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唐炜 《瞭望》1984,(38)
一座富丽堂皇的现代化建筑物,奇迹般地矗立在广州流花湖畔楼群之中。四年前,这里还是杂草丛生的小山岗,现在出现在眼前的却是我国第一家具有国际水准的多功能的大酒店——中国大酒店。中国大酒店是去年十二月十八日部分开业、今年六月十日全面开业的。几个月来,它象磁铁一般吸引着国内外宾客和经济界人士。人们认为,这是我国发展中外合资事业的一次成功的尝试,是利用外资方面的一次新突破。  相似文献   

2.
最近,笔者在对湖南省的长沙、衡阳、邵阳、益阳四地市的200名城镇青年个体户进行的调查中发现,在治理整顿时期,城镇青年个体户中两重性心理趋向值得注意。城镇青年个体户的心理趋向 (一)以物质利益为经营出发点、以享乐意识为生活主色调的实惠心理趋向。这项调查表明,有81%的青年个体户认为“赚钱”和“玩”是他们的两大追求。 1.在经营上,他们崇尚实际、不喜空谈;以物质利益、个人利益作为经营出发点。他们认为,“屋顶上的三只麻雀不如手中的一只”,非常关心自己眼前的盈利状况。他们能够实  相似文献   

3.
诚成 《党政论坛》2012,(6):38-38
世界500强中的每家公司,都有着自己独特的经营理念和追求。他们的经营理念大都用一句话来概括,作为公司的座右铭。每个员工都牢记这句话,并将其中所蕴含的精神带入到工作中去。  相似文献   

4.
西藏的榜样     
今天,西藏的农牧民,再不是过去我所看到的翻身农奴和奴隶了。 一九六一年西藏民主改革以后,我看到他们刚刚跨出农奴制度的地狱之门,还不善于经营自己分到手的土地,还不能妥善安排个人的家庭生活。他们对这一切都还生疏,农奴和奴隶的伤痕还深深地留在他们身上。 可是今天,他们不仅改变了千百年来土地荒芜贫瘠的面貌,在山地河谷里开动着拖拉机进行耕耘,使用化学肥料培育出丰茂的庄稼,而且在他们  相似文献   

5.
随着经济全球化,许多企业走向国际化经营,传统的那种从设计、制造直到销售都自己负责的经营模式越来越不能适应国际企业发展的需要,在价值链管理理论指导下,国际企业应分析诊断并确定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把企业内部的智能和资源集中在那些有核心竞争优势的活动上,然后将剩余的其他企业活动外包给最好的专业公司,与他们形成一种战略联盟。  相似文献   

6.
李桂莲效应     
1981年5月,一向没有种菜习惯的罗甸县出了一件新鲜事:沙井寨有人吆喝着卖自己种的番茄。这一“新闻”,一直传到县领导耳朵里。他们半信半疑,商品生产和经营素质低下的罗甸县,果真有这等事?他们跟踪追“迹”,发现了一个深深的足迹!  相似文献   

7.
唐炜 《瞭望》1985,(45)
在中国大酒店的总经理室里,传出一阵阵的笑声。听得出,这是大酒店总经理卜格和副总经理刘庆曾、卢鸿炳等人的欢笑声。原来,中央一位部长风趣地问卜格:“你知道中国大酒店有共产党员吗?”“早就知道,有三十七个。不,连我在内共有三十八个。”“你也是?”  相似文献   

8.
行行都有“第二职业”者 每当夜幕降临,富丽堂皇的广州中国大酒店丽晶殿,一位身穿连衣裙、戴着黑色宽边遮阳帽的姑娘,踏着轻盈的步履走到延伸至观众座位的前台,向人们展示华丽的时装。她是广州市某机关打字员,凭1.7米的修长身材和开朗、活泼的天性,找到了“第二职业”  相似文献   

9.
一百多年前,马克思主义的经典作家们在一开始进行他们伟大的观察与思考时,基于对现实社会中人的关注,在观察了人类生活方式变迁的基础上,发出了“需要新人”、“创造新人”的呼唤:“当18世纪的农民和手工工场工人被吸引到大工业中后,他们改变了自己的整个生活方式而完全成为另一种人,同样,用整个社会的力量来共同经营生产和由此而引起  相似文献   

10.
所谓孤独感,是感到与世隔离,孤单寂寞的心理状态。处在这种状态中的人,既体会不出自己是生活在人与人之间不可分割的关系中,也感觉不到自己是为社会这个整体所包含所需要的一分子;他们常常觉的自己就象是漂流在茫茫大海上的一叶孤舟;在别人的欢笑声中,他们听见的往往是从自己灵魂中发出的不谐调的声音。那么,滋生孤独感这种病态心理的原因是什么呢?  相似文献   

