秘书"之一,跟随毛泽东18年。他不仅才学深厚,为毛泽东起草了许多脍炙人口的文稿,还当过毛泽东长子毛岸英的文  相似文献   

5.
韦言 《当代广西》2007,(7):54-54
毛泽东一生中用过很多秘书。他挑选秘书有自己的标准,要求秘书必须有思想、有学问,必须兴趣高雅、博览群书,必须善于调查研究、深入实际,必须人品良好、忠厚老实。  相似文献   

6.
周慧  余红平 《今日浙江》2010,(11):60-60
毛泽东一生中用过许多秘书他对秘书人员的政治立场、理论修养、思想品德、工作作风、知识素养以及业务能力等方面,都提出了很高标准,给秘书人员提高素质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7.
1962年春,毛泽东因秘书林克下基层锻炼,身边暂时缺少一位替他看国际资料的工作人员.3月25日,毛泽东致信邓小平等人,要求选调一位秘书来.关于人选要求,他说:"我这里的两位秘书,文化、政治水平都低,不能很好地替我阅选内部文件,更不能向我提意见,需要有一位文化、政治水平较高的同志来帮助我."  相似文献   

8.
胡乔木与“延安文艺座谈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乔木(1912-1992年)是我国著名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政论家和社会科学家,中共思想理论文化宣传战线的杰出领导人。他从1941年到1966年担任毛泽东的秘书,自始至终参加了1942年的延安文艺座谈会,是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的整理者,在诠  相似文献   

9.
田家英曾是毛泽东的5大秘书之一。他才学深厚,为人坦诚,当过毛泽东长子毛岸英的老师,为毛泽东起草了许多脍炙人口的文稿。但是,庐山会议上的政治风暴差点把他推入深渊,史无前例的“文革”浩劫终于使这位正直的书生蒙冤自尽……  相似文献   

10.
王茜 《求索》2011,(11):74-75
田家英作为毛泽东的秘书,一生非常注重学识素质的修为。学习是他前进的动力、智慧的源泉,是他增长才干的重要途径。他的博学专精,学以致用、学以履职的学识观值得研论。  相似文献   

11.
王茜 《前沿》2009,(3):35-38
毛泽东历来重视调查工作,并特别强调在中央领导同志身边工作的秘书应有特殊的调查研究任务。田家英遵照毛泽东同志的指示,怀着为广大劳动人民谋福利的崇高目的,多次下到基层,特别是深入农村,进行系统周密的调查研究。“他一生大部分时间,都花在调查研究的活动中”。他的“民本”思想在他长期的调查研究工作中得到了充分的展现。  相似文献   

12.
新书架     
《人民公安》2011,(11):63-63
《“共和国风云纪实”系列丛书》长征出版社 “共和国风云纪实丛书”共十本.第一批推出《走近伟人:毛泽东的保健医生兼秘书的难忘回忆》《谁主沉浮:毛泽东在中央苏区的几起几落》《肝胆相照:毛泽东与国民党爱国将领》《碧血丹心:毛泽东和他的麾下将领》等八本,以伟人毛泽东为核心,以纪实文学的形式,再现一代共产党人艰苦卓绝的奋斗经历和高山仰止的人格魅力.  相似文献   

13.
李现科  顾海燕 《传承》2014,(10):8-11
延安时期,胡乔木作为毛泽东的政治秘书,长期跟随其左右,深受毛泽东的言传身教。无论在学习和领会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方面,还是在全面深入认识中国国情和民族民主革命实践方面,胡乔木都有着别的同志所无法取代的得天独厚的条件。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关键时期,胡乔木以他的才能和特殊地位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作出了独特的贡献。  相似文献   

