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家庭是人类社会生活的基础组织形式,它为人们的生存提供了最基本的环境,并为人的社会化创造最基本的条件.常言道:“家和万事兴”.所谓“家和”就是指良好的家庭伦理道德、环境和氛围.家庭伦理道德是在一定历史条件下,以社会舆论、传统习惯、内心信念、约定俗成或以法律法规为约束,旨在调整家庭成员之间乃至邻里之间相互关系的行为准则.  相似文献   

2.
老人社区照顾的发展与策略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老人社区照顾的发展与策略史柏年中华民族重视家庭,崇尚孝道,在老年人的照顾问题上,历来主张由家族成员尤其是子女来承担责任,所以有“养儿防老”之说。这种后代奉养照顾前辈的“反哺式”的养老形式沿袭相传,保持了中国家庭和社会的安定和绵延发展。但是在现代化的过...  相似文献   

3.
社会的发展和人们观念的变化使得亲子关系面临着现实问题,它不仅表现在传统家庭观念的滞后、孝亲关系的弱化,而且还表现在不当的家庭教育上.我们不仅要从家庭内部着手,加强家庭伦理道德建设,而且更要批判地继承与吸收传统伦理文化中"慈孝"的积极部分.此外,我们还必须强化国家在家庭伦理道德建设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家庭的伦理道德教育居于极其重要的基础性地位,有着无可取代的社会文化功能:它既是个人人格培育的根本促成因素,又是组织社会生活的普遍有效手段.甚至还是驱动国家政治机器的重要动力之一。在现代社会中,家庭仍然承载着极其重要的社会功能,而家庭的伦理道德教育也对稳定社会秩序、建立具有良序美俗的和谐社会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因此。继承和弘扬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家庭伦理道德教育思想,完成其现代性转化,并给予家庭伦理道德教育以有效的社会制度性安排,已成为我国社会道德建设的一个十分紧迫的历史性课题。本文试图在哲学的视域下,就此问题作一番粗浅的探讨。  相似文献   

5.
我国体制转轨时期“道德失范”、“道德滑坡”等不良社会现象,己引起学界的广泛关注。重建社会主义伦理道德体系。不仅是个理论问题,更是一个现实问题。本文依据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实事求是地对社会主义伦理道德体系进行重新定位,进而分析马克恩主义的道德科学和中国传统伦理道德体系在社会主义新伦理道德体系中的地位,认为社会主义新伦理道德体系的核心是马克思主义的道德科学,但中国传统伦理道德体系中的合理因素是一个有益的补充成分。在此基础上,本文构建了社会主义新伦理道德体系的基本框架,并区分不同层次、不同对象,提出“道德进阶”的观点。  相似文献   

6.
当代“啃老族”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难点及路径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代“啃老族”的形成不仅是个人问题或家庭问题,更是一个社会问题。日益激烈的社会竞争,不当的教育,弱化的舆论压力以及对自身状况形成的归因偏差,导致“啃老族”难于走出“啃食”困境。为了使“啃老”不再是青年的一种选择,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树立“以人为本”的观念,重视“啃老族”的个体价值定位和开发,着重培养其独立、自强意识;主动与家庭、学校、社区合作,营造“合力”,增加“啃老族”“啃食”的成本;同时,还要注重思想政治工作与解决“啃老族”实际问题相结合;参照国外“NEET”教育的成功经验,创新中国“啃老族”的思想政治教育。  相似文献   

7.
中国传统家庭伦理道德教育的社会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的传统家庭伦理道德教育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居于非常重要的基础地位 ,其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思想理论和丰富的实践经验是我们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遗产。与其他民族相较 ,中国传统家庭伦理道德教育在社会生活中占有更重要的地位。它是中国人道德人格产生的源泉 ,良序美俗的创造者 ,是国人获得和维持家庭和睦幸福的重要手段 ,同时也是中国职业道德和社会公德形成的基本前提。在现代社会里 ,中国传统伦理道德教育的精神遗产仍然能够在精神文明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 ,我们应当将其发扬光大  相似文献   

8.
“养儿防老,积谷防饥”,是传统的养老观念。随着我国城市化、老龄化的加快,无论在城市还是农村,人们都发现照顾父母和工作谋生难以兼顾。  相似文献   

9.
女大学生角色家庭化是指高校女生过早地表现出女性的家庭角色特点,过快地执行家庭角色职能的趋向.调查表明,73%的女大学生都具有依赖性.她们依赖家庭的援助、父母的权力、渺茫的机遇乃至未来的丈夫、家庭和子女.40%的女大学生课余时间是在幻想与忧虑中度过的,形成一个以“爱情、家庭”为  相似文献   

