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法人治理结构改革是全球非营利组织治理研究的一个重要主题,也是适用于中国事业单位治理改革的有效举措。中国事业单位法人治理结构改革改革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事业单位的行政化倾向、委托——代理问题普遍化、改革存在较大阻力。这和政府与理事会职责划分不明确、理事会职能发挥有限以及改革配套机制缺失密切相关。优化事业单位法人治理结构改革的法律环境是前提,构建新型的政府和事业单位法人关系是核心,完善事业单位法人内部治理结构是根本,健全事业单位法人评价机制是保障。  相似文献   

2.
腐败是危害党的生命力和战斗力的最大毒瘤,反腐败是最彻底的自我革命。党的二十大再次传递了“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党的自我革命永远在路上”的强烈信号。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微腐败”也可能成为“大祸害”,要持续整治群众身边腐败和作风问题,让群众在反腐“拍蝇”中增强获得感。本文结合企业工作实际,围绕国有企业“微腐败”治理问题,深刻阐述治理“微腐败”的重要意义,总结梳理“微腐败”的特点及其危害,分析研判其多发频发的原因,研究探讨治理的对策。  相似文献   

3.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发展社会化大生产和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是国企改革的方向,公司制是现代企业制度的一种有效组织形式,法人治理结构是公司制的核心。所谓法人治理结构,也就是依据公司法,实行规范的公司制改革。企业中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与经理层(一般来说,经理层包括总经理、副总经理、财务负责人,上市公司又加上董事长的秘书)的关系,应该按照《公司法》行事,各负其责。目前在建立规范的公司制企业法人治理结构的过程中还存许多同题,本文拟对此问题做粗浅探讨。  相似文献   

4.
“内生腐败”及其成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历史上的官场“内生腐败”现象是一种整体性、结构性、系统性、联动性的内生拓展型权力腐败。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随着计划经济体制向现代市场经济体制转轨,原来的“全能主义”中央威权政治逐渐式微,全民政治动员性的国家意识形态逐渐淡出,一些地方政权中滋生出“腐败了的既得利益集团”,并且正在向群体化、集团化、规模化、半公开化扩散的趋势发展,最终将形成一个能左右当地官场政治生态、与中央政府相抗衡的“地方性权力实体”。这种家族化、帮派化、圈子化的地方政治退化现象被称为中国武的“地方政权苏丹化”,究其根源在于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与政治体制改革互相脱节,地方行政体制改革与财政体制改革互相脱节,实行“党内民主”与扩大“基层民主”互相脱节。  相似文献   

5.
张晓林  姜福传 《工会论坛》2001,7(6):104-105
腐败是当今世界刮遍全球的一股黑风 ,反腐倡廉成为世界各国公民注目的全球性问题 ,没有一个国家 (不论何种制度 )能百分之百地铲除了腐败。其实客观地看问题 ,一个国家及其制度的危险性不在于有腐败现象存在 ,而在于这个国家的权力机关是保护腐败的屏障还是震慑腐败的机器。勿庸置疑 ,我们国家的制度和权力机关的性质确定它是消除腐败的强力工具。然而事实上 ,在我国的局部地区和部门 ,则出现一些国家机关滋生腐败、策划腐败和保护腐败的现象 ,极个别机关部门甚至把腐败行为合法化 ,制度化。其突出表现是 :一是吃喝玩乐。一些党政机关、执法…  相似文献   

6.
"微腐败"是一种公权乱用行为。销售企业基层"微腐败"主要是指企业员工违反制度规定、个人违规违纪,利用公司业务渠道、岗位职权、机会等谋求私利的行为。基层"微腐败"问题虽然小,却能给企业形象和企业信誉造成极大影响。文章梳理了基层"微腐败"现状及主要表现形式,分析了其产生的原因,提出了加强企业内部管理,开展有效治理的具体方法和措施:做实思想教育、强化制度执行、严格监督检查、坚持从严处理、做好廉洁表率、强化警示教育等。  相似文献   

7.
反腐倡廉,加强党风廉正建设,一直是人们关心的热门话题.从整肃吏治腐败着手,通过对以深化改革为动力,形成权力制约上的新机制,使人不能腐败;以健全法制为保证,把廉政建设纳入法制的轨道,使人不敢腐败;以监督到位为关键,形成环环相扣的严密网络,使人不会腐败;以廉政教育为基础,筑牢思想道德防线,使人不想腐败等方面的分析,提出治理吏治腐败加强党风廉政建设的途径和措施,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党的十八大以来,随着反腐高压态势不松、力度不减,不敢腐的威慑作用逐渐显现,有效遏制了腐败行为的发生。但是,一些基层干部不想腐的思想自觉尚未完全形成,微腐败在一些地区不同程度地存在,不仅严重侵害了群众的根本利益,也破坏了党群、干群关系。因此,必须高度重视,直面微腐败的特点及危害,分析其形成原因,研究对策进行有效治理,形成基层反腐的强大合力。只有这样,才能不断铲除微腐败滋生的土壤,不断增强群众对正风反腐的获得感和认同感。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大量资金流入农村,大批项目在农村展开,农村"村官"腐败现象也开始呈现愈演愈烈态势,直接影响着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现阶段农村大量滋生的"村官"腐败现象,是村民自治背景下出现的一种新型腐败,是农村基层民主制度不完善、监督制度缺失和法律法规缺陷等制度性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预防和治理新形势下的"村官"腐败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绝不应机械照搬反腐败的传统经验做法,而是要从农村基层民主建设的实际出发,以健全村民自治制度为基础,以完善保障村民民主权利的机制为核心,以有效推进民主决策、民主选举、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为重点,以制度法规体系建设为保障,探索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村官"腐败的新路子。  相似文献   

