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历史哲学首先是哲学,然后才是关于历史的哲学;其核心是大写的历史;它关注人类的历史存在感,关注我们对意义的渴求.历史哲学回答了关于历史存在的意义问题,并满足了我们这个时代的需要.赫勒认为,所有的哲学都提出了人类存在的意义问题,人类存在被体验为历史存在.历史哲学引导人们去行动,去生活,去思考.  相似文献   

2.
根据尼采的谱系学思想,本文全面分析研究了尼采的强力、强力意志以及超人等思想的内在关系,指出了人的生命才是尼采哲学的基础。而这种生命并不是人的本能而是人的强力意志,从而说明了尼采哲学的基本内容。在此基础之上,本文分析了尼采提出上帝之死这一虚无主义命题的存在论意义和目的。这种意义就在于,尼采哲学既是传统形而上学的终结。又是现代哲学的开端。其目的就在于,他为人类社会和人的生活意义重新确立了一套标准和原则,并指示了人类社会未来发展的一种方向。按照尼采的思想,未来哲学的基本任务就是价值世界的重新建立。而这又是现代哲学的中心问题之所在。因此,本文认为,价值和意义的问题才是尼采哲学真正的意义与使命所在。  相似文献   

3.
三、发展观和可持续发展的哲学思考发展观是人们对世界发展的根本观点,其通过一系列概念范畴的逻辑推演所形成的思想体系就是发展哲学。由于哲学中所关注的发展是“属人世界”的发展,因此人类社会及其所依托的自然环境,是发展哲学的研究对象。1、发展观的中心和基本问题。一些论者认为,发展观所经历的不同历史形态使它先后分别以物和人为中心。由于以经济增长为中心的发展观是见物不见人的,因此只有以人为目的,通过物的发展实现社会和人的全面进步才是合理的发展观所应确立的中心。有的论者则进一步指出,由于以人为中心的发展观步入…  相似文献   

4.
哲学关注的中心问题是人的问题 ,人的现实生活意义是哲学思考与反思的主要内容之一。人生之旅就是在社会历史进程中展开的丰富的社会关系与社会矛盾。人对现实生活意义的探索构成人存在和生活的支撑点 ,并且渗透于整个历史进程之中。价值观和信仰是人对生活意义思考的集中表现。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人类历史迄今为止最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是我们探索生活意义的航标。  相似文献   

5.
接踵而至的生态危机向人类提出了一个严峻的问题,物质化的生活方式已经陷入了泥潭,人们亟需建构一种生态型的生活方式。深生态学相较浅生态学而论,它提供给人类一种焕然一新的思维方式,促使哲学范式发生了根本性转变。在深生态学博大精深的思想体系中,蕴含着丰富的深生态理论、深生态实践思想底蕴。以生态生活的视角,重新解析和阐发奈斯的深生态学,旨在深入挖掘和梳理其对当代生态生活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6.
以知识创新、信息技术革命和经济全球化为主要特征的新经济浪潮以不可阻挡之势冲击着世界 ,其对人类的影响是深刻的、持久的和深远的。面对这一刚刚显现出来的新的的经济形态 ,我们应该如何认识它 ,面对它 ,这是每一个生活在这个时代的人们都不得不关注的。本文力图就“新经济”的界定、特征和所带来的影响提出作者看法。  相似文献   

7.
自然知识和人文知识带给人们不同的文化修养。自然知识是主体人用来解决物与物之间的关系而对人类生存条件进行的理论探索,人文知识使主体人能够正确或比较正确地解决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能够深刻认识社会历史领域的法则、秩序和规律。它们经过人的实践活动,构成有意义的文化世界和生活世界。人的理想、信念、信仰和道德必须建立在法则、秩序、规律的基础上。在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自觉地认识到这一点,将有助于全面提高人生修养。  相似文献   

8.
什么是人际关系?什么是人际关系学?其内在规律是什么?对于人际关系我们应当怎样做?不应当怎样做?这些正是周向军教授的新著《人际关系学》所要回答的问题。“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对一个人来说,他所面对的不外乎一个物的世界和一个人的世界。事实上人们对于这个物的世界已经给予了充分的重视,我们学习的各种知识、技能,大多是用来在这个领域中施展的,显然这与人的生物属性有关,人每时每刻都需要物的支持。那么对于人所面对的人的世界呢?是不是人们也应当掌握应用于这个领域的知识、技能呢?答案是肯定的,“人际关…  相似文献   

9.
高继宽 《工会论坛》2007,13(5):160-161
哲学意义上的思维方式体现了哲学对待人所属世界的方式,是理解人与他所属的世界及相互关系的基本模式和理论化表达。不同的世界观表征着人们对于整个世界的不同理解、阐释和态度,这实质上就是对待世界的哲学思维方式。马克思的实践论思维方式从实践这一人的思维的最本质、最切近的基础出发,以实践的观点、从实践的高度来关注、理解和把握人、人的世界以及揭示人与所属世界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非马克思主义哲学观的历史演变表明,关于哲学本身最受人重视以致着力于探究的是其性质、功能和形态这三个方面的问题。马克思主义的哲学观是在应对近现代科学对传统哲学所提出的挑战时提出来的,它主张充分尊重经验科学,严格依据经验科学的要求来改造传统哲学。据此,现代哲学应当是依据经验科学的成果来解释世界和改变世界的理论科学与实践哲学,它不只是表现为一种抽象的知识形态,还必然要表现为一种现实的实践形态。  相似文献   

