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吴晶 《警察教育》2001,(3):21-23
有人认为计算机辅助教学是计算机课的任务,实际上并非如此,几乎所有的课程都可以使用计算机辅助教学,传统的教学模式是教师讲,学生听,作业交教师批改,是以教师为主体,而现代教育理论认为:学生是教学过程的主体,教师应从学生思路人手,启发和引导学生学习。计算机辅助教学正是实现这一目的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2.
试论教师对提高学校德育实效性的重要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校德育实效性的提高,是道德教育研究的重点,也是难点。教师,作为学校德育实施主体和学生最重要的道德榜样,其自身的言行举止、行为示范对学生最具有感染力,对提高学校德育实效性具有重要作用。教师要十分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注重自身的思想道德修养和思想道德水平的提高,并在道德教育过程中转变德育观念和教师角色,改变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3.
现代教学理论主张,在重视教师主导作用的同时,强调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作用是有机的统一。学生既是教育的对象、客体,又是教育的主体。高等教育不但培养专门人才,更要求为“人”而教,培育有职业道德和审美情操的高素质人才。大多数理工院校缺乏艺术美育教育与校园氛围,这是不可回避的现实。  相似文献   

4.
关注技校学生的"情感问题",关注他们的内心世界,培养学生健全人格的发展,是现代德育的核心"以人为本"理念的具体体现。如何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发挥学生的道德主体性、道德体验和道德行动,我认为师生间的情感融合程度决定着教师的教学效果,更决定着学生接受教育的态度,决定着学习效率。  相似文献   

5.
课例: 在新课程下,教学过程应是师生交流、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即学生是课堂的主体,教师是学生学习活动的参与者、合作者、引领者、促进者。如何在新课程下实现教师角色转化,还课堂于学生,激发学生的主体参与  相似文献   

6.
警体教学过程中开展合作学习是以学生为教学主体的,通过构筑师生交流平台和营造挑战性教学氛围,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与学生积极互动,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指导学生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的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促进学生在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等诸方面健康、和谐、全面地发展。  相似文献   

7.
演讲的绝对主体是演讲者。然而,教师却不应是课堂教学的绝对主体。在整个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都应处在积极的状态。教师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学生充分发挥能动作用,这样,教师和学生双方都积极主动。只有单方面表现积极主动,不能算是积极性高。教师讲得津津有味,学生听得昏昏欲睡,教师一个人在那里唱独角戏,学生完全处于被动状态,这样的课,不会是好课。要改变原来那种陈旧的填鸭式的教学模式,要适应当今飞速发展变化的社会,培养创造性人才,就必须在课堂教学中改变教师的绝对主体地位。我认为,教学中的主客体关系是可以经常…  相似文献   

8.
素质教育是我国教育改革的目标 ,但是实施素质教育最主要的战场仍然是课堂。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在驾驭教材、学生等方面起着主导作用。多年来 ,我们在发挥教师主导作用方面 ,以备课为突破口 ,对集体备课进行了尝试。下面就集体备课的认识和具体做法粗浅地谈点体会。一、集体备课是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相结合原则的体现素质教育要求我们面向全体学生 ,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创造相应的条件 ,要尊重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教育规律 ,使学生生动活泼、积极主动地得到发展。教育改革问题 ,主要是教师问题。教师的导向对了头 ,学生这个主体才能活起来。总之…  相似文献   

9.
教育理念日益深刻变化影响着各级各类学校的教师,教师们积极实践课改中倡导的爱的教育、人性的教育、生命的教育,努力营造以人文精神为向度,人际和谐为向度和合作创新为向度的课堂教育新环境。这就要求我们从事技工教育的教师必须重视情感教学。它能强化教与学主体的双向信息交流,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完善学习过程。学生只有在喜爱教师、敬仰教师的情境里,才能做到有疑必问、有惑必言、有难必询。在语文教学实践活动中,我努力把握情感教学的关键环节,把它作为这支旋律的重音有力奏响,渲染演绎了语文情感教学,取得了明显效果。  相似文献   

10.
公安院校对于英语教学的要求应随着社会需要发生变化。公安院校英语教学必须以学生为主体,培养学生学习应用能力;改善教学条件,实行分层次教学;丰富教学手段,其中关键的是教师教育观念的改变以及按学习者需要进行课程设置、教学内容的改革。  相似文献   