10.
“亚腐败”是腐败滋生的一个重要土壤,是腐败社会化的一个重要表现形式,具有私利性、模糊性、普遍性和衍生性的特点和多种表现形式。社会转型期价值观的多元化、私人动机对社会职责的腐蚀、道德权威缺失与不良社会风气的影响是“亚腐败”产生的伦理原因。从伦理的角度治理“亚腐败”,一要树立公务员的正义观,二要铸造公务员的职业精神,三要培养公务员的责任意识,四要增强公务员的伦理自主性,五要筑牢公务员队伍拒腐的思想道德防线。  相似文献   

11.
一、治理结构虚设的原因在已改制的股份合作制企业中,通常按照章程的要求,成立了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等机构,但仔细考察其运行过程,就会明显感受到这些机构形同虚设,名不符实,企业并没有按照分权与制衡原则运作,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复杂多样的,大体上有以下几个方面:1.传统的企业经营体制的惯性作用。这种惯性作用既表现为厂长(经理)的专断性,又表现为职工的依从性,传统的企业内部经营实行的是厂长(经理)负责制,在这种制度下,厂长(经理)大权独揽,一人说了算,已经养成了独断专行的思想意识和工作作风,同时职工也…  相似文献   

12.
从源头治理腐败,是一个集法律、经济、道德三大支柱于一体的系统工程。 一、贪污腐败探源 什么叫“腐败”,就是“通过不正当的报酬(像贿赂)引诱政府官员违反职责的行为”。一个被广泛引用的“腐败”定义是:“因涉及私利(个人的、家庭的、私人帮会的)而以钱或以权谋私,致使公职人员偏离其职责的行为,或由于图谋私利而触犯法规的行为。” 历史上,“腐败”这一概念指政治上的行为,又指性方面的行为。  相似文献   

13.
目前,我国的国有企业除了一小部分运营较佳之外,大多数出现了效益滑坡、普遍亏损的情况。产生这种状况的原因固然很多,但由于企业人为因素即腐败造成亏损的不在少数。据湖南省1997年对102家亏损企业进行的调查结果表明,有60%的企业亏损是由腐败造成的。从全国各地地查处的国有企业违法  相似文献   

14.
<正>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坚定不移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着力创新体制机制,加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发挥国有企业各类人才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激发各类要素活力。”当前,国有企业的生产发展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公司治理体制机制也必须随之作出调整。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是完善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的基础,是全面推进依法治企、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内在要求。  相似文献   

15.
法人犯罪是商品经济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是各种社会矛盾共同导致的结果,转型期的经济体制不健全、权力商品化以及社会价值取向的嬗变是法人犯罪的社会根源和思想根源。法人犯罪直接危害国家经济建设以及执政党形象。预防制止法人犯罪,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必须动员全社会的力量实施综合治理。  相似文献   

16.
我国有两千多所高等院校,两百多万教职员工,是一个引人注目的庞大社会群体。近些年来,高校领导干部腐败案件易发、多发,并呈现涉腐干部位高权重、数量和金额不断增大、腐败呈群体化倾向、学术腐败较为隐性、腐败渗透到各层次大学等特点和趋势,应当引起高度重视。预防和治理高校领导干部腐败问题,应当着力完善高校内部治理结构,改革高校权力运行机制和学术评价机制,建立重大事项公开制度和廉政风险制度,加强高校防腐专项巡视工作。  相似文献   

17.
“地下出警队”违法犯罪及其治理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下出警队是近年来滋生的新型黑恶势力,其违法犯罪活动既有黑恶势力传统犯罪的基本特征,又有其自身特点。该种违法犯罪形式的滋生,既有权利救济渠道不畅、打击处理难度大、存在黑保护伞等公共性原因,也有非法市场需求及群众法律薄弱等社会性原因。必须采取隔断其滋生途径、快速处置等措施对其实施迅速、有效的打击,从而震慑犯罪,维护社会治安稳定,增强群众的安全感。  相似文献   

18.
"亚腐败"是腐败滋生的一个重要土壤,是腐败社会化的一个重要表现形式,具有私利性、模糊性、普遍性和衍生性四个特征和多种表现形式。当前,"亚腐败"在我国公务员的日常工作和生活中不同程度地存在,具有蔓延之势。它在我国公务员中的产生具有深刻的伦理原因,必须从伦理上找寻治理的对策,才能收取实效。主要的伦理对策包括五个方面内容:树立正义观、铸造职业精神、培养责任意识、增强伦理自主性以及筑牢拒腐的思想道德防线。  相似文献   

19.
"幽灵抗辩"是一种诉讼主张,属于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供述和辩解,是刑事诉讼中的一种法定证据。控诉机关一般不应承担"幽灵抗辩"的证伪责任,被告人对此应承担"说明"责任,法官应对"幽灵抗辩"尽查证责任,查证的方式包括证据调查、"事实推定"及测谎技术等。  相似文献   

20.
改革开放以来,国有企业腐败高发频发态势未得到有效遏制,国有企业腐败已成为国有企业深化改革、继续发展的重大障碍,为此,既要完善国企权力的制衡机制,消除国企中的绝对权力,减少国有企业腐败发生的机会,又要零容忍惩治国有企业腐败,使国有企业腐败高发频发态势在有效预防与严厉惩治的良性互动中得到有效遏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