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邢少文 《南风窗》2012,(5):10-10
"结论很光明,过程不堪回首。"李途纯的律师翟玉华说。湖南太子奶集团总裁、创始人李途纯,在被羁押15个月之后,于2012年1月被检察院宣布不予起诉,"无罪释放",重获自由的李途纯说他不要国家赔偿,"首先要感谢党。"李途纯所以能出来,是因为另一个人进去了。这个人叫文迪波,湖南株洲  相似文献   

2.
市井万象     
赵义 《南风窗》2011,(9):20-20
唐骏承认博士学位花费3000美元被指学历造假的唐骏近日对记者表示,西太平洋大学的博士学位他是通过"函授"得来的,"函授教学"的学费花费了3000美元,而他当时之所以对学位如此执著,是因为内心的不甘和虚荣心。唐骏  相似文献   

3.
怨自己     
鲁迅的母亲说鲁迅“实在是气极了才骂人的”。我不知道鲁迅骂完人之后会不会后悔?也许不会.他临死前仍是坚称“一个都不宽恕”。而我骂完人之后经常很后悔。前几天写了一篇骂余秋雨的文章,现在看来觉得真是无聊。我为什么要骂他呢?是因为晚饭后犯懒。没出去散步,而是靠在沙发上看电视,结果就看到了他,就想起要骂一骂他。这种文章能有什么好效果吗?  相似文献   

4.
福建确立了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战略定位",要成为中国经济的"增长极",除了要做大做强工业之外,还要做大做强中心城市。当前,无论是国家之间的竞争,还是区域之间的竞争,在相当程度上已演化为城市实力的竞争,尤其是中心城市的竞争。福建经济的一个弱项,就是缺少在全国有影响力的大城市。在80年代,全国只有5个省区没有百万人口的城市,福建就是其中之一。中心城市规模小、实力弱是福建发展后劲不足的突出问题。就此,本刊记者采访了福建省社科院院长、《福建省经济社会发展概念规划》课题组组长严正先生。  相似文献   

5.
玩心无界     
正"李鹤看起来是个很会玩的人,实际上也确实如此,此类人有一共同特征,"跨界"属性强。"李鹤,在东北林业大学读的分子生物学专业,毕业后跑去一家技术外包公司做项目经理,做的还是银行信用卡业务,4年前跳槽到互联网金融公司——积木盒子做产品经理。李鹤"自诩"爱好广泛,若不是他亲口确认,笔者不会相信他能同时追30部美剧。"不难啊,平均  相似文献   

6.
邓晓芒 《南风窗》2010,(15):97-97
<正>在《书屋》今年第6期上读到摩罗先生为他的《耻辱者手记》第二版所写的序言《我们是需要自审的一代》,终于对他10年来的心路历程有了一个大致的了解。其实嘛,他所走过的路,不过是近百年来中国知识分子所走过的道路的一个缩影。想当年,"五四"知识分子何等激进、何等慷慨激昂,经过30年的奋斗,当1949年毛泽东在天安门喊出"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时,大批怀有"五四"情结的文化人都不禁热泪盈眶,用胡风当时一首诗的标题来说,叫做"时间开始了!"  相似文献   

7.
筱梅 《工会博览》2006,(8):60-60
“久别胜新婚”,凡是两地分居或离家远行的人都有类似的体验,由于分离而产生的性渴望一旦找到了机会,就会以超过平时数倍的强度或速度表现出来。他这样做或许是仅仅为了满足生理需要,也许是为了证明他对你的感情依旧,也许是为了重新确定你对他的重要性和吸引  相似文献   

8.
何三畏 《南风窗》2010,(16):2-2
<正>长沙市开福区房产局前副局长曾新亮先生有记工作日记的好习惯,他记下了一位副区长的工作讲话,称对待上京上访人员,"请公安按敌对势力办"。这位副区长告诉了我们一个残酷的道理,要成为"敌人",只需要踏上"上  相似文献   

9.
法国人对图书的热爱我是知道的.大概在三四年之前吧,上海领事馆的法国总领事郁白先生来到南京,吃饭的时候闲聊,他告诉我,他就要离开中国了,最近刚刚买了一些中国书.我问他买了多少,郁白先生想了想,笑着说:"两吨." 一个买书的人用"吨"来做他图书的计量单位,老实说,我从来没有听说过.我想,这可能就是法国人了,做事和说话都要不同寻常.但是,就在不久前,我在法国参加了他们的第二十四届图书沙龙,我终于发现了法国人最平常的一面,最自然的一面,那就是他们对图书的喜爱.  相似文献   

10.
高层     
《南风窗》2013,(24):18-18
习近平新华网11月13日公布了习近平9月17日在党外人士座谈会上的讲话。习近平说:"中国共产党人干革命、搞建设、抓改革,从来都是为了解决中国的现实问题。可以说,改革是由问题倒逼而产生,又在不断解决问题中而深化。"他认为要在基本确定主要改革举措的基础上,深入研究各领域改革关联性和各项改革举措耦合性,"使各项改革举措在政策取向上相互配合"。  相似文献   

