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7 毫秒
1.
苏峰  宋传信 《新视野》2005,2(6):70-72
陈云长期在北京主持中央经济工作,留下了许多关心首都经济建设的动人佳话。陈云对北京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提出过许多宝贵意见。北京的城市建设曾几度得到陈云的指导和亲身参与。他曾多次视察北京国营企业,“文革”期间在北京新华印刷厂“蹲点”调查一事,尤其可圈可点。改革开放后,他关注北京经济建设中的社会风气,批判不正之风。陈云关心北京群众,对北京市民所关心的物价、“大白菜”和“烧炭难”问题都给予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2.
沂舟 《北京党史》2014,(4):64-64
正大白菜作为北京市民的"当家菜",曾长期"霸占"着首都百姓的冬季餐桌,做好大白菜的冬贮是改革开放初期的一项重要民生任务。北京市委、市政府思想上高度重视,工作上多措并举,确保不冻菜、不冻人,将实实在在的温暖送到了百姓的餐桌上。1981年11月21日,《人民日报》刊登题为《不冻菜销售快群众满意》新闻报道,称赞"北京今年冬贮白菜工作做得好"。  相似文献   

3.
正在长期的经济领导实践中,陈云始终关心百姓的蔬菜和其他副食品供应问题,并将营养干预提高到政治高度。这是陈云为人民谋福利的一贯作风,也是他一心为民精神的生动体现。将大种蔬菜视为解决危机的"最后一个法宝"早在20世纪50年代末,陈云就已充分认识到副食品对百姓生活的重要性。1957年7月,陈云召开13个省、市的蔬菜工作会议,明确指出:"蔬菜和其他副食品的供  相似文献   

4.
正"得一官不荣,失一官不辱,勿道一官无用,地方全靠一官;穿百姓之衣,吃百姓之饭,莫以百姓可欺,自己也是百姓。"习近平总书记日前在山东菏泽考察工作时,给市、县委书记们念的这副对联对领导干部树立正确的执政理念具有重要的启迪和借鉴作用。这副"官德"名联,源自河南内乡古县衙三省堂。对联以朴素和通俗的语言,揭示了官与民、得与失、荣  相似文献   

5.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山东荷泽考察时,他给陪同的市、县委书记念了一副楹联,内容是:"得一官不荣失一官不辱勿道一官无用地方全靠一官;穿百姓之衣吃百姓之饭莫以百姓可欺自己也是百姓。"接着,习近平说,对联以浅显的语言揭示了官民关系。这副楹联,凝结着自古以来开明人士对"官民"内涵的思考与判  相似文献   

6.
王世奇 《实践》2015,(1):55
<正>近年来,许多省市的各级党员领导干部纷纷走出机关、转换角色,以百姓视角开展"接地气、谙民情"民生体验活动,换位感受群众生产生活环境,查找自身"四风"问题,提出改进管理服务举措,收到了明显成效。"得一官不荣,失一官不辱,勿说一官无用,地方全靠一官;吃百姓之饭,穿百姓之衣,莫道百姓可欺,自己也是百姓。"这是明清时期挂在河南  相似文献   

7.
白杨林 《奋斗》2014,(2):59-59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同菏泽市及各县区主要负责人座谈时念了一副对联:"得一官不荣,失一官不辱,勿道一官无用,地方全靠一官;穿百姓之衣,吃百姓之饭,莫以百姓可欺,自己也是百姓。"他说,对联以浅显的语言揭示了官民关系。封建时代官吏尚有这样的认识,今天我们共产党人应该比这个境界高得多。  相似文献   

8.
正2013年11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山东菏泽召开座谈会时,给市委和县委书记们念了一副河南省内乡县县衙楹联:"得一官不荣,失一官不辱,勿道一官无用,地方全靠一官;穿百姓之衣,吃百姓之饭,莫以百姓可欺,自己也是百姓。"他说,对联以浅显的语言揭示了官民  相似文献   

9.
《求是》2014,(20)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山东菏泽考察时召开了市及县区主要负责同志座谈会,会上,他给大家念了一副对联"得一官不荣,失一官不辱,勿道一官无用,地方全靠一官;穿百姓之衣,吃百姓之饭,莫以百姓可欺,自己也是百姓",以此勉励基层干部。聆听习近平总书记讲话。我们深切感受到他对基层工作的重视和对基层干部的关爱,对"官"与"民"的关系也多了一层思考。作  相似文献   

10.
全新明 《党课》2014,(2):65-67
“得一官不荣,失一官不辱,勿道一官无用,地方全靠一官;穿百姓之衣,吃百姓之饭,莫以百姓可欺,自己也是百姓。”习近平总书记日前在菏泽考察工作时,给市、县委书记们念的这副对联对我们树立正确的执政理念,  相似文献   

