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邓小平早就指出:“如果走资本主义道路,可以使中国百分之见的人富裕起来,但是绝对解决不了百分之九十几的人生活富裕的问题”。“只有社会主义制底才能从根本卜解决得Bh常率的问题。”很显然,邓小平一直把社会主义方向作为人们共同富裕的价值取向。这是因为,“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不同的特点就是共同富裕,不搞两极分化。”那么,在引导人们由部分先富到共同富裕的过程中,如何保证和坚持社会主义这一价值取向呢?邓小平从以下四个方面作了深刻的论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在弓I导人们由“部分先富”到共同富裕的过程中,要…  相似文献   

2.
共同富裕作为社会主义本质论的实现目标 ,体现了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 ,是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邓小平同志明确指出 :“社会主义的本质 ,是解放生产力 ,发展生产力 ,消灭剥削 ,消除两极分化 ,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这是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结合上赋予了共同富裕的科学内涵。“富裕”反映了社会对物质财富的创造和拥有 ,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集中体现 ;“共同”则反映了社会成员对社会财富的分配和占有方式 ,是社会生产关系质的集中体现。当前 ,随着改革向深层次发展和人们利益格局的调整 ,由于对共同富裕的科学内涵理解不清 ,把握不准 ,对共同富…  相似文献   

3.
邓小平早在1990年12月24日就指出:“共同致富,我们从改革一开始就讲,将来总有一天要成为中心课题。社会主义不是少数人富起来、大多数人穷,不是那个样子。社会主义最大的优越性就是共同富裕,这是体现社会主义本质的一个东西。”(《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364页)共同富裕是由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所决定的。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只有少数人富裕起来也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之一就是实现全社会的共同富裕。在我国现阶段,共同富裕的目标只能通过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来实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运行方式,决定了经…  相似文献   

4.
遗失声明     
《求贤》2006,(12):48-48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是具有重大指导意义的纲领性文件,在许多方面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观点、新提法。第一,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关系到社会主义本质的实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这是因为.邓小平明确提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共同富裕才能和谐,两极分化不可能和谐;社会和谐则有利于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从而为实现共同富裕创造必要的物质条件。第二,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和谐文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建设和谐文化的根本。《决定》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观点。第三,共同建设、共同享有。《决定》强调:我们构建的和谐社会,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中国共产党领导全体人民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5.
科学发展观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化了对邓小平的“社会主义本质论”的认识。科学发展观由“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到“第一要义是发展”,不仅突出了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这个主旋律,而且强调了发展的全面性;科学发展观由“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到“发展的成果由人民共享”,不仅体现了社会主义的美好前景,而且着眼于解决当下的实际问题;科学发展观由“实现共同富裕”到“以人为本”,不仅明确了“富裕”的内涵,而且彰显了社会主义最根本的价值追求。  相似文献   

6.
邓小平同志提出并大力倡导的作为社会主义本质和根本目标的共同富裕,指的是全体社会成员生活上的全面富裕,这种全面富裕内在地包含着物质和精神这样两个方面的含义。它既表现为社会成员对生活资料占有数量上的极大丰富,更集中地表现为社会成员生活质量上的极大提高。决定社会成员生活质量的关键是其精神生活的充实和富裕程度,也就是说,共同富裕必然地包含着精神生活上的富裕,是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双富裕。社会主义只有实现了全体社会成员在物质与精神两个方面的共同富裕,才称得上真正实现了共同富裕。本文在阐述物质共同富裕与精神共同富裕的辩证关系的基础上,着重从精神共同富裕的角度,探讨精神共同富裕对实现全面共同富裕的重大意义,并就如何实现精神共同富裕谈几点粗浅认识。  相似文献   

7.
<正>邓小平同志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就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共同富裕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人民群众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富裕,不是少数人的富裕。”人的精神富裕体现为人的自主能动性发展,这既是社会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社会发展的重要体现。  相似文献   

8.
潘于旭 《新视野》2001,3(3):15-16
“共同富裕”思想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内容。在不同的历史阶段、不同的场合,邓小平都反复阐述了他的共同富裕思想。总结邓小平关于共同富裕思想的论述可以发现,它包含了一系列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内容: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就是要消灭贫穷;社会主义的本质就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逐步实现共同富裕。邓小平关于共同富裕的一系列论述,对于我们今天重新认识社会主义的本质,重新认识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的历史进程,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一.社会主义的目标和基本原则 对社会主义目标和原则的认识…  相似文献   

9.
邓小平同志在1992年视察南方时的谈话中,对社会主义的本质作了概括的说明。他说:“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天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373页)。明确社会主义的本质,具有重要的意义。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马克思称之为“以所有人的富裕为目的”(《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下册,第222页),恩格斯称  相似文献   

10.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邓小平同志多次阐明,搞社会主义,就要走共同富裕的道路。他说:“我们要发展社会生产力,发展全民所有制,增加全民所得。我们允许一些地区、一些人先富起来,是为了最终达到共同富裕,所以要防止两极分化,这就叫社会主义。”(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增订本第151页)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重要特征和追求目标,体现了社会主义的优越性。但是,共同富裕不是同步富裕。过去,在“左”的思想  相似文献   

