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以严刑峻法著称,但他注重官员教育的一面,却往往被人忽视了。朱元璋即位之初,就告诫来朝的府、州、县官员,要“约己而利人”,切勿“薄人而厚己”。洪武二年,他诒谕群臣,宣布要“严法禁”:“但遇官吏贪污,蠹害吾民者,罪之不恕”。他先后编定《大明律》、颁布《祖训录》、《臣诫录》、《醒贪简要录》等大批律令文告,对官员既是一种约束,也是教育。那带血腥味的“剥皮实草”,其实也是一种“警示教育”。对身负监督之责的监察官,朱元璋要求他们“正己以率下,忠勤以事上,毋委靡因循以纵奸,毋假公济私以害物…  相似文献   

2.
官员防腐要做到“五常”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腐败是一个执政党衰败和垮台的根源。从这个意义上讲,腐败就是一种政治癌症。而官员腐败正是这种政治癌症的积累。癌症需要对症下药,腐败需要挖根掘源。而官员腐败其根之据, 其源之头,无非“私”、“欲”二字。治“私”除“欲”之方就是:常修为官之德,常怀律己之心,常思贪欲之害,常弃非分之想,常怀爱民之情。常修为官之德,则能为民。戏剧《村官李天成》中有一段通俗易懂的《吃亏歌》,歌中唱道:“当干部就应  相似文献   

3.
漫画幽默     
结果 一个给受贿的官员当秘书的女子当庭作证,法官严厉地问: “你知道作伪证会得到什么结果吗?” “知道,上司说给我买一枚钻戒和一件小貂皮大衣。” 条件 丈夫问妻子: “如果我的生活中也有了莱温斯基,你能原谅我吗?” 妻子说:“能。不过,你得先当上总统。” (据《漫画月刊》)  相似文献   

4.
命与乌纱帽     
齐夫 《前线》2011,(9):56-56
宋代有个官员叫王圭,《宋史·王圭传》记:“以其上殿进呈,日取圣旨;上可否讫,云领圣旨;退谕禀事者,日已得圣旨也。”时人讽他为“三旨相公”。直至今日,这种不干事、不担责的“三旨相公”,仍然大有人在。前不久,鄙人就听说有上级领导这样批评一些下面的干部:“遇事主动往前迈一步,又不要你命,有什么可怕的?”  相似文献   

5.
2010年9月11日,《北京青年报》刊载了邵燕祥先生的《华君武的一幅漫画》一文,介绍了华君武《永不走路,永不摔跤》的漫画。这篇不长的文章有一篇不短的《附记》。在这篇《附记》中,邵燕祥先生谈到我的一篇短文《永不走路。永不摔跤》,并问我的短文和华的漫画是怎样的关系,以及华的漫画和我的短文被毛泽东看中在一次中央会议上印发的问题。我觉得,邵燕祥先生这篇文章和《附记》有些史实不够准确.或者错讹。邵燕祥先生说,文章和《附记》中涉及的史实“有待于有历史癖的朋友们考证了”。我虽说不上“有历史癖”,但作为被提到的一个当事人,我想就我所知道的情况作些说明。  相似文献   

6.
翻阅4月6日《粤港信息日报》,上有一则简讯《陈希同、王宝森染指183亿》:“3月31,北京市常务副市长金人庆在北京市人大的新闻发布会上说,陈希同、王宝森隐瞒财政收入、转移财政资金达183亿元……”不禁感叹啼嘘。这么多白花花的银子,这么一“转移”,就成了他们的私产,像梦中坐了龙庭的阿Q“想要什么就有什么”!与陈希同“同志”比起来,上窜下跳使尽坑蒙拐骗招数而“集资”32亿的邓斌也不过是一个“小玩闹”。 感想未巳,收到湖南衡阳李升平先生寄来的一份资料:1994年11月8日的《杂文与生活》报。上面转载了《人民日报》漫画增刊《讽刺与幽默》的报道:“9月1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北京市委书记陈希同在与华君武、丁聪、方成等10多位著名漫画家座谈时指出,……希望漫画家进一步解放思想,在创作上大胆些,夸张些,为了社会主义事业,敢于勤攻吾们之阙”。陈希同说:“漫画像杂文、投枪、匕首,可以一刺到底。现在,有些丑恶、落后现象成了顽症,要借助漫画家的妙笔………”云云。 现在重读他的这番高论,当然会觉得很滑稽,滑稽得像一组用对比手法创作的漫画;但当时漫画界、  相似文献   