14.
一位14岁的少年,在一场关于救国之道的笔墨论战中,让一位老教授无言以对,甘拜下风,一时盛传蓉城。这个当年被称为“神童”的少年,就是后来担任毛泽东秘书旧年的田家英!田家英原名曾正昌,1922年出生于四川成都。1937年11月奔赴延安,在陕北公学和延安马列学院学习。1948年8月.年仅26岁的田家英开始担任毛泽东主席的秘书。解放以后,他先后担任过中共中央办公厅秘书室主任、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办公厅副主任,中央政策研究室副主任和中央办公厅副主任等职务。人们都知道.中国现代史上的每一件大事乃至中国人民当家作主的历山都和毛泽…  相似文献   

15.
“东兴在我身边.我习惯了”新中国成立后.汪东兴先后被任命为中共中央书记处办公厅警卫处处长、中共中央办公厅警卫局局长、八三四一部队政治委员、中共中央办公厅主任。毛泽东曾这样评价汪东兴:“他是一直要跟我走的,别人我用起来不放心。东兴在我的身边。我习惯了.入还是lB的好一点,他的长处是心细,缺点是理论水平差、不喜欢动脑子。但是,不要小看了厚重少文,汉朝的周勃可是立了大功的。”当汪东兴与江青发生分歧时,毛泽东信汪东兴的,不信江青的。例如,江青把秘书杨银禄打成“反革命”时,汪东兴向毛泽东汇报后.毛泽东非常生气。  相似文献   

16.
1962年8月,毛泽东在北戴河中央工作会议上批评了"包产到户",指责这是分田单干,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斗争.随后在党的八届十中全会上重提"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方针."包产到户"成为提出这一方针的导火索.我的父亲田家英也因在这年7月湖南农村调查后,以主席秘书的身份向毛泽东直言包产到户的主张,从此失去毛泽东的信任,成为他政治生涯的分水岭.  相似文献   

17.
任淑艳 《传承》2013,(3):20-23
毛泽东的秘书田家英,参与过党和国家许多重要文件的起草工作,1956年他为毛泽东起草的党的"八大"开幕词,虽经过书记处讨论修改,其极具毛泽东风格的基本格调则出自田家英。田家英深得赏识,被委以重任,不负众望,出色完成使命,皆缘于其思想和政治上的成长。"八大"开幕词以其经典地位和它的起草者田家英一起载入了史册。  相似文献   

18.
<正>毛泽东一生共有26位秘书,其中江华、谢觉哉、叶子龙等为人所熟知。而毛泽东的第二任秘书古柏,许多人都不知晓。1930年5月,古柏曾协助毛泽东作"寻乌调查",为毛泽东思想的早期形成作出了重要贡献。正因为这段经历,24岁的古柏被调到毛泽东身边担任秘书。1935年3月6日,在广东龙川,上坪鸳鸯坑战斗中,古柏壮烈牺牲,年仅29岁。  相似文献   

19.
社会广角     
《政策》1998,(7)
毛泽东与齐白石争画 建国伊始,齐白石先生怀着对毛泽东的敬仰与热爱,用心地制作了两个印章,用宣纸包好,托人送入了中南海。 毛泽东收到印章后,深为喜爱,不久便在中南海设下宴席,请郭沫若作陪,答谢白石老人。席间,毛向白石老人敬酒,感谢他的印章和画作。白石老人一怔,我什么时候为主席作过画?毛泽东请秘书把画拿来,请画家亲自验证验证。这是一幅全绫装裱的纵幅国画。上面画着一棵郁郁葱葱的李子  相似文献   

20.
何仁勇 《同舟共进》2014,(11):50-54
时隔多年以后,叶子龙还总能清晰地回想起第一次见毛泽东的情形。那是1935年11月的一天,陕甘边苏维埃政府所在地甘泉县下寺湾村,19岁的中央军委机要股译电员叶子龙一溜小跑来到毛泽东的窑洞送一份电报。门是闭着的,叶子龙便以他那特有的大嗓门喊了一声“报告”——就是这一声洪亮的、带着浓烈湖南口音的“报告”,使得叶子龙来到毛泽东身边,做起了他的机要秘书。从1935年到1962年,叶子龙做了27年毛泽东的机要秘书,在时间长度上仅次于政治秘书陈伯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