11.
共同富裕是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一个重要内容。本文认为邓小平的共同富裕思想应该包括:一是经济、物质方面,即物质文明的共同富裕;二是科学文化、思想道德方面,即精神文明的共同富裕;三是物质文明、精神文明二者的同步提高、协调发展的共同富裕;四是共同富裕是相对富裕、有差别的富裕。  相似文献   

12.
邓小平同志南巡时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373页。下文引文属该卷的,只注页码)紧接着这段话邓小平同志又说:“走社会主义道路,就是逐步实现共同富裕。”(第373页)明确地把共同富裕作为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本质特征和发展方向。当前学习和研究这一理论对于社会主义建设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共同富裕思想的哲学基础  相似文献   

13.
杜江  龚浩 《前线》2022,(6):13-16
在扎实推动共同富裕的历史阶段,对共同富裕开展持续的理论研究,推动在理论层面形成系统认识,有助于构建推动共同富裕的有效机制。从历史逻辑厘清“谁来领导”,明确推动共同富裕的关键在于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从价值逻辑厘清“谁的富裕”,明确全体人民是共同富裕的行动主体和受益者;从理论逻辑厘清“何种定位”,明确共同富裕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中的坐标位置,谋划好阶段性目标和长远目标的统一;从现实逻辑厘清“何为富裕”,明确共同富裕是物质和精神有机统一、相互促进的富裕格局;从实践逻辑厘清“何为共同”,明确推动共同富裕要统筹公平与效率,在高质量发展中鼓励人们共创共建共享更高品质的生活。  相似文献   

14.
坚持社会主义实现共同富裕──学习邓小平同志关于社会主义本质论述的粗浅体会马玉兰,史策邓小平同志对社会主义本质曾有过凝炼而极其深刻的论述。他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灭两极分化,最后达到共同富裕。”共同富裕,是社会主...  相似文献   

15.
一、题解:毛泽东、邓小平富裕观的原初意义毛泽东于1955年7月在《关于农业合作化问题》报告中明确提出“共同富裕”的概念。他说:“在逐步地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和逐步地实现对于手工业、对于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的同时,逐步地实现对于整个农业的社会主义的改造,即实行合作化,在农村中消灭富农经济制度和个体经济制度,使全体农村人民共同富裕起来。”①同年10月在《农业合作化的一场辩论和当前的阶级斗争》的讲话中,毛泽东又一次提出:“要巩固工农联盟,我们就得领导农民走社会主义道路,使农民群众共同富裕起来,穷的要富裕,所有农民…  相似文献   

16.
共同富裕是邓小平分配思想的本质,它和邓小平的社会主义本质论是同一的。公有制为主体是实现共同富裕的根本条件,按劳分配为主体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分配方式,但它们是可以统一的。部分人先富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唯一路径。部分人先富是政策,共同富裕是原则。部分人先富要防止两极分化。共同富裕的实现有赖于国家的政策调控。  相似文献   

17.
社会主义决不允许两极分化的不合理社会现象存在,但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同等富裕和同步富裕又是不可能的。这就要求从实际出发,找到一个既要考虑发展不平衡的历史问题,又要符合存在客观差异的现实问题的方案。对此,邓小平提出了一条独到而又含意深刻的途径,这就是从物质利益入手,打破吃大锅饭,让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由此来带动其他地区、其他人的富裕,逐步达到共同富裕。实践证明:同等富裕、同步富裕的观念,只能导致人们共同贫穷;“部分先富”的政策,开辟了人们走向共同富裕  相似文献   

18.
景红 《发展论坛》2001,(10):19-20
共同富裕理论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邓小平同志多次强调:“社会主义最大的优越性就是共同富裕,这是体现社会主义本质的一个东西。”“社会主义原则,第一是发展生产,第二是共同富裕。”“在改革中,我们始终坚持两条根本原则,一是以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为主体,一是共同富裕。”目前,共同富裕再次成为人们议论的热点问题,特别是与共同富裕相联系的贫富差距扩大,地区发展不均衡,个人收入悬殊等问题在我国改革开放逐步深入的进程中越来越突出。那么,如何看待理论上的阐述与现实生活中的巨大反差呢本文试图就这个问题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19.
在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中,邓小平探索的一个中心问题是“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围绕着这个主题,他提出了一系列关于社会主义的重要命题,这些命题构成了邓小平的社会主义观。在强调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同时,指明了“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为此必须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必须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并预计在二十世纪末就要突出地提出和着力解决避免两极分化的问题。邓小平的社会主义观尤其是他关于“共同富裕”的战略构想,对于我们继续大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坚定不夥地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具有重大的时代意义.  相似文献   

20.
<正>邓小平关于共同富裕的战略思想,既是对毛泽东共同富裕思想(1)的继承,更重要的是在改革开放新的历史大背景下,紧紧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主题,对社会主义共同富裕问题进行的理论探索与智慧结晶。重温邓小平关于共同富裕的战略思想,对于新时代推动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伟大目标,具有重要的现实启示意义。一、邓小平的共同富裕战略思想(一)允许先富,带动后富在1978年年底中央工作会议闭幕会上,邓小平发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著名讲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