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奋斗》2010,(11):35-36
<正>大兴安岭生态功能区建设和环境保护工作,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实施生态战略,发展特色经济,建设社会主义新林区"为总体目标,呈现出社会进步、经济发展、生活富裕、环境优美、生态良好的崭新局面。一、高度重视,不断加大生态功能区建设与环境保护工作推进力度一是统一思想认识,加强组织领导。大兴安岭生态功能区建设关系到林区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地委书记李海涛多次要求"坚持生态立区、工业富  相似文献   

2.
生态立省:江西绿色发展战略的新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的十七大报告首次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标志着我们党对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的认识达到了新高度,为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开创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工作新局面指明了方向.生态立省集中体现了生态文明的思想内涵和实践要求,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行动,是对传统工业文明的反思和超越,是在更高层次上对自然法则的尊重和回归.绿色发展道路,不仅关系到江西能否更好更快地发展,而且关系到江西发展空间和发展环境.以生态立省为载体,促进生态文明建设.选择经济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绿色发展道路,创建山川秀美、经济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富有江西地方特色的良好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3.
吴龙强 《理论导报》2010,(10):39-39
<正>近年来,我县积极策应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发展战略,以创建全国生态县为抓手,大力实施"生态立县"战略,坚持在发展中保护生态,在保护生态中促进发展,努力实现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的双赢。目前,全县森林面积达333万亩,森林覆盖率达79.2%,位居全省前列,先后被评为全省首批"十佳绿色生态县""全省资源节约与环境保护先进县""林业生态建设先进县""省级生态县""全省森林生态保护十佳县"。不  相似文献   

4.
生态立省: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共贵州省委九届五次全体(扩大)会议,明确提出了"生态立省"的战略,对进一步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努力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作出了全面部署。然而,生态建设和环境保  相似文献   

5.
随着全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生态立省战略的进出,突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将成为青海未来经济社会发展必不可少的前提和要件。  相似文献   

6.
<正>建筑材料工业是支撑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的基础,随着国家对贵州基础设施建设扶持力度的加强,贵州建筑材料工业已成为为贵州省的支柱产业之一。建筑材料工业是高能耗、高污染的行业,在贵州省委提出实施"环境立省"的战略,生态文明成为加快转变生产方式的目标后,贵州建筑材料工业面临挑战与机遇。  相似文献   

7.
杨骏  冯成 《当代贵州》2004,(22):5-7
中共贵州省委九届五次全体(扩大)会议,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把"生态立省"确立为促进贵州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一大战略,省委书记钱运录强调,保持良好的生态环境是贵州省的立省之本,必须进一步强化"生态立省"观念,努力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有机统一.  相似文献   

8.
对于一个国家和地区文明的进程、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生活理念的转变来说,节能减排,意义深远。对于一个正在实施"环境立省"战略的省份来说,节能减排,更是建设生态文明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地处大理哀牢山和无量山交汇点的巍山彝族回族自治县,是南诏国的发祥地和故都、国际河流红河的发源地。为充分发挥优势,巍山县委、县政府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和省第九次党代会精神,抢抓机遇,实施"生态优县、农业稳县、工业强县、旅游兴县、文化立县、和谐安县"战略,走"生态文明为本,历史文化为魂"发展道路,着力把巍山打造成为世界知名的红河源生态文化旅游胜地。  相似文献   

10.
<正>"四个转变"从经济小省向生态大省、生态强省的转变从人口小省向民族团结进步大省的转变丛研究地方发展战略向融入国家战略的转变从农牧民单一的种植、养殖、生态看护向生态生产生活良性循环的转变"四个扎扎实实"扎扎实实推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扎扎实实推进生态环境保护扎扎实实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强社会治理扎扎实实加强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  相似文献   

11.
环境立省战略决定了贵州必须走以生态建设为主的林业可持续发展道路。省第十次党代会明确提出了环境立省、科教兴省、人才强省、开放带动和创新发展战略,并且把环境立省战略放在首要位置。省委十届二次全会进一步强调,必须牢固树立生态文明观念,  相似文献   

12.
铜鼓要实现追赶发展,必须坚定不移地实施"生态立县、绿色崛起"的战略,用足用好国家赋予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的先行先试政策,发挥山区生态资源富集优势,打响生态品牌,走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之路,全力打造生态经济强县,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一、坚定不移走生态立县之路,是现实的战略选择1.坚持生态立县是发挥资源优势的需要。铜鼓生态资源  相似文献   

13.
<正>环保部专家组认为,多年来,赤水市坚持"生态立市"发展战略,践行生态文明理念,通过国家生态市创建工作,区域生态经济水平明显提升、环境质量持续改善。生态文明建设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内容,严守生态底线,是贵州改革发展进程与全面小康建设的战略任务。在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的基层探索中,贵州各地结合实际、因地制宜,涌现出不少好的经验与做法,赤  相似文献   

14.
中共五峰土家族自治县委十二届八次全会提出了新的"四县战略"(生态立县、工业强县、开放活县、人才兴县),确立了六大工作重点,提出了两大工作目标。明确提出了实施生态立县战略、打造中国最美山村的目标,我们认为这是符合现代美学精神、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符合五峰县情的战略决策。  相似文献   

15.
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将生态文明纳入"五位一体"发展战略,中共广元市委六届七次全会确立了"生态立市"、加快建设"美丽广元、幸福家园"的决策部署。近年来,青川县立足生态优势,大力推进生态产品基地县、生态旅游强县、生态文明示范县建设,努力探索一条发展生态经济、建设生态文明的特色之路。青川县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做法坚持生态兴县,夯实生态基础。一是  相似文献   

16.
正曲阜师范大学党委聚焦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探索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党建工作,切实增强党组织育人功能。一、实施"文化立校"战略,构建立德树人的文化环境。提出实施"文化立校"战略,建设具有"卓越文化追求、独特文化标签、突出文化优势"的大学。强化"儒学+"育人特色,凝练出"弘毅致远、崇真尚实、立己达人"的大学精神;在学校章程中将"具有深厚传统文化底蕴"作为学生的素养标签;在校园  相似文献   

17.
江西省委十三届七次全体(扩大)会议是我省处于科学发展、绿色崛起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会议明确提出,将高举生态立省、绿色崛起的旗帜,树立绿色发展、低碳发展、循环发展的理念,最大限度地巩固好、发展好江西的生态优势,努力把江西建设成为全国生态文明示范省,迈出"发展升级、小康提速、绿色崛起、实干兴赣"的新步伐。绿色是江西最大的优势。这里有全国一流的水质、一流  相似文献   

18.
为本文提出了生态文明、民生经济和生态立区战略的概念和涵义,阐述了建设生态文明与发展民生经济的内在联系和辩证关系;从五个方面论述了实施生态立区战略对发展民生经济的重大现实意义;提出了新疆生态文明建设与民生经济可持续发展互动的四条基本方略。  相似文献   

19.
贵州要实现跨越发展,必须实施工业强省战略,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坚持以生态文明的理念引领工业经济的发展。通过积极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完善政策扶持机制、发展生态工业、发展科学技术、加强环境保护等措施加快工业经济发展,保护生态环境,促进工业化与生态文明的良性互动。  相似文献   

20.
王华平 《当代贵州》2005,(23):30-31
坚持生态立省战略,推动生态立省实施,是一项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是创新发展模式、转变增长方式的切入点,关系到我省“十一五”规划目标的实现, 关系到贵州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性跨越,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