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刘萍 《中国律师》2005,(7):44-46
面对着我国加入W TO,我国的司法审判制度面临着与世界接轨的挑战,人民陪审制度的改革也是其中之一。我们需要的是符合中国国情的司法诉讼体制。目前,我国尚存陪审制,但名存实亡的陪审制究竟该何去何从尚无定论。本文从中西陪审法律制度的比较角度出发,旨在为进一步健全我国的法律陪审制度,完善社会主义法制体系,提供一些意见。一、英美法系陪审制度的概述陪审制度是国家机关吸收普通公民参加审判民事、刑事案件的制度。陪审制度在世界各国的司法实践中被广泛应用。根据其形式的不同,分为陪审制和参审制两种。以美国为代表的英美法系,主要…  相似文献   

2.
龚红兵 《河北法学》2004,22(11):151-155
反垄断法律制度在一个国家经济发展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素有“经济宪法”之称。入世后 ,在知识经济和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 ,各种各样的不正当竞争行为、限制竞争行为以及垄断行为对我国经济的健康发展带来了愈来愈严峻的挑战 ,完善与发展我国反垄断法律制度已经成为全社会共同关注的课题。立足我国具体国情 ,较为详尽地分析了入世后我国反垄断法律制度所面临的诸多挑战 ,并在此基础上从立法层面和具体法律制度层面上提出了我国反垄断法律制度的“适世”和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3.
入世与我国司法审查制度的完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WTO一系列的协定对其本身的司法审议制度及成员方域内司法审查制度都有明确的要求。WTO有关协定的规定 ,对我国现行的司法审查提出了新的要求。入世后 ,我国应进一步完善现行的司法审查制度。  相似文献   

4.
龚红兵 《行政与法》2004,(11):91-92
竞争法律制度在一个国家经济发展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素有“经济宪法”之称。入世后,在知识经济和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各种各样的不正当竞争行为、限制竞争行为以及垄断行为对我国经济的健康发展带来了愈来愈严峻的挑战,完善与发展我国竞争法律制度已经成为全社会共同关注的课题。本文立足我国具体国情,从立法层面和具体法律制度层面上提出了我国竞争法律制度的“适世”和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5.
于庆生 《行政与法》2004,(12):106-108
法律入世主要是经济法入世,我国传统经济法的理念在调整对象、调整方法和法律体系等诸多方面与WTO规则都存在着明显的不一致。树立符合WTO规则的经济法新观念,对我国经济法进行重新定位,是我国入世后有效履行WTO规则义务的先决性条件,是构建和完善我国经济法法律体系、法学学科的基础和前提。  相似文献   

6.
龚红兵 《行政与法》2004,(11):91-92,96
竞争法律制度在一个国家经济发展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素有“经济宪法”之称,入世后,在知识经济和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各种各样的不正当竞争行为、限制竞争行为以及垄断行为对我国经济的健康发展带来了愈来愈严峻的挑战,完善与发展我国竞争法律制度已经成为全社会共同关注的课题。本文立足我国具体国情,从立法层面和具体法律制度层面上提出了我国竞争法律制度的“适世”和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7.
张明敏 《政法论丛》2010,(3):100-107
宗教文化对中国传统司法审判制度的渗透与影响是不容忽视的,表面看来宗教对中国传统司法审判制度影响甚微,实际上宗教与传统司法审判制度有着深层的纠葛,宗教成为历代政治话语中法律权威性和神圣性的合理来源。其对司法审判制度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制度层面、司法理念层面、法律器物层面。  相似文献   

8.
乔生  沈木珠 《法学论坛》2002,17(5):24-31
本文针对当前学术界、理论界解读我国入世及相关法律文件中关于“特殊经济区”、“政府入世”与“补贴”制度等问题作出辨识 ,同时对我国入世后经济法律制度的创新 ,从建立统一制度原则 ,重视质量经济、关注生态环境三个方面提供了思路和意见。  相似文献   

9.
中国加入WTO以后,法律制度上面临最大挑战之一将是司法审查制度。我国行政诉讼法与WTO中司法审查制度有许多一致的地方,同时也存在不少差距和问题。我国加入WTO意味着我国必须按照自己的承诺接受WTO的一系列规则,适应WTO的规则。《中国入世议定书》第2条(D)段对司法审查作出了下列承诺:1.我国承诺的司法  相似文献   

10.
中国入世与知识产权保护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知识产权保护在当今是世界贸易组织的三根支柱,并起着最重要的作用。我国为“入世”对知识产权法作的改进仍然存在不足。商标法是主要为入世而修订,但也还存在实体和程序等方面值得重视或值得继续研究的问题。另外,入世给我们立法者和司法者带来了一种全新的法律体系,因此,我们的思想也应该有所更新。  相似文献   

11.
龚红兵 《行政与法》2005,(4):108-109,112
代表机关是企业法人最重要的机关之一,但是,由于受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我国法律把企业法人的代表机关规定为一个人——即法定代表人。我国入世后,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这一制度的许多弊端逐渐显露出来。—作为一个初步的研究,本文提出了完善我国企业法人代表制度的一些设想。  相似文献   

