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劳动价值论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基础。马克思认为创造价值的劳动不仅仅是指一线工人的劳动,管理劳动和科技劳动都属于生产劳动,都可以创造价值;社会劳动不仅包括简单劳动,而且包括复杂劳动,复杂劳动能够比简单劳动创造出更多的社会价值。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重温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深入研究劳动价值论对我国的现实社会生活,特别是对当前的收入分配制度的改革极具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认识劳动价值论必须与认识现实社会结构和社会运行趋势相联系,这是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精髓所在,与马克思所处的时代相比,我国现阶段劳动分工的范围,经济增长方式,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都起了很大的变化,因此我们对现阶段劳动与价值的关系的认识也应该变化,在现实条件下,技术劳动,管理劳动,销售劳动,服务劳动等非直接劳动对价值创造的贡献越来越明显,在我国新出现的有产者,绝大多数是通过自己的知识,技术和管理能力在创造着价值。在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我们应重新认识这些新的有产者,给其应有的尊重和社会地位。  相似文献   

3.
马克思的劳动和劳动价值论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说的基石,它的诞生是时代的产物。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传统的劳动和劳动价值理论面临新的时代挑战,需要深化对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认识,推进劳动和劳动价值理论的创新,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而努力。  相似文献   

4.
谢茜 《法制与社会》2013,(24):92-93
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的重要理论之一。马克思生活的时代并未出现第三产业,随着时代的转变社会经济条件也发生了深刻的改变,第三产业随之出现以及在当前产业结构中所占比重逐渐加大。在新形势下,第三产业的劳动能否如马克思所阐述的生产劳动创造价值。本文意在用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来解释第三产业领域的劳动能够创造价值,并不违背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并在坚持劳动价值论的基础上大力发展第三产业,这对当前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5.
在资本主义条件下,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的历史任务,是通过揭示剩余价值的来源,寻求资本主义社会的掘墓人,而在社会主义条件下,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的历史任务,是要建设和发展社会主义社会。工人阶级作为社会主义社会的建设,就不能是无产,而应该成为有产。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不仅仅是讲劳动创造价值问题,它包含的内容特别是资本、土地、技术、管理等要素在财富创造中的作用被忽视了或被片面化了。  相似文献   

6.
版权经济价值是研究版权经济问题所关注的重要对象.从价值理论溯源角度着手,为以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为指导,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理解和把握版权经济价值的创造、转移、实现的规律,揭示具有创新特质和活力的创造性劳动在版权经济价值的创造、转移和实现中的重要作用,围绕版权经济价值的制度基础和商品基础两个维度,重点在商品维度上提出...  相似文献   

7.
家务劳动的经济价值及其法律保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琪 《法学论坛》2007,22(4):128-131
在广义劳动价值论视野,家务劳动是社会必要劳动,是提供劳动力产品、创造经济价值的劳动.目前在我国,家务劳动的法律保护缺失,这对家庭的分工合作、社会的稳定和谐有着直接的影响.因此,有必要建立完善的家务劳动保护法律制度,将家务劳动作为国家正式职业列入全国职业分类,政府部门应建立家务劳动的评估标准和体系.  相似文献   

8.
贯彻按劳分配,需理解其理论依据,而理解其依据就有必要搞清按劳分配与劳动价值论的关系,本文综述了按劳分配与劳动价值论的关系,得出劳动创造价值是按劳分配的前提,按劳分配的理论依据是生产资料所有制。  相似文献   

9.
关于个别价值转化为社会价值问题,马克思实际上已经提出,并在自已著作中从各方面进行了论述,但由于被人们所忽视,因而至今还缺乏系统的研究。笔者认为,当前研究这一价值转化理论很有意义,比如,对于生产率较高的劳动是否创造较大的价值的讨论,对于按照劳动价值论的要求指导经济改革和制定经济政策,都会得到启示。因此,愿以鄙见,权充引玉之砖。  相似文献   

10.
知识产权评估基础理论解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杨雄文 《知识产权》2010,20(1):24-30
知识产权评估“价值说”与“价格说”之间在评估的表征层面是可以通约的,但应紧紧抓住使用价值这一条主线。知识不是商品,知识产权评估对象是知识的支配、利用和控制权。从知识作为产品的层面来说,创造不属于劳动价值理论中创造价值的劳动。知识产权是通过“知识的产出”而体现其价值的,但知识产权的价值来源不能脱离于产品和服务之外而独立存在。知识产权评估结论只能是建立在相关市场运营的仿真结果上。  相似文献   

