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避免落入几个思维“误区”误区1 :认为差距是不可逆转的 ,看不到西部地区的相对优势。过分强调西部地理位置不如东部优越、产业结构配置落后、生产力水平低下 ,找不到本地区发展的相对优势 ,是这些地区首先要克服的一大误区。优势和劣势是共生的 ,东部在区位、技术、产业结构优势背后 ,同时隐含着资源紧缺、劳动力相对昂贵的劣势 ,而这些方面对西部而言反而成了优势。如西部有着矿藏丰富优势、劳动力资源优势、土地价格低廉优势等。加上中央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 ,西部的发展潜力将不可限量。误区2 :认为有了好的政策 ,一切都会迎刃而解…  相似文献   

2.
西部大开发对企业带来了无限商机,在国家基础设施建设领域,公路、铁路、电网改造、西气东输等大工程能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生态环境建设、畜牧业及相关产业会产生丰厚利润,在能源、矿产、绿色资源等特色领域有明显的优势资源,旅游和服务领域独具魅力,都将产生具大的投资收益,为企业家提供了把握机遇、发展自己的机会.  相似文献   

3.
西部大开发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生产力布局的第三次向西推进,同“一五”和“三线”建设时期相比,这次西部大开发所面临的国际政治经济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加上我国加入WTO步伐加快的新形势,使西部大开发就面临着能否做到“两种适应”和发挥“两种优势”的巨大考验:能否适应东部地区产业转移和市场竞争的新变化,发挥自己在国内区域分工中的比较优势;能否适应国际经济“游戏规则”,发挥自己在国际区域分工中的比较优势。这个考验要求我们既要探索出一条适应国际经济发展趋势和国内产业转移趋势,充分发挥西部在国际、国内两种环境下的比较优势的发展新路子,又要在西部开发的实践中正确处理好以下关系:  相似文献   

4.
西部内陆城市在发展非公有制经济,推动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方面初见成效,但与东部沿海的浙江温州相比,非公有制经济无论在整体规模,还是在社会贡献率、投资产业领域、投资环境等方面仍有很大差距。本文从分析非公有制经济在西部大开发中的作用入手,提出区域中心城市辐射带动战略,对西部内陆城市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的优势与存在问题进行了剖析,提出西部内陆城市今后进一步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的对策。  相似文献   

5.
西部开发应发挥本国产业优势,实施追赶战略,参与国际市场竞争。本文从分析西部开发的利弊入手,强调首先要解放思想,其次要重视人才,再次是引进资本,最后是克服不利因素。西部开发农业上的比较优势明显,商机无限;工业则要慎重发展,严防“垃极企业”西进,应有自主的产业发展能力和科技创新体系,避免重复和走别人的老路。  相似文献   

6.
我国西部文化创意产业人才生存和发展的现状,对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以西部十一个省、市、自治区为例,运用实地访谈、电话访谈、问卷调查结合的方式,并从定性和定量两个方面剖析西部地区人才建设情况,结果表明西部地区文化创意产业人才队伍建设呈现出十个方面的特点和问题,虽总体呈现积极性,但存在的问题如果长期得不到有效解决,将会对整个地区的产业发展产生一定的阻碍和不利影响。政府应加快法律制定、政策引导和对人力资源的资金投入,以市场为引导,探索产学研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促进企业和人才之间加强融合度和认同度,多方努力发挥和激励创意人才的积极性和驱动力,培育和壮大科学、系统、有竞争力的西部文化创意产业人才队伍。  相似文献   

7.
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加快中西部地区发展,是党中央根据邓小平同志“两个大局”理论,审时变势,总揽全局,经过深思熟虑后提出的战略决策,它标志着我国区域发展战略的重大调整。西部地区具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劳动力资源,具有广阔的市场,对投资者具有很大的吸引力。在西部开发过程中,各省、市、自治区充分依托这些优势,改善投资软、硬环境。  相似文献   

8.
西部大开发战略,就是西部大发展战略。西部大开发战略赋予了开发和发展崭新的内容。开发和发展是辩证统一的互动过程。开发是手段,发展是目的;开发是过程,发展是目标;开发促发展,发展推动开发。开发与发展是个艰苦的创业过程,需要分阶段、分步骤、有重点地推进。推进的总体模式是:政府强力推动+群众积极参与+市场机制主导的综合发展模式。从2000年启动到2010年,是西部大开发的蓄势待发阶段,2010年后进入腾飞阶段。在蓄势待发阶段,可以采取量力而行,有所为有所不为,稳中求进的曲线强工的产业发展模式,即优先发展第一、三、四产业,重点发展基础设施建设,推动第二产业的发展,加快实现工业化。  相似文献   

9.
根据新结构经济学理论,要素禀赋及其结构决定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结构,同时需要政府完善软硬基础设施以降低交易成本。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的"新发展格局"的提出内生于大国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与外部政治经济环境的变化。国内大循环目的在于实现国内良性循环,其内生于各地区要素禀赋结构所决定的比较优势,各地区应当发展具有差异化的产业。具体而言,东部地区应考虑着力发展高端制造业和推动自主创新驱动发展,中部地区积极承接东部地区的产业转移,西部地区在为"大循环"提供资源能源支柱产业的同时,需要延长产业链和价值链,而东北地区应该依托原有的重化工业基础和大规模现代农业优势来定位产业,最终形成"一个国家、四个产业模块"的国内大循环发展格局。  相似文献   

10.
论知识经济产生的必然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知识经济的出现 ,不是未来学家头脑里空想出来的名词概念 ,而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趋势。从人类自身的进化历程来看 ,首先是体力的解放 ,然后有智力的解放 ,社会智力的解放是知识经济产生的重要标志 ;从人类对客观世界的认识程度、生产力水平的演变过程及发达国家经济变化来看 ,知识经济的产生也是一种客观趋势。  相似文献   

