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8 毫秒
1.
麻学锋  王兆峰 《求索》2007,(12):41-42
20世纪末以来,区域合作成为旅游人力资源开发的一个重要特征,它是指国家与国家之间、地区与地区之间,或者多个地区之间,通过民主协商,以契约的形式结成“联盟”、“集团”,在旅游人才的培养与使用、引进与稳定、配置与管理等各个环节进行联合和协调行动。它标志着旅游人力资源的开发由粗放型向集约型、内向型向外向型、单个地区自主向多个地区联合的转变。由张家界、湘西自治州、  相似文献   

2.
采用历时与共时两种比较方法,探讨了旅游开发背景下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郎德上寨生计方式的变迁:以民族民间文化为内涵的旅游正逐渐为少数民族原住民接受,并改变着他们的生计模式,以传统农业为主的生计方式正悄然向以文化谋取生计的方式转变。  相似文献   

3.
上市融资,搞资本化运作,是大中型旅游企业"做强做大"的理想选择。但民族地区由于经济发展的总体水平落后,旅游企业的自身发展不足,从而导致了投融资矛盾比较突出,难以逾越一些体制、制度性障碍,同时,上市门槛高、上市风险大、操作难度复杂等技术性障碍也成为影响企业上市的关键因素。因此,在大中型旅游企业上市之前,搞好融资的制度与体制创新、旅游企业商业模式创新、政策扶持创新等工作,循序渐进地走向资本市场才是问题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随着农村剩余劳动力大量向城镇转移,造就了大量的农村"留守儿童",其中,留守女童占了相当大的比例,然而已有的研究很少针对留守女童及其问题的特殊性进行专门的研究.本研究通过对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农村留守女童的田野调查,对当地留守女童教育、心理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进行分析和探讨,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解决留守女童问题的一些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5.
民族地区发展生态文化产业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社会和谐的内在要求;是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满是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的必然选择;是转化民族生态文化资源优势,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的迫切需要.发展民族生态文化产业必须坚持抢救保护与科学开发相结合,坚持生态文化公益性事业和生态文化经营性产业相结合,坚持多元化投入机制,大力发展非公有制民族生态文化企业,着力构建具有民族特色的生态文化产业体系,实施差异化发展战略,加强民族生态文化市场的建设与管理,坚持区域生态立法与国民生态教育相结合,坚持开发扶贫、生态建设与人口控制相结合.  相似文献   

6.
民族地区旅游目的地是贵州最具有特色的旅游资源,具有较好的经济利益价值。以贵州省黔东南为例,从顾客的需求特征视角出发,运用因子分析法构建一个可操作的指标体系,有效保证旅游营销战略研究的科学性和有效性,为黔东南旅游目的地的营销战略提供可行性建议与对策。  相似文献   

7.
旅游业作为民族地区新的经济增长点,在新世纪以来,其地位和作用日益凸显,是民族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旅游活动内容和方式的多元化,社会群体参与的普遍化,旅游安全问题在民族地区日渐增多.民族方面的、宗教的和文化的冲突,经济诉求和安全诉求的不一致性、自然环境的特殊性和社会环境的不确定性是导致民族地区出现旅游安全问题的主要因素.民族地区旅游安全问题是民族地区社会问题在旅游领域中的反应,要解决民族地区旅游安全问题必须从民族地区社会问题本身入手.  相似文献   

8.
欠发达国家或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的中心问题是"资本短缺"。牡丹江通过金融创新,进一步丰富和拓展了欠发达地区"资本短缺"的解决之道,为其他欠发达地区"弯道超越"发展提供了难得的经验借鉴  相似文献   

9.
在市场经济运作中,人才资源作为第一资本,向经济发达、环境优越的部门和地区流动,这是人才资源市场化配置的必然趋势,也是经济欠发达地区必须正视而无法回避和逆转的现实。因此,在关注人才资源流向规律的同时,必须客观地审视现有人才队伍。当我们注意力集中于外流的高层次人才,并大声疾呼、痛心疾首人才匮乏、流失严重的同时,却在一  相似文献   

