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民和县在全县村级党组织换届选举工作中,采取“公推直选”新机制。选举产生了群众拥护、党性观念和创业致富能力强的村党支部书记。有力地促进了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通过试点村磨湾子村“公推直选”村党支部书记的实践。探索出了一些成功做法。为进一步推开“公推直选”工作积累了经验。  相似文献   

2.
在今年的村级党组织换届选举工作中,宜宾市翠屏区90%以上的村实行了"公推直选"."公推直选"作为推进农村民主政治建设的有效形式,极大地激发了党员、村民的民主意识.从已经结束选举工作的乡(镇)来看,村民普遍认可这种产生村党支部书记及支部委员的方式,参与热情也很高.但在选举工作中,反映出了四个"不适应",影响了"公推直选"的效果,需要认真加以解决.  相似文献   

3.
改革党内基层选举制度,推进党内民主,夯实党的群众基础,保证党在农村各项工作中的领导核心地位,是巩固党的执政地位,保持党的先进性,增强党的执政能力的必然要求。“公推直选”是在扩大党内民主的基础上,贯彻群众公认的原则,将党的意图与群众意愿有机结合,促进农村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加强和改进党对农村工作领导的有效途径。本文拟在对上海市松江区以“公推直选”方式选举村党组织领导班子进行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对进一步扩大基层党内民主、改革和完善基层选举制度,增强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力、凝聚力做一些理性思考。  相似文献   

4.
中共莱州市委组织部马明认为:村民委员会直选后,不可避免地引发一些新问题、新矛盾,有的体现在村“两委”关系上,折射出党支部书记和村委会主任在直选前后的思想变化。如何妥善解决和处理这些问题和矛盾,理顺村“两委”关系,更好地为农村发展服务,对各级党组织探讨新形势下如何做好农村工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吉红 《学习论坛》2001,(10):24-25
实行村民自治是农村自 80年代经济体制发生巨大变革之后的又一次意义深远的历史性变革 ,是我国农村进入新阶段的重要特征。研究这一背景下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新课题 ,探索新形势下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新路子 ,对指导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一、“村民自治”条件下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面临的新矛盾第一 ,“政强”与“党弱”的矛盾。在过去那种高度集权的体制下 ,农村干部的任命权直接掌握在基层党组织手里 ,党管干部实际就成为党组织直接任命干部。在“村民自治”条件下 ,村委会干部的任命权掌握在全体村民手里 ,村委会成…  相似文献   

6.
实行“村民自治”,是农村自80年代经济体制发生巨大变革之后的又一次意义深远的历史性变革,是我国农村进入新阶段的重要特征。研究这一背景下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新课题,探索新形势下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新路子,对指导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一、新形势下农村基层党组织面临的新矛盾 首先,“政强”与“党弱”的矛盾。在过去高度集中的体制下,农村干部的任命权直接掌握在党组织手里,党管干部实际就成为党组织直接任命干部。在实行“村民自治”的新形势下,村委会干部任命权掌握在全体村民手里,村委会成员要由全体…  相似文献   

7.
从村民自治到党组织负责人公推直选 2007年7月8日,通江县涪阳镇火石岭村公推直选村党支部书记。这天下了大雨,但全村在家的404个村民打着雨伞、戴着斗笠参加了选举,一些边远山区农民为了不误开会时间,打着电筒、火把冒雨赶路,老党员、老农民拄着拐棍前来参会,会上有30多名群众现场提问。这就是巴中市公推直选村党支部书记的一个场景。  相似文献   

8.
通辽市奈曼旗共有529个嘎查村委会,2000年底全部进行了换届选举。村委会“直选”后,一大批年轻、有文化、群众拥护的优秀人才当选为村委会干部,为跨世纪的农村工作注入了活力。奈曼旗村委会换届选举的实践表明,上级党委、政府和村党支部的推荐人选与村委会选举结果不尽一致。有人因此担心,党组织的核心作用会受到削弱。那么,如何看待这个问题,怎样提高认识,加强管理,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其一,统一思想。解决认识问题是贯彻好村委会组织法的前提,必须强化三种思想观念。首先,村委会作为村民自治组织,它的出现从一定意义上说…  相似文献   

9.
以村委会直选为核心内容的村民自治制度的确立和推行 ,是中国农村政治体制的重大变革 ,这一变革客观上对农村基层党组织的领导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然而 ,农村一些村级党组织自身领导班子不强 ,难以带领群众实现共同富裕 ,党员队伍“年龄老化、素质不高、观念陈旧” ,难以发挥模范带头作用的现状与之很不适应。这一状况往往与直选后的村委会干部群众公认度较高、整体素质有较大提高的状况形成了较大的反差 ,并使村级党组织的领导核心地位受到挑战。一些村“两委”(村党支部委员会和村民委员会 )关系紧张 ,村党支部领导核心地位的动摇与之…  相似文献   

10.
公推直选,由来已久。1991年山西河曲县城关镇岱岳殿村首创了选举村党支部书记的“两票制”.即通过群众投信任票、党员投选举票的方式选举出基层党组织的领导层。但由于当时资讯不发达,河曲“两票制”只成为一个地区性的经验。1998年湖北广水市骆店乡青堆村也自发地采取了“两票制”选举村党支部书记.在媒体和学者的推动下,在全国产生了强烈的反响,  相似文献   

