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在现代社会,国家的各种权力主体之间的相互制约,是每个权力主体自我约束的前提条件。在我国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同样需要不断改善、完备权力的约束机制,这是有效遏制因权力滥用而导致各种腐败产生的基本保证。 ○遏制权力腐败,监督是关键 今天的中国,正处在新旧体制迅速交替,价值观念激烈冲撞的社会转型时期,各种权力制约机制处于孕育之中,需要一个艰辛而长期的完备过程;而因  相似文献   

2.
近几年来,公务员报考“冷热”不均凸显我国行政权力约束机制疲软,这是造成公共权力腐败的罪魁祸首。为了构建一套完善的行政权力制约机制,需要从道德约束机制、制度约束机制和监督约束机制三个层面入手。三种制约机制相互配合、相互支持,共同作用。  相似文献   

3.
要遏制和清除腐败,必须创新遏制权力腐致的机制:健全党内监督机制:健全完善社会主义法制:启动建立道德约束机制。  相似文献   

4.
从社会建党的角度看待腐败,实质上是关注了党和国家与社会的关系,关注的是党内腐败给党自身造成的巨大危害,给国家和社会造成的巨大危害。从社会建党的角度看待腐败蔓延的根源和机制,主要是关注党的权力与社会的关系,关注腐败向全社会蔓延过程中的权力扭曲现象,关注权力和社会之间的制衡机制。以社会建党为遏制腐败的根本对策,就是把遏制和根治腐败放到党的整个建设中去进行,放到党的社会革命时代的基本路线的规范下进行,并对反腐防腐有一个社会性的制度和机制,文明而又科学的制度安排、思想建设和道德规范。  相似文献   

5.
腐败问题已成为当今中国社会关注的重要问题,它从思想上、作风上、组织上严重侵蚀着党员、干部队伍,影响着党的凝聚力、战斗力,危及党和国家的生死存亡.本文从建立健全约束机制、监督机制、制约机制入手,探讨了遏制和消除腐败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试论政府权力运行制约机制的改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政府权力运行的制约是政府权力运筹学中的核心问题之一。权力失去制约必然产生腐败 ,为了遏止腐败必须改革政府权力运行制约机制。进行制约机制的改革又必须遵循如下路径 :推行分工制衡 ;强化行政责任 ;健全程序规则 ;加强法制建设 ,并在此基础上设计构建权力制约机制的具体对策。在实施对策的过程中要厘清权力制约与行政效率、自我约束与外部参与、自律与他律三对关系。  相似文献   

7.
警察拥有广泛的执法权,警察执法行为的使用是否正当,直接关系到社会的安危和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加强对警察执法的制约,防止警察执法权力滥用及执法不公和执法腐败等现象的发生是十分必要的。道德约束作为一种重要的权力制约方式,是对警察执法进行制约的最后一道防线。进一步完善警察权力的道德约束机制,不仅能够弥补法律调整的不足,而且对于警察在执法中真正做到依法执法和公正执法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反腐败,根本的对策,应从腐败的源头———权力过于集中,而又缺乏有效的制约机制入手,限制权力,防止权力膨胀;规范权力,防止权力滥用;约束权力,防止权力异化;从而形成掌权者不能腐败,难以腐败的社会氛围。  相似文献   

9.
反腐败的关键是强化监督制约机制王德新腐败的基本特征是权力的腐败,反腐败必须以权力相制衡,要从监督机制、监督制约机制上强化对权力的制衡。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逐步形成了执政党的监督、权力机关的监督、司法机关的监督、行政机关的内部监督、民主党派的监督、社会团体...  相似文献   

10.
微权力是指在权力运行体系中处于最底层并与权力对象直接接触的细微权力。微权力是单位权力运行的基础,影响、制约单位整个权力生态系统的健康与效果。没有有效的监督和制约,微权力的运行必然会出现机会主义倾向,表现为权力寻租和腐败。微权力机会主义投机性有其鲜明的特点。针对微权力腐败的特点,制定相应约束对策是规范微权力运行的必经之路。  相似文献   