10.
知识经济是以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分配、传播与使用为基础的一种新的经济形式.以此为出发点,分析旅游产品的资源、服务和宣传三方面与知识经济的藕合点,从而认定,旅游资源本质上是知识和信息的生产与加工环节,为游客提供商品和服务的旅游配体是分配与共享信息的手段或工具,旅游资源和服务的宣传则是信息传播迅道.云南丽江旅游业之所以获得迅速发展,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开发建设与知识经济的运行原理相吻合.  相似文献   

11.
农村城镇化是贵州少数民族地区农村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是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根本途径。农村城镇化可以加快农业产业化、现代化进程。有利于加快农村非农产业发展和农业结构升级。是促进国民经济快速增长的持久动力源泉和新的增长点。加快城镇化进程,贵州少数民族地区才能有效解决脱贫问题,实现新的跨越。用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发展,加快贵州少数民族地区小城镇建设要按照全面、协调的要求,多元化推进城镇化。注意环境保护和土地等资源的节约和可持续利用。要坚持低成本运作,实实在在促发展。推进贵州少数民族地区城镇化,要加强规划与合理布局。建立健全小城镇建设与发展机制。大力培育和发展农村二、三产业,增强小城镇建改的经济基础与后劲。加大制度改革与创新的力度。  相似文献   

12.
作为一种国际社会现象,跨界民族问题对现代国际关系产生了重要而深远的影响。文章从历史与现实的角度,对跨界民族问题在国际关系中的表现形态在理论上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并考察了其在当前发展变化的新动向,认为要解决好这些问题,需要有着全新的思维方式和正确的策略。  相似文献   

13.
民族村寨旅游发展问题与对策研究   总被引:41,自引:3,他引:41  
随着新世纪中国旅游业的深入发展 ,民族村寨旅游成为当今旅游开发和旅游行为的新热点。文章针对中国民族村寨旅游发展的现状与问题 ,从参与性发展理念和社会性的旅游发展观点出发 ,探讨民族村寨旅游的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4.
民族旅游保护性开发的新思路   总被引:28,自引:2,他引:28  
本文在总结我国目前民族旅游的保护性开发的几种类型后 ,提出建立民族生态旅游村是民族旅游保护性开发的新思路 ,并就其理论依据和构建原则作了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15.
浅淡贵州民族地区农村社会保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十五”计划把加快完善社会保障制度 ,作为关系改革、发展、稳定全局的大事。本文就目前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和贵州民族地区农村社会保障存在的一些问题作了粗浅的探讨和思考 ,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一点看法。  相似文献   

16.
生态环境建设是21世纪农业可持续发展中迫切需要开展的一项重大工作。本文从全国生态农业示范县德江的现状,研究贵州民族地区的生态环保建设问题,提出了其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从城市化进程中民族格局的新变化和社区功能转变的分析入手,认为当前城市民族关系的协调必须以社区为视角,纳入社区工作的范围中,这既是新时期城市民族工作的新课题,也是构建和谐社区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8.
民国时期,曾出现对西南少数民族调查的热潮。民国政府自上而下对贵州少数民族进行了8次调查,对民族名称、分布地区、人口数目、教育情况、生活习惯、语言文字、宗教、民族源流及土司情况等都做了调查,它是民国时期贵州少数民族情况的真实记录与反映。同时,贵州“民俗研究会”和“边胞文化研究会”等机构,也对贵州少数民族开展过调查。本文根据有关档案史料,就民国政府对贵州少数民族调查的情况及成果做初步研究。  相似文献   

19.
少数民族地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法治保障问题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西部开发工作纳入法治轨道,依法调整各方关系,保障社会利益,维护民族团结、国家安全和社会秩序,依法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0.
廖晓珊 《思想战线》2000,26(5):28-30
资源贫乏的少数民族山区,经济基础设施简陋,经济实力单薄,扶贫的任务非常艰巨.为实现2000年农村人口基本解决温饱的目标,必须采用非常措施,因为传统的扶贫措施,已被证明对最低层的贫困人口的脱贫效果甚微.因此,要充分利用西部大开发的有利时机,启动新的扶贫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