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田路 《法制与社会》2013,(14):34-35
性别歧视是我国就业领域内存在普遍的现象,并有愈演愈烈的趋势。究其原因,是我国没有建立完善的反就业歧视法律体系:反性别歧视立法缺失,现有散落于《宪法》、《劳动法》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等法律法规中的条款可操作性有待加强,且对于追究就业中实施性别歧视的用人单位法律责任的追究也存在缺陷。建议制定反就业歧视立法,建立处理就业歧视的行政机构,明确用人单位实施就业性别歧视的法律责任,保障女性的平等就业权。  相似文献   

2.
对女大学生就业机会歧视的法律规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我国对女大学生就业机会歧视的现象比较严重,主要表现在招收录用、职业培训、生育保险等方面.从理论上认识这种就业机会上的性别歧视,从法律制度上对之进行规制已是当务之急.因此,应该在严格执行现行法律法规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尤其是完善<妇女权益保障法>的相关规定,以保障和促进女性就业.  相似文献   

3.
我国就业中的性别歧视的主要原因并非劳动力供大于求,而是现有的法律制度对用人单位因女性在劳动力市场中固有的弱势形成的劳动力成本高于男性的经济因素规制不力.由于我国在制度规范设计上不具体、缺乏可操作性,以致难以起到约束用人单位任意性别选择的规范作用.完善禁止就业性别歧视的法律保障机制需要建立对女性就业的社会补偿和保险制度,实行用人单位人员性别最低比例的制度,完善多元化的就业性别歧视纠纷解决机制,培育社会的性别平等观念等.  相似文献   

4.
刍议就业性别歧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就业是人们生存的核心问题,当前我国就业市场存在女性就业难特别是知识女性就业困难问题,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就业性别歧视。本文认为,在当前人力环境条件下,男女两性在综合劳动能力和就业竞争力上存在客观差异,而保障两性平等就业的法律法规不够具体并缺乏可操作性,加之传统观念等因素的影响,就业市场性别歧视现象越演越烈。创造公平的就业环境,政府责无旁贷,应从宏观政策引导、法律制度创新和完善、文化变革和社会环境的培育等方面入手,营造两性平等竞争的劳动力市场环境。  相似文献   

5.
就业是民生之本,是人民改善生活的基本前提和基本途径。现实中就业性别歧视存在,侵害了女性的劳动就业权,不利于计划生育基本国策的推行,影响了男女平等基本国策的落实。因此,应当对什么是就业性别歧视进行界定,明确用人单位歧视女性劳动者的法律责任,并且在必要时建立专门消除就业歧视的机构,制定专门的反就业性别歧视法。  相似文献   

6.
大学生是主要的就业人群之一,而女大学生就业性别歧视现象的存在已是不争的事实,成为挡在女大学生就业路上的一道难以逾越的门槛。就业过程中的性别歧视不仅挫伤了女大学生学习、生活的积极性,还可能助长部分女学生"学得好不如嫁得好"的观念。我国现行法律对女大学生就业性别歧视这一方面的规定存在盲点和不足之处,这是导致女大学生就业性别歧视这一现象长期以来得不到有效解决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7.
就业是民生之本,是人民改善生活的基本前提和基本途径。现实中就业性别歧视存在,侵害了女性的劳动就业权,不利于计划生育基本国策的推行,影响了男女平等基本国策的落实。因此,应当对什么是就业性别歧视进行界定,明确用人单位歧视.女性劳动者的法律责任,并且在必要时建立专门消除就业歧视的机构,制定专门的反就业性别歧视法。  相似文献   

8.
就业性别歧视对女性求职者受宪法所保护的平等权、劳动权造成现实的侵害风险。对就业性别歧视判定标准问题,学界已有较为丰富的研究,但传统判定标准在算法时代遭遇适用困境。算法掩盖下的就业性别歧视具有自主性、隐蔽性、延续性和结构性等特征,这不仅可能对求职者的权利主张造成过重的举证负担,亦无法解决算法供应商等第三方主体的归责问题。因此,应当从事前与事后两个维度,探讨对算法就业性别歧视进行有效规制的路径。在概念界定上,应通过扩充就业性别歧视概念的外延,将算法就业性别歧视纳入到反歧视法的规制范围内,使新加入的算法供应商等第三方主体参与到责任分担过程。通过在算法决策过程中引入技术性正当程序理论及其机制框架,搭建起权力主体配合下的“理解—参与”模式,借助合规审计追踪、算法解释等方式,有效控制算法就业性别歧视的风险,保障女性求职者平等权和人格尊严等权益。  相似文献   

9.
以明年1月1日起实施的《就业促进法》为准,新的配套法规即将出台,诸如"保障公平就业"等原则性的法律条文将细化为"哪些岗位不适合妇女"等可操作性条款,现有的相关法律法规也将随之进行修订完善。  相似文献   

10.
为控制就业性别歧视,我国亟待建立就业性别歧视的法律判断标准和识别方法,美国的相关经验值得参考和借鉴。根据美国联邦立法及其司法判例,就业性别歧视的具体判断标准和识别方法是:一种工作类型明显地使一种性别受到限制的职业分类是直接性别歧视;不符合真实职业资格成立要件的差别对待是直接性别歧视;对于以合法的非歧视理由为借口以及与雇佣结果有因果关系的性别歧视言论都是直接证据,如果雇主提出的合法的不歧视理由不可信则是间接证据;包含性别歧视的混合动机下的雇佣行为是直接性别歧视;判断间接性别歧视中所做的业务必要性审查主要考察的是成功完成有关工作所必需的最低工作资格。  相似文献   

