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毛泽东著作的千千万万读者之中,蒋介石是最特殊的一位读者。毛泽东的《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一书是专门写如何打败蒋介石的战略问题的。 当年,蒋介石也曾翻过这本书。他当时正忙于跟毛泽东打仗,心静不下来。50年代的一天,当他已是败军之将时,又读此书,他这才明白,毛泽东确实是一位熟知战争规律的战略家。毛泽东正是用这些战略战胜了他。  相似文献   

2.
在毛泽东著作的千千万万读者之中,蒋介石是最特殊的一位读者。毛泽东的《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一书是专门写如何打败蒋介石的战略问题的。 当年,蒋介石也曾翻过这本书。他当时正忙于跟毛泽东打仗,心静不下来。50年代的一天,当他已是败军  相似文献   

3.
《毛泽东与他的秘书长李六如》因工作关系朝夕相处,频繁接触。李六如非常尊重毛泽东,毛泽东也非常关心李六如。他俩亲密无间,情同手足。一组关于毛泽东的文章,读者会深切感受到伟人仍活在人们心中。  相似文献   

4.
毛泽东是一位举世瞩目的伟人。毛泽东的人际关系极具特色。为了系统地总结毛泽东的人际关系艺术,再现毛泽东一生的人际关系概貌,满足读者深入了解毛泽东的渴望,路海江、贺明洲两位同志经过5年多的努力,在广泛搜集资料、吸收新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编写了《毛泽东和他同时代的人》一书。该  相似文献   

5.
2003年12月26日,是毛泽东诞辰110周年纪念日,现将毛泽东的外孙女、李敏的女儿孔东梅撰写的《我心中的外公毛泽东——翻开我家老影集》一书的部分内容奉献给读者。  相似文献   

6.
正在一些介绍老一辈革命家生平的文章中,常出现诸如乳名、字、别名、化名等等的字样。但因没有说明这些用名的由来,故使读者不知其详。现把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朱德、陈云、邓小平六位老一辈革命家的一些用名的由来简述如下,供读者备忘。毛泽东用名的由来乳名石三伢子:毛泽东的母亲文七妹,婚后连生二子均在襁褓中夭折。1893年12月26日,第三个男孩终于降生了,他就是毛泽东。  相似文献   

7.
毛泽东诗词代表了毛泽东的最高文学水准,毛泽东生前十分珍爱。毛泽东诗词自50年代公开发表以来,以其巨大魅力吸引了众多读者去欣赏、玩味、研读、理解、注释,其热情经久不衰。在国内众多的编注本中,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中央文献出版社1996年出版的《毛泽东诗...  相似文献   

8.
曾国藩近年来被出版界炒得火热。其中不乏利用“伟人效应”招揽读者,以致不惜断章取义之例。 在《曾国藩之谜》一书的封面,醒目地引用了毛泽东、孙中山、蒋介石对曾的评价。孙、蒋二人权且不论,毛泽东在人们心目中的威望是不言而喻的。当读者看到毛泽东对曾“愚于近人,独服曾文正”这样语重千钧的评价时,难免被吸引。其实,这里所引评  相似文献   

9.
在革命战争年代,毛泽东提出过两个著名论断,即"枪杆子里面出政权"和"党指挥枪"。可见,毛泽东对"枪"的作用有着深刻而独到的理解。但是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毛泽东却很少用枪。下面就把毛泽东与"枪"有关的几个小故事讲述如下,供读者备忘。  相似文献   

10.
△抗战初期我党创办的陕北公学,为夺取抗战胜利,造就了一大批政治立场坚定、思想作风过硬的军、政人才。毛泽东,则是陕北公学的“灵魂”。他为学校的创建和学员的培养倾注了大量心血。《毛泽东与陕北公学》将向读者一展此时此地毛泽东的伟岸风采。  相似文献   

11.
王树人 《党史博采》2013,(12):35-38
因为在各种介绍毛泽东生平的辞书和书籍中,对毛泽东一生中所担任的各种职务叙述得都不很全面,有的甚至还出现了差错,故现综合所搜集到的有关史料,把毛泽东一生中所担任的各种职务概述如下,供读者备忘。  相似文献   

12.
毛泽东、邓小平是20世纪两位具有世界影响的历史伟人。邓小平充满传奇色彩的“三落三起”的政治经历,为人们广为传诵。而在“左”的思想下,毛泽东也曾有过四次遭贬的逆境。毛泽东十分赏识邓小平,认为他“人才难得”。邓小平对毛泽东也非常敬重。在“文化大革命”结束后有人要否定毛泽东的历史地位时,他毅然肯定了毛泽东在全党的历史地位和作用,维护了毛泽东的光辉形象。对于建国后邓小平与毛泽东的关系,读者已经比较熟悉,这里记述的,是革命战争年代二人的关系。  相似文献   

