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新的技术革命浪潮的到来,西方未来学者对未来社会的发展提供了各种各样的预测。阿尔温·托夫勒认为社会的发展将会出现“超工业社会”,丹尼尔·贝尔称之为“后工业社会”,奈斯比特称作“信息社会”,布热津斯基称作“技术电子社会”等等,但现在都趋于称作“信息社会”,究竟社会的发展会不会出现一个“信息社会”?应当如何看待“信息社会”?存在着各种不同的看法,现将主要观点概述如下:  相似文献   

2.
最糟糕的企业家,就是自以为是的企业家。[法国]吉尼·罗奥克敦特公司前总裁:詹姆士·高史密斯一家朝气蓬勃的公司,它的目标、改策、指导路线,都是日常高效率工作和创造“合作一致”所必须的基本条件。[德国]巴斯夫公司常务董事施恩夏不同职工对话,公司怎么能发展?[韩国]MK 出租汽车公司董事长俞奉植罗斯路易斯不是只管“卖车”,我们公司是要把“威信”与“信誉”都卖出去。[英国]罗斯路易斯汽车公司创办人罗斯只要把人放在第一位,就不会失败。西分世界的管理巨人、英国马克士·斯宾塞零售公司创造人米采·马克士。如果你不让雇员参与公司事务,你怎么能识别人才和他们的潜力呢?贝亚姆公司集团前人事主管迈克·琼斯完善的经营管理最先决的条件必须要用人恰当![英国]马歇尔坏的开始会造成恶劣的结果,挑选人才的错误,会酿成企业无可挽救的恶果。  相似文献   

3.
创造性思维是一切创造活动的核心,是造就创造性人才的前提。在科技飞速发展,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教育工作者应该把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作为首要任务,并在日常教学中加以引导。怎样实现教法与学法最优结合,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是时代的呼唤,是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  相似文献   

4.
一部人类文明史就是一部创新史。正由于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的不断创新 ,人类才达到了今天这般的高度文明。人类的不断进步 ,其实就是创造型人才聪明才智的高度发展并将其运用于社会实践的过程。就人类的未来而言 ,创新在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作有具有决定的意义。没有创新 ,就没有发展 ,就没有人类的未来。创新及创新人才的重要性毫无疑义 ,然而 ,对“创新”的内涵究竟应该如何理解 ?这应当是关于“创新”系列概念中的一个首要的问题。在中国古代的历史文献中 ,许多学者都很重视人才的创造性 ,在先秦诸子中 ,老子是最突出的一个 ,他提出…  相似文献   

5.
本书是苏联哲学博士Б·Г·安东年科等12位学者(其中一人为匈牙利哲学博士Д·法尔卡什)集体撰写的具有较高学术水平的一部专著。全书共12章,由每位学者围绕共同主题各写一章。该书1988年由乌克兰政治书籍出版社在基辅出版. 作者从基本原理与当代现实的结合上,从12个侧面分别研究论述了《共产党宣言》这一天才著作的基本思想,以及列宁对这些基本思想的创造性发展。同时,书中也分析批判了资产阶级和修正主义对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理的歪曲和篡改。该书12章的标题分别是:  相似文献   

6.
关于创新人才培养的心理学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造就一批高层次创新人才 ,对于实施人才强国战略有重要意义。综合国内外有关创造性的重要心理学研究成果 ,主要探讨了七大问题 :创造性的社会和个体标准 ;创造性的思维与知识基础 ;创造的领域性 ;创造的十年律 ;创造的最佳年龄 ;创造者的人格与怪癖 ;创新教育与教育创新。在此基础上 ,深入反思了有关心理学研究对于创新人才培养 ,特别是有关制度设计的启发 ,试图为人才强国战略的落实提供某些依据和思路。  相似文献   