11.
体育性别歧视是体育运动中对某种性别参与者的不平等对待.奥林匹克运动有性别歧视的传统.体育性别歧视的样态表现在:体育参与机会不均等、同工不同酬和体育性骚扰.它侵权的类别有:体育参与权、体育劳动权和体育人格权.反体育性别歧视的法律制度体现在国际公约方面和国内立法方面.体育性别歧视法律应对机制存在不足,应该对其进行完善.  相似文献   

12.
体育性别歧视是体育运动中对某种性别参与者的不平等对待。奥林匹克运动有性别歧视的传统。体育性别歧视的样态表现在:体育参与机会不均等、同工不同酬和体育性骚扰。它侵权的类别有:体育参与权、体育劳动权和体育人格权。反体育性别歧视的法律制度体现在国际公约方面和国内立法方面。体育性别歧视法律应对机制存在不足,应该对其进行完善。  相似文献   

13.
黄晖 《法制与社会》2014,(1):271-272
近年来,我国就业市场供需矛盾尖锐,劳动力市场供给数量激增,但伴随全球金融危机和经济增速下滑,市场无法提供更充分的就业岗位,就业市场呈现买方格局。用人单位在选择新员工问题上获得充分自由选择权,其能够运用各种显性或隐形的手段对求职者进行带有歧视性的甄选,这种歧视现象之一就是性别歧视,女性在求职时远比同等条件的男性困难。随着女性劳动者增加,女性就业歧视现象越发严重,不仅破坏就业市场公平竞争,而且威胁社会稳定和法治进程。本文试图从立法层面分析女性就业歧视泛滥原因,并探讨就业歧视的界定,同时就完善反就业歧视立法体系提供可资借鉴的观点。  相似文献   

14.
薛华 《法制与社会》2011,(32):50-51
当前,我国就业平等的观念相当匮乏,现实生活中的就业歧视现象比比皆是:性别歧视、户籍歧视、健康歧视、身高歧视、相貌歧视……民众的生存之道是谋生,而谋生的手段就是就业。关注就业就是关注民生,禁止就业歧视就是维护民众的生存之道。我国建立和完善反就业歧视法律制度,符合我国人民大众的根本利益,符合世界有关反就业歧视的趋势。本文通过比较和借鉴荷兰、加拿大、日本等国家及我国香港地区反就业歧视的经验,分析我国反就业歧视现行立法和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就我国反就业歧视法律制度的完善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5.
女性比男性就业更困难,一直是我国的一个大问题,这不仅表现在刚出校门的学生身上,在社会上更是如此。虽然国家劳动法明确规定,不得以性别为借口拒绝求职者,但是女性在就业过程中受到的性别歧视,不仅没有消除,反而有从显性歧视转向隐性歧视的趋势。这对于构建和谐社会是非常不利的,对于女性追求自身的更高发展也是巨大障碍。本文主要针对这一问题,探讨了女性就业上受到性别歧视的表现、以及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并提出了如何解决就业中性别歧视的措施。  相似文献   

16.
自建国以来,我国一直在加快完善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大力倡导人权保护,将"男女平等"写进中国根本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并作为我国基本国策,但尽管如此却没有消除性别歧视现象,尤其是对妇女的劳动就业歧视。贵州省作为我国西南地区欠发达省份,相比东部沿海发达地区更能体现出妇女就业现状的缺陷性,更能反映出我国妇女就业制度的不完善之处。本文将深入剖析贵州省妇女劳动就业现状,从法制层面分析妇女就业歧视的成因,针对性的提出解决思路,意在促使我国妇女平等劳动就业权的实现,消除社会对妇女的就业歧视。  相似文献   

17.
以往女工一旦出现违反计划生育国策超生,用人单位大都以“违反国家法律法规”“违反单位规章制度”为由,不花一分钱补偿金就直接将超生女工予以开除或辞退,超生女工往往“打掉牙齿往肚里咽”,有苦说不出,只好忍泪离开单位.然而,用工单位的这一规则却被江苏省大丰市一名倔强女工改写,她在违反计划生育,超生一女孩后,将把她予以辞退的公司告上法庭,要求公司赔偿因单方面解除劳动合同,向她支付巨额经济补偿金或赔偿金.  相似文献   

18.
根据对具体女性就业状况的数字分析,我们不难看出当前女性就业出现的种种弊端。究其原因:观念上的差异、法律法规的不完善、市场经济利润最大化的驱动等是造成现状的本源。本文通过对现状与原因的分析,采用罗尔斯的权利理论中提出的差异原则和程序正义为指导,提出具体的法律与制度完善保护措施来解决问题。  相似文献   

19.
为把握了解当前法学专业女大学生的就业现状,分析女大学生“就业难”的主要原因,研究分析并提出相关对策建议,我们对某高校女大学生就业情况进行问卷调查。调查中我们发现女大学生就业形势的确不容乐观,女生就业面临的最大困难就是性别歧视;政府部门、用人单位与学校应采用积极的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20.
本文主要从女性主义福利理论的角度,在论述我国劳动力市场中的性别歧视问题的基础上,探讨这一问题产生的社会文化根源.我国劳动力市场中的性别歧视具体表现为:劳动市场中妇女低工资、就业岗位性别分隔和服务行业女性化,兼职工作和一临时工作"正常化"等,市场机制和就业机制的性别取向、传统社会分工和家庭结构中的性别角色都是这一现象产生的社会文化根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