11.
在《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实施期,把宝鸡、天水两地均俱优势、带动力强、发展前景广阔的数控机床产业作为两地联手合作,共谋发展的重点产业,战略意义十分重大。两地应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利用好两地数控机床产业资源优势,培育和壮大该产业,努力使该区域尽快成为我国西部最具影响的数控机床产业聚集地,以引领和带动"关中—天水经济区"乃至整个西部装备制造业全面升级、整体进步。  相似文献   

12.
天府新区目前共规划了八大产业。我们认为,除了这八大产业外,还应将航空航天、核装备工业、轨道交通、智能装备作为支柱产业来加以考虑;在空间布局方面,我们建议设立西部特色优势产业园(简称"西特园")。天府新区的产业选择与空间布局还应从区域经济的全面振兴考虑,在发挥成都西部经济核心增长极作用时,要着眼于整个四川及西部大开发,通过天府新区的建设,实现四川及西部经济的全面振兴。  相似文献   

13.
在产业发展过程中,政府在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都会制定与产业相关的各种政策鼓励重点产业的发展。政府选择重点产业动因是重点产业能支撑经济快速发展,能引导产业结构的调整,能发挥区域比较优势,能代表产业发展方向。结合国家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背景,选取7个指标基于SPSS对重点产业发展的比较优势进行实证分析。以贵阳市为例,指出重点产业选择的基本方向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为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服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土资源在西部大开发中处于基础地位。在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整个进程中 ,国土资源管理部门首先要领会中央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决策的重大意义 ,同时要明确战略任务和重点 ,抓住当前的有利时机 ,紧密结合国土资源规划、管理、保护和合理利用工作的实际 ,创造性地贯彻落实中央决策 ,为西部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作好服务。(一 )科学制订“十五”西部国土资源战略规划西部地区土地资源丰富 ,矿产资源优势突出 ,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潜力较大。科学规划与合理开发利用国土资源 ,加大保护的力度 ,是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2 0 0 0年…  相似文献   

15.
西部大开发是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中央面向21世纪,着眼于经济全球化趋势,从有利于全局发展,做出的具有重大战略意义的决策。当前在方向明确的前提下,要把具体的问题研究好,以使西部开发战略卓有成效。一、西部大开发中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1、对西部地区的资源条件亟待重新认识。人们对西部的普遍印象是幅员广袤,风光美丽,资源丰富。在一些人的心中甚至认为在西部的地下蕴涵了无穷无尽的资源,只要把西部的资源开发出来,那么西部地区经济的迅速增长就是轻而易举的事情。但实际情况并非完全如此,除了水能资源和煤炭资源之外,西部的优势资源几…  相似文献   

16.
中西部地区开发 ,总的思路应是开发跟开放相结合。几个观点 :1.西部地区要重新认识自我 ,要让世界认识西部 ,应宣传能够让世界人民重视和喜欢的东西。西部要重新认识的东西很多。其中有个文化问题 ,这是精神财富问题。这次陕西课题组没有研究文化的。我说的文化是大文化 ,是社会意识形态的文化 ,这很值得研究。西部开发把文化资源挖掘出来 ,能够振奋人心。江泽民同志说“要富国强兵 ,增强民族凝聚力”。增强民族凝聚力靠什么呢?靠文化。要把优秀的传统文化挖掘出来。西部开发要找到一条新的思路 ,我看也要从这里面去挖掘。整个社会经济发…  相似文献   

17.
民族文化可以为西部地区的物质文明建设提供发展基础、智力支持和精神动力。在新世纪 ,必须采取措施将西部地区独特、厚重的民族文化底蕴变成推动西部区域经济发展优势 ,大力发展文化产业 ,促进西部地区物质文明建设 ,全面推进西部地区小康社会建设。  相似文献   

18.
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提出了经济、社会、环境三者协调发展的目标。文章分析了这一目标对西部产业发展的要求,指出促进产业组织优化、加快现代产业体系建设是西部地区提升经济水平、促进民生建设、保护生态环境的必然选择。在分析比较了循环经济和产业集群组织模式的各自优缺点之后,提出了通过产业集群和循环经济的有机结合、发展循环产业集群,是新一轮西部大开发的产业组织模式的最优选择的观点。  相似文献   

19.
青年最具学习能力,可以迅速掌握新技术,较之其他年龄段劳动者具有无法比拟的优势.技术进步要求教育与之同步发展,教育的内容和形式要能够体现出技术进步对当前劳动力素质的要求和变化.青年学习新技术能力的个体差异很大,受过良好教育的青年学习新技术上手快,在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而受教育状况不好的青年往往缺乏学习新技术的基本能力,因此两类人群之间的收入差距会进一步加大,青年内部将产生两极分化.  相似文献   

20.
加强区域旅游协作 促进川渝经济圈的快速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川渝经济合作发展的前景四川和重庆两地同处西部,山水相连,地域相邻、地缘相亲、经济相融、互补性强,在各种领域具有广泛的合作基础和前景。重庆在发展机械制造业、商贸流通方面的经验以及经营和管理城市的经验较为丰富。四川作为资源和人口大省,在旅游开发、电子信息、饮料食品、航空航天等领域有一定的比较优势。四川、重庆两地许多经济指标虽然在西部地区有一定的优势,但与全国平均水平特别是东部发达地区相比,差距还很大,甚至有进一步拉大的趋势。如何加快长江上游经济带的发展,构建川渝区域优势,是两地共同面临的重任。2004年2月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