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创造》1999,(9)
二十世纪是科学获得空前发展的世纪。从相对论、量子力学揭开自然科学之新篇章到本世纪末计算机、信息科学集中了科学发展的最新成果,人类正大踏步走向信息社会和知识经济时代,科学思想正日益深入人心。崇尚科学,依靠科学也成为这个时代的人们的主要意识。  然而,什么是真正的科学?在人类进步的历史上,科学与反科学、伪科学的斗争一直没有停歇过。近年来,各种迷信活动、各种伪科学有所抬头,李洪志的“法轮大法”就是打着科学的旗号宣扬迷信邪说,否定一切科学真理。他声称“人类现在的科学实质上是站在一个错误的基点上发展的,对…  相似文献   

2.
蒙昧     
人类社会发展到现在,对万事万物的理解越来越深入和广泛,也就是说,我们离“无所不知”是越来越近了。这是很值得人骄傲的——很久很久以前,人怕狼,一听说狼来了就落荒而逃,只恨上帝少给造了两条腿;而有一天情况发生了变化,狼怕人了;再有一天,人要为狼划地为牢提供庇护,因为狼在人的围剿中已丧失了物种存活的可能。   这一切是从人的直立行走和会使用工具开始的;历史证明,人的强大应该拜科学所赐。   所以我们要:学科学、爱科学。   但神话和谎言还大有市场;更可怕的是,它们甚至是以“科学”的名义出现。市场上有大量…  相似文献   

3.
科学与“现在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在时”是“现在人”的基本生存状态。对于任何生命来说 ,“现在”都是最重要的 ,具有决定性意义。荣古虐今、贱近贵远实不可取。诚如黑格尔所说 ,一个灰色的回忆 ,绝不能抗衡“现在”的生动和自由。确实 ,幸福与激情都寓于现在的包容之中然而“现在”并不代表生命的一切 ,人类尤其如此。既然人类已经存在了 ,就一定希望永远地存在下去 ,这一意识或潜意识人人有之。从这个角度出发 ,至少人类应该有一个完整的、连续的并且能被现实人认知的过程。假如能够将生命置于这个过程之中 ,人类就至少在精神层面获得了永存。实际上 ,千百年来人类就…  相似文献   

4.
一、初级阶段社会主义的由来“初级阶段社会主义”这一科学概念,是邓小平同志在党的十一届三中以来的改革开放实践中,在对社会主义的再认识过程中逐步提出来的。早在1980年他就指出:“不解放思想不行,甚至于包括什么叫社会主义这个问题也要解放思想。”“不要离开现实和超越阶段采取一些‘左’的办法,这样是搞不成社会主义的。”①还说:“社会主义是一个很好的名词,但是如果搞不好,不能正确理解,不能采取正确的政策,那就体现不出社会主义的本质”。②1987年8月他在会见外宾时还说:“我们党的十三大要阐述中国社会主义是处在一个…  相似文献   

5.
书是文明的支柱 有一位科学家说,假如一次灾难把现在的城市乡村都毁灭了,那么,只要还留下一座图书馆,人类就不会灭亡,也不会倒退回茹毛饮血的时代,而是会把文明重建起来。所以高尔基说:“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茨威格说的更具体:“任何地方,不仅我们这个时代,书籍正是一切知识的源泉,各种科学的开端。”  相似文献   

6.
从早上睁开眼的那一刻起,我就盼着天黑,天一黑就啥事也没有了,就可以往床上一躺,说一句“好舒服啊”,手随便往旁边一伸,就拿起一本书来,也不管是哪一本,摸着谁是谁,反正开卷有益。“开卷有益”这个成语是小时候听老师说的。老师的话就跟真理一样用不着考虑,只管照办,这是我们每个人小时候爱犯的错误。我们忘了老师也是人,他(她)的知识是有限的,甚至还念错别字,有时候一个错别字让你一辈子都改不过来。老师的评价也会影响你的一生。比如我的描红老师(即手把手教写字的那个老师,第一位启蒙者)喜欢我,她就对我爹说,你们杏…  相似文献   

