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渔业资源和兴衰过程秘鲁海岸线绵长,共有二千二百五十四公里,又有温博特洋流经过,水温适于鱼类生长繁殖,渔业资源十分丰富。据秘鲁报纸报道,秘鲁沿海有八百多种鱼类,工业捕捞对象主要是鯉鱼、鳕鱼、沙丁鱼、鲭鱼和竹荚鱼等。秘鲁捕捞的鱼中最多的是鳀鱼,曾占全部捕量的90%。鳀鱼又称秘鲁沙丁鱼,是制作鱼粉的原料,平均五点三吨可制作一吨鱼粉。  相似文献   

2.
石油业概况石油业是秘鲁的重要经济部门之一。秘鲁有一百万平方公里沉积盆地,约占全国总面积的五分之四。近年勘探表明,在秘鲁沿海、山区、林区和大陆架有六十四万平方公里沉积盆地蕴藏石油。秘稃观有三块油田:西北油田,位于利马西北的奇拉河口到通贝斯附近的沿海地区(包括沿海大陆架),是一块从十九世纪末开始开采的老油田;北部林区油田,是七十年代发现的新油田,位于亚马孙林区东北部,主要产油区在科连特亚库;南部林区油  相似文献   

3.
近二、三年来,秘鲁各界人士对本国经济形势普遍感到关切,并就什么是秘鲁经济发展的主要问题展开了激烈的争论。秘鲁总理兼经济、财政和贸易部长乌略亚认为,当前秘鲁经济的三大问题是:就业不足、通货膨胀和农业发展停滞。秘鲁企业家则认为,当前秘鲁经济发展所面临的五大问题  相似文献   

4.
风筝钓鱼 居住在印度东部沿海的渔民,喜欢用风筝把附有诱饵和浮子的钓钩的引线送往几百米外的水域,钓线会随着风筝的升降而在水中起落。一旦有鱼上钓,钓线因受到鱼的牵引,便会从风筝上的夹子里滑下来,垂入水中,再由线上的浮子确定其深度。这时渔民们便可将上钩的鱼捕捞上来。  相似文献   

5.
秘鲁和日本两国关系的发展是从日本向秘鲁移民开始,逐步发展到民间和政府间的经济交往,直到双边贸易和经济技术合作,迄今已有近百年的历史。但是,两国关系的真正开展还是最近二十多年的事。互通有无秘鲁是一个矿产资源丰富的国家,铋、钒的蕴藏量名列世界首位,铜占世界第二位,锌、银占世界第四位,铅占世界第五位,石油自给有余。对于资源缺乏的日本来说,秘鲁无疑是一个不可多得的自然资源供应地。早在一个多世纪以前,日本就与秘鲁建立了贸易关系。但是,由于当时日本经济  相似文献   

6.
秘鲁是一个有古老文明的国家 ,有着丰富的文化和多样性生物资源。但是 ,今天的秘鲁人民并未因自己国家拥有丰富的资源而富裕起来 ,而大企业和大公司却在利用秘鲁的生物资源、原生资源和秘鲁人民世世代代积累下来的传统知识大发横财。秘鲁政府已经做出决定 ,坚决制止任何对生物资源、基因资源及相关传统知识的掠夺。秘鲁政府的任务是铲除贫困 ,建设更加人道和包容的社会。本文系秘鲁共和国第一夫人埃莲娜·卡尔普·德托莱多博士 (ElianeKarpdeToledo) 2 0 0 3年 1 0月 2 8日在中国社会科学院所作的关于生物多样性和秘鲁贫困的报告。  相似文献   

7.
秘鲁阿普拉党的创始人阿亚·德拉托雷(1895~1979年),不仅是秘鲁,而且是拉丁美洲颇有影响的资产阶级政治理论家。他毕生撰写了二十多部专著和一百多篇政论文章。他的政治思想,集中反映了秘鲁和一些拉美国家民族资产阶级渴望改变秘鲁和拉美贫穷落后面貌、建成工业化的资本主义社会的意志和愿望。阿亚在拉美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对外资必须既利用,又控制、限制和监督的思想,主张通过“反帝国家”与外资抗衡,通过“经济议会”把外资纳入国家经济计  相似文献   