10.
在法治社会中如何做到"以德治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伴随当代中国的社会转型 ,中国的传统伦理道德发生了剧烈的嬗变。嬗变中的伦理道德将走向何方 ?伦理道德是否具有通过调适实现自身绵延的可能 ,伦理道德应定位在多大的合理空间 ,中国将如何从伦理社会走向法治社会 ,在法治社会中做到“以德治国”。本文探讨并回答了这些问题。  相似文献   

11.
高速公路交通是交通行为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现代交通管理重要组成部分,其交通"安全"与"畅通"问题逐渐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热点和焦点。要充分认识加强高速公路交通管理确保安全与畅通具有重要的意义,深入分析高速公路交通安全与畅通问题的现状和原因,综合采取各种措施,努力创造安全与畅通的高速公路交通环境,进一步促进经济社会发展。  相似文献   

12.
为了解决滥用侦查权问题 ,学界提出了以对警察权力进行严格控制和立即赋予犯罪嫌疑人沉默权为代表的“控权”主张 ,而且似乎已渐渐成为共识。然而事实上 ,在当今中国 ,滥用侦查权力仅是局部的、技术层面的问题 ,可以通过内部不引起司法体制剧烈震动的措施逐步加以解决。在中国目前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条件下 ,实现侦查目的的核心问题应是解决侦查主体战斗力弱的问题。如果不从国情出发 ,过快过激地对侦查主体“控权” ,对犯罪嫌疑人“扩权” ,那么 ,一方面可能使侦查主体的战斗力进一步弱化 ,从而影响侦查目的的实现 ,另一方面 ,可能使激进的主张因人、事、物等社会资源的严重不足而陷入虚置化  相似文献   

13.
14.
"媒体审判"、"舆论审判"检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任何人都不能做自己的"法官".任何法官都只能对纷争本身做出裁判,而司法是否公正,理应接受民众的评判--"媒体审判"、"舆论审判".法官判案是以法庭审理查明的"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而不是以媒体报道的"事实"为依据,以"舆论"为准绳."媒体审判"、"舆论审判"误导司法之说无从谈起.控制"媒体审判"、"舆论审判"的想法是危险的,实践是徒劳的.  相似文献   

15.
20世纪90年代到本世纪初,"文化全球化"成为全球化研究的前沿问题。关于"文化全球化"的界定虽然还众说纷纭,但是,对"文化全球化"的研究从以下两个方面来说是有可能性和有效性的:(1)"文化全球化"概念中"文化"的界定比较明确;(2)从文化的不同角度、不同层次对全球化的探讨逐渐形成了一个问题域,构建了一个广阔的理论空间。  相似文献   

16.
"通知移除"制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知移除制度,兼顾了网络服务商和版权人的利益,使双方得以合作共同防止网络侵权。和帮助侵权中的"知道"要件不同,版权人的通知,并不必然导致网络服务商责任的承担。我国关于网络服务商责任的立法相对分散,需要制定统一的法律予以完善。  相似文献   

17.
“法律真实”理论与“客观真实”理论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法律真实"理论与"客观真实"理论作为证据理论,在证明程度的确定性和证据裁判主义方面具有相同之处,但二者在证据的特性、证明标准等方面也存在根本的分歧。"法律真实"理论更符合马克思主义的要求和法治的需要;我国的证据立法应当以"法律真实"理论为指导,确立以证据的合法性为其基本的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18.
近几年,学术界对“浙江模式”的研究内容主要集中在对模式的范围、内涵、特征,形成因素,存在的问题,以及如何转型四方面。通过归纳整理分析后,笔者认为对“浙江模式”的形成、发展、升级转型的再认识对目前国内应对经济危机以及全国其它地区经济发展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9.
“以人为本”的价值审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代人文主义思想解放运动通过批判神的权威,在现实世界中确立了人的主体性地位;马克思主义以人为本思想,在社会关系中把握人的本质,凸现了人民群众的价值主体地位;在新时期,中国共产党在对历史的反思与批判中,开启了以为人民服务为宗旨、以共同富裕为原则、以推动社会全面进步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的价值实践,并超越狭隘人类中心主义,确立了包括人与自然相协调的科学发展观.  相似文献   

20.
在西方关于终极问题的思想中,"存在"概念和"无"的概念常常被同时涉及但侧重不同,现代思想在充分考量"存在"概念的哲学意义的同时,更倾向于对"无"的探讨,这"无"不是虚无,而是新的更大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