7.
在科技进步日益成为国际社会发展主旋律的今天,依靠人才和科技推动经济增长已成为当代世界各国发展的必由之路。为了现实和未来的需要,社会对青年一代的科技意识要求越来越高,这已成为一种普遍现象。中国作为一个正在崛起的发展中国家,更应培养出具有良好科技意识的、能够承担未来社会发展重任的青年一代。  相似文献   

8.
当前,民营经济实施“科技兴企”战略既具有重要性也有紧迫性。实施“科技兴企”战略,既需要企业的自身努力,也需要政府的政策支持。可供企业选择的策略主要有:树立科技意识;鼓励开拓创新;突出市场导向;高度重视人才;善于搞好合作;全面掌握信息;重视成果转化;用好政府政策;科学管理决策。同时,政府应通过构建金融扶持体系、投资融资服务平台、社会化服务体系、合理的企业分工体系以及建立市场开拓服务平台,创造尊重人才的社会环境,制定促进民营科技投资的配套政策,完善知识产权保护的法制环境,引导民营经济的投资方向等,为民营企业实施“科技兴企”战略提供支撑和条件。  相似文献   

9.
高校的创造型教育是以全面、充分发展大学生创造力为核心的教育,它的主要任务是进行知识创新、人才创新和教育创新,其关键是人才创新,培养创造型人才。创造型人才必须具有创造素质,创造素质的核心是创造性思维能力。一、大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1.大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含义和特征就其本质来说,创造性思维是一种思想方法,是主体在认识世界过程中所采用的方式、手段,是主体为达到特定的目的所采取的不可或缺的中介要素。是人才创造性活动的前提和源泉。没有创造性思维就没有人才的创造性劳动。创造性思维必须具备批判性、独创性、深刻性…  相似文献   

10.
一部人类文明史中,从一定意义上说就是人类不断创造、勇于创新的历史,江泽民同志说:“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21世纪,中华民族要想达到世界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屹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就必须十分注重“创新”,而创新离不开创造性人才。一、新世纪呼唤创造性人才21世纪即将来临,随着社会进步,经济发展以及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对人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人们在经济、教育、科技与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所表现出来的创造性,是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巨大推动力量。所谓创造,是包括知、情、意、行在…  相似文献   

11.
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创新的核心是科学技术的创新,科学技术创新的基础在于创造性人才的培养和教育。青少年的创造性思维能力直接决定了一个国家未来的科技创新能力。如何在新形势下有效地培养青少年的创造能力是许多教育者关心的问题,对此应采取有效的策略。  相似文献   

12.
史晓雪  王永兰 《工会论坛》2003,9(4):122-122
想象是一种创造性的思维活动 ,是审美活动中的一种重要的心理功能。可以说 ,没有想象就没有审美鉴赏和艺术创造。想象在审美判断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那么 ,我们怎样培养和丰富学生的想象力呢 ?一、要有丰富的生活积累生活是培育想象之花的沃土 ,我们有丰富的生活经验 ,才能由此及彼 ,触类旁通 ,视通万里 ,浮想联翩 ,创造出新的形象。果戈里向普希金讨来一个故事情节 ,就能写出个有声有色的喜剧 ;托尔斯泰看到地边一棵被摧折而又顽强的牛蒂草 ,就完成了《哈泽·穆拉特》的构思。这并不是他们有什么“神来之笔” ,也不是受到了什么“神的启…  相似文献   

13.
(说明:括号中,前为期数,后为页数)政哲学新时期社会主义政治丈明建设的指导忍想论邓小乎理论的开放特色...·..........……加快人才资源向人才资本转变推进马边发展新跨越 ‘””””“‘”‘’“‘”””.”‘”二’.’··················……邓顺贵(1.7)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加快人才资源向人才资本 转变···············································,……贫学书(l .10)人民群众是创造借界历史的动力 —论毛泽东同志新民主主义革命人民群众观 ·······…  相似文献   

14.
江泽民同志在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强调指出:“我们必须把增强民族创新能力提到关系中华民族兴衰存亡的高度认识。教育在培养民族创新精神和培养创造性人才方面,肩负着特殊的使命。”在知识全球化、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的今天,创新对于民族、国家和社会的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意  相似文献   