7.
<正>重建我们的传统价值,挖掘我们原生文明中优秀的东西,融合现代文明,同时还开创一种符合人类未来可持续发展的文明,这样的挑战是空前的近期,习近平主席在亚太经合组织工商领导人峰会演讲时指出,中国是一个大国,决不能在根本性问题上出现颠覆性错误,一旦出现就无法挽回、无法弥补。什么是颠覆性错误?一是中断中国发展之势。保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是当前发展思路。保增长就是要维护中国发展势头,这是调结构、促改革的目的。现在有些人为了改  相似文献   

8.
我先说一下对“第一线”的思考。这个判断是一个科学命题。现在我们说人大工作、人大常委会的工作是处在第一线的,是为了说明我们工作的重要性,我之所以说这个判断是科学的,就在于它把人大工作的重要性揭示出来了。对于这个判断的理解,我认为有以下几个根据。  相似文献   

9.
《劳动保障世界》2006,(7):28-30
在浮夸的中国互联网界中、马云是一个异数,他似乎是所有网络公司老总的反义词:他不懂电脑,不懂管理学,他不懂广告,不许公司做广告,他不仅不会高薪聘人。对进来的人还减工资,他说:“网络公司没好日子了,中国新经济就有希望了,现在热闹的是造工具的人。”他认为自己很傻,“像阿甘一样简单”。然而正是对这个公司,软银的孙正义。在6分钟内,决定投资上亿元。阿里巴巴被国际媒体称为继雅虎、亚马逊、易贝之后的第四种互联网模式。因为所有的中国网络公司都是美国某一个模式的翻版,只有它是例外。马云给中国互联网公司吹来一股返璞归真的清新之风。  相似文献   

10.
奥地利心理学家阿德勒是一名钓鱼爱好者。一次,他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鱼儿在咬钩之后,通常因为刺痛而疯狂地挣扎,越挣扎鱼钩陷得越深,越深就越难以挣脱。阿德勒就此提出了一个相似的心理概念,叫作“吞钩现象”。每个人都会有一些过失和错误,这些过失和错误有时候就像人生中的鱼钩,让我们不小心咬上,深深地陷入心灵之后,我们不断地负痛挣扎,却很难摆脱这枚“鱼钩”。也许今后我们又被同样的过失和错误绊倒,而心里面还残留着以前“鱼钩”的遗骸。“吞钩现象”使人不能正确而积极地处理失误、自责或企图掩盖失误,造成难以磨灭和不可避免的重…  相似文献   

11.
我们现在通常都把“人”定义为“人是能够制造生产工具的动物”,并大多认为在马克思主义创立以后,人们才能认识到人“能制造生产工具”的本质属性,从而形成关于“人”的这一“深刻”、“科学”的定义。有的文章还直接说:“马克思、恩格斯给‘人’下的定义是:人是能够制造工具的动物。”然而历史事实告诉我们,关于“人”的这一定义是富兰克林提出来的。那时马克思主义还没有创立。富兰克林是美国独立战争时期的民主主义政治家,又是一位科学家。他承认自然界的存在和自然规律的客观性,具有唯物主义的自然观。他的关于“人”的定义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人的特有属性,但毕竟是肤浅的,我们不能说它是马克思主义的“深刻”、“科学”的定义。  相似文献   

12.
漫画     
人类社会的发展,就如一个从高空自由坠落的物体,速度越来越快。 现在几十年里产生的知识,就能超过以前所有时期人类知识的总和,而这个时间还在迅速缩短,很快就会变成几年、几个月……这就是现代。  相似文献   

13.
人类理智征服宇宙之旅的发令枪声就是泰勒斯开的;作为一个自然哲学家,是他第一次预测了日蚀;在西方哲学圣贤中,他是第一个被希腊人称誉为圣贤的人,他也是创立人类哲学的第一人。面对他任何一项,我们都会觉得自己多么的渺小。  相似文献   

14.
沈毅 《观察与思考》2004,(19):42-45
<正> 人的真正价值在于,他能够在何种程度上与何种意义上摆脱“自我”。——爱因斯坦爱因斯坦被确认为整个人类历史上的科学巨人,他在人类对宇宙认识的贡献上是无可匹敌的,他在生前就被公认为最具创造性才智的人物之一。在二十世纪初的15年中,他提出一系列的科学理论,最先断言物质和能量的相当性,对空间、时间和引力都赋予完整的新概念,他的相对论远比牛顿的物理学先进,他  相似文献   

