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当前,治安治理成为治安学研究的热点,但尚处于研究的初步阶段。从研究内容看,研究者对治安治理的理论基础、概念与特征、提出社会背景和实现途径等有了一定的研究。从研究现状看,还存在研究者群体数量小,研究成果少,研究主题分散,实践研究少,理论研究薄弱等问题。在下阶段研究中,应加强对治安治理理论基础、治安治理主体之间关系、治安治理结构、治安治理实践、促进治安治理发展的制度保障和域外治安治理的经验及其借鉴等方面的研究。  相似文献   

2.
职业警察作为单一主体独立提供治安服务已不能满足社会需求,需要政府创新治安服务供给方式,以实现治安的“无增长改善”。契约治理是一种能够通过整合契约的方式整合社会中存在的零散资源,使其组合形成合力,实现治安服务的多元提供。契约治理理论在公共治安服务的运用是解决治安问题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3.
当前中国的治安治理实践客观上存在着警察失效、市场失效的问题,基层社区参与治安治理并与政府、市场等主体良性互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这些难题。这种治安治理结构的确立需要社会资本理论的支撑。社会信任是政府治理的支撑点,规范的建立是保障治安治理有序的前提,基层社区参与网络的建立有利于治安治理行为的优化。通过改革优化政府机构、完善立法、发展市场化治安组织和加强社区建设,可以为治安治理效果的提升提供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4.
西方政府治理实践和国内外治理理论研究的兴起、我国政府行政理念的变化、治安服务市场组织及社会组织的壮大、公民意识的逐步增强和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为治安管理向治安治理变革提供了可能。治安治理是治理理论在社会治安领域的具体适用,具有参与主体的多元性、合作性、互动性、平等性和治理职责的分担性等五个特征,应从与各治安主体加强合作与协商、发展治安服务市场组织和培育治安管理社会组织等三个方面予以实现。  相似文献   

5.
在创新和提升社会治理背景下,对公安院校治安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进行反思,现有治安学专业课程设置不能满足社会治理社会化、法治化、智能化与专业化提升的新需求与新要求。在研究公安院校治安学专业课程现状与主要内容的基础上,分析创新社会治理对治安学课程设置的具体影响,从治安学专业课程思政、课程规划与课程体系、理论与实践课程几个方面给出建议,为创新社会治理环境下治安专业人才培养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6.
治安秩序理论仅作为治安管理学的一个理论问题研究严重制约和影响了治安学理论发展和学科建设。治安秩序理论、治安管理理论和治安问题理论都是从属于治安学的并列子学科,是治安学不可缺少的重要理论支柱,治安秩序理论有特定的研究对象与范畴,有独特的理论体系和学科特点。  相似文献   

7.
社会治安关系到国家安危和社会稳定,而基层社会治安治理是社会治安的基础。基层社会治安治理水平和能力的提升关乎党的社会治理目标的实现,需要设计完善的评估指标体系。基层社会治安治理评价指标体系评估的层面应定位在社区治理;基层社会治安治理评价指标体系设计要以中国特色治安治理理论为指导并贯彻党关于社区治理的政策要求;基层社会治安治理指标体系由治安治理体系、治安治理过程和治安治理结果三个维度的指标构成。  相似文献   

8.
随着利益的多元化、风险社会的到来,社会治安秩序受到冲击,以往的管制思维亟需更新。社会治安治理的逻辑转向以范式转换作为支撑,犯罪情境预防理论范式下的社会治安治理强调治理主体多元、策略的情境化以及目标的针对性。对作为变量的治安情境的事实学观察与犯罪情境预防理论自身的张力和兼容性分析,得出理性选择理论、常规行为理论以及被害人学语境下的社会治安的情境治理是可欲也是可期的。通过借鉴犯罪情境预防理论,从提升治安违法的难度、提高治安违法的风险、降低治安违法的收益、减少治安违法的诱惑以及排除治安违法的借口等几个方面来优化社会治安治理的原有路径。  相似文献   

9.
预防的实质是防患于未然,治安预防在治安秩序维护过程中居于基础性地位。“一村一警”警务机制是社区警务战略的延续发展和基层治安治理的创新举措,通过广大村(辅)警深入基层村(社)中,为群众排忧解难,化解各类社会矛盾,有效预防各类危害社会治安行为的发生,具有总体治安预防属性。当前公安机关整体“打击优先”的实然运行理念制约了“一村一警”警务机制实际运行效果。应坚持“一村一警”警务机制的预防属性,积极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充分尊重治安预防规律,真正树立预防理念,加强“村警”专业化建设,不断提升“村警”职业能力,围绕“村警”打造基层“熟人”社会,全面动员社会力量广泛深入参与治安基层治安治理,维护基层社会治安秩序,实现社会治安稳定。  相似文献   