8.
六十年代末至七十年代末秘鲁军政府实行的土地改革,是南美洲有史以来最激进的土地改革之一,在秘鲁经济和社会的各个领域都产生了重大影响。一些国家的专家和学者对这次土改作过不少评论。笔者在研究秘鲁农村土地问题的基础上,1985年4月至7月,在秘鲁西部太平洋沿岸地区和中部安第斯山区农村进行了为期三个月的实地考察。本文着重就此次土改的性质、土改中实行的政策,以及农村土地问题的发展趋势等问题略抒管见。  相似文献   

9.
进入21世纪以来,秘鲁经历了持续高速经济增长,实现了财政收支平衡,债务和通胀水平低,宏观经济保持稳定.秘鲁的增长应追溯到始于20世纪90年代初的经济稳定和结构改革计划.21世纪以来的多数年份,国际市场对原材料需求强劲,世界经济环境有利于秘鲁这样的资源型产品出口国,秘鲁贸易条件显著改善,出口大幅增长,并成为拉美吸引外资最多的国家之一.然而,由于20世纪80年代秘鲁经济曾严重衰退,21世纪以来的经济增长主要仍属于恢复性增长.而且秘鲁经济对外依赖程度较高,目前全球经济仍充满不确定性,国际市场的巨大波动将影响其经济表现.不过,得益于经济繁荣期积累的财政稳定基金,秘鲁抵御外部冲击能力较强,未来一段时间内秘鲁经济增长将继续居于拉美地区前列.展望未来,要想保持经济可持续增长,秘鲁必须提高劳动力素质,改善基础设施,增加储蓄和投资.  相似文献   

10.
墨西哥和秘鲁民族整合的差异及其形成原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墨西哥和秘鲁民族整合的差异及其形成原因韩琦墨西哥和秘鲁是拉丁美洲印第安人最多的国家,前者有600万,后者约832万①。但是,这两个国家的民族整合(一体化)却有着明显的差异,墨西哥的民族整合胜于秘鲁。这首先表现在人口和地理政治方面。到1970年,墨西哥...  相似文献   

11.
藤森政府各种丑闻的曝光,是秘鲁政局动荡的直接原因.藤森的强权统治和个人专制,及其经济改革所引起的日趋严重的社会问题,是秘鲁政局动荡的深层原因.面对当前复杂的国内局势,秘鲁过渡政府将会采取谨慎而温和的内外政策,力求尽快实现政局的稳定.目前,多党政治联盟对稳定政局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2.
从地缘政治的观点看,可以把南美大陆分成五个小地区:安第斯小地区(包括智利、秘鲁、厄瓜多尔、哥伦比亚、玻利维亚五国的山区和沿海地区,以及阿根廷北部边缘地区);拉普拉塔小地区(包括阿根廷、乌拉圭、巴西南部沿岸以及玻利维亚和巴拉圭东郎地区);巴西沿海半圆形小地区(由里约热内卢、圣保罗和贝洛奥里藏特构成的圆周形中心地带及巴西东北部组成);南美枢纽小地区(包括玻利维亚东北部、巴拉圭北部、  相似文献   

13.
贝朗德是秘鲁的总统、执政党人民行动党的创始人。“秘鲁即学说”(El PerúcomoDoctrina)是贝朗德给自己的政治理论或哲学思想所取的名称。1956年贝朗德提出这一学说,很快便获得了不少追随者;后来形成一个以贝朗德为领袖、以“秘鲁即学说”为  相似文献   

14.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秘鲁没有明确的经济发展战略。战后,总的说来,秘鲁历届政府实施了联合国拉美经委会倡导的“进口替代”工业化的发展战略,但不同时期,执行这一战略的深度和广度不同。大致上,五十和六十年代是“进口替代”工业化的早期阶段,六十年代末至七十年代中期是“进口替代”工业化的发展阶段,也是贝拉斯科军政府推行发展主义“秘鲁模式”的阶段;七十年代中期至八十年代中期是发展战略的调整时期,其间,1975—1980年是莫拉莱斯军  相似文献   