11.
最近,沧州市东光县在全县农村党组织中开展了“三述三评”活动。“三述”包括党员向村党支部述职,党员干部向全体党员、村民(代表)述职,村党支部书记向乡镇党委述职。“三评”则指的是群众评党员、党员评干部、干部评支书。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一些地方党组织针对农村改革的深化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给农村带来的新变化,在选拔村党支部班子成员过程中,引入竞争机制,广泛听取党员和广大群众的意见,实行“公推直选”、“两票制”、“三推三考”等方式,探索选举产生农村党支部书记和支部委员的新路子。  相似文献   

13.
高校二级学院党组织班子换届"公推直选"是改进和完善基层党组织选举制度的重要举措之一,通过"公推直选",党员和群众的意愿得到了充分体现,调动和增强了当选基层党组织班子成员的责任感和使命感,逐步形成了联系服务师生的长效机制,但也存在一些有待改进的环节。应从公推方法优选化、选举过程透明化和配套保障制度化三个方面优化"公推直选"工作,进一步扩大高校党内民主建设。  相似文献   

14.
农村基层党组织直接面对亿万农民群众。在村民自治的推进过程中,四川省一些地方在村级班子换届时,推行了扩大村党支部书记选举的党内民主,吸纳群众的积极参与的改革实验,以期实现党内民主与村民自治的衔接。在此基础上,一些地方在乡镇一级开展了乡镇党委书记或班子“公选”和“直选”、“三联”制度、党务公开等实验,逐渐由最初仅限于民主选举向民主决策和民主监督进一步拓展。农村基层党内民主的演进过程中所呈现的开放性态势,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模式由封闭型向开放型过渡起到了推动作用,基层党建新的开放性模式初现端倪。农村基层党建开放式模式的构建,是适应新阶段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发展要求,促进和谐农村建设,巩固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的一个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5.
通过考察杭州市第九届村民委员会换届选举后农村村级组织建设和运行现状,文章分析了当前农村党组织、村委会、村经济(股份)合作社三大组织之间的治理架构特点和存在困境。选举制度的民主化安排增强了农村村民的政治功效感和信任度,对乡村治理和基层组织建设都产生了积极影响。但目前的选举和组织设置方式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自上而下产生的村党组织权力结构与借"草根民主"形成的自下而上的村委会权力结构之间的矛盾冲突。同时,"党支部(或村委)+合作社"的重叠模式实质也是政府缺位背景下的精英替代,长远来看,"政经不分"蕴含的治理风险和困惑也必然影响村民自治的实效及基层组织的权威性、合法性。对此,我们试图从优化农村选举方式及村务管理方式、以农村民主监督促进民主管理、整合农村村级组织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及提升农村社会工作专业化水平四个角度提出化解思路。  相似文献   

16.
《党建文汇》2005,(11):12-12
近年来,山东省商河县主动适应农村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和新要求,积极引导农村基层党组织创新领导方式和工作方式,逐步探索形成了农村“两委抓三会”的工作模式,即以村党组织为核心,村党组织和村委会抓农村产业协会、村务民主理事会、村民道德评议会,为建设民主、和谐、发展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探索了一条新途径。  相似文献   

17.
近几年来,沁水县各级党组织紧扣“三级联创”活动,不断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使全县党建工作的质量和水平有了明显提高。   一、找准症结,做到创建有的放矢。   实践证明,“三级联创”重点在基层,关键在农村。为探讨新形势下进一步深化创建工作的新办法和加强基层党建工作的新途径,县委专门派出调查组,深入到全县各乡镇,部分重点村,对村委直选后农村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详细调研。调查发现,我县农村存在的突出问题有:一是有些村党支部的领导核心地位受到冲击。有的村委曲解“村民自治”的含义,公开提出:“村民选干部,不要…  相似文献   

18.
第六届村民委员会换届后,偏关县针对村委会直选后农村一定程度上存在的党支部核心作用弱化、村民自治不规范的新问题,围绕发挥村党支部核心领导作用,提高村民自治水平,在全县村一级建立了“三汇报二评议、一公开”制度。“三汇报”即每季度村委会向村支委会汇报一次工作,村委会  相似文献   

19.
编者按:今年我省农村党支部换届,主要采取"公推直选"的形式选举村支书,这是全省基层民主政治建设中的一大亮点."公推直选"普遍采取的是"两票制",即先由村民投信任票选出候选人,再召开党员大会进行差额选举.选村支书,让村民先投信任票,再进行党内选举,选什么样的"当家人",得先过群众"信任"这一关.人们常说,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这样选出来的村支书,不仅党员满意,而且代表了群众的意愿,群众也满意.可以肯定地说,"公推直选"这种选举形式,无疑对扩大基层民主、加强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和推进民主政治建设的进程都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公推直选”是基层党内民主建设改革实践中总结出来的一种新的选举模式。文章介绍了该校院级党组织换届“公推直选”工作的具体做法,阐述了“公推直选”的重要意义,重点对高校院级党组织“公推直选”的创新价值作了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