15.
李洪志出于不可告人的目的,抛出所谓的“历史循环论”,胡诌人类迄今经历了81次以上从繁衍到毁灭的循环,现在又到了接近毁灭的“未劫时期”。“历史循环论”不仅是对历史常识的无知,而且是对历史唯物主义的公然挑战。人类社会决不是象李洪志所宣称的那样从繁衍到毁灭的简单循环,而是一个从量变到质变、从低级到高级矛盾运动的自然历史过程。 一、“历史循环论”是历史唯心主义 李洪志认为“真、善、忍”是宇宙的根本特性,“任何物质都有佛性——真善忍,那就是构成宇宙的东西”。这样,李洪志就把世界本源归结为某种精神实体,把“真、善、忍”这类属于精神范畴的东西当作是人类产生以前早已存在并与宇宙同一的根本特性。李洪志还把“佛性”说成是永恒的、千古不变的,制造释加牟尼转世的理论信条。这就从根本上否定了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和世界的物质统一  相似文献   

16.
沈从文与道家生态美学的契合与共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石柏胜 《求索》2010,(1):180-182
道家生态美学是我国古典美学领域内的一个典型代表,它以老子的“道论”为基础,主张“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竭力追求天、地、人所构成的整个宇宙系统的自然朴实与生态和谐。深受道家生态美学影响的沈从文,其审美观一直突出地表现为对自然美和人性美的崇尚和追求。他的“皈依自然”和“供奉人性”的审美思想在其诸多作品中多有体现,特别是他的代表作《边城》以优美的人类生存图景给我们诗意言说了“道法自然”、“恒德不贷”、“上善若水”、“见素抱朴”等诸多道家生态美学理念,鲜明地表现了作者对人类未来美好生态图景的凝眸和憧憬,为我们解决当前世界生态危机、构建和谐社会勾勒了美好蓝图,提供了宝贵的生态启迪和拯救理路。  相似文献   

17.
德国伟大哲学家康德有一句人类思想史上最为气势磅礴的名言:“有两种东西,我对它们的思考越是深沉和持久,它们在我心灵中唤起的惊奇和敬畏就会日新月异,不断增长,这就是我头上的星空和心中的道德律。”康德将人类心中的道德律和无比深邃的宇宙作比,说的是道德对人类的重大意义和其所蕴含的无穷思想资源。他相信,内在于人心的道德是人之所以为人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18.
当前,新的鬼神信仰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表现:违背科学常识,公开宣扬新的有神论,井假借科学的旗号为其张目。近几年来,有人/A开宣扬在人类居住的这个正宇宙之外,存在着一个由我们的亡灵组成的负宇宙等等。部有神论说的正负宇宙,不过是停用了正负牧质。然而,负物质也是物质,而所谓由亡灵红成的负宇宙却是个纯粹的臆造。宣传超物质、起自然的意念能力。如果讲宣扬鬼神存在是说在人体之外,在宇宙外存在着一种神秘的、超自然、超物质的力量,那么宣扬起自然、超物质的意念能力,就是在人体之内存在着一种神秘而巨大的力量。如人心灵…  相似文献   

19.
江泽民同志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强调指出:“我们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各项事业,我们进行的一切工作,既要着眼于人民现实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同时又要着眼于促进人民素质的提高,也就是要努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他还就“人的全面发展”与思想道德、经济和科学文化的辩证关系作了详尽的阐述。总书记的“人的全面发展”观是对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观的继承和发展,它对我们做教育工作的人们在对培养学生“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的认识上有巨大的指导作用。一、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和…  相似文献   

20.
人类在认识自然的进程中创造了科学。科学又被人类利用来改造自然并同时改造人类自身。这个进程是没有止境的,因而人类社会在不断进步。这个进程充满斗争,人类不仅要和自然力作斗争,还要不断和人类自身作斗争。这个斗争有时是非常剧烈、非常残酷。人类依靠科学精神取得斗争的胜利。十六世纪,“日心说”遭受罗马教皇的迫害,但最终是科学战胜了神权。这次科学革命带动了第一次工业革命,社会生产力得到飞速的发展。20世纪,东方的教条主义扮演了十六世纪神权的角色。西方科学家根据大量的天文观测事实,提出我们观测到的宇宙不断在膨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