10.
农村治安治理在国家治理体系中具有基础性作用,推进基层社会治理创新是新时代农村治安改革的基本方略与目标指向。基于国家与社会关系视角,我国农村治安治理大致经历了三个历史阶段,即自治型治理模式阶段、管理型治理模式阶段以及管理型治理模式向协作型治理模式转变与探索阶段。基层社会治理创新的本质是构建"强国家—强社会"模式的农村治安治理体系,即通过国家与社会的双向互动,实现农村治安治理的现代化。  相似文献   

11.
治安承包是公共行政民营化浪潮在当下中国特定行政领域中的制度表征,预示着公私部门在公共治理中的密切合作。我国当下治安形势的严峻与现实资源的短缺为治安事务的承包提供了可能,而新公共行政理论及现代警务改革理论也为治安承包的存在提供了理论支撑。面对治安承包现实中存在的大量问题,应当着重通过承包范围的确定、承包人的遴选、承包合同的签订以及绩效评估机制的引入促使治安承包的健康发展。作为秩序行政领域公私合作的典型样式,治安承包的出现显示了我国公共行政民营化的广阔前景。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由于“网吧”等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过多过滥,违法违规经营,管理无序,引发了一系列的治安问题和社会问题,人民群众和社会各界对此反响强烈。本文针对“网吧”引发的问题,从“网吧”的治理、监控和引导方面进行了理论探讨,以与大家争鸣。  相似文献   

13.
网络化治理作为公共服务演进新走向,其特质表现为主体多元-责任分散-机制网络,强调政府责任、部门协调和社会整合,以增强社会治理效率。在平安建设中,在追求治安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进程中,网络化治理理论对促进治安"共治"理念形成、治理多元主体合作与协调以及复杂化社会治安事务的责任分担等方面研究具有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14.
准中止犯问题是在刑法理论中有着其独特的地位,在构成要件上有自己特有的成立要素。理论界一般认为对中止犯应减免处罚并为之找到了减免处罚的理论依据,但对准中止犯减免处罚的依据却鲜有论述。在共同犯罪中,准中止犯的成立和对共同犯罪人刑事责任的划分也有着自己的特色。这些问题的探讨,对准中止犯问题的研究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对5000年的中国古代治安历史发展特点进行分析.影响中国古代治安的因素有三个层面:首先,在法理层面(国家的治安思想、治安法理、治安方略的理论基础),儒法学说确立了治安理论体系,为历代执政者在治安思想上确定了最终的方向;其次,在体制层面(指建立在一定的社会安全机制和国家行政体制基础上的治安体制).众多民间自治组织成为了历代王朝维持社会治安运行过程中的重要力量;最后,在操作层面(指历代政权治安业务的实际展开,以及所采取的治安措施),用三大治安制度构筑了社会的安全防线。  相似文献   

16.
文章选取黔西南州精准扶贫及治安交通领域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文献研究和案例分析等研究方法,阐述分析地方运用大数据创新社会治理的典型做法,指出运用大数据创新社会治理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结合相关理论与具体实践提出推进的具体措施和可行建议。  相似文献   

17.
增设公安学为一级学科,使治安学学科的科学发展变为现实。20多年的治安学研究,由于学科归属问题,直接影响了治安学的发展,导致治安学学科定位不准,学科建设异化,学科方向不明,体系混乱,术语不精,学科研究散、浅、偏,专业设置无创新等问题。在公安学框架下,加快治安学学科建设,需要解决以下问题:提高思想认识,解决治安学学科建设的重要地位问题;凝炼研究成果,解决治安学学科建设的研究方向问题;凝聚研究力量,解决治安学学科建设的力量分散问题;营造学术氛围,解决、治安学学科建设的学术生态问题;构筑研究平台,解决治安学学科建设的学术交锋问题;同时,还需正确处理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教学与科研、专业课程设置与专项业务课程设置、治安学学科教育与治安职业教育、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等诸多关系。  相似文献   

18.
受社会转型等因素影响,群体性事件频发、非法宗教活动猖獗、严重人身财产犯罪居高不下、宗族黑恶势力抬头、赌博色情绵延等农村治安问题突出。单靠行政管控或法律治理往往力不从心,而社会资本及其制度配置却能弥补这些治理模式的不足,提升农村治安防控的效率。要在正视中国农村社会治安现状的基础上,在治安防控中培植和引入社会资本,规范党和政府的权力运行机制,扩大其他社会主体的治理作用,通过治理主体、治理机制的协力,提升农村治安的治理能力。  相似文献   

19.
目前,治安学界通常认为社会控制为治安学的本质功能,但它却存在忽视个体利益和面临集体行动困境的问题。在研究中引入社会资本理论可以为治安学开辟新的视野。治安学在关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也必须关注宏观社会资本的培育。要充分体现治安学豆性和隐性的双重功能,就必须关注共同利益为基础的人际关系、普遍信任和避免社会资本存量的减少。  相似文献   

20.
我国开展社区警务过程中遇到不少问题,面对社区警务既是治安触角的延伸,又是社区治安资源的利用这两方面内容,试用社会交换理论去探讨解决社区警务问题的思路和方向,并且从社会交换理论对社区警务具有借鉴的可能性开始,进一步思考社会交换理论可用的备件,是一种新的尝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