11.
《瞭望》1990,(40)
一个道地的北方大汉,喝了30多年黄浦江的水,兼有燕赵的粗犷和南方人的精明。他领导着一家2万人的大厂,很少见他犯愁叹苦,有一种在当今厂长中难得的洒脱和自信。这是一种对各种困境抱有自己哲学认识的洒脱,是对自己特定角色充分把握的自信。 他,就是全国优秀企业家、上海第三钢铁厂厂长侯树庭。 受国家委托经营国有资产,中国的企业家在这个前提下建立起自己的原则。他们对“赔钱的买卖不做”这条“金科玉律”另有解释 “什么生意都做,就是赔钱的买卖不做。”对于  相似文献   

12.
这真是些了不起的农民。不是吗,他们在自已有限的承包地里,一改过去传统的经营方式,用现代科学的观念、技术和方法武装自己的头脑和事业,取得了十分可观的经济效益。 只要来到这些技术能手中间,就不难发现:思想解放、勇于实践、善于经营、勤于钻研,是他们共同的致富法宝。发展农业一靠政策,二靠科学技术。人们从这些技术能手身上,看到了科学技术的力量。  相似文献   

13.
上海100家现代企业制度试点的工业企业在一年的试点过程中,对资产经营或资本经营这样一个深层次问题进行了探索。许多试点企业不仅换牌子(改制为公司)、搭架子(建立法人治理结构),而且转换经营机制,从商品经营发展到资产经营或资本经营。他们从盘活资产存量入手,优化资本结构、增大资本增量、降低资产经营成本,从而提高资产运行效率,实现资本增殖。事实证明:资产搞活了,满盘皆活。有效资产经营是迅速提高经济效益的正确途径。他们从事资产经营的做法是:一、盘活资产存量绝大多数的试点企业试点~开始就遇到过度负债、资产紧缺…  相似文献   

14.
在联邦德国,工人阶级处于被剥削被压迫的地位,但通过共同决定,他们也能对企业的经营施加一定的影响,自己的要求和愿望可以部分地得到满足,这就大大缓和了劳资矛盾,避免了激烈的社会  相似文献   

15.
拥有近万职工的774厂,由于选择了一种新型的节能灯作为自己的新产品,不仅拯救本厂,而且将促使灯泡行业提高水平。可见,产品的选择在确定企业经营目标所占的重要地位。而产品的选择又取决于企业决策者的战略眼光。 国营774厂的决策者认为,成功的选择是那些在未来市场上有发展的新产品。如果眼光短浅,只注意到近期销售兴旺的产品,可能很快被淘汰。这是他们的经历给予他们的启示。这个厂是我国第一个五年计  相似文献   

16.
江泽民同志“七一”讲话中作为一篇马克思主义的纲领性文件具有伟大而深远的指导意义,新的社会阶层中“建设者”的界定,使广大的非公经济企业经历了一次质的飞跃,也使新建企业业主们一下子走出了“困惑”,融入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但是,无论是老的非公经济业主还是新建企业业主,他们对自己经营的产品质量、市场运作、用户至上、品牌效应、服务周  相似文献   

17.
《瞭望》1985,(46)
要真实了解中国青年在自己的国家向二十一世纪迈进的现代化建设伟业中,如何看待自己的生活,调查数字统计固然有用,但更重要的是要听听他们用自己的语言说出内心的思想。本刊记者采访了八位不同职业的普通的年轻人。他们每个人在自己的小小的工作岗位上都是出色的,各有独特的地方,但又具有这一代中国青年的一些共同特点。  相似文献   

18.
《侨园》2017,(4)
正南希和约翰是一对再婚的美国夫妻,经历了情感的分分合合,他们一度迷惘。一次偶然机会,他们来到中国生活。“是中国的茶道帮我们获得想要的幸福。”约翰说,“现在清晨醒来,看到南希在身边,幸福满满,没有缺憾。”爱不留遗憾约翰出生于美国新墨西哥州。15岁时父亲去世,内心受到重创的他18岁结婚。大学毕业时,约翰同期拥有艺术和商业管理双学位。他一边从事艺术创作,一边在洛杉矶经营自己的画廊。  相似文献   

19.
马克思和恩格斯从1844年秋在巴黎见面以后,就开始了他们的终生合作,并于1845年春同住布鲁塞尔时,决定共同研究他们的“见解与德国哲学思想体系的见解之间的对立”,用他们自己的话说:“实际上是把他们从前的哲学信仰清算一下”(《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第84页)。他们在清算自己从前的哲学信仰的过程中,即在批判德  相似文献   

20.
在西方发达国家,多角化经营曾流行一时,但近年来则普遍回归本行,在优势领域里进行特色经营和集中经营。在国际上,那些知名的大企业和跨国公司,其专业特色是十分突出的,即使有广泛的经营范围,也都是围绕主业来展开的。而我国企业自八十年代末出现了追求多角化经营的势头,许多企业纷纷离开主业去发展第三产业,有的开大酒店,有的搞房地产,有的甚至去炒股票、炒期货。他们原以为,这些行业赢利颇丰,如自己也跟进,则必赢无疑。但因不熟业务、不懂行情,到头来这些企业不但赚不到钱,有的甚至血本无归。实际上,从我国企业的现状和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