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玛格丽特·米德的《萨摩亚人的成年》是20世纪人类学的经典著作,同时也是颇具争议之作,由此引发了人类学史上最为激烈的论战——"米德-弗里曼之争"。这场经久不衰的论战,从不同的角度展现了更加全面的萨摩亚社会,同时为后人的田野调查与民族志写作反思提供了新契机。  相似文献   

2.
一个民族的社会组织是人类学传统民族志的主题之一,绝大多数的人类学民族志文本都或多或少地涉及了这一领域。满族在中国历史上曾一度占有显赫的地位,有关满族史的研究已成为清史研究的一个重要分支。但是,真正实地深入到满族中间、对它进行详细考察而成的研究成果却并不多见。从建国之初至今已有不少学者深入到满族聚居区进行调查研究,但有一个问题不容忽视,即满族人中说满语者已寥寥无几。当民族认同的一个基本标志都已渐趋消亡之时,对该民族的民族志的研究的信度与效度何在?  相似文献   

3.
1980年代以来,民族志反思促进了民族志方法与女性主义理论的结合,以民族志的方式呈现女性主义的立场,既体现出民族志文本对“主体性”的强调,又反映了对女性的关怀。同时,民族志一贯主张的“差异性”视角与女性主义“女性同类和女性团结”的立场之间的矛盾也因此凸显。虽然,女性主义人类学已注意到了这一情况,并建立起文化意义上的性别研究,但这种情况似乎并未得到改变。通过《妮萨:一名昆族女子的生活与心声》《娘家与婆家:华北农村妇女的生活空间与后台权力》《嫁给谁——新疆阿村维吾尔族妇女婚姻民族志》三个文本的视角、内容和书写的比较和评介,思考上述问题进而反思女性主义民族志,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政治人类学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发生了巨大的转变。国家甚至国际政治成为人类学家思考的维度置于他们的研究当中。从此,政治人类学是否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领域而存在成为了问题,因为整体的社会文化人类学研究已经无法脱离政治语境独善其身。而源于政治人类学研究的若干课题和学术投入,反倒成为大有取代政治人类学的研究领域。追溯半个多世纪来的学术流变,可以认为政治人类学依然值得展望,因为在当下世界太多事情发生均源于政治。  相似文献   

5.
女性主义人类学发微于妇女人类学,它成功地将妇女带回到了人类学研究社会的整体画面之中,同时它也迎来了自己的发展壮大阶段,开始了社会性别及文化建构、权力、地位和历史建构等诸多内容的研究。至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深受后现代化思潮的影响,女性主义人类学进入了后现代时期。  相似文献   

6.
国内从民族学、人类学的角度对维吾尔女性文化的研究在20世纪80年代开始出现,到90年代才有了社会文化、经济生活等方面的专题成果。由于学科性质和方法论的限制,国内维吾尔女性研究即使基本停留在描述现象的维度,却在一定程度上建立了维吾尔女性研究的学科史基础,提供了维吾尔女性生产活动与历史文化中性别结构最原始的资料,呈现出维吾尔女性研究初步的研究逻辑,在不同程度、层次上汇聚了权力分析逻辑、历史话语的分析逻辑、性别秩序社会化的分析逻辑、主体间关系分析逻辑、语言与意义的社会性分析逻辑等分析工具,初步形成了特定的方法论特色。从社会学视域探究国内维吾尔女性研究的分析逻辑,在推进我国女性理论研究建设的同时,也为维吾尔女性研究嵌入国内主流女性研究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7.
中国农村宗教信仰的变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国内学术界对20世纪中国宗教信仰变迁的研究,最早可以追溯到该世纪初叶,涉及宗教学、历史学、社会学、人类学等诸多学科领域。迄今为止,探讨和描述20世纪佛教、道教、天主教、基督教等宗教信仰和民间信仰演变的专著已有数十部之多。其中,绝大多数出版于20世纪80年代以后,有关  相似文献   

8.
在中国知网中,以"律师"为主题的中文检索条目众多,超过5万条,众多学者从不同立场出发研究律师群体、律师制度.但是,当搜索主题调整为"律师思维"后,数量明显减少,中文检索结果仅为87篇.在对律师进行研究的过程中,学者关于"律师思维"的关注尚浅.人类学素以田野调查与民族志撰写著称,其研究秉持内部视角与外部视角并重,鉴于此,...  相似文献   

9.
后现代主义电影批评因为受到西方当代电影理论的强烈影响而有着鲜明的理论背景,它的研究对象囊括了中国具有后现代主义特征的电影在内的各种电影现象。同时,后现代主义理论为这种电影批评提供了众多的思想资源和研究方法。后现代主义批评在20世纪90年代的电影批评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10.
有调查显示,我国青少年犯罪呈低龄化,20世纪9O年代以来,青少年违法犯罪初始化年龄比20世纪70年代提前了2到3岁,14岁以下少年违法犯罪比例增多,对少年作案成员的调查中表明,不少的成员是由于家庭的各方面原因而堕落成少年罪犯的.因此,本文从如何提高家庭教育的角度出发,对如何预防青少年犯罪谈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