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8 毫秒
1.
我国是自然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灾害种类多、分布地域广、发生频率高、造成损失重。日益严峻的灾害应急形势,迫切需要加强中国特色灾害应急体系建设。  相似文献   

2.
我国是自然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灾害种类多、分布地域广、发生频率高、造成损失重。日益严峻的灾害应急形势,迫切需要加强中国特色灾害应急体系建设。建设中国特色现代国家灾害应急体系,一方面,需要以科学的灾害应急理论为基础、作支撑;另一方面,由于灾害应急工作对于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  相似文献   

3.
一、我国城市灾害管理的现状2003年"SARS"事件之后,我国政府加强了对灾害管理机制的建设:制定并颁布了《国家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形成了包括灾害在内的各类灾害事件应急预案框架;建立责任政府,加强政府部门的责任和透明;加强灾害管理的国际合作等。这对于提高城市应对灾害的救助能力,减少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提供了很好的解决依据。  相似文献   

4.
建立灾害应急管理科学决策体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吴江 《中国减灾》2004,(6):14-15
建立和完善我国灾害应急管理的科学决策体系是顺利进行科学决策的重要保证。建立现代的科学应急决策体系,应重视以下五个方面: 建立综合性的灾害应急管理常设机构专门的灾害应急  相似文献   

5.
在自然灾害面前,江西省抚州市全面加强灾害应急管理工作,在组织体系、应急机制、应急准备、预防预警、转移安置、应急响应、恢复重建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全球重大灾害发生的频率呈上升趋势。集中型灾害应急管理体制有利于有效防控次生灾害,组建和培养一支坚强、高效的复合型灾害应急专业队伍,集中管控各种灾害风险,形成灾害防控的合力。我国应将疫情防控纳入集中型灾害防控体系,及时监测和果断阻断可能发生的灾后公共卫生事件,不断提升和完善我国的灾害防控能力。  相似文献   

7.
灾害信息员是民政技能人才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建设覆盖城乡基层的灾害信息员队伍,是国家救灾应急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加强民政技能人才专业化、职业化的必然要求。一、提高灾害信息员队伍建设的认识各级民政部门要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把灾害信息员队伍建设作为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提高救灾工作水平、加强民政人才队伍建设的一项重要工作抓实、抓细、抓好。要结合本地区实际,结合加强应急体系建设,结合加强城乡社区综合减灾能力建设,整合各方资源,制定灾害信息员队伍建设工作规划。要进一步加强领导,细化任务目标,责任落实到人,  相似文献   

8.
美国国家灾害管理体系正在经历重大调整。美国正全力构建法制基础上统一化、标准化的国家灾害管理体系框架,以使美国的灾害应急反应更加有效和及时。联邦级灾害援助政策涉及总统灾害宣布、联邦援助的范围和程序等内容,是其国家灾害管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9.
钟鸣 《中国减灾》2008,(8):31-33
灾难是一面镜子.5月12日汶川大地震是对我国灾害应急救助体系的一次直接考验。当前,我们要增强忧患意识,未雨绸缪,以汶川地震为鉴.抓紧做好灾害应急救助体系的完善工作.  相似文献   

10.
灾害信息员是民政技能人才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建设覆盖城乡基层的灾害信息员队伍,是国家救灾应急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加强民政技能人才专业化、职业化的必然要求. 一、提高灾害信息员队伍建设的认识 各级民政部门要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把灾害信息员队伍建设作为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提高救灾工作水平、加强民政人才队伍建设的一项重要工作抓实、抓细、抓好.要结合本地区实际,结合加强应急体系建设,结合加强城乡社区综合减灾能力建设,整合各方资源,制定灾害信息员队伍建设工作规划.  相似文献   

11.
Following a surge of flood-triggered landslides in some regions in south China,on June 17 the Ministry of Land and Resources (MLR) activated an emergency response program to combat geological disasters. On June 15,the ministry sent out expert teams to Nanping City in Fujian Province,Kangding County in Sichuan Province and Cangwu County in Guangxi Zhuang Autonomous Region,which have been struck by deadly geological disasters recently.In the early morning of June 15,mountain collapses in Kangding killed 23 people and injured seven.  相似文献   

12.
The new generation of migrant workers are seeking a better lifestyle in the cities Like many migrant workers,Xu Xiaojun,a 25-year-old kitchen cabinet installer who came to Beijing in 2001 from a small village in central  相似文献   

13.
正Increased adoption of catastrophe insurance brings greater protection to communities The unprecedented July rainstorm that swamped Zhengzhou, capital city of Henan Province, has highlighted the role of catastrophe insurance in compensating losses caused by serious natural disasters.  相似文献   

14.
"We officials talk about all kinds of emergencies across the city and discuss what should be done to tackle them while we are having lunch at the canteen every day," said Wang Qishan, Beijing Mayor.  相似文献   

15.
Cleanup work is underway after oil gushes into the seaoff Dalian's coast in northeast China More than 800 fishing boats in Dalian,a coastal city in northeast China's Liaoning Province,joined the effort on July 20 to clean up  相似文献   

16.
On scientists confirming that sex is a channel for HIV AIDS infection, the sexual emancipation that had flourished in America and Europe since the middle of the last century subsided. More stress has since been placed on family issues. A disaster can thus change moral standards and senses of value, as well as behavior.  相似文献   

17.
成立于1920年华北五省大旱灾之后的华洋义赈会,建立了一个科学的赈灾运作机制和高效的管理机构,并在实践中独创标本兼治、救防结合、重在防治的“科学方法之防救”,对当时的中国社会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其经验和教训,值得我们在防治灾害和建设农村中加以吸收和借鉴。  相似文献   

18.
灾难是人类的影子,不管人类在文明的进程上走了多远,灾难总是如影随行.灾难与人,人与灾难,始终是人类关注的话题.  相似文献   

19.
洪涝 台风 风雹 地震……2005自然灾害大盘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日,民政部会同水利部、农业部、国土资源部、国家统计避、中国气象局等部门对2005年全国自然灾害损失情况进行了全面会商和核定。会商认为,2005年全国自然灾害比较严重,洪涝、台风、旱灾、风雹、地震、雪灾、低温冷冻、山体滑坡和泥石流等灾害都有不同程度发生。  相似文献   

20.
恐怖主义的本质特征是为了达到一定政治目的,对无罪的平民使用暴力并残酷致死,借以镇慑人们从而屈从其意志.恐怖主义初期,其行为目的是要更多的人观看,达到某种宣传效果:现在则是要更多的人死亡,造成死亡心理威胁:今后可能会以更隐蔽的手段,使用杀伤力更大的武器,造成更大的恐怖.国际恐怖主义具有跨国性、非政权主体性、现代科技性三大特征,形成在二战结束、冷战、非殖民地化、民族独立运动高涨的时代背景下,目前起主导作用、协调各派、构成全球性地下恐怖网络的則是本·拉登领导的基地组织.恐怖主义是宗教信仰中非共生因素的极端发展的恶果.正视信仰的成因、深度及其恶劣后果,才能设法形成各教、各族的共生环境,最后消弭宗教对立的信仰,这才是消除恐怖主义最根本的道路,也就是人类共生之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