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互相融合的依据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离不开中国传统文化,同时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转换也离不开马克思主义的正确指导。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融合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和马克思主义价值观中国化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融合路径。  相似文献   

2.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进程受到了西方文化的影响,这其中既有善意的文化交流,也存在着别有用心的文化渗透。西方文化渗透不仅带来民族文化认同危机和民族凝聚力弱化的问题,还威胁到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面对西方文化的渗透,在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进程中,我们要增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自信心和自豪感,夯实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文化底蕴;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上的指导地位,推进马克思主义同传统文化的融合;巩固并扩大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群众基础,牢牢把握住文化发展的话语权。  相似文献   

3.
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要充分利用各种资源,其中红色文化就是主阵地之一。以红色文化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需要了解、挖掘红色文化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过程中的经验,进一步提炼和升华红色文化,赋予红色文化新的时代内涵与特征。  相似文献   

4.
网络文化具有不同于以往传统文化的新特征,正深刻地影响和改变着人们的思想和行为,使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网络文化具有的开放性和平等性、虚拟性、不可控性和可被操纵性等特征,展现了与以往大为不同的网络世界。掌握网络文化的这些特征,才能明确网络文化从意识形态、传播方式、个性化和多元化等方面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带来的挑战,才能顺应网络文化发展,通过坚持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地位的主流意识,充分利用传统媒体和网络媒体,加强网络文化管理来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相似文献   

5.
在研究生群体中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教育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在研究生群体中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教育,要把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教育与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结合起来,引导研究生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批判地吸收西方文化中的优秀成果;把马克思主义与研究生的专业学习结合起来,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在社会实践中深化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解和认识。  相似文献   

6.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和大众化是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的关系。在当代中国,要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和大众化,就必须回到马克思,"以马解马";就必须立足现实,"以中解马";就必须皈依传统,依托民族文化;就必须深入群众,以人为本。  相似文献   

7.
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提升马克思主义亲和力和感染力是当今亟需解决的时代课题。运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语言艺术实现异质文化和不同思维方式之间的有效融合,实现理论特质与现实问题的有效结合,达到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性和"草根化"的有效契合,为更好地推进和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提供了有效路径。着眼于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语言艺术研究为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价值诉求和最终目标提供了突破口。  相似文献   

8.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着重阐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新时期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中的作用,指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灵魂,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全会中所强调的关于马克思主义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的指导地位与大众化有着直接联系。在实践中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关键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与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紧密结合起来,充分认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关系,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和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  相似文献   

9.
在当前多元文化背景下,分析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现路径必须厘清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所处文化境遇和时代背景。从文化路径的维度分析,中国社会具有的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的政治文化路径、本土思想特色的民族文化路径和民众话语内涵的大众文化路径,为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提供了现实突破口。只有三重文化路径和谐共生、优化整合,才能构建起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10.
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能在中华大地上存在发展,是因为中华传统文化里确实有适宜马克思主义生根发芽的土壤,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传统文化有许多共通的哲学性思维。自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救亡图存的奋斗历程和中华传统文化面临的在曲折中发展以及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发展证明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传统文化共通性确立的生存与发展历史必然。而在当下中华民族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征程上,中华传统文化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提供的思想土壤以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对中华传统文化现代性变革发展,必将为中国人民提供强大的思想文化支撑。  相似文献   

11.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机制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目标、主体、方法、保障、反馈等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而构成的带有规律性的模式。其中目标是出发点和归宿;主体是自主性和能动性因素;方法是实现目标的途径和手段;保障是实现目标的重要环节;反馈是大众化工作评价和改进的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2.
论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尚丽娟 《工会论坛》2005,11(6):50-51
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是解决当前思想政治教育困境的必要措施,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趋势之一。我们要从教育目标、教育内容、教育方法和教育原则等方面建构生活化的思想政治教育,以推动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3.
普及青少年应急教育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急教育是安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青少年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应急教育能够使青少年在成长过程中免遭灾难、健康成长。从青少年健康成长的角度出发,提出普及青少年应急教育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14.
高等学校是维护知识界社会稳定的第一道屏障。高层决策者、教育行政管理者、高校师生,要允许贫困大学生思想困惑的自由表达,防止其被阻塞的敌意倾向迭加积累。避免那些文化程度相对较差的学生产生相对剥夺感乃至逆反心理,强化其在学习全过程中的自我效能感。我国高等教育的育人结构要对应多样化的社会结构,把文凭的概念同职业能力提升明确区分开来,要尽可能使高等教育大众化符合拓展了内涵的"社会稳定"的要求,进而实现两者的契合统一。  相似文献   

15.
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是马克思主义实践哲学的主旨取向、阶级本质所在,也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的动力。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是当代中国发展的迫切需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发展的需要。哲学理性定位的下移有助于这种需要的实现。当前要注意哲学大众化中几种错误的倾向,使大众化走到健康正确的道路上来。实现大众化要和民族性相结合,走理论创新的路子。  相似文献   

16.
改革开放以来,公安学术期刊队伍不断发展壮大,对公安工作起着积极的指导和推动作用,促进了公安理论研究水平的不断提高。但是,公安学术期刊的大众化和实践性问题一直困扰着我们。要解决好这个问题,必须明确三点:1.公安学术期刊的界定;2.大众化是提高公安队伍理论水平的关键;3.实践性是新世纪公安工作对公安学术期刊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17.
在农村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由农民群众的特殊地位决定的,是马克思主义的内在要求,也是新农村建设的客观现实。正确处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与落后农村经济之间的矛盾、农民思想政治状况与社会要求的矛盾,在学习型社会中充分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和基层党员干部的主导作用来实现马克思主义在农村的大众化。  相似文献   

18.
一段时期以来,司法职业化成为司法改革的主流话语,代表着司法改革的方向.在司法职业化的语境下,司法大众化似乎已不合时宜.然而,近年来司法改革实效却不尽人意,司法离人民群众渐行渐远.因此,当前应着力加强司法大众化理念贯彻.司法大众化在我国具有深厚的历史基础、理论基础和政策基础.司法大众化与司法精英化并不矛盾.要想使司法大众化理念落到实处,就必须构建一种合理的、人民能够有效参与的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19.
本文深刻分析了科普工作的现状 ,针对科普工作存在的问题 ,阐述了今后科普工作的对策、重点、方向 ,为广大科普工作者提出新的课题。  相似文献   

20.
作为以解决中国革命和建设实际问题的两个方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大众化既在各自的侧重点、要求和实现路径上存在着区别,又存在密切的联系。它们的目标一致,并在实践中实现相互促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