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文章从保定市新民居建设的实践经验出发,分析在新民居建设过程中出现的法律问题,这其中包括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问题,耕地保护问题,农民宅基地使用权保护以及农民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问题。进而提出在新民居建设中如何对农民的权利进行保护,并提出具体的保护方案和立法建议。  相似文献   

2.
乡村文化在社会变迁中不断转型与重构,乡村文化建设与乡村社会呈现出互嵌融合的发展趋势,成为助推乡村振兴的新引擎。但乡村文化现实价值的淡化、城乡文化发展差距日益增大、农民精神文化需求得不到充分满足等问题日渐凸显。乡村文化的治理转型成为一种必然。乡村文化建设的未来趋势是嵌入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大格局中,以构建多元协作的乡村文化共治格局为目标,以维护广大农民利益为根本,充分整合乡村文化内部资源,构建城乡文化融合发展体制机制。  相似文献   

3.
李金哲  黄广飞 《前沿》2013,(19):47-52
乡村自治权力非均衡现状呼吁乡村议事会合法介入,形成新三元主体乡村治理模式,村组两级议事会的本质是协商民主在乡村治理中的具体体现,也是选举民主与协商民主在乡村治理中的科学探索.按照“顶层设计”方法科学定位三元主体权力边界,形成权力制衡循环善治机制,做好法律、激励内部保障与外部行政环境机制结合,构建科学的乡村治理长效机制.模式必须制度化,要逐渐在实践过程中探索符合乡村生活的运行方式,要连接实践经验和理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相似文献   

4.
代际权力失衡是乡村治理中经济逻辑覆盖文化权力逻辑的缩影。权力、经济与文化应是乡村建设的三个基本面向,学界对三者的关联及其社会基础分析尚有待整合。在收入提高有限的前提下,重建农民参与性的社会文化网络,应是提高其非物质福利的战略导向。  相似文献   

5.
晚清伊始,在现代工商文明的冲击下,乡土中国陷入"数千年未有之变"的困境。中国共产党成立后,为摆脱内忧外患,自觉秉承了国民性改造的历史重任。百年来,围绕"向里用力"以"立人"的建设主线,党的乡村文化治理呈现出革命战争年代的"有限理治"、新中国成立至改革开放前的"系统理治",以及改革开放以来逐步递进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实践逻辑和演进历程。  相似文献   

6.
陈玉华  舒捷 《理论月刊》2022,(11):52-58
合法性包含法律性、参与性、有效性与正义性四个基本要素。其中,法律性和参与性构成达标型合法性,有效性和正义性构成改进型合法性。改革开放初期,我国乡村治理以制度建设为导向,通过法定制度建设赋予广大村民参与性,促进乡村治理合法性达标,但因无法实现治理有效而遭受质疑。进入21世纪,我国乡村治理以技术治理为导向,尝试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提升有效性,但又因技术治理与法律性、参与性和正义性存在张力而阻碍乡村治理的合法性改善。这就需要将制度建设与技术治理相关联,从增强制度创新性、包容性、正义性与灵活性层面促使二者形成合力,增强乡村治理的合法性信仰,推动乡村社会走向良序。  相似文献   

7.
家风是传统农业时代维系乡土社会的内生秩序,基于传统社会结构显示独特的伦理约束与治理优化功能.进入新时代,乡村社会生态、主客体等发生结构性变迁,乡村治理模式亟须适应性调整与革新,家风及家风建设也需现代化转型与重构.这种现实情境下,湖州南浔区通过"最美家风+"建设,链接并作用于治理主体、治理方式、治理过程等乡村治理体系的基...  相似文献   

8.
公安高校师德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既需要内在自觉又需要外在约束。从强化宣传教育、注重实践体验、推动制度创新、坚持齐抓共管等方面出发,有针对性地对公安高校师德建设的路径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9.
鞠忠美 《青年论坛》2011,(5):130-133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乡村社会以其特有的方式阐释着中国社会的发展。莱州市碑坡村民居房屋建筑材料、房屋结构布局的变化,既是乡村社会发展的产物,又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和影响了乡村社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而乡村治理又是乡村振兴的基础和重要内容。阜阳是传统农业大市,能否在乡村振兴的大背景下把乡村治理得和谐有序、充满活力,是不断增强广大农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的关键所在。因此,要从乡村治理的重要意义、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建设等方面进行探究,以明晰阜阳乡村有效治理路径。  相似文献   

