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海派画家     
从19世纪中叶到20世纪初,江浙一带的画家汇集于上海,形成了一个新的画家群体——“海上画派”(简称“海派”),与北京的“京派”相对应。他们在国内外声名显赫,在一段时间里主导了中国美术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在法国著名摄影师马克·吕布的展厅里游荡,你总能为这个法国老头作品里的幽默和机智所折服,那是镜头所捕捉的一个庞杂而妙趣横生的世界,是“老马克”(年轻的中国摄影师们喜欢这么称呼他)的世界,也是大多时我们身处其间却又视而不见的世界。  相似文献   

3.
方恩升 《前沿》2010,(18):102-104
在人类漫长时间里,处理个人侵犯他人权利事件时,主要是结果责任下的同态复仇、金钱赔偿。19世纪初,为促进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过错责任原则成为侵权责任法的基石。19世纪中叶工业事故更加突出时,为了对不幸损害进行合理的分配、保护工人生命健康进而保障社会稳定,无过错责任得以确立。20世纪,侵权责任法的主要职能已被视为是合理地调整经济风险。  相似文献   

4.
随着科技革命的发展.各国海军力量的壮大,从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相当长一段时间里,海盗几乎销声匿迹。人们仅能从小说、诗歌、绘画,戏剧中获知关于海盗的“只鳞片爪”。  相似文献   

5.
郁青 《求索》2007,(8):164-166
长期以来,不少学者认为:比较文学的学科理论及方法体系的形成是在20世纪30年代的法国学派诞生时。本文作者提出:比较文学学科的方法体系及学科理论框架在19世纪至20世纪初的比较文学早期阶段已基本确立。本文通过列举相关材料,展示了早期比较文学学者们在“影响研究”、“平行研究”、“跨学科研究“和译介学研究等领域所做出的开拓性贡献,并论述了他们时当代比较文学方法论建构方面的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6.
尤拉 《今日上海》2008,(3):52-53
风行世界时尚界的“波希米亚”其实很古老,它是公元1世纪凯尔特人部落的名称。后来,波希米亚成了捷克西部地区的旧称。15世纪时,很多行走世界的吉普赛人迁移至此,因此在许多文学作品里都认为波希米亚人就是吉普赛人。到了上世纪60年代,“波希米亚”成为欧洲青年向中产阶级主流生活挑战的象征,这种对立关系被大卫·布鲁克斯在其《天堂里的布波族》一书中加以融合,定义出一个新兴的上层精英阶层——“布尔乔亚波希米亚人”,简称为“布波族”。  相似文献   

7.
鲁烟 《现代领导》2001,(2):37-37
半个多世纪以前.美国《生活》杂志曾推出一本题为“战胜日本日”的专辑,其中一幅取材于8月14日纽约时报广场人民欢庆胜利的情景的照片:画面中一个高大的黑发水兵正搂着一名白衣护士的腰热吻,这张被冠以“世纪之吻”的照片.使摄影师艾森斯达一举成名,半个多世纪来一直引为世界新闻摄影的杰作可是有谁想到,这张“看上去很美”.又十分有政治意义的照片却是一件“膺品”,  相似文献   

8.
《时事资料手册》2008,(5):112-113
7月19日,云南省普洱市孟连傣族拉祜族佤族自治县勐马镇发生一起暴力冲突事件.执行任务的民警遭到500多名胶农暴力围攻,41名执勤民警在冲突中受伤,执勤警车被砸坏;危急情况下.民警被迫使用防暴枪自卫,2名胶农被击中后死亡。“7·19”事件表面上是警民冲突,而实质是胶农与企业的经济利益长期纠纷所引发的一起较为严重的群体性突发事件。  相似文献   

9.
兴义市人大常委会于7月19—20日组织驻兴68名州人大代表开展专题调研活动。7月19日,调研组车前往兴义市清水河工业园区的“贵州宜化硝铵项目建设”、“黔贵水泥厂”、“清水河工业园区会展中心”,木贾物流园区林荣集团福特4S店,万屯镇万亩烤烟基地,马岭工业园的“区宏森木业”、“园区建设指挥部”、“同益塑料公司”等进行专题调...  相似文献   

10.
大山里的摄影师沈学溪,李博文拍摄、冲洗底片、晒放照片都采用纯自然光的李天炳,可以说是世界上使用这一技术时间最长的摄影师──整整53年。64岁的他是闽南山区的一个近乎传奇式的人物。闽南山区300个村庄的人们都知道他的名字叫“天炳师”。只要身体许可,李天...  相似文献   

11.
“摄氏2度”是全球气温上升的最大幅度 自上个世纪90年代开始的科学研究发现,全球气温从工业化以来进入急速爬升阶段,尤其是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短短30多年里气温的上升幅度超过了过去1000多年来的升幅,是自有历史记录以来的最高值。在1000年里的20个最高气温年度中,其中有19个是发生在1980年后。  相似文献   

