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经济全球化大潮的到来,进入国际市场的通行证是什么?温州人在一场信用危机之后,痛定思痛,他们得出的结论是信用,为此温州人把每年8月8号定为温州的“信用日”,以致力打造温州人的信用名片。作为一名思想政治工作者,你的名片是什么,你不觉得你同样需要打造一张全新的“信用名片”吗?  相似文献   

2.
“我能为你做些什么?”这是甘肃省政协委员衣金周印在名片背后的一句话。名片上同时写着:人道主义是一面旗帜。“打造平价医院”、“挤掉药价水分”、“实现学校桌椅人性化”、“品牌学校该停办”,新年伊始, 各地两会相继召开,老百姓日常生活中的医、食、住、行、养老和教育等方面的小事成了各地代表和委员关心的大事和热门话题。  相似文献   

3.
《小康》2015,(13)
<正>"保守地说,至少四分之一的中国吸烟者有礼品卷烟的交换行为。因为收送礼品卷烟是中国节日期间的一个盛行的社会风气,控烟的重点应该放在节假日,特别是放在春节和中秋节等传统节日期间。""给领导送烟送什么好?送烟一般送几条?学车应该如何送烟?送烟礼节是什么?送烟给男友家人需要注意哪些方面?"在百度上搜索香烟的关键词,马上出现了很多关于礼品烟的问题。这让人把香烟与得体的礼品紧紧联系在一起。尽管事实上,香烟是个"不健康"的礼品。  相似文献   

4.
“天弯弯,地弯弯,一弯弯到钦州湾,湾里有个三娘湾……”如今,只要你拨通三娘湾旅游风景区任何一名工作人员的手机,都可以听到这样优美动听的特色应答音乐。钦州的主题曲就这样从手机铃声上走进钦州人民的生活,在钦州城乡的每一个角落传唱,在神州大地的每一个角落传唱,成为钦州城市名片中的重要内容之一。一个城市要想让人们认识她,首先要有一张响亮的名片。南宁是绿城,是天下民歌眷恋的地方,民歌是南宁的名片;桂林有着山水甲天下的盛名,山水是桂林的名片。那么,钦州有什么?以前不要说区外的人,就连广西人也有许多不知道钦州。过去的钦州只是…  相似文献   

5.
礼,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很难回避的,在廉政建设中经常看到以拒礼为荣的“先进事迹”。拒礼拒贿,固然行为可敬,但却给人留下一个疑问:给你单位送礼行贿考为什么那么多?个中原因何在? 礼,是需要分析的,同样是礼,但送的人不同,送的对象不同,送的目的不同,因此,性质也就不同。亲朋好友之间的礼,是感情交流的一种形式,无可厚非,那是人家个人的事。向为“官”者送礼,则大有讲究,不可不察。俗话说,“礼下于人,必有所求”,送礼者是为“求”而来的,因此,如何看待礼,重在如何对待“求”,有人主张,对送来之礼,一律“收”下,而后,妥善处置其“求”!  相似文献   

6.
海南建设国际旅游岛,首先需要通过一。张“名片”来展示自己的独特魅力,提升国际知名度以形成品牌效应。同时也增强海南人的自豪感,自觉按照“名片”要求修身养性、开拓创新,进而提升文化品位、丰富旅游内涵,从整体上增强海南国际旅游岛的综合竞争力。而选择“梦幻之岛”作为海南国际旅游岛的“第一名片”或“总名片”,按照“梦幻之岛”的要求建设海南国际旅游岛,可以让游客来海南真正感受到什么是人间天堂,什么叫海外仙境。  相似文献   

7.
一个女孩,父母在国内经营茶叶一条龙发了财,送她来英国读书。按照程序,英国大学招生办要她出具材料。成绩单、获奖证明、推荐信……一来二去,搞得她有点不耐烦。小小年纪,一语惊人:“英国人真是方脑袋!”我不解:中国人是什么脑袋?“圆脑袋啊!”她那口气好像我的脑袋也不对了。即使够不上“方”,至少也是半圆半方。否则,怎么会问出这样无知的问题。如今,除了红头中央文件,大街上什么买不着?过去只听说给老师送礼,分数上找补找补,有“买”文凭  相似文献   

8.
<正>“孙太利,那才是最称职的政协委员!”在天津政协统战系统,了解情况的人都是这么说的。因为好奇,在专访孙太利委员时,我问了他一个问题,“孙主委,您觉得做政协委员好吗?最快乐是什么时候?最艰难是什么时候?”孙太利的回答是:“多年来,我做过区级、市级、全国政协委员,从不同角度参政议政,我留心观察,精心调研,认真分析,反映问题和建议,体现了自身价值,实现  相似文献   

9.
幽灵     
算命先生这个行当,近几年来大有死灰复燃之势。什么什么地方出现“算命一条街”,什么什么地方算命先生竟然领起执照办起“周易研究中心”,在报刊上早已不是什么新闻了。《新民晚报》5月中旬连续报道上海市的奉贤与南汇部分地区看相算命活动很“兴旺”的情况,看了就很让人吃惊。算命先生的“名片”上,有地址,有电话,甚至还有寻呼机号码。记者  相似文献   

10.
幼子不知从哪弄来“我国6亿居民一年送礼费用可造一座三峡大坝”的数据,问我什么叫“礼物”。面对时下愈演愈烈的“送礼风”、“人情债”,我一时语塞。我只知道大凡天下所存之物,小至花草虫鱼,甚至鸡毛蒜皮,在善用心思的人眼里,没有什么不可以成为礼物的,古来不就有“千里送鹅毛,礼轻情义重”的佳话吗?何需“积重堵三峡”这般阔礼呢?于是我油然推出“心礼”的概念于此,且玩味出它的几个特点:  “心礼”往往是“轻礼”。教师节来到了,小学生欣然给老师送上一个自制的“敬师卡”。这礼物轻不轻?轻。可谁能说它心意轻呢?小小年龄…  相似文献   

