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周黎鸿 《理论月刊》2006,1(1):55-57
“两个必然”与“两个决不会”论断是科学社会主义的核心理论。它的提出是以客观事实为依据,严格建立在现实基础之上的,在现时代并没有过时。但是,我们必须联系新的实际,赋予它与时代特征相适应的新的内涵。  相似文献   

2.
湖北省科学社会主义学会于1989年12月20—21日在中共湖北省委党校召开了“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与坚持改革开放相统一”理论讨论会。与会者围绕这一命题展开了热烈而深入的讨论。认为,这一命题虽然已提出好几年,但仍然具有强烈的理论和现实意义。从理论上讲,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与坚持改革开放这两个基本点是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的统一关系。但由于各种原因,如何在实践中始终如一、全面掌握这两个基本点的统一关系具有一定难度,并容易  相似文献   

3.
“两个确立”是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作出的重要政治论断,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取得的最重要政治成果,蕴含着深刻的理论逻辑、历史逻辑与现实逻辑。从理论逻辑看,“两个确立”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建设规律的集中体现;从历史逻辑看,“两个确立”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正反两方面历史经验的深刻总结;从现实逻辑看,“两个确立”是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现实需要。深刻领会这三重逻辑是全面把握“两个确立”的政治内涵、重大意义和实践要求的根本前提。  相似文献   

4.
田成平 《前进》2003,(9):4-10
兴起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新高潮,是十六大作出的一项战略决策。党中央把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目标确定为既要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认识上达到新高度,又要在推进各项实际工作上取得新成效。党中央的通知精神,还专门强调了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性和重点方向。特别是胡锦涛同志的“七一”讲话明确提出了理论联系实际要做到“三个结合”,即:坚持学习理论和指导实践相结合,坚持改造客观世界和改造主观世界相结合,坚持运用理论和发展理论相结合。强调努力做到学以致用、用以促学、学用相长。最近他在中央政治局第六次集体学…  相似文献   

5.
马克思主义的时代观对于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许多重要理论观点的形成、演变和发展具有基础性、决定性的意义。其中,最著名的是列宁关于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的时代理论和邓小平的“和平与发展是当代世界两大主题”的论断。这两个反差很  相似文献   

6.
文锦菊 《湖湘论坛》2004,17(5):9-10
理论与实际相结合 ,是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的根本途径 ,是党的优良传统作风 ,又是十分重要的领导方法和艺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进程中的第三个伟大理论成果 ,是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实际相结合的智慧创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产生 ,凸显出以江泽民同志为主要代表的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善于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高超领导艺术和创新艺术。  一、与时俱进的“结合”理论与实际相结合 ,并非理论与实际的简单、机械相加。“结合”是具有丰富哲学蕴涵的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概念。“结合”具有“发…  相似文献   

7.
傅锁根  赵嘉敏 《前沿》2023,(1):5-12
党的二十大再次重申并着力强调的“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重要论断极大丰富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内涵,既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推到了一个新高度、新境界,又是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要求。通过深刻剖析“两个结合”重要论断的理论逻辑、历史逻辑、实践逻辑,推导出由“一个结合”向“两个结合”飞跃的历史必然性及其重要意义,为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找到坚实的学理性支撑,并坚持以“两个结合”为指引,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飞跃。  相似文献   

8.
江泽民总书记多次强调学习理论要与学习历史、总结经验相结合。在学习邓小平理论和十五大精神研讨班上,他又明确指出:“深入学习邓小平理论,要同总结历史经验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新鲜经验密切联系起来。”这对于我们的理论学习具有现实和长远的指导意义。一...  相似文献   

9.
“两邻”理念既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产物,也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产物,是新时代以来“两个结合”的创新理论成果。“两邻”理念中的社区治理方案具有深厚的理论意蕴和重要的实践价值,是加强和完善我国城乡社区治理的理念创新。  相似文献   

