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张经武(1906—1971)又名张仁山,湖南省酃县(今炎陵县)人。13岁时考入湖南省立第三师范学校,后在爱国名将樊钟秀创办的建国军军官学校就读,193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2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历任瑞金红军学校政治营营长、军委军事教导团团长、广昌基地司令员、中央军委五局副局长、会昌教导团团长、军委直辖教导师师长、军委第二野战纵队参谋长、陕甘支队第三纵队参谋长、军委二科科长等职,  相似文献   

2.
广东梅县人。曾在黄埔军校和国民革命军中任职。1927年广州起义中任军事指挥部副总指挥,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8年赴莫斯科共产主义劳动大学学习。回国后任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委员,瑞金卫戍司令员,军委参谋长等职,参加了长征。后任八路军参谋长,中央军委参谋长,北平"军事调处执行部"中共代表,解放军参谋长,北平市市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广东省人民政府主席,广东军区司令员,军事科学院院长,中共中央军委副主席兼秘书长,国防部部长等职。是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第四届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共第七届中央委员,第八、九届中央政治局委员,第十、十一届中央副主席,第十二届中央政治局常委。在"文化大革命"十年内乱中,叶剑英同林彪、江青两个反革命集团进行了坚韧不拔的多种形式的斗争。1969年  相似文献   

3.
<正>李振亚(1908—1948),原名李荣,又名李伯崇、李崇,藤县人。192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参加过北伐战争、百色起义、二万五千里长征。历任红军干部团第一营营长、红军前敌总指挥部作战科科长、红四方面军第三十三军参谋长、红军总司令部作战科科长、西路军毕占云支队参谋长。抗日军政大学第三期学员,任第三大队第五队队长。抗日战争初期历任国民革命军南岳游击干部训练班军事教官、广东东江抗日军政干部训练班主任、中共东江特委军委参谋长。1940年9月到海南岛,历任琼崖民众抗日自卫团独立总队参谋长、琼崖抗日  相似文献   

4.
方槐:1917年出生,1932年参加红军,1933年入党。参加过两万五千里长征。抗日战争时期,为新疆航空队飞行训练班学员:解放战争时期,任飞行大队长,军委航空局作战教育处处长。新中国成立后,历任师长、副军长、军长、武汉军区空军副司令员,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  相似文献   

5.
陈宇 《黄埔》2023,(5):41-46
<正>蔡申熙,红军高级指挥员,革命生涯极其短暂却绚丽多彩。他的军事生涯起始于黄埔军校第1期,毕业后逐级升任国民革命军排长、连长、营长、团长。后任八一南昌起义部队师参谋长、广州起义部队团长和市公安局局长、中共江西省委军委主席、长江局军委会主席。他军事生涯的巅峰在大别山区时期,对鄂豫皖红军建设和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他是红15军主要创始人,还曾任红4军第10师师长、彭杨军政学校校长、  相似文献   

6.
<正>秦基伟,湖北红安人。1927年参加黄麻起义。解放战争时期任太行军区司令员,晋冀鲁豫军区第9纵司令员。第二野战军第15军军长。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1988年9月,解放军实行新军衔制,秦基伟以国防部长的身份,被授予上将军衔。中国老百姓知道秦基伟,一是他在1981年以北京军区司令员的身份,指挥了华北军事大演习。二是在1984  相似文献   

7.
<正>左洪涛(1906—1990),原名左仲勋,曾用名左微波、彭国定。湖南省邵东县人,1926年夏入黄埔军校后加入中国共产党。抗日战争时期,受中共党组织派遣,进入国民党张发奎司令部,先后任战地服务队股长、科长,中共特别支部书记,长官部秘书、科长、代处长等职。解放战争时期,任中共香港工委党派组总负责人、粤桂边部队参谋长、粤赣湘边区党委常委、纵队参谋长、政治部主任。新中国成立后,曾任广东省财委副主任、  相似文献   

8.
《新东方》2012,(4):81-I0003
吴克之(1911~1985),海南琼山人。1931年到广东燕塘军校学习。193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琼崖抗日独立队第三中队长、琼崖抗日独立总队(后为纵队)第二大队长、第一支队长兼琼山县抗日民主政府县长。解放战争时期先后任琼崖独立纵队第一支队长兼政委、中共琼崖区委委员、琼崖纵队副司令员兼第三总队长和政委、第一副司令员、纵队党委副书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海南军区第一副司令员、  相似文献   

9.
江虹 《当代广西》2004,(22):55-55
周子昆,1901年生于景色旖旎的桂林市。1925年6月加入由周恩来组建的“建国陆海军大元帅府铁甲车队”。11月,该队并人叶挺独立团。其后,周子昆参加了北伐战争、南昌起义、湘南起义、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和中央苏区第一、二、三、四、五次反“围剿”战役,由战士迭次擢升为排长、连长、营长、团长、师长、军长、军团参谋长、省军区司令员,是红军的一员骁将。在中央苏区第五次反“围剿”中,由于共产国际军事顾问李德推行“御敌于国门之外”、“以堡垒对堡垒”等错误方针,红军接连受挫。1934年4月,周子昆临危受命,  相似文献   

10.
邱会作这个名字,稍微上点年纪的中国人都颇为熟悉。1929年邱会作参加红军,亲历中央苏区第一至五次反"围剿"和两万五千里长征。遵义会议后,刚满20岁的邱会作被任命为军委四局三科科长,负责军委直属纵队的行政事务,被周恩来称为“娃娃科长”。  相似文献   

