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当今世界,城市文化已成为整个社会的主流文化。城市文化往往体现着国家的文化水平。城市是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和信息文化的主要载体。提升城市文化,是促进城市现代化的必经途径。提升城市文化直接关系到提升市民乃至国民的文化素质。为把提升国民素质作为最终目标的城市文化建设必须与学习型城市建设融为一体。学习型城市是以教育和学习为主导的城市现代化发展模式。建设学习型城市的基本目标在于:树立先进的学习理念,营造全民学习的良好氛围,建立健全终身学习体系,形成社会化学习网络,实现教育资源共享,通过学习提高人的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充分发展人力资源潜力,为经济社会发展做出积极贡献。建设学习型城市的重要途径之一是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相似文献   

2.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可持续发展城市周勇王钟党的十五大报告指出:“我国是人口众多、资源相对不足的国家,在现代化建设中必须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城市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中心,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载体,只有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才有区域的可持续发展、国家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3.
法治化城市的内涵及其与现代化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法治化城市建设是落实我依法治国方略的举措;法治化城市的价值意蕴与法治国家具有一致性,其本身就是法治国家的重要组成部分;地方法治化城市建设是因地制宜推进法治国建设有力举措,也为国家法治建设提供经验和参考。法治化城市是法治在地域范围内的具体体现,它是以国家宪法、法律为基础,以保障人权为目的,以制约权力为重点的,适合地方城市实际的治理模式和状态,它通过规范的地方权力运作和普遍的守法意识,实现城市政治文明、经济建设、文化事业、社会秩序、公共服务等方面的全面协调发展。因此,没有法治的城市也不能称之为现代化的城市。法治化城市是城市经济现代化的动力所在,城市政治现代化的根本保证,城市文化现代化的制度基础,有利于促成人的现代化。  相似文献   

4.
创新发展是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的五大发展理念之一。城市创新发展是国家实施创新发展战略的重要基础,也是国际化城市建设的内在要求。成都正加快向国际化、现代化都市迈进,必须以国际化的思维和视角,加快建设区域创新型城市,在体制机制、人才机制、产业领域、科技领域、空间布局等方面积极探索和实践,打造与区域创新城市相适应的创新环境,努力实现国际性区域中心城市的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5.
中国式城市治理体系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城市发展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中国化时代化的理论创新与实践。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对城市现代管理体系建设进行了艰难而曲折的探索。改革开放后,城市管理由政府一元化管控模式向以政府为主的多元化管理模式转变。党的十八大以来,城市管理转变为城市治理,现代城市治理体系基本形成并日益完善,城市治理能力也日趋现代化。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了“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人民城市理念和“全周期管理”理念等创新理论。新时代中国式城市治理体系具有新特点,一是从顶层设计到贯穿基层社会,二是系统性与协调性相结合,三是以高新技术为支撑的智慧城市治理体系。  相似文献   

6.
绥德县从过去的流通带动战略转变为城市带动战略 ,以建设商贸重镇、恢复“旱码头”地位为目标 ,以增加县城人口为突破点 ,以调整所有制结构为核心 ,以改革投资经营为重点 ,以实施配套改革措施为手段 ,加快县城和小城镇建设步伐 ,力争用10年左右时间 ,把县城建设成为拥有15—20万人口的现代化商贸城市。  相似文献   

7.
自国务院批复郑州建设国家中心城市以来,郑州国家中心城市建设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但是,进入新发展阶段,我国经济发展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新冠疫情、极端天气等不确定因素交织叠加,郑州国家中心城市建设过程中仍存在一些亟待破解的难题,诸如经济实力有待提升、科技创新基础薄弱、国际化水平不高、高端要素支撑不力等。面向未来,郑州要通过实施创新驱动、科教兴市、人才强市战略,以创新引领国家中心城市建设,全面开展“三标”活动,奋力建设“创新郑州”“产业郑州”“枢纽郑州”“韧性郑州”“实力郑州”,为服务全省乃至全国大局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相似文献   

8.
“科教兴国”是中央制定的大政方针之一,教育是国家发展的基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国民经济空前发展,综合国力迅速提高,现代化建设初具规模。现代化的城市需要有现代化的意识、观念和素质的人来管理,这是在现代化硬件发展中对软件需求提出的新课题。  相似文献   

9.
<正> 城市是一个不断发展着的经济实体、社会实体和物质实体之有机统一体.城市建设是城市有机统一体赖以形成与发展的关键,加强城市建设是推进城市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加强城市建设管理是现代城市政府的主要职责.作为“一夜”崛起之城的深圳,城市建设的作用显而易见,不仅表现了特有的深圳速度,且体现了特定的深圳效益(开发一片,建成一片,见效一片).正是凭借此速度与效率,使得深圳在短短的十余年中从一个边陲小镇发展成为一个新兴的初具规模的现代化城市.——深圳的发展,是千千万万建设者艰辛劳作的结果,亦与城市建设系统的机构、体制诸方面的改革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0.
浅论生态城市建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前,建设生态城市己作为加快现代化建设步伐、增强城市综合竞争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重要举措。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生态城市开始成为人们聚焦的一个热点。在大力推进城市化和构建和谐社会过程中同时推进城市的生态化建设,是21世纪赋予我们的伟大历史使命,是贯彻党的“十六大”提出的“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1]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11.
城市精神是城市之魂,综合反映了城市居民的文明素养与道德理想,是城市居民的精神价值与共同追求,引领着城市的未来发展,其中的人民主权、人格平等等理念同时构成了城市法治的核心组成部分。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首次专题讨论了依法治国方略,研究全面推进依法治国重大问题,为加快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进行顶层设计和战略部署,更加彰显了依法治国提升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制度保障作用。而城市法治化正是依法治国在区域范围内的  相似文献   