7.
花袭人论     
《红楼梦)是中国古代最能理解妇女悲剧的书,再也没有谁能和曹雪芹一样创造出那么多的妇女典型。他以艰苦沉重的心情写黛玉,以郑重深曲的笔写宝钗,以酣畅活泼的情调写凤姐……几乎个个都很成功。人有其性情,人有其气质,人有其形状,人有其声音。作者不仅塑造了许多处于高贵地位的太太,富有文化教养小姐等鲜明的艺术形象,就连出身下层、受人奴役的丫鬟的形象也刻画得栩栩如生。试问《红楼梦》读者哪一个不记得宝玉身边的大丫鬟———花袭人呢?《金陵十二钗又副册》袭人的画面上是“一簇鲜花,一床破席”,暗寓“花”、“袭”二字。判词写道“枉自…  相似文献   

8.
此画无声胜有声李时民漫画家孙以增创作的漫画《铿锵有声》,是作者针对现实生活中极少数党员干部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不适应社会发展的总趋势,只讲索取、不讲奉献;只争功利,不求进步的不正之风进行讽刺与鞭答。《铿锵有声》画面简练、明快,突出人物重点,画得维妙维...  相似文献   

9.
“官员问责制”是我国政治体制改革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当前对官员问责制度的认识存在着一定的偏差:把问责制度与引咎辞职相混同、与“打补丁”思想相混同、与“上问下责”相混同等。要通过规范权力授予机制,厘定官员问责的标准,建立监督机制,从而构建有效的问责制度。  相似文献   

10.
2005年12月30日,承游劝荣博士美意惠赠,我有机会拜读到法律出版社在是月刚刚推出的他的力作《法治成本分析》。我感兴趣的是,作为一个官员学者或者说是学者官员,作者能够始终将“允执其中”的稳健的思考立场恰到好处地贯穿于双角色的始终,既不以“学”之书生意气而恣意挥斥“官道”,更不以“官”之圆滑世故而刻意违背“学理”。譬如,作者在第三章论述“静态法治成本”之“立法成本投入的主体”时,认为立法成本的投入不但包括国家、社会,也包括个人,并以孙志刚案为例,说明一部陈旧法规甚至“恶法”的废止是许多的“孙志刚们”个人的惨重成本…  相似文献   

11.
郭庆晨 《前线》2011,(11):59-59
近日不经意间,在报刊上看到一幅漫画,题目叫《下来了》。画面很简洁:一根长长的电话线垂下来.话筒就那么直挺挺地吊在空中,似乎是专门用来传送领导声音的。话筒在发着声响,几个人不急不慢地凑过来,准备聆听话筒中传来的动静。他们的脸上并没洋溢着热情.看上去倒有些愁眉苦脸。这幅漫画堪称巧妙.留给笔者诸多思维空间,去猜想各种各样领导“下来了”的情景:  相似文献   

12.
服装设计师追逐流行色,不意文化人也竞相追逐流行字,远来作为书名,以广招徕。近来只要到书市上走走,就可以推测出时下最热门的是一个“殇”字。秋殇、花殇、情殇、性殇………应用频率之大,题署书名之多,似乎真正到了泛滥成灾,匪夷所思的程度。“殇”字作何解释?《辞源》上有两条:“未成年而死”和“战死者”。作为有天折义的第一条解释应用不广。应用第二条解译成词最著名的当数楚辞《九歌》中的《国殇》这一篇名。它被用得非常准确而简炼,意为“为国而战死者”,即我们现在尊称为“烈士”的人。依据《辞源》上的解释来话解例如“…  相似文献   