11.
林轶 《传承》2008,(4):116-117
乡村游越来受得到旅游者的喜爱,它以回归自然、贴近自然为主题吸引着众多的旅游者,其构成的每一要素无不散发着浓浓的乡土气息。作为六要素之一的住宿也必当体现出乡村的风味才能展现出乡村游的特色,由此,民居旅馆成为了主要的接待方式,在乡村旅游中,民居旅馆在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地位,发挥着其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民居旅馆在乡村旅游中的地位和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乡村游越来受得到旅游者的喜爱,它以回归自然、贴近自然为主题吸引着众多的旅游者,其构成的每一要素无不散发着浓浓的乡土气息.作为六要素之一的住宿也必当体现出乡村的风味才能展现出乡村游的特色,由此,民居旅馆成为了主要的接待方式,在乡村旅游中,民居旅馆在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地位,发挥着其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马宝成 《人民论坛》2023,(17):52-55
乡村治理是国家治理重要组成部分,乡村治理的良性发展是当代中国实现乡村振兴战略、走向共同富裕、建设农业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环节。乡村治理中存在的腐败现象,不但影响了乡村社会的稳定,降低了党和政府的公信力,而且成为实现乡村振兴、农业强国的障碍。为此,要不断健全乡村治理体系、完善乡村治理中的各项制度、强化乡村干部激励制度、进一步增强廉洁教育培训、加大腐败查处力度,对乡村治理腐败问题进行切实有效的整治。  相似文献   

14.
乡村发展的关键是要将外源性资源与内生性动力聚合转换,促进乡村“新内源式发展”。返乡青年具备专业多元、思维创新、文化素质水平高等优势,应抓住当下青年回乡创业的社会契机,使返乡青年精英成为链接外源资源与内生动力的关键性角色。本文以湖南M自然村为个案分析,探究青年精英通过人居环境整治,使村庄形成新内源发展态势的背景因素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青年精英在熟人社会中带领村民参与环境治理,内生性动力在村庄内部激发凝聚,依托专业优势倒逼政府外源性资源投入,以提升作用的空间范围和系统层次,使内生性动力与外源性资源进行双向反馈互动;青年精英成立村社组织、制定行动策略,重塑动能形态,通过人居环境整治事件搭接多元治理主体、助推乡村自治、孕育新兴产业,为乡村新内源式发展奠定社会基础。  相似文献   

15.
乡村治理 面临新起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过了耀眼的“火山喷发”后,曾经作为改革火车头的中国农村,又处在了一个新的起跳点上,以湖南农村为例,各种社会矛盾的纠纷,使乡村治理危机从土地制度、农民负担、农村劳动力出路,基层干群关系等一系列问题中凸显出来。在这种背景下,乡镇如何深化改革,如何革除积弊,如何确保治理成效,是一个值得认真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乡村文化"治理是社会、国家和市场三种力量交替参与治理的过程,深入理解"乡村文化"治理的历史逻辑,对深度把握当下"乡村文化治理"具有重要意义.乡村"文化治理"直接移植文化治理概念,即在乡村治理中引入"文化治理".乡村文化治理具有"乡村文化"治理和乡村"文化治理"的双重内涵,体现出治理兼具内容和工具的双重属性.未来更具合...  相似文献   

17.
18.
人物名片:李忠文,历任临城县委书记,宁晋县委书记,省畜牧兽医局局长、党组书记,省农业厅副厅长、党组副书记,省畜牧兽医局局长。现任十届河北省政协常委、省政协农业委员会主任。  相似文献   

19.
培育内生动力成为当前巩固脱贫和防止返贫的关键。新媒体赋权提供了一条培育农村低收入人口内生动力、助力农村低收入人口成为乡村治理主体的新路径。农村低收入人口通过新媒体的使用拓展了线上线下的社会网络,在赋权的过程中获得了新的自我身份和个体自主性。同时,借助各级政府部门的资助,农村低收入人口成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新生力量和乡村治理的多元主体之一。新媒体赋权助力乡村治理培育多元主体,在与乡村振兴的有机衔接中发挥了纽带作用。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