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时代的发展,科技的进步以及国际交流的深入,越来越多的英语外来词涌入汉语.对于英语外来词的翻译方法及其所遵循的原则始终是人们关注的课题,本文试图从简洁兼顾全面的角度将英语外来词的译法分成意译,音译,音义混译和省译四类,并针对在翻译方法中所呈现的新特点,着重阐述了翻译中的效率原则.  相似文献   

2.
英语词汇中有大量的外来词,其中法语单词特别多。这些法语单词在英语语言交际中的修辞功能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1.吸收法国文化的精华,填补英语中的不足。2.文化内涵上的抒情,以达到交际修辞所要表达的心态或感情。  相似文献   

3.
法律英语词源主要由古英语、中古英语的古词语、法语和拉丁语构成。文章通过引用丰富的例证对外来词、古体词、法律术语以及同义词的并用及模糊词的使用的分析,探讨了法律英语词汇具有保守、神圣、庄重、精确、严谨、正式、稳定及权威的特征。  相似文献   

4.
“天生我型who怕who”——浅谈汉语外来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汉语中的外来词是汉语词汇中的词 ,它也是汉语词汇系统的一部分 ,它和外语词虽有联系但决不等同。汉语外来词可能划分为完全意译外来词、完全音译外来词和半意译半音译外来词三部分。对汉语外来词“恐惧之心不可有 ,规范之心不可无。”  相似文献   

5.
日源外来词的问题是中日比较语言学中的重要问题之一。本文试图讨论日源外来词的范围、日源外来词与汉语固有词汇的近义现象、日源外来词的作用等几个问题,试图为日源外来词的研究建立一些基础性观念。  相似文献   

6.
随着我国对外交往的日益频繁,外来词(借词)日益增多。本文主要讨论了外来词存在的依据,形式以及应用,并着重指出外来词不会影响汉语的纯洁性,人们应该以一种更开放的心态来吸纳外来词。  相似文献   

7.
意译词与外来词是不同层面上的问题,是从不同的标准来定义的。外来词可以用不同的分类方法进行分类,如果撇去外来词这个名称不谈,只将它看作一个整体,以它受外来影响的不同层面这一标准进行分类,可以发现意译词是属于这一整体的,它是外来词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部分。  相似文献   

8.
汉语吸收外来词有着悠久的历史.随着汉语的不断发展,被吸收进来的外来词越来越多.吸收外来词,主要有音译和音加意译两种方法;一些多意词则根据其语境而定.但不论采取哪种方法,都应遵守汉语语言规范,符合我们民族的语言习惯.  相似文献   

9.
国际化语境下,汉语母语者仍以取象思维创造和使用着汉语新词。表现为:有的自造洋泾浜英语词,再全词改用汉字;有的先意译英语前缀为汉语类前缀,再谐音取象、比喻取象,把带前缀的外来词变为纯粹的汉语词;有的先将英语词意译为汉语语素,并使其成为类后缀,再调动汉字汉语取象系统,以比喻取象,创造出一系列类似结构的汉语词;还有大量涌现的字母词,其中虽只有少部分是"字母+汉字"式,但却表现出汉语母语者顽强的取象思维。  相似文献   

10.
随着国际交往和文化交融的发展,外来词的出现不可避免。吸收外来词对丰富汉民族语言词汇,增强语言的表达能力,有积极意义。但必须从语音、语法、词汇上经过适当的改造,使其成为现代汉语的有机部分,否则,必然影响语言的规范。  相似文献   

11.
本文通过对我国改革开放以来涌现的新词语中的外来词进行考究 ,认为“纯音译”,“译音语素加表义语素”、“混合”及“西文借形词”是它的特点。此乃我国汉民族文化与外来民族文化相互接触与交融的产物 ,其规律证明任何一种语言的存在都是不可能孤立的。文章最后指出 ,吸收与运用外来词 ,对本民族语言的丰富和发展是大有裨益的。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安子介先生适应新的时代要求,在汉字的研究、教学以及普及方面取得了独树一帜的实绩,对于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汉字识记教学具有重要的启迪意义。在教学中,有一些汉字的本义今天已经不用,或者已讲不清楚其造字之初的本义,或者即使讲清楚,但绕弯太大,造成混淆,浪费课时。我们可以对这些汉字(特别是简化字)的字形和会意,做具有时代性的、并符合汉语发展规律的新释义,而免用旧释义,使释义与字源学分开。随着改革开放形势的发展,外来词在当今汉语词汇中所占比例不断增大,由于常用汉字的构新词能力强、汉语外来词在社会使用过程中呈“趋简”态势,所以,只要在对外汉语教学过程中教好学好常用字,就可以大大减低认记汉语外来词的难度。  相似文献   

13.
新时期外来词对新词语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外来词做为新词语的一部分 ,在引进时经历了一定的汉化过程 ,语音、语义、结构上都发生了变化。要认识和研究这些变化对新时期词语构词规律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文章重点论述现代越南语外来语的特点、成因及其发展趋势,以期对越南语学习者提供些许帮助以及对各国各民族在吸收外来词方面起到一些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5.
借词亦称外来词,是指语言接触过程中,一个语言从其他语言中吸收进来的词语。新疆哈萨克语中的借词主要来源于阿拉伯语、俄语、波斯语和汉语。本文通过对新疆哈萨克族问卷调查和访谈,调查他们对于本民族语言中借词的态度。  相似文献   

16.
新词语的大量出现 ,标志着语言生活的极大活跃。作为负载语义的基本单位———词语 ,只须在其主要流通的人群中表义明白准确 ,使用起来方便简捷就可以了。我们并不盲目排外。引进外来词 ,必须符合一定的原则 ,即必要性和实用性原则  相似文献   

17.
新词新语的大量出现丰富了当代汉语词库,也给汉语词汇系统带来了巨大影响。新词新语的来源有新造词语、增加新意义的旧词语、跨域方言词语、外来词、数字词语等。新词新语的特点有新颖生动、衍生能产、形式简洁、语义的动态性以及中外语言交融。新词语的产生有社会背景、语言系统、人类认知以及文化传播诸方面原因。  相似文献   

18.
英语谚语是英语语言文学的瑰宝,是英语民族智慧的结晶.英语谚语有着自身明显的特点,在翻译英语谚语时要把握要领,才能更好地掌握和欣赏英语谚语.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异性词汇编》和《第一批异形词整理表(草案)》所列异形词类型的分析,对异形词整理范围提出商榷:(1)同义词不属于异形词;(2)方言语、口语词、音译外来词等不是异形词;(3)拟声词应纳入规范的范围;(4)使用了非通用字的词不是异形词;(5)更改个别语素的词语也不是异形词。提出了一个异形词规范的递进式操作程序,即词频统计分析→形义配合度判定→词形简化程度辨别。  相似文献   

20.
中国英语产生于国际英语对中华文明和华夏社会的描述,也源于中国人用英语来描述自己与世界,它是国际英语的拓展与延伸。可以说中国英语是英语与中国文化结合的产物。随着中国政治经济的发展,中国英语在社会的各个领域也日益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从中国英语的形成,定义,特点,以及中国英语和中式英语的区别对中国英语进行分析,认为中国英语能反映中国的特色,有利于把中国推向世界,在国际交流中起着积极的作用,值得大家进一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