15.
,.。 本刊专稿保障人权是我国社会主义公安工作的 一项基本原则………………志良(2·3)警衔制与正规化建设……………陈丙雷(2·9)搞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为改革开放创造 良好的社会环境……………雷庆同(3·3)学习贯彻中央“决定”尽快理顺公安管理 体制…………………………李广经(3·10)浅谈公安改革及应当遵循的原则 ……………………裒其法弋振立(4·3)试论“两手抓“两手硬”的指导方针问题 ………………………………江峰(4·6)竭尽全力为我省经济再上新台阶创造良好 的社会治安环境……………李志斌(5·3)要坚持和发展公安工作的群众路…  相似文献   

16.
创造教育是以培养创造型人才为目标,将创造学的理论和方法、人才成长与培养中已经掌握的规律和经验贯穿于教学各个阶段的教育。开展创造教育,培养大批具有创新精神的人才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客观要求。创造型人才的创造性体现在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两方面,通过创造教育将两者很好地结合起来,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潜能。进行创造性教育必须要有创造性的教学环境,要有创造型的教师,要使学生养成创造性学习的习惯。  相似文献   

17.
知识经济与素质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素质教育与创造型人才的培养 素质教育是培养创造型人才的教育,创造型人才的基本特征突出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一是具有创造性,勇于开拓,锐意进取,有强烈的创新意识,有很强的创造能力。二是勇于进行创造性实践。创造性实践是一种以明确的创新意识为目的,并使之物化为预期结果的实践活动。三是具有很强的适应性。有应变能力,无论在顺境或逆境中都能积极生存和发展。四是具  相似文献   

18.
为了了解当代大学生的成才现状,我们对曲阜师范大学十二个系,十四个专业的大学生进行了有关成才问题的抽样问卷调查,现将调查结果整理如下: 一、大学生成才现状: (一) 当代大学生的“人才观” 现代人才学认为,人才是以其创造性劳动为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作出一定贡献的人。这种对“人才”的创造性特征的强调,是符合当今社会对人才素质的要求的。从人才学上对人才成长时期的划分来看,大学阶段既是人才成长继承期的高级发展阶段,又是向创造期飞跃的转折关头。因此,本文所涉及的“成才”就是一个动态的概念。那么,当代大学生对“人才”是怎样理解的呢?调查表明,有65.4%的人认为,人才应该是“德才兼备的人”,“对社会作出创造性贡献的人”,认为人  相似文献   

19.
本刊专稿强化公安工作服务市场经济……·……...………”本刊评论员(1·4)改革和加强公安派出所工作对策探讨 ……………………本刊评论员(2·4)公安体制改革之我见……孙志强(2·4)认真解决农民群众关心的治安问题为农村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社会环境…………… ………………………李志斌(3·4)新时期公安工作贯彻执行群众路线的问题和建议……………………李广经(3·6)县级公安机关体制改革的思考 ………………………牛风朝(4·4)公安机关人事制度改革势在必行 一………………………王一峰(4·7)试论市场经济体制下刑事犯罪的发展趋势及公安…  相似文献   

20.
关于凝聚高层次人才的战略思考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高层次人才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是当前激烈的全球性人才争夺战的重点。高层次人才是知识层次高、创新能力强、社会贡献大的人才群体 ,具有高创造性、高流动性、大协作性、强时效性、相对性和地域不均衡性等本质特征。凝聚高层次人才是一项系统工程 ,要做好这项工作 ,一是要坚持培养、引进并举 ,构筑人才高地 ;二是要结合实际需要 ,加大引进力度 ;三是要坚持以人为本 ,激发工作热情 ;四是要调整政策 ,完善人才机制 ;五是要创造平等机遇 ,稳定人才队伍 ;六是要营造创新文化 ,力求马太效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