13.
阅读4月5日《光明日报》“教育周刊”,其新辟栏目“校园荣辱角”刊登一篇短评:《小草青青践踏何忍》,并附有漫画,图文很醒目,确有警示效果。此文提倡爱惜草坪,维护校园,联系实际谈荣辱观,这都是正确的。但作者批评的若干“践踏”现象,如“有睡在草坪上晒太阳的,有坐在草坪上看书的……”却令我产生了若干困惑。怎样对待草坪为好呢?特别是大学校园的草坪。解放前我读过旧大学,那时的校园草坪是开放式的,学生不仅可以“晒太阳睡觉”,“坐在草地上看书”,三三两两师生叙谈,甚至还可以嬉戏追逐。草坪是一片充满温馨的人情味空间,是以师生为本的…  相似文献   

14.
八集电视专题片《永远在路上》近期播出,在我看来,节目亮点不只是触目惊心的贪腐细节,不只是当事人现身说法,而在于落马贪官的语态回归了常态。我做过多年电视节目,深知一些官员发言偏爱大话、套话、假话,以及正确的废话,很难听到他们发自肺腑的真心话。而在落马之后,这些官员终于能像普通人一样说话了。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红庙煤矿党委结合煤矿实际,创造了一些符合基层精神文明建设的作法,取得了明显成效。一、创建新机制,实现精神文明建设管理的系统性机制创新是这个矿抓精神文明建设的显著特点。─—建立“一体化”工作机制。近年来,该矿出台了《红庙矿党政干部“一职双责”实施办法》、体庙矿“双文明建设”、“全方位管理”、“一体化”竞赛考核实施细则》等文件,从认识上、部署上和考核上,把两个文明有机地结合起来,做到了两个文明建设一体化,精神文明建设和物质文明建设有机地结合;政治工作和经济工作一体化,“核心”和“中。C”有机…  相似文献   

16.
综观近年来官员腐败案件,发现其中的一个共同点,就是贪官的背后多有一个“贪内助”在帮助官员受贿或者直接受贿,以至于官员腐败出现一个奇特的现象,每倒下一个官员,其家人,尤其是妻子也难逃其责,双双甚至更多的家人进了监狱。  相似文献   

17.
留过一幅《无题》漫画,耐人寻味,久久不能忘怀,总想说上几句。画面是这样的:两个头为公章的某些干部,跪在一个头为钞票的大款面前,一个磕头,一个抱手求拜。可是那位大款却双手后背,合自挺胸,趾高气扬,盛气凌人,不可一世。这幅漫画纯属虚构吗?非也。我觉得,它是对我们现实生活中某些现象的描述和提炼,甚至近乎“纪实”、”写真”。随着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发展,在社会上流传着“有钱哥哥大十岁”和“有钱老爷大十代”的说法,有权者求于有钱者的现象也日渐增务,归纳起采。“权”求“钱”的悲哀表现大致有三:一是求大款赞助…  相似文献   

18.
和珅,无疑是历史上“能干也能贪”的官员代表。近日细读《和珅传奇人生的成功与失败》一书,感觉尤甚。在乾隆一朝,无论对外用兵还是内务治理,大都少不了和珅的身影。这恐怕很难仅用“宠信”二字来解释。  相似文献   

19.
据说《论语》有二十多处谈到“直”字,这不由得引起了我浓厚的兴趣和关注。我首先去查了《辞海》。作为价值观念的“直”字,主要有两层含叉,一是公正、正直;二是坦率、直爽。尔后我就认真地阅读《论语》。确实,在《论语》中关于“直”的论述很多,“直”是孔子思想体系很重要的一个概念.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是一个哲学伦理范畴。所以。我用“直道”一词采谈谈我对《论语》中“直”字的理解。  相似文献   

20.
正背景介绍一九三三年年一月二十五日,江西省儿童局机关报《赤色儿童》第一版刊载李才连撰写的文章《宁都城市儿童热烈慰劳红军》,介绍在红军攻克白色据点赤面寨后,儿童组织起来热烈慰劳红军。文章配发漫画《热烈慰劳红军》。画面上是三个儿童举着小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