11.
腐败的实质是公共权力非公共运用,滥用权力,谋取私利。有效遏制腐败的根本途径是坚持综合治理、标本兼治、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反腐倡廉建设战略方针,构建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打造廉洁高效系统工程。这一系统工程的核心就是强化权力制约,确保权力沿着正确的轨道行使,确保人民的权力为人民服务。要完善权力授予机制,完善民主监督机制,法治机制,制衡机制,权力运行公开机制,权力与利益分离机制,问责和惩处机制。  相似文献   

12.
腐败的实质是公共权力非公共运用,滥用权力,谋取私利。有效遏制腐败的根本途径是坚持综合治理、标本兼治、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反腐倡廉建设战略方针,构建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打造廉洁高效系统工程。这一系统工程的核心就是强化权力制约,确保权力沿着正确的轨道行使,确保人民的权力为人民服务。要完善权力授予机制,完善民主监督机制,法治机制,制衡机制,权力运行公开机制,权力与利益分离机制,问责和惩处机制。  相似文献   

13.
军队反腐倡廉重在治权,治权的核心是遏制权力滥用,确保科学用权。当前,权力的高度集中且缺乏制约已经成为军队领导干部腐败的直接诱因,需要进一步健全机制以制约、规范权力运行,弘扬军队正气。为此,充分发挥权力机关、广大官兵、制度机制和舆论媒体对权力的制约作用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腐败犯罪已成为中国的焦点问题和重大社会问题。新制度主义认为制度性缺陷导致腐败,现行的体制和具体制度存在的缺陷为腐败犯罪的发生提供了机会和条件。因此,只有通过制度创新和体制改革,完善激励机制,改革机会结构,强化约束机制,才能从根本上改变人们的行为方式,达到遏制和预防腐败犯罪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债权以及与债权相伴随的破产机制 (包括清算和重组两种形式 )在企业的治理结构中能够起到重要而独特的作用。但是 ,由于我国国有企业的债权“软约束”状况 ,使得债权的治理功能并未有效发挥。本文在分析债权约束理论的基础上 ,分析如何强化我国的债权约束功能。一、债权在公司治理结构中的约束作用债权以及债权所伴随的破产机制 (包括清算和重组两种形式 )在企业的治理结构中能够起到重要而独特的作用。表现在 :(1)债务契约是对企业经营者的“硬约束”。对管理者的外部约束主要来自于三个方面 ,即产品市场、资本市场以及管理者市场。在我国…  相似文献   

16.
腐败现象的产生,从根本上讲,是权力使用的失控,这一点从古今中外许多案例中可以得到充分证明。如何规范制约和监督党员干部正确使用手中的权力,已成为目前党风廉政建设的一个重要课题。根据多年的工作实践我们认为:强化党内监督是规范制约权力,遏制腐败产生的有效  相似文献   

17.
改革开放以来,国有企业腐败高发频发态势未得到有效遏制,国有企业腐败已成为国有企业深化改革、继续发展的重大障碍,为此,既要完善国企权力的制衡机制,消除国企中的绝对权力,减少国有企业腐败发生的机会,又要零容忍惩治国有企业腐败,使国有企业腐败高发频发态势在有效预防与严厉惩治的良性互动中得到有效遏制。  相似文献   

18.
论政府的经济性及其法律约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市场经济下,政府作为政治角色的同时也扮演着经济角色,政府的经济属性中的权力性决定它不应当像一般的经济人或组织那样在社会中追求利益的最大化.但缺乏约束机制的政府机构却很难尽如人意.本文力图以法律的形式对政府权力行使的范围做出框定,以防止绝对的权力导致绝对的腐败.  相似文献   

19.
我国在探索扩大省级政府教育统筹时,有必要改革和完善中央与地方政府的纵向权力约束机制,同时更需探索建立地方的横向权力约束机制,以此推进省级政府教育统筹的体制机制创新,推动省域教育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更好地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  相似文献   

20.
作为执政党,中国共产党的权力架构和制约机制是否合理,关系我们党和国家的发展和权力运行。就党内权力制约来说,其最大弊端就是实际存在的权力过分集中和由权力制约失效而引起的权力失控和滥用。因此,建立健全科学的权力约束机制,对于保证“权为民所用”执政理念的贯彻落实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