11.
在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经济学论著中,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有两方面含义:一、是指单个商品的价值由正常生产条件下的平均劳动耗费决定。二、是指价值“由当时社会平均生产条件下生产市场上这种商品的社会必需总量所必要的劳动时间决定。”在两种含义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与价值决定的关系上,学术界一直存在着不同的意见,一种意见把第二种含义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仅仅看成为价值实现问题;另一种意见则认为两种含义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共  相似文献   

12.
科技的飞速发展是现代经济的重要特征 ,人们对劳动价值论也产生了某些疑问或误解。本文简要分析了科技进步对商品价值决定和价值创造两方面的重要影响 ,深化了对劳动价值论的认识。  相似文献   

13.
在劳动价值论的语境下,创造不是"劳动",知识不是商品,知识的价格其实是知识产权的价格,知识的交易其实是知识产权的交易。  相似文献   

14.
本探讨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劳动价值论涉及到的几个问题。认为:商品的价值取决于体力、理性智力和人精神三个要素,劳动价值论必须建立在智力劳动分析的基础上;国企资本和社会主义条件下的私营资本的一般本质是同样的,都是自我增殖,因而必须平等看待它们;私营资本追逐的剩余价值被资本家、工人和国家三方共享,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剥削现象的存在具有合理性。  相似文献   

15.
我国新的企业破产法正处于酝酿讨论中,企业破产立法的社会基础是一个首先应该明确的理论前提。本文就此谈几点看法。一、优胜劣汰的市场经济法则是企业破产立法的区要依据。市场经济实质上是以企业为主要运行主体,以优胜劣汰的竞争机制为核心的经济形态。在市场经济形态中,劳动的社会性质必须通过价值来表现,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规定必须通过价值量的决定形式和机制来贯彻。这就决定了企业经济活动必须把价值作为直接的主要的目标,必须围绕价值目标开展它的经济活动。而企业的价值目标必然表现为追求交换价值的量。追求交换价值的量表明…  相似文献   

16.
深化对劳动价值论的研究和认识,必然涉及到对价值范畴的重新界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结合新的实际,广义的价值范畴具有三重性,即商品价值、经济价值、非经济价值。提出和确立经济价值论,是发展和创新劳动价值论的客观需要。  相似文献   

17.
现代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马克思不可能完全预见到现代社会出现的各种新问题。这就要求我们要以一种发展的眼光看待劳动价值论,从一个新的角度来看待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本文拟从知识经济的出现与马克思主义的劳动价值论在内涵和外延,商品价值等内容上来探讨对劳动价值论的认识。  相似文献   

18.
亚当·斯密认为商品价格最终都分解为地租、利润和工资这三个部分。马克思认为斯密在这里挤走了商品价值中的不变资本部分,把“年产品价值”和“年价值产品”等同起来,抛弃了劳动价值论,因而是错误的教条。笔者认为,斯密是从社会生产的角度考察不变资本,此时不变资本具有相对性,还应当进一步分解。“斯密教条”指出商品价值的唯一源泉是人类劳动,并奠定了国民经济核算的理论基础,因而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一、1999年软件登记情况综述 计算机软件是人类知识、经验、智慧和创造性劳动的结晶,是一项典型的知识产品,并蕴涵着多种知识产权。 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和知识产权的商业化运作,知识产权成为软件企业的一项重要财富,表现为:第一,高新技术企业创造的是知识产品,必然从传统有形资产积累转变为知识的积累,知识产权成为企业实力的象征;第二,以拥有专利、商标、著作权等为知识产权数量,作为企业综合经济技术实力的砝码,以及市场竞争的“武器”;第三,高新技术企业是以知识作为产品,当知识产品进入市场后,则完全依赖于对其知识产权…  相似文献   

20.
目前,我国学术界有一种意见,认为在国民经济生活中,所有的服务劳动都创造价值,并说这是马克思的观点。服务劳动果然全都创造价值吗?不!按照马克思主义观点,服务劳动中的纯粹服务部分是否创造价值的。弄清这个问题,对准确地把握国民收入的统计范围,对正确地解释社会经济发展中的新现象,按客观经济规律办事,都有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