11.
韦杰,东兰县人,壮族,1914年生。他自1929年百色起义参加红七军后毕生从戎,参加过43个战役,大小战斗525次, 曾5次负伤,是我军的一员骁将。土地革命战争时期,韦杰从战士迭次晋升为班长、排长、连长、团参谋长、团长。抗日战争时期,历任八路军总部特务团团长、一二九师三四四旅六八八团团长、新编第一旅旅长、太行山第五分区司令员,率部转战于太行山脉的千山万壑, 为巩固、发展太行山抗日根据地作出积极贡献。1939年2月上旬,韦杰率六八八团  相似文献   

12.
韦国清,东兰县人,壮族,1913年生,1927年参加韦拔群领导的农民自卫军,1929年12月参加百色起义。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历任宣传员、排长、连长,干部团特科营长、代理团长。抗日战争爆发后,韦国清任八路军随营学校校长, 抗大一分校校长兼教育长。1939年冬奉命调往华东前线,历任陇海南进支队政委、八路军第五纵队第三支队政委、新四军第三师第九旅政委、淮北军区参谋长、第  相似文献   

13.
史要回放     
1930年2月1日,李明瑞、俞作豫、何世昌等按照邓小平的原定部署,领导举行龙州起义,成立中国红军第八军和左江革命委员会。俞作豫任红八军军长,邓小平兼任红八军政委,李明瑞任红七、八军总指挥,王逸任左江革命委员会主席。左江革命根据地的范围为龙州、上金、龙茗、凭祥、养利、崇善、雷平、宁明、明江、思乐、万承11县,是当时全国较大的革命根据地之一。1949年1月1日,经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司令部批准,成立中国人民解放军桂滇黔边纵队,司令员庄田,政治委员周楠。同年8月,桂滇黔边纵队与中共云南省工委领导的游击队合…  相似文献   

14.
上将杨至成     
毕一功 《黄埔》2011,(6):29-31
杨至成,中国人民解放军后勤战线的开拓者和重要领导人之一。1903年出生于贵州省三穗县一个侗族家庭。1926年入黄埔军校第五期。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参加南昌起义和湘南起义。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他任军委总供给部部长兼政委、红一方面军后勤部部长等职,参加了长征。抗战时期,他  相似文献   

15.
郭正德 《今日浙江》2005,(14):44-45
在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前夕,记者特地拜访在南京离职休养的老红军、老将军张文碧同志。张文碧同志于1930年参加革命,1931年入党,抗战时期曾任新四军浙东游击纵队政治部主任,解放后任浙江省军区司令员,省委常委、省委书记等职。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今年96岁高龄的张老,身体状况如何?能接受采访吗?见到张老时,出乎意料,他不仅谈笑自如,还正忙着呢。张老说:“我最近在看浙江新四军研究会编写的《浙东抗日根据地史》。当时的中共浙东区委书记兼新四军浙东游击纵队政委谭启龙、司令员何克希、参谋长刘亨云,都相继去世了,只有我这个政治部主任,…  相似文献   

16.
陈赓(1903年——1961年),湖南省湘乡人、陈赓于192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后参加八一南昌起义,历任中国工农红军师长、八路军一二九师旅长,太岳军区司令员、中国人民解放军纵队司令员、兵团司令员,解放以后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副总参谋长,国防部副部长等职,1955年被授予大将军衔,他是中国人民敬仰的老一辈革命家、杰出的军事家、教育家。陈赓是位军人,但他深  相似文献   

17.
全面抗战爆发后,第二次国共合作形成。经国共两党多次谈判达成协议,将在南方8省14个地区的红军游击队统一改编为国民革命军陆军新编第四军,叶挺任军长,项奖任副军长,张云逸任参谋长兼第三支队司令员。1938年冬,张云逸奉命从皖南到江北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发展华中的战略部署,不久组建新四军江北指挥部,指挥新四军在江北敌后的抗日战争,并协助中共中央中原局书记刘少奇建立皖东抗日根据地。奉命北上徐州失守后,国民党军队结束津浦路两侧正面战场抗战。华中大部分地区沦为敌人后方。中共中央不失时机,发出关于新四军行动方针的重…  相似文献   

18.
1935年6月,当中央红军即将与红四方面军会师时,一些细心的人发现,时任军委纵队政治委员的陈云突然消失了。就在他们纷纷猜测陈云是否“掉队”(当时红军内部对牺牲的另一种说法)时,这位肩负着中央秘密使命的红军高级干部已冒着生命危险来到了上海。  相似文献   

19.
陈锋  陈玥涵 《传承》2013,(4):21-21
黄子荣(1895—1935),又名黄猛,壮族,广西宁明县城中镇中华街人。历任中国工农红军第七军连长、营长、团长,红三军团第二十师师长、军参谋长,军团教导总队教务主任等职。长征途中过草地时不幸牺牲,是二万千里长征路上牺牲的红军高级将领之一。  相似文献   

20.
张继华 《协商论坛》2009,(11):55-56
1938年9月,根据毛泽东主席电令和周恩来、叶剑英指示精神,中共河南省委在竹沟组建了370多人的新四军游击支队。30日在竹沟出发挺进豫东。10月11日在西华县杜岗与豫东抗日游击第三支队先遣大队胜利会师,整编为新四军游击队,彭雪枫任司令员兼政委,吴芝甫任副司令员,张震任参谋长,肖望东任政治部主任,24日东渡黄河,跨越淮太路,26日行至淮阳城东北20公里处窦楼村附近宿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