11.
宋明晏 《前线》2016,(4):92-93
正2013年11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同山东省菏泽市及各县区主要负责人座谈时讲到了一副对联:"得一官不荣,失一官不辱,勿道一官无用,地方全靠一官;穿百姓之衣,吃百姓之饭,莫以百姓可欺,自己也是百姓。"这是悬挂在河南省内乡县老县衙"三省堂"的一副对联,撰联者为清康熙年间的内乡知县高以永。习近平总书记说:"对联以浅显的语言揭示了官民关系。封建时代官吏尚有这样的认识,今天我们共产党人应该比这个境界高得多。"  相似文献   

12.
上海是对陈云一生影响至深至远的一座城市。陈云热爱上海、关心上海,亦对促进上海的发展留下了深深的历史印记。 15岁那年,陈云离开家乡青浦县练塘镇到上海商务印书馆当学徒。这是陈云人生道路上的霞要转折。从1919年12月到1927年4月,他在上海商务印书馆工作、生活了七八年。成为职业革命家后,他又在上海进行了五六年革命活动,直到1933年初离开上海赴苏区。13年间,包括商务印书馆在内的上海,给了陈云多方面的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13.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食品安全,既是贯穿食品企业的“生命线”,更是消费者的“生命线”在新春佳节到来之际,本刊记者分别走访了东来顺、月盛斋和二商集团四道口水产交易市场等北京著名食品企业的基层党组织,看看他们为了让首都百姓过一个放心年、吃上放心饭做了哪些服务保障工作.  相似文献   

14.
党的十八大后,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大力提倡认真学习和正确认识党史国史。学习陈云对待历史问题的态度和方法,显得尤其重要。陈云不仅一生与党史国史息息相关,而且十分重视和关心党史国史的研究、宣传、教育工作。  相似文献   

15.
正28年、1400多场宣讲、逾10万听众、100多万字的讲稿、8000多个小时公益活动时长,"青岛市百姓宣讲工作先进个人""全国基层理论宣讲先进个人""山东省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个人"……这一串数据和荣誉承载着一位共产党员在义务宣讲之路上的坚持与付出。他就是于春山,退休后担任青岛市市北区"百姓宣讲团"团长、关工委"五老宣讲团"团长。  相似文献   

16.
陈云作为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是党在知识分子问题上的正确代表之一。在各个历史时期,陈云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知识分子理论,为党的知识分子政策的制定和完善作出了历史性的贡献。陈云对知识分子的阶级属性作出了正确论断,指出知识分子中的大多数属于雇佣劳动者;重视广大知识分子在革命中的地位和作用,提出没有知识分子,革命就不可能取得胜利,要和敌人"抢夺"知识分子,批评了各种在知识分子问题上的偏见,指出和纠正了知识分子存在的缺点和不足;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提出知识分子是"国宝";注重中青年知识分子干部的培养和选拔,关心知识分子工作生活条件。  相似文献   

17.
正新中国经济工作面临的突出难题是遏制通货膨胀,稳定物价。陈云认为,解决问题的办法必须是全国一盘棋,统一物资调度,解决物资供应问题,打击投机商,逐步遏制通货膨胀。遵循这样的思路,陈云领导了著名的"米棉之战"。他意识到:稳定物价的关键是抓住"两白一黑"(即大米、纱布、煤炭)。因为这些东西是城市的"命  相似文献   

18.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山东菏泽考察时,给市、县委书记们念了一副对联(楹联):"吃百姓之饭,穿百姓之衣,莫道百姓可欺,自己也是百姓;得一官不荣,失一官不辱,勿说一官无用,地方全靠一官。"他指出,对联以浅显的语言揭示了官民关系。封建时代官吏尚有这样的认识,今天共产党人应该比这个境界高得多。河南南阳市内乡县衙三省堂门前这副写于清代康熙年间的对联立刻成了关注热点。中纪委、监察部网站刊发了河南省纪委署名王万鹏的文章《官民辩证关系的真谛》解读对联。  相似文献   

19.
<正>2010年是全面推进首都国际化大都市建设之年,也是"五五"普法总结验收之年。在做好总结验收工作的同时,进一步加大围绕大局、服务百姓的法律法规宣传力度,树立普法先进典型、推广成  相似文献   

20.
陈云故居暨青浦革命历史纪念馆(以下简称陈云纪念设施),在中共上海市委的直接领导下,在中央有关部门的关心、支持下,经过3年多时间的紧张筹建,即将在陈云诞辰95周年之际隆重开馆。借此机会,本刊记者采访了中共上海市委党史研究室副主任、陈云故居暨纪念馆筹建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吴振兴,就陈云纪念设施的筹建工作,作了一次畅谈。以下就是记者和吴振兴的谈话。 陈云,是上海人民十 分熟悉的。他是从青浦练塘 的拱桥、石板上走出的一位 中国革命巨人,是江南水乡 的绿柳、涛声催生的一位经 济建设才子。请问,建立陈云纪念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