11.
一、知识的特性 知识是人们在改造世界的实践中所获得的认识和经验之总和,是人脑的产物。它包括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哲学的一切成果,属于人类的认识范畴。 如果把知识作为一个整体看待,它具有如下明显特性: 1)资源性。知识是一种资源和财富。知识作为精神产品,对于自然和社会具有巨大作  相似文献   

12.
[法]吕克.费希著,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10年10月版事实证明,一切都仿佛要把现实世界最为根本的"内在"转化为人类存在这一不容侵犯的法则。在这样一个世界里,对生命意义的探究是不是己变成明日黄花?“美好生活”这一古老的问题是否已经烟消云散,沦为技术世界的又一个牺牲品?无论如何,我们可以肯定的是,它以不同的方式提出来了,本书的意图正是讨论其差异所在。  相似文献   

13.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政治生活、经济生活、文化生活、精神生活乃至全部的社会生活,都发生了深刻的变革。在这场变革中,中国哲学也经历了自身的解放,突出表现为:一方面强化哲学研究中的问题意识和创新精神,从教条主义的研究方式中解放出来,另一方面突破了哲学的科学解释模式,从哲学的知识论立场中解放出来。文化哲学的出现和兴起正是这一解放的产物,它超越了传统哲学那种对人和世界所做的形而上的思辨,转而回归到人的生活世界,强调人文精神的重建,实现对人的文化实践的终极关怀,主张形而上的理性反思与实证的文化批判相结合,从而实现一种新的…  相似文献   

14.
当今时代,以女性主义意识和理论为基础的“性别研究”正在世界范围内蓬勃发展,并在各个领域成为显学。女性主义理论发展值得关注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它对已有理论和知识系统的全面质疑和挑战,从认知意义上说,女性视角补充了一个人们认识世界和自身的新的角度,至少可以弥补以往人类认识上的缺失,从而使人类认识系统臻至完备。女性主义伦理学及其道德教育理论的研究成果也为道德教育的实践提供了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15.
对世界本质的追问形成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大哲学派别,尽管他们的观点针锋相对,但二者的思维方式是一致的,即离开人的感性活动和实践活动去追问世界的本质。马克思哲学批判继承了人类历史上一切优秀文化成果,他把从追问世界的本质转变为追问人的感性活动和现实生活,形成一种现实的感性世界。马克思认为,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通过实践不断地改造自然,显示了人在自然界中的主体地位。人类通过生产劳动、社会交往和语言符号形成了现实的人类世界图景。这是马克思哲学革命的本质所在。  相似文献   

16.
实践是人类的基本生存方式。人作为一种自然存在物,不仅生活在事实世界中,亦生活在自己所创造的意义世界中。实践是人生存意义的源泉,马克思的意义理论就是以实践为根基,揭示了人丰富多彩的意义世界。  相似文献   

17.
哲学社会科学是帮助人们解决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解决理论认识和科学思维,解决对社会发展、社会管理规律的认识和运用的科学。它能帮助人们正确认识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提高道德素养和精神境界.是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和塑造人类自身的强大思想武器,哲学社会科学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  相似文献   

18.
实现人类的解放与人的全面自由发展,不仅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主题,也是马克思所有理论的归宿点和落脚点。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认为,共产主义社会是人全面发展的社会,世界历史的发展就是现实个人的发展,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同人的全面发展进程是一致的。当代社会最基本的特征之一是正在走向全球化,这对社会生活有很大的影响。用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看待当代人的全面发展和探求当代人全面发展的途径,对当代人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历史本身发展的产物 ,正确地反映了时代的潮流 ,科学地解答了时代所提出的问题。它扬弃了以往的哲学理论 ,使自身成为最新形态的、完全科学的哲学。它把辩证法同唯物主义结合起来 ,实现了哲学革命性的飞跃 ,成为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体系 ,为人类特别是无产阶级提供了伟大的认识工具。并且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科学性与革命性都是在实践的基础上的统一。马克思本人曾认为 ,过去的哲学只是如何解释世界 ,而现在的任务是如何改变世界。应该说 ,他的整个哲学的根基都是建立在实践观的基础之上的 ,而实践本身就是人们历史客观的物…  相似文献   

20.
对世界本质的追问形成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大哲学派别,尽管他们的观点针锋相对,但二者的思维方式是一致的,即离开人的感性活动和实践活动去追问世界的本质,马克思哲学批判继承了人类历史上一切优秀文化成果,他把从追问世界的本质转变为追问人的感性活动和现实生活,形成一种现实的感性世界.马克思认为,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通过实践不断地改造自然,显示了人在自然界中的主体地位.人类通过生产劳动、社会交往和语言符号形成了现实的人类世界图景.这是马克思哲学革命的本质所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