13.
上个世纪四十年代后期,毛泽东领导人民解放军转入全国进攻,打得国民党军狼狈不堪。毛泽东断定蒋介石的失败已成定局,中国革命的胜利已为期不远。为新中国作准备,也为取得苏联的支持,毛泽东在1947年初至1949年初先后多次提出出访苏联、东欧等社会主义国家,但均遭到斯大林的婉拒。直到建国后的1949年12月底,毛泽东的愿望才得以实现。斯大林为什么要一再推迟、回绝毛泽东的出访要求呢?本文将为读者揭示斯大林多次拒绝毛泽东要求的不为人知的真正内幕。  相似文献   

14.
博采之窗     
毛泽东支持姚雪垠写《李自成》姚雪垠以他的长篇小说《李自成》而闻名于世。小说问世后,深受读者喜爱,《李自成》第二卷还获得首届茅盾文学奖。但有谁知道,如果没有毛泽东的支持,也许《李自成》就不会顺利完成。  相似文献   

15.
长征前夕的毛泽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良 《党史文苑》2006,(6):9-13
长期以来,很多人对毛泽东在红军长征前夕的这段历史了解甚少,甚至出现过诸多的猜测和误传.值此纪念中央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之际,笔者将历年调查采访到的有关史料整理成文,告诉读者一个真实、生动的毛泽东.  相似文献   

16.
人没有压力是不会进步的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湘潮》1993,(9)
本期发稿之际,我们高兴地得到了毛泽东同志的一篇谈话记录《人没有压力是不会进步的》和汪东兴同志的文章《毛主席关怀身边工作人员的成长》。1960年,毛泽东在他67岁生日这一天,邀请身边工作人员和亲属便餐。席间,他引经据典,联系自己的亲身经历,深入浅出地阐明了“人没有压力是不会进步的”这样一个道理。他要求身边的同志从高从严要求自己,正确对待批评和自我批评。毛泽东的讲话亲切诚恳,富有哲理,感人至深。在毛泽东诞辰100周年之际,汪东兴同志将这篇珍藏多年的谈话公之于众,并有感而发,同样具有很强的感染力。这两篇文章对当前加强党的思想作风建设很有现实意义。为及时把它奉献给读者,限于篇幅,原定刊发的《关于毛泽东“非权力影响”的思考》一文未能安排,请读者谅解。  相似文献   

17.
孟兰英 《党课》2014,(6):90-94
“山高路远坑深,大军纵横驰奔。谁敢横刀立马?唯我彭大将军!”毛泽东的这首题为《给彭德怀同志》的六言诗,写于1935年10月,充分体现了毛泽东对英勇善战的彭德怀的高度赞扬。全诗虽然只有4句24个字,却联结着两位伟人深厚的战斗情谊。然而,读者可能还不知道,毛泽东生前却不同意发表此诗。毛泽东因何不同意发表?  相似文献   

18.
《毛泽东诗文词语典故辞典》已经完稿,它的出版将为广大读者提供一部学习毛泽东著作、诗词的工具书。全书共收录公开发表过的毛泽东著作诗词、书信、讲话中的词语、典故两千余条,逐条加以注释。每条注释,先作词义介绍,继而讲清该词语的来历、出处,重点列举出毛泽东运用该词语的时间、诗文篇目以及例句,并标明引文出处,最后对该词语在毛泽东著作、诗词中的确切含义,根据需要与否,酌情作出必要的解释。有这样一部辞典,对于读者理解毛泽东著作、诗词中的词语、典故的深刻含义很有好处。  相似文献   

19.
正该书从毛泽东所阅读的书籍入手,以时代为序,以代表性书籍为线索,勾勒出毛泽东一生的阅读历史,同时也从一个极为重要的层面揭示和印证了一代伟人的精神发展历程。作者陈晋是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副主任、研究员,多年来从事毛泽东和中共党史文献研究。他认为:"毛泽东的阅读史,从一个方面反映了他的精神成长史、认识发展史、思想升华史、知识愉悦和情感表达史。"书中,既有毛泽东阅读状况的整体概览,也有对具体书籍的细部描述,便于读者全面了解和把握毛泽东的阅读生活。  相似文献   

20.
1993年9月在广东省江门市召开的第八届全国史学理论研讨会上,代表们结合纪念毛泽东诞辰100周年,就毛泽东的史学思想,进行了热烈的讨论,提出了一些新的见解,现择要整理如下,供读者参考。1、是否存在毛泽东的史学思想。不同专业的人们都希望从毛泽东思想的宝库中挖掘与本专业有关的思想,以汲取营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