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江泽民总书记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指出:“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允许和鼓励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参与收益分配”。这是对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结构和分配方式的完整概括。我们必须深刻领会其精神实质,不断提高对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的认识。  相似文献   

2.
按生产要素分配与三位一体公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按生产要素分配与三位一体公式□谭旭孙江泽民总书记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明确指出:“把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允许和鼓励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参与收益分配。”对此,很多同志感到难以理解,甚至认为强调按生产要素分配就是马克思早就批判过的资产阶级庸...  相似文献   

3.
记者:卫教授您好.十五大报告提出:"把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十六大报告又进一步提出:"确立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但是,人们经常提出,既然生产要素中包括了劳动,按生产要素分配便包括了劳动要素参与分配,为什么还要另外再讲按劳分配呢?您怎样看待这个问题?  相似文献   

4.
一、劳动要素收入与按劳分配收入不是一回事中共中央“十五”计划建议中提出:“把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十六大报告中进一步提出:“确立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相似文献   

5.
浅论按生产要素分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指出:“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允许和鼓励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参与收益分配”。这是我国社会主义分配理论和政策的又一次创新和实践的重大突破。生产要素是指进行社会主义生产经营活动所必须具备的因素或条件,包括资本、技术、劳动力、土地、信息等在物质和劳务产品生产过程中投入的各种资源。按生产要素分配是指按照进行物质和劳务产品生产时所投入的生产要素的多少进行收益分配的一种方式,就是根据生产要素对收益贡献的程度和稀缺的程度…  相似文献   

6.
十五大报告在阐述完善分配结构和分配方式时明确提出: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允许和鼓励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参与收益分配.对此主要可以从以下两点来理解:  相似文献   

7.
在党的十五大报告提出的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的原则基础上,党的十六大报告又进一步指出:“确立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笔者认为,当前公有制企业要贯彻按劳分配的原则,就要在分配中既要体现按劳动力价值分配,又要体现按劳动贡献分配,这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公有制企业坚持按劳分配制度的具体表现。  相似文献   

8.
党的十五大提出,要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允许和鼓励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参与分配,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我们知道,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首次在党的重要文件中提出了“允许属于个人的资本等生产要素参与收益分配”。这几年理论界对这个问题的研究还不够深入,适应分配制度新特点的配套改革措施也还不够完善。时过四年,十五大报告再一次明确地把资本、技术纳入到我国的分配制度中,而且对新的分配制度的原则和特征概括得更加全面和  相似文献   

9.
顾明进 《唯实》2001,(4):20-25
党的十五大报告第一次以党的文件的形式明确提出,在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基础上,“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允许和鼓励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参与收益分配”。重点强调“技术”要素也要参与收益分配。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技术要素参与分配的特点与原则如何,在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过程中,技术股份的价值如何实现,本文探讨以下问题。 一、技术要素分配的特点与原则 (一)技术要素分配的特点 按生产要素分配,就是根据各生产要素在商品和劳务生产中的投入比例和贡献…  相似文献   

10.
按劳分配同按要素分配不是一回事 十六大报告指出:“确立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既然生产要素中包括了劳动,按生产要素分配便包括了劳动要素参与分配,为什么还要再讲按劳分配呢? 仅从经济现象来看,劳动要素收入和按劳分配收入,都是劳动收入。因此,容易把劳动要素收入与按劳分配收入看作是一回事。但从经济理论和经济  相似文献   

11.
党的十五大首次提出要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允许和鼓励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参与收益分配,这对于深化分配制度改革具有重大的理论创新和制度创新的意义。要解决好按生产要素分配问题,绕不开公平这一重要课题。本文拟就有关问题进行探讨。一、按生产要素分配也要考虑公平问题对于按生产要素分配而言,公平分配是按投入要素的质与量及产出效率和贡献率予  相似文献   

12.
党的十五大报告提出,要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允许和鼓励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参与收益分配。这引起了一系列新的理论和实践问题,需要我们认真研究和解答。一、允许按生产要素分配是否违背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有人认为,按生产要素分配是西方经济学的观点,违背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允许按生产要素分配就等于承认了资产阶级的生产费用论,否定了劳动价值论。这种认识是不正确的。在这  相似文献   

13.
党的十五大报告在阐述完善分配结构和分配方式时明确指出:“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允许和鼓励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参与收益分配”。这是我们党在社会主义分配理论上的又一次思想解放,又一次重大突破。它不仅体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发展的客观...  相似文献   

14.
党的十五大报告指出,要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这是在我们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允许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基础上分配原则的进一步重大突破,是党的十四大以来关于分配原则的新表述和新理论。如何理解按生产要素分配呢?在此谈点个人的粗浅认识。生产要素是指进行社会生产经营活动所必须具备的条件,包括劳动力、土地、资本、技术、信息等方面。按生产要素分配是指按照进行物质资料生产时所投入的生产要素的多少,进行收益分配的一种方式。按生产要素分配有多种表现形式:通过出租土地带来的收入;资本带来的利润或利息收入;劳动带来的工资收入等。  相似文献   

15.
党的十五大首次提出,要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允许和鼓励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参与收入分配。这是对马克思收入分配理论的继承和发展,是理论创新的伟大成果,对于深化我国分配制度改革,完善分配结构和分配方式,体现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优化资源配置,促进经济发展,保证社会稳定,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一、生产要素参与收入分配是生产要素所有权的实现形式生产决定分配,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基本原理。马克思早在1857  相似文献   

16.
随着我国所有制结构调整力度的加大,生产要素市场的培育和发展,出现了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方式相结合的新格局。多种的所有制形式决定了多种分配方式的存在,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是基本的分配原则,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的建议》明确提出,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把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鼓励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参与收益分配,这是对社会主义分配理论的重大突破和发展。一、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内涵市场经济意味着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基础作用,生产要素作为物质和劳务产品生产时投入的资源,其理所当然地也就包含在市场调节的范围内,而市场对要素配置的调节又主要是通过要素价格即要素提供者所获报酬的上下波动来实现的。由于要素价格就是根据要素投入所获取收益和稀缺程度,给要素  相似文献   

17.
崔朝栋 《学习论坛》2003,42(3):24-26
确立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原则 ,实际上是承认各种生产要素都对社会财富的创造做出了贡献 ,肯定各种生产要素参与分配的合理性 ,这是对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创新和发展。这一原则使各种分配方式有一个统一的科学的价值基础 ,既有利于坚持按劳分配的主体地位 ,又能实现按劳分配原则与按生产要素分配原则的有效结合。  相似文献   

18.
中国二十多年的改革开放取得了举世公认的成就。但经济领域中仍存在着许多深层次的问题与矛盾,其中收入分配的不合理、激励与约束机制不健全等,就是迫切需要解决的一个课题。《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的建议》中指出:“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把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鼓励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参与收入分配。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科学技术工作和经营管理作为劳动的重要形式,在社会生产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新的  相似文献   

19.
深化分配制度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民财富的分配存在微观和宏观两个层次以及按生产要素分配,按国家预算计划分配,按劳分配,按资分配等分配方式。我国分配制度深化改革的目标就是确立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理论依据是共同劳动价值论;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实践方式是生产要素货币化、市场化、资本化。  相似文献   

20.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确立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与分配的原则,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既要提倡奉献精神,又要落实分配政策,既要反对平均主义,又要防止收入悬殊。”这是指导当前分配制度改革的重要原则。1、确立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按其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方式。①按劳分配为主体。按劳分配是指劳动者根据其提供的劳动数量和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