10.
回顾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实践过程,联系20年的人才工作实际,我有个深刻的体会——邓小平同志关于“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著名论断,是我们做好人才工作的强大思想武器和理论武器,是指导人才工作的行动指南,是邓小平人才理论的一面旗帜。回眸湖北20年来的知识分子工作、专业技术人员管理工作,基本上是经历了5个阶段,即5个发展过程。一、落实知识分子政策邓小平同志提出“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著名论断,强调“知识分子是工人阶级一部分”。我体会到,邓小平同志在刚刚粉碎“四人帮”不久的时候,提出“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林文勋提出“富民”阶层的学术概念和“富民社会”的学术体系,这是针对“唐宋社会变革”这一重大学术议题探究而提出的学术理论。该理论在汲取20世纪以来史学界关于乡村富户、庶族地主、地方精英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了唐宋以来兴起的“富民”阶层是中国传统社会的中间层、稳定层、动力层,唐宋以后的中国传统社会属于“富民社会”的学术论断,并以此为基石,建构了中国古代社会新体系。这一理论在提出者的深耕和团队拓展研究中不断推进,在学界的响应、质疑以及相互对话中不断发展,目前已经形成了若干学术论断,标志着“富民社会”理论的建构已基本成型。但也要看到,理论的建构和完善是一个长期的工程,需要该理论提出者继续探究与之相关的深层制度问题和社会关系问题。  相似文献   

12.
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就是一部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建设和实际相结合的历史。70多年来,我们党在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过程中,有两次历史性飞跃,第一次是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实际相结合,创立了毛绎东思想,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第二次历史性飞跃发生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们党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际相结合,创立了邓小平理论,取得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巨大胜利,开创了社会主义建设的新局面。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是邓小平…  相似文献   

13.
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是在建党百年之际提出的重要命题,马克思主义作为外来文明,传入各民族必先图存活、再徐图发展,存活的关键在于能否契入各民族的传统之中,与民族文化相融通。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具有可能性、现实性和时代意义。在理论认同上,这一结合通过增强群众对理论的思想认同、心理认同、情感认同促进理论更好掌握群众。在话语建构上,这一结合一方面塑造了中国话语的独立自主性,赋予话语体系“更中国”的内涵意蕴;另一方面为中国话语提供文本支撑,赋予话语体系“更中国”的表达效果,使当代中国话语体系“更中国”。  相似文献   

14.
邓小平同志说:“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就是我们总结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党的十三届七中全会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基本理论和基本实践概括为“十二条”,进一步明确了前进的道路。按照业已明确的方向,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根本问题就在于作好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文章。  相似文献   

15.
作为新时期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提出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理论,并不是偶然的突发奇想,而是他一贯倡导的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产物。实事示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是这一理论的精髓和思想基础。因此,他在创立这一理论的过程中,对理论和实际结合原则所作的深层思考,以及对其所阐述的重要理论观点,是我们党在历史新时期坚持和发展毛泽东思想的重要容。  相似文献   

16.
政治和经济,作为历史唯物主义的一对重要范畴,马克思和恩格斯早就做过科学的经典论述:经济是基础,政治是上层建筑,经济决定政治,政治对经济有反作用。列宁在这个问题上的贡献在于,他在俄国革命和建设的伟大实践中对这一理论的具体运用及其所提出的一系列科学命题。本文拟就其中的两个命题即“转向经济方面的政治”、“政治与经济相比不能不占首位”做一简单分析,从中我们就可以看出,列宁对马、恩政治与经济关系原理的理解是何等深刻、全面、辩证,对这一原理的具体运用又是何等调熟、准确、巧妙。同时,也能清楚地看到我们实际J作…  相似文献   

17.
江泽民同志2001年7月1日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大会上重要讲话中,向全党提出了“不断推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任务,并指出:“这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社会的本质要求”。这一论断,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共产主义学说的准确阐释,是根据时代发展要求把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基本原理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际相结合提出的重要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的创造性运用和发展,对我国进一步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重大意义,对我们每一个共产党员实践“三个代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相似文献   

18.
“特色理论”是理论联系实际的结晶曹建民同志来稿认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本身就是理论联系实际的结晶,就是对当代中国最深刻的认识。“有中国特色”就是指理论与中国实际相结合了,用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认识了事物的个性,对具体事物,具体问题做出了客观准确的...  相似文献   

19.
上海市社会主义学院1984年复学以来,在市政协、市委统战部领导下,经过四年多来的实践,我们在沿着教学与统战理论研究相结合的道路上摸索前进,我们的初步体会是做到“三个结合”:(一)教学与统战理论研究相结合举办层次较高,并有丰富统战工作经验或专业知识的党内外干部研究班,围绕与现  相似文献   

20.
<正>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相结合的理论探讨及其实践运行依次经历了三个阶段,转换了三种模式。 (一)“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思想,最早是由陈云同志提出来的。在1956年9月党的“八大”上所作的题为《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的新问题》的发言中,他第一次比较完整地表达了这一思想(见《陈云同志文稿选编(1956——1962年)》,第12——13页)。但是,当时由于“左”的错误思想的指导,陈云同志的正确主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