11.
抽身谋大计     
领导艺术可谓千万种,不包办代替,可说是其中必不可少的一种。英国大出版家诺思克利夫一生中做了许多事情,如果换了别人,早已忙得不可开交.但他给人的感觉始终是从容不迫,应付自如。许多朋友对他这种才干深感惊讶。他说:“我只担任指挥工作,一切事务性工作都交给那些能够胜任的人去做。我自己把精力放在计划创新上,一旦计划出笼,我又去考虑新的计划。”美国国家计算机公司经理帕特森也有同感。他说:“不要去做可以交给别人做的事情。”他认为一个领袖人物应该是机器的设计者而不是机器的制造者。他做过这样的试验:自己离开公司一段时间,结果发现整个组织丝毫不受影响、一切工作照常进行。美国山大铁路公司总经理斯托雷先生在年轻时、上过一次“劳而无功”的当。那年他才20岁上  相似文献   

12.
《南风窗》2016,(19)
正近期的房价狂飙,让我想到了一位台湾朋友。说是朋友,其实算不上。4年前,在台北的一个饭局上,我们有过一面之缘。我现在想到的,是他的投资观念对我的"震撼"—很遗憾,我现在才被"震撼"过来。他是国民党的"官二代",台湾最好的台湾大学毕业,却找不到好工作。后来,找亲戚借钱开了一家做医疗器械的工厂,出口美国和日本。再后来就不做了,开始经营会展和广告公司,主要帮台湾中小企业在大  相似文献   

13.
《南风窗》2016,(24)
正2016年11月12日,是孙中山先生诞辰150周年。11月11日,纪念孙中山先生诞辰150周年大会在京隆重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孙中山先生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驱。在他的领导和影响下,辛亥革命结束了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亚洲第一个共和国,以巨大的震撼力和影响力推动了中国社会变革。孙中山先生也第一个响亮喊出"振兴中华"的口号,并且他坚信中国强盛起来以后,"要对于世界负一个很大的责任"。  相似文献   

14.
《南风窗》2016,(3)
正刚刚读到两个真实的故事,很有启发。A先生是一名干部,似乎得了抑郁症,不爱理事,整日独坐,对周围总是心存戒备,他的妻子就去向前辈索求疏解之法。前辈说,让A先生做三件事,一是读几本名人传记,二是洗澡时大声唱歌,三是有空多去白云山走走。3个月后,A先生焕然新生。B先生在单位,总被人"整",被人当作发泄对象,他一直隐忍,别人却得寸进尺,也去求教同一位前辈。前辈让他在办公室人齐的时候用力拍死一只蚊子,并假装把  相似文献   

15.
陈再明 《法制博览》2008,(23):30-33
曾国藩是中兴名臣?还是名教卫道士?曾国藩凭他的赫赫威望,雄才大略,要取清帝而代,可以说唾手可得。何必在满洲人大难临头的时候,偏偏去做满清的孤臣孽子、中兴名臣?  相似文献   

16.
谢奕秋 《南风窗》2008,(15):11-11
7月6日晚,马来西亚在野的"人民联盟"领袖安瓦尔在"抗议燃油价格暴涨百万人大集会"上表示,他愿意就其私人助理赛义夫·巴哈里6月28日报案被他鸡奸一事在伊斯兰法庭上对着《古兰经》发誓表清白;而他之所以愿意这样"多此一举".是因为他认为马国司法系统和媒体已被当局操控,这个无中生有的指控就是当局意图阻止他东山再起的明证。  相似文献   

17.
石破 《南风窗》2011,(24):62-64
"孔子的理想完全没有实现,他生活的时代,礼崩乐坏,谁也不听他的。但他为人的标准绝不在身外,而是只做我认为应该做的。""我们缺乏忧患意识,却有极强的敌情意识。"清华大学社会学教授、64岁的李楯说,"我们只有一对一错,你我不一样,肯定是你错我对;你不改,我就要强制你改,坚持不改,就把你  相似文献   

18.
皑峻 《工会博览》2005,(23):76-76
“画侠”之说,不仅在画之豪迈淋漓,亦在人之豁达无羁。画好,人好。故,艺术评论家孙津先生称其“做人做画总相宜”。杜月涛被称为“画侠”,也许因为其独特个性的与其绘画的风格表现的  相似文献   

19.
大学之道     
李少威 《南风窗》2011,(10):57-59
"诗人的天赋是爱,爱他的祖国,爱他的人民。"湛湛清华园,闻一多先生雕像嶙峋,傲立草木之间,碑上名言,雕镂人心。求学者遽闻斯言,肃立者众,徘徊者久。岂止诗人,如此天赋,当属一切学人。子曰:"仁者,爱人。"仁乃为人之至善,爱是教育之终极。堪称"仁者",即为君子。塑造君子,非中华千年教育之宏旨而何?清华国学院梁启超先生曰:"学善则为君子,学不善则为小人。"而古有明训,上梁不正,下梁乃歪,欲致学生于君子,  相似文献   

20.
《南风窗》2016,(15)
正说得多了,陈伟在周围人眼里慢慢变成一个另类。但他认为自己不是"公知","如果大家对我的认知是因为我评论社会现实,而不是因为写了很好的学术著作,那我作为一个学者就是失败的"。当今的中国,一个人无论自觉或被动地成为一名公共知识分子,多数情况下就会被这一身份"强制"发言。陈伟认为自己不是"公知",因为他的言论时有时无,更强调遵从内心的有感而发。翻看他的微博,已经有1个多月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