15.
2l世纪头10年秘鲁贫困标准持续上升,贫困率不断下降,收入分配也得到了改善。这主要得益于秘鲁连续多年的经济增长以及卓有成效的扶贫发展政策。这10年间,秘鲁宏观经济稳定,GDP增速在拉美国家中位居前列,家庭收入和支出均显著增长。秘鲁利用较充足的财政资源扩大了社会保障支出,设计并实施注重提高贫困人口素质和能力的发展型减贫计划,使其有能力参与经济活动,分享经济增长,减少贫困的代际传递。秘鲁虽然取得了显著的减贫成就,但城乡以及种族间存在巨大差异,贫困问题日益集中在农村和土著人群中,因此在未来的减贫政策方面,秘鲁应侧重平衡地区发展,实现机会的平等,提升贫困人口生存能力,从而消除贫困的根源。  相似文献   

16.
一 经济特点与贸易和投资环境 秘鲁是拉美的一个中等国家,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和渔业资源,是铜、银、铅、锌、铁、金和铝的世界十大生产国之一,银的出口占世界第2位,铜的出口占第7位,也是拉美最重要的黄金生产和出口国.在此基础上,形成了秘鲁的经济结构和参与国际分工的特点:矿产品生产和出口构成经济的主项,大量工业技术产品和消费品需要进口.过去,秘鲁曾经实行替代进口政策,力图改变单一的生产和出口初级矿产品的经济结构,建立比较完整的本国工业体系.由于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秘鲁发展起一批本国工业企业,其中有食品加工和轻纺,但是规模和技术水平都很有限.20世纪90年代以来,秘鲁实行经济改革和开放政策,重新审定本国的国际分工,利用本国自然资源的优势,吸引外资,发展采矿业和矿产品出口.  相似文献   

17.
秘鲁的铁路建设始自19世纪的"鸟粪时代",1868年以前建设规模一直较小。但在此后,伴随着鸟粪经济的繁荣,秘鲁政府开始热衷于修建铁路,并不惜为此大举外债,导致对外资的严重依赖。以工程艰巨的中央铁路和南部铁路建设为标志,秘鲁迎来了铁路建设的高潮。但是1876年爆发的债务危机使秘鲁的铁路建设陷于瘫痪,在《格雷斯合同》签署后,秘鲁铁路沦为外资控制。19世纪的铁路建设在秘鲁现代化进程中留下了很多深刻教训,值得我们认真反思。  相似文献   

18.
秘鲁早期杰出的马克思主义思想家和工人运动领袖何塞·卡洛斯·马里亚特吉《关于秘鲁国情的七篇论文》(下称《七篇论文》)的中文译本(白凤森译,汤柏生校,商务印书馆1986年6月第一版),最近已跟广大读者见面。这是一件令人高兴和值得庆贺的事。《七篇论文》是马里亚特吉(1895—1930年)三十五年战斗生涯中最重要的一部著作,也是一部认识和研究秘鲁及拉丁美洲问题的经典作品。自问世以来已多次再版,  相似文献   

19.
1973年,秘鲁和美国考古学家在秘鲁首都利马以南五十七点五公里的帕洛马,发现了一处古代村庄的废墟。1981年4月挖掘证实,这个墟废已有七千七百年历史,是迄令美洲大陆所发现的最古老的村庄废墟。  相似文献   

20.
秘鲁的经济调整,自阿兰·加西亚政府执政以来搞得有声有色。加西亚政府在这方面一些新的探索性实践,引起不少议论,褒贬不一;已成为世人瞩目的一个研究课题。对此,笔者不揣冒昧,略陈管见。秘鲁现政府执政时面临的经济形势1985年7月28日加西亚政府开始执政时,面临着两个严峻的局面:一是由于“光辉道路”游击队活动所造成的社会动乱;二是秘鲁的经济处于非常窘迫的困境。在1982年下半年爆发的拉丁美洲经济危机中,秘鲁是受到危机冲击较严重的国家之一。1983年,这个国家的国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