11.
<正> “多元化”是当今世界一个颇为流行的时髦概念。它首先和主要的是见之于资产阶级政客和学者的论著,而后才为社会主义国家的一些学者以及实际工作者所引用。这是一个正确概念吗?它的实质是什么?不同的人使用时涵义是否有区别?究竟应该怎样看待它呢?下面谈谈我们的看法。一、“多元化”是欺人之谈这主要表现在三方面:  相似文献   

12.
过大年     
《传承》2006,(2)
“穿新衣,着新鞋,放鞭炮,拿红包;大扫除,贴春联;宰鸡鸭,做年糕;送年礼,团圆饭,大拜年……”这些春节场景似乎离我们已经遥远,要在我们残破的记忆里怀念。春节的年味似乎越来越淡,记忆中的春节离我们似乎越来越远。相反,圣诞节、情人节越来越热闹,越来越受到年轻人的追捧。是什么稀释了我们的年味?是什么削减了我们的盼望?我们的春节会丢失吗?哪些值得珍视的东西也在悄悄溜走?我们的春节需要保护和传承吗?过大年  相似文献   

13.
热词     
名片泡沫 指在名片中加上一串与实际身份不相称的华丽头衔。往往与身边人会晤也会递上名片,让人感受到中国职场的头衔泡沫无疑是存在的,而且有越吹越大的趋势。在一些小公司,甚至人人都是“经理”。与此同时,很多人也乐意在名片中冠上“总监”、“经理”等伪头衔。  相似文献   

14.
一缸鱼在一列国际列车上,有一位德国人、日本人、美国人和法国人在一起旅行。途中,上来一位端着鱼缸的客人,缸里的鱼甚为罕见。大家对这种鱼都很好奇。德国人问:“你能告诉我这鱼的名称吗?它在生物学上是什么类别,有什么习性?”日本人问:“请问这种鱼我们国家能不能引进,在日本的气候、水温、水质条件下,这种鱼能不能生长?”美国人问:“你的鱼是不是从美国弄来的?因为只有美国才可能有这样奇特的鱼。”法国人问:“你能不能把鱼卖给我。我想在卧室里养这样一条奇特的鱼,我的女朋友一定会兴奋不已。”数年后,德国人出版了关于这种鱼的经典著作…  相似文献   

15.
<正>出版于1991年的《什么是哲学?》是当代法国哲学家吉尔·德勒兹和精神分析学家菲利克斯·加塔利合作的最后一部著作。他们两人在20世纪70年代的合著基于后结构主义思想,批判了资本主义在人的潜意识中的运作方式。在《什么是哲学?》中,两位学者回到哲学语境,思考“什么是哲学”的问题,颇有返璞归真之感。本书一开篇写道:“什么是哲学?这个问题或许只能很晚才提出,等到步入迟暮之年,能够具体而微地谈话的时候。”((1))这一“迟暮之年”,  相似文献   

16.
上海市、区人大常委会的代表工作一直善于在细节处求突破,去年5月开始,上海市人大常委会利用送生日鲜花这份细节关怀构筑了全新的沟通交流平台,极大发挥了人大代表的主观能动性;8月,普陀区人大常委会尝试使用人大代表专用信封,架起了代表反映民情的“直通车”;如今,嘉定区人大代表试行“代表名片”,“代表名片”的正面印有代表的照片、姓名、工作  相似文献   

17.
10、20、30日三天为接待选民日,敬请选民对本区各个方面的工作提出建议和意见,我将认真履行代表职责,把你们的意见积极地反映给有关部门。”末尾详细注明了自己的家庭住址和联系方式。接着,他又请人制作了三盒名片,注明自己的代表身份和联系方式,并走上街头向群众发放。一石激起千层浪,有人认为他在给自己找麻烦,也有人觉得他“想出风头”,可固执的老范说,“为老百姓办事,有什么好怕的?”  相似文献   

18.
什么是品牌?简言之,品牌就是“品质加牌子”,名牌就是知名度高的品牌。为什么消费者认品牌芽因为品牌是企业综合素质的体现,深深地打着企业文化的烙印,凝结着企业文化建设的成果,渗透着企业核心价值观、行为规范和群体风范。说到底,品牌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标志。品牌是一种“文化名片”。认识企业往往从认识品牌开始。品牌作为企业的一张名片,是本企业商品区别于其他企业商品所作的特殊标志,而支持这一标志的背后是一种理念和承诺。一些著名品牌,如“科技以人为本”的诺基亚,“真诚到永远”的海尔,都打上了无形的文化烙印,特别是以一种…  相似文献   

19.
何为“6+4+12”算式?“六大优势”在哪里?如何看待“四大优势”?十二条对策又是什么?  相似文献   

20.
巧对张之洞 清朝光绪年间,孙中山由国外归来,途经武昌,想见一见湖广总督张之洞。他走到总督府前,递上名片,上写“学者孙文求见之洞兄。”门官将名片呈给张之洞,张看了很不高兴,问“来者何人?”门官回答:“是一儒生。”张之洞便在名片上写了一行字,交门官退回。孙中山一看写的是:“持三字帖,见一品官,儒生妄敢称兄弟。”孙中山微微一笑,也在名片上写了一行字:“行千里路,读万卷书,布衣亦可傲王侯。”再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