12.
王真平 《法制与社会》2014,(13):114-116
缺席审判制度是民事诉讼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关于缺席审判发生条件、审判程序以及事后救济等一系列制度的总和。鉴于世界各国的历史传统、民族文化、法治理念等的差异,各国间对其理解仍存在较大分歧。无论是大陆法系还是英美法系的国家,缺席审判制度都在其本国的法律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弥补了对席审判所留下的空白和不足,同时兼顾了司法公正和效率的价值要求,很好的处理了在司法实践中可能存在当事人缺席这一情况,使得整个法律体系更加健全和完整。我国刑事诉讼法对缺席审判制度未作明确规定,民事诉讼法虽有提及,但其立法观念陈旧、技术落后、可操作性差,缺席审判制度在实践中很难发挥其应有的功能和作用。本文在借鉴、吸收世界各国尤其是西方法治国家对缺席审判制度改革现状的基础上,以我国民事缺席审判制度为切入点,对缺席审判制度作一些初步探讨,以期能提高自身认识,为我国缺席审判制度的改革和完善提供积极建议。  相似文献   

13.
社会转型背景下人民陪审员制度改革路径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廖永安 《中国法学》2012,(3):147-159
以陪审员与法官"同职同权同责"为基轴设计的我国人民陪审员制度,脱离了传统城乡二元社会正在转型的现实背景,不可避免地将改革导向"精英化",并难以避免各种异化现象发生。人民陪审员制度改革必须与二元转型社会结构相适应,以陪审员与法官分职分权为基础,构造参审制与陪审制结合、平民陪审与专家陪审共存、常识判断与专业判断并行的陪审制度二元结构体系。在以平民陪审践行司法大众化的同时,也可以以专家陪审补足法官职业化不足的缺失,以有效提升司法的品质。  相似文献   

14.
苗青秀 《法制与社会》2011,(12):129-130
民事再审是民事诉讼中的一项重要制度,其完善程度对整个司法体系的有序运行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这一制度建立在什么理念上,具有怎样的内容与构成,与整个诉讼审判制度的基础性原理密切相关。我国民事再审制度是在借鉴前苏联诉讼制度的基础上,受中华传统法文化影响而形成的,由于种种原因存在很多的弊端。本文从民事再审的内涵、功能入手,近而对我国民事再审的现存理念、相关主体的法律规定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些设想,旨在使之更加完善。  相似文献   

15.
独具特色的我国海事审判 历经18年的发展,可谓 成绩斐然,举世瞩目。然而,随着我国司法改革的不断推进和深入,尤其是在新世纪人民法院改革和审判工作正面临体制创新和入世挑战的形势下,我国海事审判,囿于历史和现实的诸多原因,其在制度上所存在的不足和问题,日趋明显和突出,严重制约了海事审判工作的进一步发展。因此对目前我国海事审判制度进行必要的改革和完善,已显得十分必要和迫切。 一、现行海事审判制度的不足及存在的问题 (一)虽然海事法院已经在全国沿海范围建立了完整的海事司法管辖体系,但尚未形成独立的专门法院体系。根据1984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成立海事法院的  相似文献   

16.
王宏壮 《河北法学》2002,20(1):65-69
从法律上看 ,加入WTO ,对我们最大的挑战是我国法律制度的完善问题。对入世后 ,WTO协议所体现的程序正义要求对我国司法形成怎样的影响 ,应如何予以完善进行一些有益的探讨。  相似文献   

17.
李唐  李学峰 《法制与社会》2010,(34):184-184
巡回审判制度作为一项充分贯彻“便利人民群众诉讼,便利人民法院审判”的审判制度,在我国许多基层人民法院一直被广泛开展。本文拟通过对这一制度在我国的运行与完善进行论证与探讨,以期使这一制度能够在符合中国现实国情的同时更契合现代司法理念,在我国的司法改革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司法审查是由人民法院按照司法程序对行政行为进行复审或者审查的法律制度,我国法律称之为的政诉讼制度。WTO规则对成员方的司法审查有着具体的规定,我国对此也作出了明确的承诺。为落实WTO规则对司法审查的有关要求和我国的具体承诺,现就“入世”后开展司法审查工作的若干问题,谈几点意见。 一、充分认识“入世”后司法审查工作的重要性 WTO规则对成员方的行政权力救济作出明确规定,并要求各个成员对此作出承诺,是其显著特色之一。司法审查作为行政权力救济的一个重要手段,在WTO规则体系中具有非常重要和突出的地位,我…  相似文献   

19.
我国人民陪审制度使得审判制度具有了民主化,有利于人们对审判制度的监督,同时也有利于法制的宣传。但这一制度在现实运行中也存在诸多问题,有使得这一制度流于形式的危险。因此,尽快制定配套法律制度来完善我国人民陪审制度显得极为迫切。  相似文献   

20.
刘兰秋 《中国司法》2005,4(8):99-104
2004年5月28日,日本第159次国会公布了《关于陪审员参加刑事审判的法律》(以下简称《陪审员法》)。该法律对地方法院合议庭的组成作出了修改,确立了陪审员制度①。本文拟对引进陪审员制度的背景及制度的内容进行全面介绍,并评价该制度的积极意义和局限性。一、日本引进陪审员制度的背景在日本刑事诉讼历史上,曾于1923年(大正12年)制定了《陪审法》,并于1928年实施。大正《陪审法》所规定的陪审制度是一种陪审团审判制度,适用范围为相当于死刑、无期徒刑之罪的案件,而且被告人享有拒绝接受陪审的权利。在1929年适用陪审审判的案件有143件,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