11.
随着高校改革的深入,学校与学生之间的关系也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在某些方面出现了过去未有的矛盾和问题.近几年来,高校在管理过程中侵犯大学生权利的现象时有发生,大学生状告学校侵权的法律纠纷也呈上升趋势.可见高等教育法治化的当务之急就是要确立高校权力与学生权利的理性化配置的制度,进一步理顺并明确教育事业的基本主体--高校、教师、学生三者相互间的权利与义务关系.这对于保护学校、教师、学生的权利,调动高校办学的主动性、教师教学的积极性以及学生学习的自觉性,保证教育秩序的稳定,促进高等教育的健康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一、课堂教学要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传统课堂教学十分重视老师的主导作用,而对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这个根本问题却忽视了,因此政治课教学常常是教师的“灌”。然而根据实践是认识的基础的原理,学生知识的获得、能力的提高、身心的发展,必须依靠学生自己的感觉器官、思维器官和本身的学习劳动,教师是不能包办代替的。同时,从当前职校学生的心理特征来看,他们的自主性与独立性都在不断增强,他们在认识过程中始终处于主体地位,这正是从教师主导型向学生主体型转变的重要依据。  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课堂教学中,教师的主导作用应逐…  相似文献   

13.
正确认识和对待大学生主体意识的二重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大学生正处在开始意识到独立自我存在的年龄段,主体意识的调动和发挥会产生双刃剑的效果,既有值得褒扬的成分,又有令人忧虑的因素,必须加强教育和引导,促进其健康成长。改变传统教育模式,确立教师与学生的双主体地位,是改革的方向。  相似文献   

14.
大学生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的蕴涵和路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统的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不能充分体现出教师活动的主动创造性,不能充分反映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造成了学生独立人格塑造上的困难,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陷入十分尴尬的境地。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引导性和内在超越性对主体存在意识的自主建构及在对象化实践活动中批判力的生成具有不可估量的意义,它还在形成存在主体的自律思想品质、追求圆满人格和提升人的精神、彰显其人生意义等方面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前,新课程改革进入反思阶段,反思教学作为新课程倡导的崭新的教学方式,我们也要反思:教与学本是统一的,在反思教学中,教师要反思"教",学生是否该反思"学"。长期以来,我们一直关注、推崇和提倡反思教学,其实焦点往往定格在教师身上。既然教学的主体是学生,那么反思教学的主体也应该是学生。如果学生没有反思意识缺乏反思能力,反思教学依然是教师的独角戏。从反思教学理论看,  相似文献   

16.
将建构主义的教育教学理论应用于大学生形势与政策的教育教学是一种有益的尝试。建构主义的知识观要求形势与政策的教育教学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探索意识,体现知识理解和应用的灵活性;建构主义的学习观要求形势与政策的教育教学要研究学生的认知结构,增强教育的针对性;建构主义的学生观要求在形势与政策的教育教学中树立教师学生双主体的思想,强调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建构主义的教师观要求形势与政策课教师要准确找到角色定位,提高自身素质的综合性;建构主义的教学观要求在形势与政策的教育教学中采用多种教育手段和方式,体现教育方法的多样性。  相似文献   

17.
学生的主体作用是指在教学过程中要把学生作为学习活动的主体,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能动性。学生应是教学活动的中心,教师、教材、教学手段都应为学生的”学”服务。教师应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去,并充当教学活动的主角,而不是把学生看成被动的接受知识的对象。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是认识的主体,教师则是这一活动过程的组织者和指导者。学生的知识、能力、品质、性格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学生本身内部的矛盾性。教师水平、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设备等对学生来说虽然是重要的外部原因,但外因再好,终究还要通过内因起作用。任…  相似文献   

18.
一、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在传统素描教学中,一般是"教师讲解,学生听课"、"教师演示,学生观看模仿",这种教学方法虽然能使学生掌握一些基本的绘画方法和技能,但同时也造成  相似文献   

19.
学生是教育的对象,更是学习的主体。学生的主体意识、参与意识与学习的效果有直接关系。学生感兴趣的,就容易接受,不感兴趣的,接受就困难。因此,在教学活动中,教师一定要重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习的兴趣和愿望,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和参与意识,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唤起主体意识,培养实践能力,首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保护他们的自信心。过去教师往往注重发现学生的缺点,然后去纠正他们。素质教育要求教师把注意力放在学生的优点上。多年的教学实践,我有一个重要体会:成功是成功之母。要给学生以成功的体验,让学生相…  相似文献   

20.
高源蔚 《传承》2012,(12):40-41
当前素质教育的深入开展,加快了教师角色的转变和学生主体地位的确立,迫切要求建立与新时期相适应的和谐的师生关系。师生关系是学生学习生活中最主要的人际关系,是教师与学生在理智、情感和行为诸方面进行的人际交往关系,它直接影响着教育教学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