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维特货币改革评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克里木战争后,俄国社会进入从封建主义向资本主义过渡的转型时期,开始走上赶超西方国家、实现工业化之路。19世纪下半期、20世纪初,俄国一些有战略眼光的政治家都在寻找一条尽快提高俄国国力的途径。维特货币改革就是为此而作出的一次尝试。以往史学界对这次改革没有给以足够的重视。我以为,探讨维特货币改革将有助于人们对俄国社会发展进程矛盾性、复杂性以及俄国现代化道路曲折性的认识。一上个世纪末俄国进行的货币改革是在当时的财政大臣谢·尤·维特主持下完成的。谢尔盖·尤里耶维奇·维特(1849-6-17—1915-2…  相似文献   

2.
黄亚丽 《东北亚论坛》2006,15(3):119-123
1861年农奴制改革后,俄国开始了经济现代化的发展进程。维特正是在这一时期成长起来的,并将自己的经济思想和主张付诸实践,成为沙皇末期经济改革主要的设计者和实践者,是俄国政府内部启动现代化进程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维特所实施的经济改革政策,对俄国的工业化进程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他大量吸引国外资本,依靠政府的力量进行货币改革和强化保护关税政策等,以此来推动俄国经济发展,加快了工业化的进程,对俄国的专制统治和经济体制产生了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3.
赵俊亚 《东北亚论坛》2006,15(3):124-128
19世纪末20世纪初,时任俄国财政部长的谢尔盖.尤里耶维奇.维特及其控制下的华俄道胜银行在一系列侵华活动中充当了重要角色。在维特的策划下,俄法联合成立了华俄道胜银行。华俄道胜银行的发展、兴盛,实际上也是在以维特为首的俄国财政部的控制之下。维特对华俄道胜银行的控制及利用,反映了沙皇俄国对中国进行的经济掠夺和侵略。  相似文献   

4.
书讯     
《俄罗斯中亚东欧研究》2020,(1):F0003-F0003
本书采用跨学科的研究方法,将文化学、政治学、传播学、文艺学等理论引入俄国史研究中,使用档案、报刊、回忆录、文艺作品、影像史料等多样化文献,综合俄文、中文和英文等多语种材料,对俄罗斯的“国家形象” 和“ 民族形象” 进行历时态和共时态的考察。纵观俄罗斯1100余年历史,帝国的诉求贯穿始终,帝国的影子伴随左右,帝国的形象毁誉并存。  相似文献   

5.
在国际学术界和国际政治领域,俄罗斯问题是一个很复杂的概念。之所以如此,远不只是俄国本身的文明结构之复杂性所致,更有西方的独特表述之原因。影响西方对俄罗斯问题表述的,是因为西方自身的欧洲中心论、欧美所建构的“西方”概念及其在国际和俄国所产生的反应、对俄罗斯问题进行斯拉夫-俄国-苏联学研究等,这些原因从不同方面促成了西方对俄罗斯问题的认知和判断远不同于俄国,  相似文献   

6.
在历史研究中注重对现实问题的关切并回应时代的呼唤,是2022年中俄学界俄国史研究的重要特征。尽管受到新冠疫情流行和国际格局变动的影响,但中俄学界的俄国史研究仍然稳步推进,并取得丰硕成果,在档案出版、理论方法和研究成果等方面亮点纷呈,如对俄国现代化进程中俄罗斯与西方的关系研究,对苏联时期医疗社会史的研究等,不仅为国内世界史学科的发展提供了扎实的俄国史知识,也开拓了新的研究领域。  相似文献   

7.
20世纪初,A.B.鲁达科夫对中国东北进行了四次考察,奠定了他在俄国汉学史上的地位。其主要成就:(1)出版了俄国第一部研究义和团运动史的著作;(2)出版了俄国第一部研究奉天皇宫的著作;(3)出版了俄国第一部研究当时中国吉林省的著作;(4)使俄国东方学院图书馆汉学文献收藏跻身世界前列。  相似文献   

8.
俄国自17世纪以来交替对中日两国进行扩张,但是他对日本的扩张举动总是遭到日本政府的强烈抵制,而在中国的蚕食扩张屡屡得手。中日在国际体系转换中角色定位的不同是出现这种反应差异的根本原因;而中日两国地缘位置不同和对外界信息的了解程度不同深刻影响了两国对俄国东扩的反应;同时,中日两国对国际环境理解和把握的差异也是两国对俄国东扩出现不同反应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9.
俄国对西伯利亚民族的研究始于18世纪。16世纪末俄国哥萨克东征,并逐渐吞并了西伯利亚大片领土,将当地近30个小民族强行置于俄国殖民统治之下。18世纪上半叶,俄国在彼得大帝改革之后,遵循彼得大帝生前的遗嘱,耗费巨资,组织了两次北方大考察(又称白令考察)...  相似文献   

10.
本文力图描画出苏联学在美国产生的历史脉络,时间跨度是从19世纪末期到1950年代初期。一战以前,除了大学里极少量有关俄国的课程之外,俄国研究在美国的发展十分缓慢。两次大战之间,通过出版物和研讨班等形式,美国人对俄国有了初步了解。当时苏联国内开展的大规模“社会实验”,令一些美国学者对这个国家产生了兴趣。二战期间的战争需要催生了以苏联学为代表的地区研究。战后美国政府一改往日的冷漠态度,开始支持对苏联的研究。在大型基金会资助下,1940年代后期,以哥伦比亚大学俄国研究所为代表的专业研究机构应运而生,有关学术团体和学术期刊也相继建立。从此,苏联学在美国逐步兴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