12.
全球化、信息化是未来城市经济发展的总趋势,实现城市信息化是一个城市融入全球化浪潮的必要条件。广泛开发各类城市资源并实现资源共享,加强和推进城市信息化建设,将成为推动城市走向现代化新的动力。我国信息化建设主要包括领域信息化、区域信息化、企业信息化和社会信息化四个方面,城市信息化作为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区域信息化的核心,也是国家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信息化的具体表现——数字城市建设已成为全社会的热门话题,成为IT行业和城市建设部门关注的焦点。数字城市建设已被列入信息产业部“十五”期间的十大信息发展战略重点,科技部、建设  相似文献   

13.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强调要“推进以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新时代党建引领城市社区治理实践在微观、中观和宏观视阈上体现出了价值面向:从微观上看,新时代党建引领城市社区治理实践以维护社区公平正义为其价值目标,以实现人民当家作主为其价值底蕴;从中观上看,新时代党建引领城市社区治理实践以化解社会矛盾为其价值诉求、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为其价值升华;从宏观上看,新时代党建引领城市社区治理实践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其价值主旨。  相似文献   

14.
1998年至2002年,贵阳市围绕“开拓创新,强市升位”的总目标,紧紧抓住西部大开发和国家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的机遇,立足“环境立市、工业强市、科教兴市”,坚持以实现跨越式发展为主题,多渠道筹集建设资金,加大了基础设施的投资力度,拉动了国民经济快速增长。随着城市建设力度不断加大,城市化进程加快,极大地改善市民的生活环境,提升了城市整体环境形象。  相似文献   

15.
国家和社会的关系历来是政治学和社会学所关注的问题。目前我国的国家与社会的关系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革,城市的社会生活和管理体制也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小政府,大社会”的格局正在形成,整个社会开始由“单位制”向“社会制”、“国家制”向“社会制”、“国家制”向“社区制”全方位转型,这一社会转型过程实质上就是重新构筑我国城市社区治理结构的过程。  相似文献   

16.
城市精神是一个城市创新的灵魂,也是一个城市蓬勃向上、日新月异的发展动力。归结起来就是一种与时俱进的城市创新精神以及所表现出来的城市现代化与人文关怀。一、城市精神:城市现代化与人文关怀。任何一个城市精神的描述不能不与这一城市的现代化与人文关怀有机地结合起来。加快实施城市化、现代化发展就是这一城市精神的生动写照。由于城市精神、城市化战略往往与现代化国际化相互依存,相互推动,城市化发展与城市精神之间实际上存在着一“种双向互促共进关系”城市化水平随着经济发展而发展,精神文明建设随着城市化水平提高而提高。在改…  相似文献   

17.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智能城市建设已成为许多国家和地区重夺竞争优势的重要战略措施。为此,万州要发挥“后发优势”,加快智能城市建设,搞好顶层规划设计,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加快信息产业发展,构建网络安全环境,全方位、广角度打造三峡库区“生态环保”、“智能高效”、“方便快捷”的新兴智能之城。  相似文献   

18.
在中国文化中,人是宇宙万物的中心。“以人为本”、“以人为贵”的思想,古来有之。在当今时代,强调以人为本、以人为贵,珍惜和爱护每个公民的生命更有其重要的现实意义。因为搞知识经济、进行现代化建没,没有人、离开人的主观能动性则一切都无从谈起。关心人、爱惜公民的生命,既是事业赋予我们的责任,又是传统伦理道德的题中应有之义。搞经济建设要靠人,社会发展离不开人。要让以人为本、以人为贵、讲求人道在社会中形成习惯,蔚成风气。  相似文献   

19.
一、国内的城市建设模式探索(一 )上海上海自 2 0世纪 90年代以来 ,提出了“一个龙头 (浦东开发 )、三个中心 (国际经济、金融、贸易中心 )”的发展目标 ,经过两轮“一年一个样 ,三年大变样”的大规模基础设施的建设 ,黄浦江边一个新的国际化大都市的雏形已初具规模。其在城市建设实践方面有两个重要成果值得重视 :1 关于上海市的城市“后建设”同济大学的章仁彪同志提出了上海的城市“后建设”思想 ,提出上海经过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之后 ,应当加强城市管理 ,以推动上海市的发展。所谓城市“后建设” ,并非不要建设 ,而是指重点发生转移 ,…  相似文献   

20.
数字城市:一种新的城市生存发展方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数字城市是城市现代化的必然结果,也是一种新的城市生存发展方式。我国数字城市发展呈现出“城市数字化工程初见成效、信息化试点城市逐年增多、数字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初具规模、数字城市解决方案问世、数字城市论坛与日俱增”等特点。数字城市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构建中国式数字城市必须采取综合政策措施,这对于推进中国城市化与信息化的协调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