12.
今年61岁的房金妹,原是上棉15厂的纺织女工。1988年10月24日,不幸降临到她的头上:因患肿瘤,高位截瘫,下半身毫无知觉。从此,她无缘站立起来迈步“行走”,心灰意冷,整天把自己关在房间里。街道工作人员来看望她时,将门铃按了又按。她无奈而痛苦地应答:“屋里没人!”说完,泪水奔涌。  相似文献   

13.
牛力 《中国减灾》2010,(7):F0002-F0002
2008年“5·12”汶川大地震,摧毁了他们美好的家园,夺走了他们父母的生命,使他们成了孤儿。然而,在社会主义大家庭里,他们得到了来自四面八方的关爱。六个孤儿在专家的辅导下学习摄影,他们自由创作,拍摄自己感兴趣的作品。沐浴着晨光的六个小摄影师拍摄了同样在晨光里幸福生活的小伙伴。  相似文献   

14.
左闻 《今日海南》2007,(1):48-48
在国营西达农场一方胶林拥翠的山谷里,有一个小巧玲珑的温泉山庄,它的名字叫“九乐宫”。  相似文献   

15.
漫画与幽默     
让路德国诗人歌德在公园里散步,在一条仅能让一个人通行的小路上和两位批评家相遇了。“我从来不给蠢货让路。”批评家说。“我恰好相反!”歌德说完,笑着退到了路边。请寄标点来台奥多尔·冯达诺是19世纪德国著名作家。她在柏林当编辑时,收到一个青年习作者寄来的几首没有标点的诗。附信中说:“我对标点向来是不在乎的,如用时,请您自己填上。”冯达诺很快将稿退回,并附信说:“我对诗向来是不在乎的,下次请您只寄标点来,诗由我填好了。”漫画与幽默  相似文献   

16.
最近,香港“高登”(以下简称高登)网站创造了一个新词:“胶”,该词有调侃、戏弄、污蔑之意,例如,“胶力”“胶问题”“假胶”“烦胶”“真心胶”“实心胶”“黑心胶”“胶人”,等等。高登网对“胶”的鞭挞、讪笑、轻蔑,说穿了,其实是对“延后的青年过渡现象”和“青年在劳动市场被边缘化现象”的反应和反挫。新资本主义文化下,香港青年劳工在弹性、胶化和碎片化的工作场域中工作,时刻感到“谁需要我”的迷惑和焦虑,以及感受到来自工作中的冷漠与恐惧。高登网中的“胶”,就是大家不敢面对却一定要应对的新资本主义文化的渊薮,集中反映的却是青年劳工的生存本质。  相似文献   

17.
“鼓民力、开民智、新民德”,这是19世纪末严复译介《天演论》时提出的主张。在这位思想先驱眼中,中国人的道德的革新,是国民现代化的三大重要任务之一。“新道德出焉,而新民出焉”。20世纪初,戊戌变法失败后东渡日本张扬“新民说”的梁启超先生也曾对比中西,认为不仅要启迪“民智”,还要革新“民德”。21世纪初的今天,草根力量在推动中华民族道德复兴的过程中又为其注入了怎样的时代内涵呢?  相似文献   

18.
对“另类文学”的写作批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虹 《理论月刊》2001,(6):34-35
一、另类女作家走红文坛王庆生:今天我们讨论的是“另类文学”问题。说起“另类文学”,说法不一。有的称之为“新新人类”文学,有的称为“新人类”文学、“突围”文学。不论怎么说,我们在这里讨论的“另类文学”,主要是指20世纪70年代以后出生的以卫慧、棉棉为代表的一些作家的作品以及他们在作品中所体现的前卫倾向。我们需要讨论的是,作为一个文学现象,“另类文学”是在什么样的社会环境和文化环境下产生的,在创作上有哪些特点,哪些是我们赞同的,哪些是我们不赞同的。这些作家作品的出现给我们的文学的发展、文化的发展、社会…  相似文献   

19.
“鬼子”一词,在中国文化里由来已久。直到19世纪中期,“鬼子”一词才被作为一个种族文化的特定称呼固定下来。“鬼子”这一称呼,深刻地蕴涵了中国人在伴随着战争殖民的充满着血与火的文化交流和撞击下的一种不自觉的文化抵抗。  相似文献   

20.
策划人语:改革开放之初,我国出现了大规模的“民工潮”,在此后20多年的漫长时间里,这个大趋势从未发生过改变。但是,就在我们的整个农民就业政策都在全力以赴地应对“民工潮”时,在21世纪的最初几年,突然出现了相当规模的、地区性的“民工荒”,与此相伴而来的是农民工返乡创业的大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